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古方为啥药量都很小呢?

我在本版看过,上海有位老名医,治病用药都是一克,或者0.5克,危症亦如此~!
 
很明显为了图利,现在医院企业化体制下的怪现象,完全不顾病患的体质。古时的大医无不是医者父母心,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药量是根据病人体质和气血水平等身体情况斟酌的,多用一分药量也恐怕伤着病人
 
古时中药以野生为主,现在化肥种植,药效差远了,所以现在剂量加大。

说得对!野生药吸取了自然的性质,种植的就不行违背了自然,像有些喷药水催熟……
 
我在本版看过,上海有位老名医,治病用药都是一克,或者0.5克,危症亦如此~!

上海老名医用的也是目前市场上的药材~
 
为什么古时中药服丸散的会大大减少用量?这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当然是药材,古时药材基本为野生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炮制又到位,当然效果好。每一味中药都是一个小复方,包含很多化学物质,有些被我们认为是有效物质,有些我们还没认识到,也可能是含量很小。
另一方面和人体体内的吸收有关,相对于汤剂的水提取很多不溶性的成分都没有提取出来,造成了浪费。而人体中,众所周知胃内是酸性环境,肠内是碱性环境,还有脂质载体的转运过程增加脂溶性物质的吸收,药粉进入人体后的提取过程远比水煮的提取要复杂得多,完全得多,所以服用药粉要大大减少药材的量。
当然,中医有句话高度概括了剂型的选择:“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
您说的脂质载体,是指药粉中含有,而水提取则无法进入体内?
 
您说的脂质载体,是指药粉中含有,而水提取则无法进入体内?
哦,好像有误会了,不是现在所指药物剂型所说的脂质体。
我的意思是人体内有可以吸收脂溶性成分的方式,药物如果以粉末或药丸等进入人体不仅水溶性的成分脂溶性的也可以完全吸收利用。
 
哦,好像有误会了,不是现在所指药物剂型所说的脂质体。
我的意思是人体内有可以吸收脂溶性成分的方式,药物如果以粉末或药丸等进入人体不仅水溶性的成分脂溶性的也可以完全吸收利用。
谢谢指点
 
明。【口齿类要】归脾汤--人参白术茯苓黄芪木香甘草各三分,当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各一钱~

很多药方都是这药那药各几两,粉碎,取三钱粉,下姜枣,水2盅,煎8分,炖服~3钱,一共才10克~!

还有,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一丸9克,其中4克蜂蜜,药材才有5克~!

可是,去中医院看病,一副药几乎百元,至少200--400克~!几乎相当于过去中药量的100倍呀~!

这是咋回事?
古人治病辨证施治,中规中矩,所以比较有针对性。所用的药物,无用的一般不开的。这个也是医德的一种体现。现在的中医,很多都是为了赚钱。开药除了治病的药物以外,无用的药物很多。这样可以多收钱。还有,很多现在的中医学的不到家,自己也搞清楚病人到底怎么了。所以开药各个方面的药物都有,比如咳嗽,可以治疗咳嗽的药物很多,他们也搞不清楚它们的区别,所以开药的时候就多开几种。希望总有一味药可以起作用。这个治疗方法叫撒网捕鱼式。
 
古方为啥药量都很小呢?不见得吧?火神派不一直在说《伤寒论》仲景原方药量都很大吗?
伤寒论中的药量是开得很大,但人家是只煎一次,而不是我们的两煎。而且吃药也是分两次或三次服药,还有很多情况是徐徐喂服中病则止,也就是慢慢喝到药起作用为止。这样下来量就下来了。
另外,中医内科开药古时候大部分都是比较量小的。而且下焦病药比较量大,上焦量小,取轻浮之意。而中医外科,尤其是疔疮科药量很大的。
 
伤寒论中的药量是开得很大,但人家是只煎一次,而不是我们的两煎。而且吃药也是分两次或三次服药,还有很多情况是徐徐喂服中病则止,也就是慢慢喝到药起作用为止。这样下来量就下来了。
另外,中医内科开药古时候大部分都是比较量小的。而且下焦病药比较量大,上焦量小,取轻浮之意。而中医外科,尤其是疔疮科药量很大的。
治疗上焦的药物,只煎一次,而不是两煎。而下焦必须两煎甚至三煎。可否这样理解?
 
为什么古时中药服丸散的会大大减少用量?这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当然是药材,古时药材基本为野生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炮制又到位,当然效果好。每一味中药都是一个小复方,包含很多化学物质,有些被我们认为是有效物质,有些我们还没认识到,也可能是含量很小。
另一方面和人体体内的吸收有关,相对于汤剂的水提取很多不溶性的成分都没有提取出来,造成了浪费。而人体中,众所周知胃内是酸性环境,肠内是碱性环境,还有脂质载体的转运过程增加脂溶性物质的吸收,药粉进入人体后的提取过程远比水煮的提取要复杂得多,完全得多,所以服用药粉要大大减少药材的量。
当然,中医有句话高度概括了剂型的选择:“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

古时能有成方或医案留存至今者,大多良医之流。能被冠以良医之名者,定辨证无误,所开之药只是因势利导,有如太极之四两拨千斤之效,故剂量不大。
 
我开的一副药总计也就十几克,(药类比较少的情况下).但是必须是品质药材. 照样第二付就好了.
 
古方为啥药量都很小呢?不见得吧?火神派不一直在说《伤寒论》仲景原方药量都很大吗?
不大 一次大概保持在15克左右 正常量
 
度量衡不一样吧?此钱非彼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