- 注册
- 2010/04/27
- 帖子
- 354
- 获得点赞
- 30
- 声望
- 28
“脉滑曰风”之临床验证
王昆文
《内经》在多处论及滑脉,但往往不是单一的,如说:“脉盛滑者,曰病在外”;“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缓而滑,曰热中”;“尺涩脉滑,谓之多汗”,等。唯独在其“平人气象论”中有云“脉滑曰风”,这是说得很明白的。另外,在同一篇中,它还有“面肿曰风”的说法。
高世栻是从“风为阳邪,善行数变,故脉滑也”来解释“脉滑曰风”这句经文的。然而,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却更偏重于以滑脉主痰,因痰而生风这一机理来解释和理解此句。
下面,将我临床所见“脉滑曰风”的诸多症状表现举例以说明之。
例一:某女,35岁,经常头痛,或突然身软无力,不想做事,咽痒,目痒,阴痒,脱发,痰多,脉有滑像。
例二:某妪,79岁,头晕,心烦,咽痒,喉间巴痰,眼雾,足软,脉略沉滑。
例三:某女,12岁,哮喘多年,面青,左手脉细滑略数。
例四:某妪,78岁,头晕痛,身软无力,或心悸,脉滑且结。
例五:某男,10岁,咳嗽月余,痰多,气略紧,目下青,常易感冒(按:此由内外风相引,同气相求也),右手脉细滑。
例六:某妪,63岁,舌尖麻,且舌红无苔,左手寸脉滑略数。(按:此心阴虚而夹痰热,风象已露)
例七:某男,51岁,近来前臂肌肉时有抽掣,一日发数次,舌苔黄厚腻,脉略滑。
例八:某女,50岁,患癫痫病约30年,长期服西药。目前有头晕、心悸、咬牙(不自主),喉间痰鸣,脉虚滑而结。
例九:某女,7岁,左臂及下肢多疮疖及紫斑,发痒,久不消散(自己原先怀疑被蚊虫叮咬所致),略兼咳嗽,右手脉滑数。
例十:某女,41岁,右耳鸣,巅顶作张或发热,早上咯痰不爽,脉滑数,右手犹明显。
例十一:某女,54岁,面部觉木,头似被拘束,口或歪,脉稍弦滑。
例十二:某女,七十余岁,白天欲睡,无精神,头晕足软,坐不稳,食少,咯痰,或失眠,舌偏红,脉滑,左寸明显。
例十三:某女,75岁,黎明前足软,流泪,头闷痛,脱发,白天欲睡,或心悸,或肤痒,或欲呕,脉略细滑。
综合以上病例,不难看出,临床上属于风象而又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头晕、足软、肢麻、舌麻、肌掣、面青、嗜睡、疮痒、耳鸣、眼雾、流泪、脱发、心悸等,它们大多与痰有关,故其脉往往兼滑。
我在2004年第一期《国医论坛》上发表的“浅谈因痰生风证”一文中,曾总结有因痰生风的诸多表现,如“痒、眩、软、僵、动、痛、冷”等,这些在临床上某些具有滑脉的患者病情中皆时有所见。笔者也往往根据其滑脉而按因痰所生之风论治,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些患者除了表现有一定的肝风症状外,其脉象大多含有滑脉的成分,如弦滑、滑数、细滑、左寸滑略数、滑而且结,等。
总之,“脉滑曰风”,此言诚不我欺也!故曰:善治风者,必善治痰。
2015、1、9
王昆文
《内经》在多处论及滑脉,但往往不是单一的,如说:“脉盛滑者,曰病在外”;“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缓而滑,曰热中”;“尺涩脉滑,谓之多汗”,等。唯独在其“平人气象论”中有云“脉滑曰风”,这是说得很明白的。另外,在同一篇中,它还有“面肿曰风”的说法。
高世栻是从“风为阳邪,善行数变,故脉滑也”来解释“脉滑曰风”这句经文的。然而,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却更偏重于以滑脉主痰,因痰而生风这一机理来解释和理解此句。
下面,将我临床所见“脉滑曰风”的诸多症状表现举例以说明之。
例一:某女,35岁,经常头痛,或突然身软无力,不想做事,咽痒,目痒,阴痒,脱发,痰多,脉有滑像。
例二:某妪,79岁,头晕,心烦,咽痒,喉间巴痰,眼雾,足软,脉略沉滑。
例三:某女,12岁,哮喘多年,面青,左手脉细滑略数。
例四:某妪,78岁,头晕痛,身软无力,或心悸,脉滑且结。
例五:某男,10岁,咳嗽月余,痰多,气略紧,目下青,常易感冒(按:此由内外风相引,同气相求也),右手脉细滑。
例六:某妪,63岁,舌尖麻,且舌红无苔,左手寸脉滑略数。(按:此心阴虚而夹痰热,风象已露)
例七:某男,51岁,近来前臂肌肉时有抽掣,一日发数次,舌苔黄厚腻,脉略滑。
例八:某女,50岁,患癫痫病约30年,长期服西药。目前有头晕、心悸、咬牙(不自主),喉间痰鸣,脉虚滑而结。
例九:某女,7岁,左臂及下肢多疮疖及紫斑,发痒,久不消散(自己原先怀疑被蚊虫叮咬所致),略兼咳嗽,右手脉滑数。
例十:某女,41岁,右耳鸣,巅顶作张或发热,早上咯痰不爽,脉滑数,右手犹明显。
例十一:某女,54岁,面部觉木,头似被拘束,口或歪,脉稍弦滑。
例十二:某女,七十余岁,白天欲睡,无精神,头晕足软,坐不稳,食少,咯痰,或失眠,舌偏红,脉滑,左寸明显。
例十三:某女,75岁,黎明前足软,流泪,头闷痛,脱发,白天欲睡,或心悸,或肤痒,或欲呕,脉略细滑。
综合以上病例,不难看出,临床上属于风象而又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头晕、足软、肢麻、舌麻、肌掣、面青、嗜睡、疮痒、耳鸣、眼雾、流泪、脱发、心悸等,它们大多与痰有关,故其脉往往兼滑。
我在2004年第一期《国医论坛》上发表的“浅谈因痰生风证”一文中,曾总结有因痰生风的诸多表现,如“痒、眩、软、僵、动、痛、冷”等,这些在临床上某些具有滑脉的患者病情中皆时有所见。笔者也往往根据其滑脉而按因痰所生之风论治,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些患者除了表现有一定的肝风症状外,其脉象大多含有滑脉的成分,如弦滑、滑数、细滑、左寸滑略数、滑而且结,等。
总之,“脉滑曰风”,此言诚不我欺也!故曰:善治风者,必善治痰。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