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传播中医】中医师承入门必读——最正宗、最正统的四小经典

中医入门,学习经典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提醒的是,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地学习经典?
我认为,最好有老师教、师傅带,自学会遇到许多问题,如:面对众多的书本资料无从下手,
看书时抓不住重点,文言文及中医名词的正确理解、中药种类与药性的掌握、临床实践的准确
性判别等等,造成半途而废,误以为中医浩如烟海,晦涩难懂,给中医造成负能量。
自西方医学进入中国的一百余年,对中医的误解、诋毁、诽谤一直存在,一度甚至废止了中医,
目前,大环境对中医是有利的,无论是教育、媒体、老百姓的观念,认同感都在快速上升,这
是好事,弥补了中医被耽误曲解的几十年光阴。要把握好“度”,中医毕竟是一门专业学科,
是一种治疗手段,千万不要夸大、神化、简单化大家真正要做的是普及中医知识!
 
中医入门,学习经典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提醒的是,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地学习经典?
我认为,最好有

春申新君,这个网名颇有深意。看来阁下一定是个高手。欢迎多到论坛里为大家奉献您的才华。
 
春申新君,这个网名颇有深意。看来阁下一定是个高手。欢迎多到论坛里为大家奉献您的才华。

岂敢岂敢!论坛是凝聚每个人心得之所在,高手如云,老师遍布。
本人犹如进到阿里巴巴的山洞般,遍地宝藏,满是精华,应接不暇。
今后,还请老师多多指点。
拱手称谢谢!!
 
岂敢岂敢!论坛是凝聚每个人心得之所在,高手如云,老师遍布。
本人犹如进到阿里巴巴的山洞般,遍地宝藏

中医需要有您这样的人才。望大家携手努力之。
 
中医入门,学习经典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提醒的是,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地学习经典?
我认为,最好有

春申君有见地。赞一个
 
一般而言,初学中医者,把四大药性背诵了也就算是对中药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但要真正的领会,还需要对《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进行全书通读。
 
