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jmq123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8 帖子 203 获得点赞 66 声望 28 2013/12/11 #1 经常有小儿感冒发烧,扁桃体肿大,输液几天还发烧不退.我喜用麻黄6克,细辛4克,附子30克,青皮6克,黄芩6克,桔梗8克,僵蚕6,甘草10克.往往一剂热退,扁桃体减轻.个人体验,供参考.
J jmq123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8 帖子 203 获得点赞 66 声望 28 2013/12/11 #3 天下无双 说: 附子30克?何意 点击展开... 我是这样想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本是治阳虚受寒的,现在的小孩多受西药治疗败伤阳气者多,阳虚抗病极差,(圆运动学)书上讲的很清楚,小儿发热多为人阳气外泄的表现,我学的。另外附子我也不长用,中病即止。谢谢斧正!
天下无双 说: 附子30克?何意 点击展开... 我是这样想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本是治阳虚受寒的,现在的小孩多受西药治疗败伤阳气者多,阳虚抗病极差,(圆运动学)书上讲的很清楚,小儿发热多为人阳气外泄的表现,我学的。另外附子我也不长用,中病即止。谢谢斧正!
≮ ≮孤魂傲天≯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3/01/05 帖子 4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年龄 34 2013/12/12 #4 天下无双 说: 附子30克?何意 点击展开... 关于附子、细辛用量超过标准,甚至在热症的时候反常的使用较多的这种药,但病却能治好,这就是从阴阳的根本出发的,从阴阳治病才是从源头治病,才能更快更准的治病。这些,你可以看看“火神派”的一些著作,学习下其理论方法。 补充下,郑钦安,是“火神派”的开山者。
天下无双 说: 附子30克?何意 点击展开... 关于附子、细辛用量超过标准,甚至在热症的时候反常的使用较多的这种药,但病却能治好,这就是从阴阳的根本出发的,从阴阳治病才是从源头治病,才能更快更准的治病。这些,你可以看看“火神派”的一些著作,学习下其理论方法。 补充下,郑钦安,是“火神派”的开山者。
J jmq123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8 帖子 203 获得点赞 66 声望 28 2013/12/12 #6 逍遥侠客 说: 小儿稚阳体质,上来就附子、僵禅 点击展开... 声明一下,这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临证一定要对症治疗。 现在小儿吃的凉的东西太多,冰的凉的食物也丰富,在加上西医动不动就输液治疗,大量苦药的输入,败伤阳气。所以见到佷多发烧小孩几天体温都退不下来,是针对这种情况用药的。临床还是要对症治疗的。
逍遥侠客 说: 小儿稚阳体质,上来就附子、僵禅 点击展开... 声明一下,这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临证一定要对症治疗。 现在小儿吃的凉的东西太多,冰的凉的食物也丰富,在加上西医动不动就输液治疗,大量苦药的输入,败伤阳气。所以见到佷多发烧小孩几天体温都退不下来,是针对这种情况用药的。临床还是要对症治疗的。
J jmq123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8 帖子 203 获得点赞 66 声望 28 2014/01/05 #9 绞尽脑汁 说: 扁桃体能恢复正常大小吗 点击展开... 扁桃体不能恢复正常大小,但是可以减小一部分
J jmq123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28 帖子 203 获得点赞 66 声望 28 2014/01/05 #10 hdyjw 说: 这是楼主亲身用过的方子吗?怎么来的灵感用热药且量如此呢。 点击展开... 我是在一本医书看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四川有一座山,有一个寺院。寺院有个老和尚,当地称之火神爷,每年过年(大概是这个时间吧,我具体忘了)支一大锅,煮一锅附子汤。当地每个人都可以到寺里喝一碗附子汤,在当地很有名。这个大锅一天24小时不断火,连煮几天毒性全无,只留下附子热性。所以也从未偾事。 我从小体弱多病,儿子也是,儿子几岁时有一次感冒发烧,输液几天发烧反复不退,搞得小儿身体更弱,我只好转用中药冶疗,用附子理中汤原方煎服,一服热退。(初学中医也是机缘逼的,中间走了佷多弯路,哈哈!)
hdyjw 说: 这是楼主亲身用过的方子吗?怎么来的灵感用热药且量如此呢。 点击展开... 我是在一本医书看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四川有一座山,有一个寺院。寺院有个老和尚,当地称之火神爷,每年过年(大概是这个时间吧,我具体忘了)支一大锅,煮一锅附子汤。当地每个人都可以到寺里喝一碗附子汤,在当地很有名。这个大锅一天24小时不断火,连煮几天毒性全无,只留下附子热性。所以也从未偾事。 我从小体弱多病,儿子也是,儿子几岁时有一次感冒发烧,输液几天发烧反复不退,搞得小儿身体更弱,我只好转用中药冶疗,用附子理中汤原方煎服,一服热退。(初学中医也是机缘逼的,中间走了佷多弯路,哈哈!)
hdyjw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2/15 帖子 241 获得点赞 2 声望 18 2014/02/20 #12 jmq123 说: 我是在一本医书看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四川有一座山,有一个寺院。寺院有个老和尚,当地称之火神爷,每 点击展开... 谢谢您的回复,经验 弥足珍贵
S sbnui2881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8 帖子 145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02/20 #13 hdyjw 说: 谢谢您的回复,经验 弥足珍贵 点击展开... 发烧你用附子理中汤而愈,这种方法临床用的很少,如果对症能立竿见影,如不对症则火上浇油。此方为治阳虚发热的经方,病人“发热反欲近衣者,热在表寒在骨髓也”的经典方证。但要抓的住主症,临床苔脉舌症需详辩。
hdyjw 说: 谢谢您的回复,经验 弥足珍贵 点击展开... 发烧你用附子理中汤而愈,这种方法临床用的很少,如果对症能立竿见影,如不对症则火上浇油。此方为治阳虚发热的经方,病人“发热反欲近衣者,热在表寒在骨髓也”的经典方证。但要抓的住主症,临床苔脉舌症需详辩。
S sbnui2881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8 帖子 145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02/20 #16 有其内必表现为外,临床需详细观察、四诊精准、不难发现病之本质。如发热而言:是阳气外越的表现,必肤热汗出而渴、脉浮而数、舌体多红或燥或黄;如脉反沉迟或舌反胖大水滑,虽有热但要细分析到底是盛阳在外还是虚阳外越、真寒在内。
有其内必表现为外,临床需详细观察、四诊精准、不难发现病之本质。如发热而言:是阳气外越的表现,必肤热汗出而渴、脉浮而数、舌体多红或燥或黄;如脉反沉迟或舌反胖大水滑,虽有热但要细分析到底是盛阳在外还是虚阳外越、真寒在内。
S sbnui2881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8 帖子 145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4/02/20 #17 至于大锅煮附子,个人认为这应该跟地域性有关系,四川山峦之地,寒湿岚瘴易伤人阳气,故山间阳虚湿侵的病性较为多见,用附子常常驱寒散湿。有的山间则用霍佩煎茶代饮应该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