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医案 水肿案

杏林一翁

闻名全坛
贵宾
注册
2012/10/12
帖子
13414
获得点赞
1570
声望
113
年龄
51
章某,女,43岁,因无原因水肿,住某医院而愈,后又复发,再住院而愈,如此多次,近又发作,遂来余处以中医药诊治,其双下肢按之凹陷,便溏,气短,面黄,畏风寒且四肢发凉,舌淡苔白润,脉微沉而弱,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生姜皮(自寻一小把),白芍15g,甘草梢6g,大枣5枚(掰四瓣),麦芽糖一汤勺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三次温服,三剂。复诊,水肿消之1/3,原方加黑附子6g,生姜皮改为生姜15g,再加薏米30g续服三剂,水肿尽消,嘱自购归脾丸和金匮肾气丸(各两瓶,浓缩丸)同服,每日早晚各8丸以收功!随访六月余,水肿未再发作。
 
多谢王老师分享验案,学习中。
 
脉微沉而弱 ,为什么不桂枝多一点,白芍少一点呢?
 
疗效就是实践,思路清晰,赞一个!
 
毛兄说得对!小中医诊所可以发挥这优势!

王老师您好啊,别看咱们小诊所不起眼,但是,小金刚钻善于揽瓷器活啊。

133216lg9gdskufyyze8k8.gif
 
黄芪建中汤 治水肿:080:
 
章某,女,43岁,因无原因水肿,住某医院而愈,后又复发,再住院而愈,如此多次,近又发作,遂来余处以中医药诊治,其双下肢按之凹陷,便溏,气短,面黄,畏风寒且四肢发凉,舌淡苔白润,脉微沉而弱,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生姜皮(自寻一小把),白芍15g,甘草梢6g,大枣5枚(掰四瓣),麦芽糖一汤勺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三次温服,三剂。复诊,水肿消之1/3,原方加黑附子6g,生姜皮改为生姜15g,再加薏米30g续服三剂,水肿尽消,嘱自购归脾丸和金匮肾气丸(各两瓶,浓缩丸)同服,每日早晚各8丸以收功!随访六月余,水肿未再发作。
小方治大病,中医的优势,经方惠民,实实在在。
谢谢一翁老师分享佳案,学习了。
 
呵呵!学习老中医经验是捷径!
 
呵呵!学习老中医经验是捷径!
哪位老中医的经验?
一般见水肿了,都利水:014:
你这个不但不利水,还劳者温,虚者补,塞因塞用,很牛:080:
 
章某,女,43岁,因无原因水肿,住某医院而愈,后又复发,再住院而愈,如此多次,近又发作,遂来余处以中医药诊治,其双下肢按之凹陷,便溏,气短,面黄,畏风寒且四肢发凉,舌淡苔白润,脉微沉而弱,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生姜皮(自寻一小把),白芍15g,甘草梢6g,大枣5枚(掰四瓣),麦芽糖一汤勺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三次温服,三剂。复诊,水肿消之1/3,原方加黑附子6g,生姜皮改为生姜15g,再加薏米30g续服三剂,水肿尽消,嘱自购归脾丸和金匮肾气丸(各两瓶,浓缩丸)同服,每日早晚各8丸以收功!随访六月余,水肿未再发作。

哪位老中医的经验?
一般见水肿了,都利水:014:
你这个不但不利水,还劳者温,虚者补,塞因塞用,很牛:080:

  一翁老师可能是学仲景老中医千年之前的老经验吧:014: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本案患者:“其双下肢按之凹陷,便溏,气短,面黄,畏风寒且四肢发凉舌淡苔白润脉微沉而
  这是“气虚、脾虚”导致的水肿,治当“温脾益气”方能“行水利湿”。
 
章某,女,43岁,因无原因水肿,住某医院而愈,后又复发,再住院而愈,如此多次,近又发作,遂来余处以中医药诊治,其双下肢按之凹陷,便溏,气短,面黄,畏风寒且四肢发凉,舌淡苔白润,脉微沉而弱,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生姜皮(自寻一小把),白芍15g,甘草梢6g,大枣5枚(掰四瓣),麦芽糖一汤勺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三次温服,三剂。复诊,水肿消之1/3原方加黑附子6g,生姜皮改为生姜15g,再加薏米30g续服三剂,水肿尽消嘱自购归脾丸和金匮肾气丸(各两瓶,浓缩丸)同服,每日早晚各8丸以收功随访六月余,水肿未再发作

  “(首诊,黄芪建中汤)三剂。复诊,水肿消之1/3原方加黑附子6g,生姜皮改为生姜15g,再加薏米30g续服三剂,水肿尽消嘱自购归脾丸和金匮肾气丸(各两瓶,浓缩丸)同服,每日早晚各8丸以收功随访六月余,水肿未再发作。”
  一翁老师辨治艺术高超,用药稳妥有序,学习了。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其双下肢按之凹陷,便溏,气短,面黄,畏风寒且四肢发凉舌淡苔白润脉微沉而弱
  从首诊该证来看,病情已经达到了“太阴病脾阳虚证”(便溏舌润肢凉)兼“少阴病肾阳虚证”(脉微沉弱畏寒),即“脾肾阳虚证”的程度,本可用附子剂。
  但为稳妥起见,本着“急则治其标、慢则治其本”和“慢病用药宜先从轻”的原则,首诊按“脾阳虚证”施治,投以[黄芪建中汤]以“投石问路”,结果“水肿消之1/3”,证明治疗大方向是正确的,故复诊加“黑附子6g,薏米30g”增强温脾肾利水湿之效,以凑全功。
  不仅如此,还考虑到水肿虽消,但病因是脾肾阳气虚,属虚劳,非几剂汤药可愈,又改用丸剂“归脾丸和金匮肾气丸(各两瓶,浓缩丸)同服”以温补脾肾气血,终获“随访六月余,水肿未再发作”的持久佳效。:080: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