四小经典或许是初学者的必读之作。
 
主治指掌
1.羌活(君,羌活气雄,独活气细)
羌活,味苦甘平,性微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八节之痛;排阴阳肉腐之疽;除新旧风湿之证。乃手足太阳表里引经药也。
2.升麻(形细而黑极坚者佳,形大者味薄不堪用)
升麻,味苦平,性微寒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引葱白散手阳明之风邪;引石膏止足阳明之齿痛;引诸药游行四经,升阳气于阴之下。因名之曰升麻。
3.柴胡(半夏为之使,恶石英,畏女菀、藜芦)
柴胡,味苦平,性微寒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左右两旁胁下痛;日晡潮热往来生;在脏调经内主血;在肌主气上行经。手足少阳表里四经之药也。
4.白芷(臣,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白芷,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去头面皮肤之风;除皮肤燥痒之痹;止足阳明头痛之邪;为手太阴引经之剂。
5.防风(臣,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制附子毒)
防风,味甘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以气味能泻肺金;以体用通疗诸风。
6.当归(臣,畏菖蒲、海藻,恶热麸)
当归,味甘辛,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7.独活(蠡实为之使)
独活,味苦甘平,性微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诸风掉眩,颈项难伸;风寒湿痹,两足不用。乃为足少阴之引经。
8.木香(君)
木香,味苦辛,性温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二:调诸气不可无;泻肺气不可缺。
9.槟榔(君)
槟榔,味苦辛。性温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二:坠诸药,性若铁石;治后重,验如奔马。
10.吴茱萸(恶丹参、硝石、紫石英,先以汤浸去辛味凡六七次,然后可用)
吴茱萸,味苦辛,性热有小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咽嗌寒气噎塞而不通;胸中冷气闭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心气刺疼成阵而不止。
11.藿香叶
藿香叶,味甘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二:开胃口,能进饮食;止霍乱,仍除呕逆。
12.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上行头角,助元阳之气而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调经。
13.黄连(臣,恶菊花、芫花、玄参,畏款冬,胜乌头、巴豆毒)
黄连,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泻心火,消心下痞满之状;主肠澼,除肠中混杂之物;治目疾暴发宜用;疗疮疡首尾俱同。
14.黄芩(臣,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黄芩,味苦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四: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消痰利气;细实而坚者,泻大肠火,养阴退阳;中枯而飘者,除风湿留热于肌表;细实而坚者,滋化源退热于膀胱。
15.大黄(使,黄芩为之使,无所畏之)
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土郁而通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因名之曰将军。
16.黄柏
黄柏,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五:泻下焦隐伏之龙火;安上焦虚哕之蛔虫;脐下痛则单制而能除;肾不足必炒用而能补;痿厥除热药中,诚不可缺。
17.玄明粉
玄明粉,味辛甘酸。性微温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去胃中之实热;荡肠中之宿垢,其效不可尽述。大抵用此而代盆硝也。
18.白术(君,苍者米泔水浸,白者陈壁土炒,服二术忌食桃、李、雀、蛤)
白术,味甘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
19.人参(君,茯苓为之使,反藜芦,恶咸卤,凡使去净芦头)
人参,味甘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三:止渴生津液;和中益元气;肺寒则可服,肺热还伤肺。
20.黄芪(恶龟甲、白鲜皮,蜜炒用)
黄芪,味甘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
21.甘草(君,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用宜去节,服此忌猪肉及松菜)
甘草,味甘平,无毒。生之则寒。炙之则温。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以其甘能缓急,故有国老之称。
22.半夏(使,畏皂荚,恶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半夏,味辛平。生寒熟温,有毒。降也,阳也。其用有四: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气;痰厥及头痛,非此莫能治。
23.陈皮
陈皮,味辛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留白补胃和中;去白消痰泄气。
24.青皮
青皮,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破滞气愈低而愈效;削坚积愈下而愈良;引诸药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之仓。
25.枳壳(使,去瓤麸炒,令熟用)
枳壳,味酸苦性微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内连年之积。
26.枳实(臣,凡用先去囊,陈久者佳)
枳实,味苦酸性微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消胸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
27.桔梗(臣,畏白及龙眼、龙胆)
桔梗,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
28.知母(君,勿犯铁器,行经上颈酒炒用)
知母,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中之阴也。其用有四:泻无根之实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之阴生。
29.藁本(臣,恶芦茹,畏青葙子)
藁本,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大寒气客于巨阳之经;苦头疼流于颠顶之上,非此味不除。
