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寒论》有感(二)
张仲景是扶阳派的领军人物
从治疗伤寒一开始仲景使用的麻黄汤、桂枝汤、桂枝附子汤、大小青龙汤、大小柴胡汤……等等,大都离不开温热药物,即使因误治、误汗或误下出现了伤阴亡阳,还是离不开温热药进行“回阳救逆”。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传变”(其实是阴伤的结果),偶尔用一下滋阴的方药(如白虎汤),甚或在方中加入滋阴养血的药物(如灸甘草汤)。总之,一本《伤寒论》,给我的感觉就是以扶阳为主线,以滋阴、祛瘀、助阳为配合治疗的经验藏书。
“回阳救逆”为什么要用温热药?
这个问题在当初也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一直弄不明白:因使用温热药物而导致伤阴亡阳,而为什么在“回阳救逆”时还要用温热药,那不是越伤越厉害吗?直到我悟出了生命燃烧的本质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原因是这样的:因误治(大汗或大泻)造成了“生命燃烧”所需要的燃料的极度缺乏,即阴物质的严重短缺,就象机动车因燃油耗尽而处于熄火或半熄火状态。回阳救逆时使用温热药的目的,就跟机动车重新点火,让发动机重新燃烧运转的道理一样。因为人体内阴物质的耗损,造成体内多处降温。而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燃烧,都是在一定温度下支持的,体内存储的蛋白质、脂肪等又是不易燃烧的“硬柴禾”,是不能被直接迅速燃烧的,所以只有再加一把火,也就起到了引火、升温让燃烧继续进行的目的。
“新十味地黄丸”的组方思路
熟地30、山药15、山茱萸15、丹皮10、苍术10、厚朴10、藿香6、肉桂6、杜仲15、菟丝子15。单位:克
新十味地黄丸主要的治疗对像就是阳虚痰湿症,面对痰湿体质,中医人往往首先要考虑祛痰祛湿,这种作法其实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你根本没有找到导致痰湿的根源——“寒”;所以,在治疗的大方向上应该以升阳健脾为准则,糸统地调升人体生命燃烧的“火势”,如何调升生命燃烧的“火势”,按照生命燃烧理论的三要素原则,在补充燃料的同时还需要清除体内“垃圾”,疏通脉道,“干燥”燃料,以求最后达到高效利用氧气和加速燃烧以提高体温的目的。
增液燃料——熟地、山茱萸、山药;增温燃料(兼增气燃料)——肉桂;增气燃料——苍术、厚朴、藿香;工具类燃料(清热、活血、凉血、止血等)——丹皮;化精燃料——杜仲、菟丝子。其中苍术、厚朴、藿香也同时扮演着祛湿痰等工具类燃料的角色。
大量“增气燃料”的使用会对阴液和肾精消耗量增加,所以在方中重用“增液燃料”和“化精燃料”,原因就在于此。
即然学中医了,何必云看高血压三个字.....肝阳上抗,脉洪大,或颈痹等等,看人的体感有何不适,对证下药,改变生活起居饮食,多运动,清淡食,又有什么血压问题呢.第一次治疗高血压
兄长今年51岁,素来身体比我好,人家睡眠特好,吃饭倍儿香,以前从来不相信自己会有病。自从去年感觉自己一生气就胸胁疼痛,还出现了高血压(100——150);今年年初我开始给他用药(以前宁可让别的中医看也不敢用我),头闷、脖子僵硬,用麻桂剂加减而治愈;只剩下的高血压了(这是西医的说法),经过切脉(现在也只识得几种),脉弦而数,说明肝瘀化热。我想到仲圣的治肝法则:“补用酸,助用苦焦,再以甘味调之”,还有一句的意思是“肝病及脾当先实脾”。因为我太了解他了:“吃得饱,睡得香”,不可能脾虚,所以不用先补脾,直接给他补肝,很简单的几味药:五味子、山茱萸、黄连、黄芩、黄柏、玄参、玉竹、甘草。断断续续给他煎过四五次,后来经过测量血压:高压降到140,低压90。我担心时间长了会不会反弹,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期间一直没有用药,再测量还是90——140,而且,之前的生气后胸胁疼痛从来没有再出现过,似乎也不爱生气了。
估计很多人在用手机,不过要发表一些东西还是电脑比较方便,字大,也许是已经习惯了的缘故。利害!!!
现在更多是用手机之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