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4/05
- 帖子
- 2382
- 获得点赞
- 100
- 声望
- 63
- 年龄
- 49
近效术附汤
五片生姜一枣饵,一剂分服五钱匕,枚半附子镇风处,二术一草君须记。
《近效方》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朮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到,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喻嘉言云:此方全不用风药,但以附子暖其水脏,术、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之气尽趋于下。而头重苦眩及食不知味之证除矣。
李某,女,40岁,自诉右侧肩臂痛反复发作两年余。活动受限,自觉局部皮肤发凉,天冷时加重。曾多方诊治未见好转。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病机乃局部受寒,气血凝结。笔者采用术附汤加减治疗,处方:生白术30克,制附子15克,桑枝10克。5剂后症状消失,后继服十余剂治愈。
术附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原文是“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本案用此方的主导思想,是把重点放在“暖肌”二字上。患者受风皮肤发凉,而白术生用,善走肌肉,配附子之辛热,能内温脏腑,外暖肌肉,祛寒镇痛。临床遇到风寒湿等证,除新发者可加羌活、独活、细辛、防风等治标之药物以外,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一般只要重用术附,更觉药简效速。白术要生用、重用,每剂至少20克,可逐渐加至60克、90克。附子一般15克即可。
本方在一般情况下,三五剂即可有效,重者需服二三十剂。尤其对于常服羌活、细辛、防风等方效果不大,或随愈随发的患者,用本方更为理想
五片生姜一枣饵,一剂分服五钱匕,枚半附子镇风处,二术一草君须记。
《近效方》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朮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到,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喻嘉言云:此方全不用风药,但以附子暖其水脏,术、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之气尽趋于下。而头重苦眩及食不知味之证除矣。
李某,女,40岁,自诉右侧肩臂痛反复发作两年余。活动受限,自觉局部皮肤发凉,天冷时加重。曾多方诊治未见好转。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病机乃局部受寒,气血凝结。笔者采用术附汤加减治疗,处方:生白术30克,制附子15克,桑枝10克。5剂后症状消失,后继服十余剂治愈。
术附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原文是“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本案用此方的主导思想,是把重点放在“暖肌”二字上。患者受风皮肤发凉,而白术生用,善走肌肉,配附子之辛热,能内温脏腑,外暖肌肉,祛寒镇痛。临床遇到风寒湿等证,除新发者可加羌活、独活、细辛、防风等治标之药物以外,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一般只要重用术附,更觉药简效速。白术要生用、重用,每剂至少20克,可逐渐加至60克、90克。附子一般15克即可。
本方在一般情况下,三五剂即可有效,重者需服二三十剂。尤其对于常服羌活、细辛、防风等方效果不大,或随愈随发的患者,用本方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