30.生地黄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
31.熟地黄(君,恶贝母,畏芜荑,忌铁器犯之,令人肾消,亦忌食莱菔,令人发白)
熟地黄,味甘苦性温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伤寒后腰骨最痛;新产后脐腹难禁。
32.五味子(君,苁蓉为之使,恶葳蕤,胜乌头)
五味子,味酸性温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四: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劳,益气强阴。
33.川乌
川乌,味辛性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也。其用有二:散诸风之寒邪;破诸积之冷痛。
34.白芍药(臣,恶石斛,畏硝石、大小蓟,反藜芦)
白芍药,味酸平性寒有小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四:扶阳气、大除腹痛;收阴气、陡健脾经;堕其胎能逐其血;损其肝能缓其中。
35.白茯苓(臣,恶白蔹、密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醋酸之物,中有筋最损目,宜去之)
白茯苓,味甘淡性温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六:利窍而除湿;益气而和中;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心惊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
36.泽泻(君)
泽泻,味甘咸性寒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四:去胞垢而生新水;退阴汗而止虚烦;主小便淋涩为仙药;疗水病湿肿为灵丹。
37.薄荷叶(使)
薄荷叶,味辛性凉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38.麻黄(臣,恶辛夷、石韦,凡用先煮沸,去黄沫,否则令人烦闷)
麻黄,味苦甘性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发表;其节中闭,止盗汗而固虚。
39.厚朴(臣,恶泽泻、寒水石、硝石,入药去粗皮、生姜汁炒用)
厚朴,味苦辛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其用有二;苦能下气,去实满而能消腹胀;温能益气,除湿满散结调中。
40.杏仁(恶黄芩、黄芪、葛根,凡用去皮尖、麸炒)
杏仁,味苦甘性温有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利胸中逆气而喘促;润大肠气闭而难通。
41.巴豆(使,恶甘草,畏大黄、黄连,用之去皮心)
巴豆,味辛性热有大毒。浮也,阳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削坚积,荡脏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
42.黑附子(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黑附子,味辛性热有大毒。浮也,阳中之阳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定三阳之厥逆。
43.苍术
苍术,气味主治与白术同。补中除湿,力不及;宽中发汗,功过于白。
44.秦艽(菖蒲为之使)
秦艽,味苦辛平性微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除四肢风湿若神;疗遍体骨疽如金。
45.白僵蚕
白僵蚕,味咸辛平,性微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去皮肤风动如虫行;主面部 生如漆点。
46.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破肺中气滞;退口中臭气;散胸中冷气;补上焦元气。
47.地榆
地榆,味苦甘酸,性微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主下部积热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经。
48.连翘(使)
连翘,味苦平,性微寒,无毒。升也,阴也。其用有二:泻诸经之客热;散诸肿之疮疡。
49.阿胶(君,畏大黄)
阿胶,味甘平,性微温,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四:保肺益金之气;止嗽蠲咳之脓;补虚而安妊胎;治痿而强骨力。
50.桃仁
桃仁,味苦甘平,性寒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二:润大肠血闭之便难;破大肠久蓄之血结。
51.生姜(使,恶黄芩、黄连、鼠粪,去皮则热,留皮则冷,制半夏毒)
生姜,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益;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翻胃之哕。
52.石膏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制火邪,清肺气,仲景有白虎之名;除胃热,夺甘食,易老有大寒之剂。
53.桂(君,忌生葱,凡用刮去外皮)
桂,味辛性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也。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
54.细辛(臣,恶野狼毒、山茱萸、黄芪,畏硝石、滑石,反藜芦)
细辛,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止少阴合病之首痛;散三阳数变之风邪。
55.栀子
栀子,味苦性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疗心中懊 颠倒而不得眠;治脐下血滞小便而不得利。易老有云:轻飘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泻肺中之火。
56.葛根(臣,制野葛、巴豆、白药)
葛根,味甘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其用有四:发伤寒之表邪;止胃虚之消渴;解酒中之奇毒;治往来之温疟。
57.瓜蒌根(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反乌头)
瓜蒌根,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止渴退烦热;补虚通月经。
58.猪苓
猪苓,甘淡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除湿肿体用兼备;利小水气味俱长。
59.干姜(臣,恶黄芩、黄连)
干姜,生则味辛,炮则味苦。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二:生则逐寒邪而发表;炮则除胃冷而温中。
60.草龙胆(贯众为之使,恶防葵、地黄)
草龙胆,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退肝经之邪热;除下焦之湿肿。
61.苏木
苏木,味甘咸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二:破疮疡死血,非此无功;除产后败血,用之立验。
