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悬壶杂记 17、小儿痿证

渠江愚翁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3/29
帖子
214
获得点赞
30
声望
18
17、小儿痿证
师弟代君红,香山二大队赤医也。1971年5月,其子甫5岁,突患发热头痛,咳嗽咽痛,昏昏嗜睡,纳谷呆滞,时而呕吐腹泻。经治数日,诸症悉除,而现右下肢痿废矣。师弟仓皇无计,背负幼子至香山卫生院,寻求院内医生助其治疗。院长赵传万,审视良久,捏脚按足,乃断为臀部注射时,针伤坐骨神经而致瘫也,并诿为不治。其余医生亦随声附和。
师弟曾在区县进修西医年余,臀部肌注之部位及操作,十分熟悉,因对其判断颇不赞同。当即负儿来我家中,求为治疗。脉之,浮细而缓,舌苔薄白,纳食尚可,二便正常,右下肢微软无力,掐之尚有痛觉,但不能活动。双脚比较,左温而肌肉结实;右凉而肌肉松弛。乃诊为“小儿痿症”,即现代医学之“小儿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也。此症初期,极似风热感冒,每易误诊,俟发热身痛等症消除,则瘫痪已成,每使小儿致残终身。此儿即如是也,乃取针灸、汤药共用。为针患侧环跳、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殷门等穴,每日一次,每次取3-4穴,上穴轮番针刺,平补平泻。内服取虎潜丸合当归四逆汤加减:龟板、黄柏、知母、淮膝、当归、白芍、桂枝、北辛、锁阳、申骨、木通、甘草。水煎温服,两日一剂。外用黑色鹅卵石(黑石英),打碎煎汤乘热熏洗患肢。以增强健筋骨之力。如此治疗10余日,便可站立,并可扶床缓慢移步。月余后已能独立行走,惟其遗留行走时,脚向外翻之弊。
 
本帖最后由 杏林回春 于 2014-8-30 21:50 编辑

请问与风痱症如何?西医的格林巴列综合症?
我曾治疗过一例风痱症患者,不过见她时已经得病一年,西医的诊断脊髓炎。
得病时的症状比较接近楼主所说
 
前面贴出的<悬壶杂记》里,曾介绍过一例风痱病例,请指教。先生也曾治过风痱,不知可否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谢谢先生无私奉献出经验。学习了
 
至于后面的(走路脚外翻)的情况,俺的一点经验供您参考:我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这种情况,用的是温经 散寒 祛风 滋阴 补气 活血的路子。有效。09年治疗一例,中风5年,走路右足底朝上。如前法,调摄两月余,行走足背朝上,跛行减轻。嘱其避风,一日傍晚出门散步,触风而作,足翻如故。电话求助,乃携麻黄汤一料,煎服取汗,温覆,一夜,脚即恢复如前。无他,风邪而已。
 
至于后面的(走路脚外翻)的情况,俺的一点经验供您参考:我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这种情况,用的是温经 散寒 祛风 滋阴 补气 活血的路子。有效。09年治疗一例,中风5年,走路右足底朝上。如前法,调摄两月余,行走足背朝上,跛行减轻。嘱其避风,一日傍晚出门散步,触风而作,足翻如故。电话求助,乃携麻黄汤一料,煎服取汗,温覆,一夜,脚即恢复如前。无他,风邪而已。
 
至于后面的(走路脚外翻)的情况,俺的一点经验供您参考:我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这种情况,用的是温经 散寒

好经验,谢谢分享。这几天不知为何华夏论坛总是打不开。
 
古今稔熟,中西贯通,高屋建瓴,如洞观烛!
 
渠江愚翁; 说:
渠江愚翁 发表于 2014-8-31 15:50
前面贴出的

此案未竟全功,仅症状好转,患者拒针,加之种种原因,实乃憾事。
说到这,记起治疗成功一例喝农药后引发小儿麻痹症患者,有空时我再贴出来。
 
猕猴骨: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无毒。""入心、肝二经。""祛风除湿,镇惊截疟。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小儿惊痫及摩疟发热。"


①《证类本草》:"头骨,主瘴疟。"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浸酒,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

③《浙江中药手册》:"强筋骨,通经络。治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入丸、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