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痞证在伤寒论六经辩证中属于什么病?

可不可以理解为少阳阳明合病?

确实伤寒的六经不是完全是单独的经络,应该是一种复合的关系,要用五运六气的理论,所以这个痞,应该是阳明少阴病。我从六气分析:如果是上半年,所牵扯的经络是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下半年是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jue阴肝经。
 
归少阳病

三焦
 
确实伤寒的六经不是完全是单独的经络,应该是一种复合的关系,要用五运六气的理论,所以这个痞,应该是阳

用运气来解释比较麻烦,头晕。
 
用运气来解释比较麻烦,头晕。

五运六气你看的书太多,是会把你搞晕,你想那些人都不是做中医的,玄化这些不能证实的知识反正别人也不能指责他们。可是伤寒我觉得跟六气是很有关系的。等回头我总结一个给你看你应该就不会那么晕了。别带着成见看就是。
 
伤寒论的六经源于《素问.热论》。我把《素问.热论》的内容贴出来,大家自己看:


《素问.热论》: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六经辩证也好,六病也好。我想知道的是“痞”在这个证属于六病中的什么病,属于六病中的哪一个病里面的证

三阴三阳病皆可能有痞证。
一个痞证,并无阴阳太少的辨析标志性意义,非阴阳太少的分际。

因为病是人身的病,证是人身的证,离人说证是理论,临床见真要详辨。
就一痞证说阴阳,无此道理。
 
就如西医,咳嗽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
都有可能,是不是得具体“辨证分析”,辨化验单、胸片、痰培养、过敏原啊,医学专业不同,道理并无二致。
诸友参考。
 
理论说,内虚,邪入结下心下成痞,还可结于胁下。太阳误治,是说外邪加内虚。借误治说病机,就如中国哲学讲故事说道理一样。
 
运气解这个简单:火运不及、水气胜之、土复壅滞。
中医理论中基本中的基本。是根。
以三泻心治痞为例
甘参枣土药制水
连芩燥土复之湿
姜夏辛温补火之不入

比之六己之年
 
本帖最后由 今古子 于 2014-12-16 15:13 编辑

运气解这个简单:火运不及、水气胜之、土复壅滞。
中医理论中基本中的基本。是根。
以三泻心治痞为例
甘参枣土药制水
连芩燥土复之湿
姜夏辛温补火之不入

比之六癸之年
 
今古子; 说:
今古子 发表于 2014-12-15 17:16
运气解这个简单:火运不及、水气胜之、土复壅滞。
中医理论中基本中的基本。是根。
以三泻心治痞为例

应该是土运下加厥阴在泉之气,
就如同脾病遇春而重,膈塞不通,春末而死.
 
理论说,内虚,邪入结下心下成痞,还可结于胁下。太阳误治,是说外邪加内虚。借误治说病机,就如中国哲学讲

谢谢高老师的解说。
 
应该是土运下加厥阴在泉之气,
就如同脾病遇春而重,膈塞不通,春末而死.

仅是我个人理解,对照药味和症状表现看看。
感谢讨论。
 
痞证不属于哪一经,而本质是少阳邪盛,刑害太阴他是少阳害太阴。
 
痞证属于中医理气症的范畴,我刚谈理气,所以我认为,这种理气范畴的病,皆没有治到病根。

痞证的本质是运动量不足,气机阻滞,或者肝胆邪盛在先,或者脾胃湿寒在先。

这个病的本质就是气滞,但是他的病根不在气,而在肝胆和脾胃的寒热失调,导致了气滞。

消化系统健运的程度偏低,就会气滞,运动量偏低,就会导致消化系统欠佳



如果是脾胃湿寒在先,这种以增加运动量,即可治愈,如果非要用药,可以用一点健脾利水燥湿之品,即可。这是治本。

如果是肝胆邪盛在先,那么重用解毒之品,辅助增加运动量即可。这也是治本。



如果在这两个前提下,你辅助使用一些理气之品,是可以的,否则,单纯性就用理气之品,是没有意义的,病根还在,必犯无疑的事。
 
三阴三阳病皆可能有痞证。
一个痞证,并无阴阳太少的辨析标志性意义,非阴阳太少的分际。

说的真好,学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