62.杜仲(恶蛇蜕、玄参,凡用炒去丝)
杜仲,味辛甘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二:强志壮筋骨;滋肾止腰痛。酥炙去其丝,功能如神应。
63.天门冬。君,畏曾青凡用去皮心忌食鲤鱼。天门冬,味苦平性大寒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二;保肺气不被热扰;定喘促陡然康宁。
64.麦门冬(君,恶款冬花、苦瓜,畏苦参,凡用抽去心,不令人烦)
麦门冬,味甘平,性寒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四:退肺中隐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金;止烦躁,阴得其养;补虚劳,热不能侵。
65.木通
木通,味甘平,性寒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泻小肠火,积而不散;利小便热,闭而不通。泻小肠火,无他药可比;利小便闭,与琥珀同功。
66.地骨皮(去骨用根皮)
地骨皮,味苦平,性寒无毒。升也,阴也。其用有二: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主传尸有汗之骨蒸。
67.桑白皮
桑白皮,味甘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劳;泻肺气有余而止咳嗽。
68.甘菊花(野菊花,味苦者,名苦薏,大伤胃,不宜用。又白菊花,亦入药)
甘菊花,味苦甘平,性微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散八风上注之头眩;止两目欲脱之泪出。
69.红花
红花,味辛,性温无毒。阳也,其用有四: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之血;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之晕。
70.赤石脂
赤石脂,味甘酸,性温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胎衣无推荡之峻。
71.通草(臣)
通草,味甘平,性微寒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阴窍涩而不利;水肿闭而不行。涩闭两俱立验,因有通草之名。
72.乌梅
乌梅,味酸平,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二:收肺气除烦止渴;主泄痢调胃和中。
73.川椒
川椒,味辛,性大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也。其用有二:用之于上,退两目之翳膜;用之于下,除六腑之沉寒。
74.葳蕤
葳蕤,味甘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四:风淫四肢不用;泪出两目皆烂;男子湿注腰痛;女子面黑 点,皆能疗治。
75.秦皮(大戟为之使,恶吴茱萸)
秦皮,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风寒邪合湿成痹;青白色幻翳遮睛;女子崩中带下;小儿风热惊痫。
76.白头翁
白头翁,味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消男子阴疝偏肿;治小儿头秃羶腥;鼻衄非此不效;痢疾全赖收功。
77.牡蛎
牡蛎,味咸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四:男子梦寐遗精;女子赤白崩中;荣卫往来虚热;便滑大小肠同。
78.干漆(臣,畏鸡子,又忌油脂,见蟹黄则化水,凡入药捣碎炒用)
干漆,味辛平,性温有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削年深坚结之沉积;破日久秘结之瘀血。
79.南星
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坠中风不省之痰毒;主破伤如尸之身强。
80.商陆(使,忌犬肉)
商陆,味酸辛平,性寒有毒。降也,阳中之阴也。其味酸辛,其形类人。其用疗水,其效如神。
81.葶苈
葶苈,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阳中之阴也。其用有四:除周身之浮肿;逐膀胱之留热;定肺气之喘促;疗积饮之痰厥。
82.海藻(臣,反甘草)
海藻,味苦咸,性寒无毒。沉也,阴中之阴也。其用有二:利水道,通闭结之便;泄水气,消遍身之肿。
83.竹叶( 竹、淡竹为上,苦竹次之,余不入药)
竹叶,味苦辛平,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辟除新旧风邪之烦热;能止喘促气胜之上冲。
84.葱白(忌与蜜同食)
葱白,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散伤风阳明头痛之邪;主伤寒阳明下痢之苦。
85.天麻(其苗名定风草)
天麻,味辛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四:疗大人风热头眩;治小儿风痫惊悸;祛诸风麻痹不仁;主瘫痪语言不遂。
86.大枣
大枣,味甘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二:助脉强神;大和脾胃。
87.威灵仙(忌茗)
威灵仙,味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推腹中新旧之滞;消胸中痰涎之痞;散疴痒皮肤之风;利冷疼腰膝之气。
88.鼠粘子
鼠粘子,味辛平,性微寒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四:主风湿隐疹盈肌;退寒热咽喉不利;散诸种疮疡之毒;利腰膝凝滞之气。
89.草豆蔻(面包煨熟用)
草豆蔻,味辛性温无毒。浮也,阳也。其用有二:去脾胃积滞之寒邪;止心腹新旧之疼痛。
90.玄胡索
玄胡索,味苦辛,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活精血,能疗产后之疾;调月水,亦主胎前之症。
以上凡药九十品,品各赋以短章。既明以升降浮沉,复主以君臣佐使,或一味而内外兼攻,名系阴阳表里;或一物而生熟互异,更分暑湿风寒。辞简意周,几无余义。诚发前篇之所未尽也。其可不熟读而详记之乎。
 
(一)用药法象
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寒凉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人身之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阴,腑为阳。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所以知阳中之阴阴中之阳者,何也。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阳,秋病在阴。知其所在,则施针药也。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系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
 
愚科班出身的可以教材与四小经典的学习并重
 
(一)用药法象
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寒凉者,

李东垣的用药法象,值得学习。
 
四小经典或许是初学者的必读之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