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易氏医按》一:产后吐水误为寒,三黄下肚脉回还

是书胥山老人收入其《医林指月》中,近代并无刊本,台湾1980年有出版过
 
是书胥山老人收入其《医林指月》中,近代并无刊本,台湾1980年有出版过

是的。收入《医林指月》中。近几十年来未见刊行。
 
是书胥山老人收入其《医林指月》中,近代并无刊本,台湾1980年有出版过

阁下也知道《医林指月》这套书?可曾收藏的有?
 
在上海,余喜藏医书,偶在台北淘得此书。
 
此案也收录在《古今医案按》 > 卷九\女科 厥冷

记述略有不同,可以互相参考

易思兰治瑞州一妇.产后半月余.胃中有清水作逆而吐.以为胃寒.煎姜椒汤饮之.初觉相宜.至三五日.清水愈多.口气渐冷.四肢发逆.腹中冷气难堪.有时战栗.以四物汤加人参、炮姜.初服少安.久则不应.易诊之.六脉俱无.以三指按至尺后.脉来实数有力左右皆同.发言壮厉.一气可说四五句.唇焦颊赤.大便五六日一次.小便赤少.此实热症也.询之.其俗产后食胡椒炒鸡为补.此妇日食三次.半月后遂得疾.蓄热明矣.其口冷吐水发厥者.热极似水耳.战栗者.热入血室.热盛生风也.用三黄汤连投之.六脉俱现.清水渐减.姜椒汤不欲食矣.服四日.口中热气上升.口舌发黄小粟疮.大便八日不通.以四苓合凉膈散空心一服.至午不动.又以甘草煎汤.调元明粉五钱.热服一时许.腹中微鸣吐出酸水一二碗.大便连去二次.仍以四苓散、三黄、山栀、枳壳调理.一月全愈.大凡诊脉.遇极大极微者.最宜斟酌.如极大而无力.须防阳气浮散于外.如极微之脉久久寻而得之于指.稍稍加力.按之至骨愈坚牢者.不可认作虚寒.今此证六部皆无脉.尺后则实数有力.所谓伏匿脉也.阳匿于下.亢之极矣.岂可泥于产后.禁用寒凉者.

震按:易公之案甚多.此为第一.观其发明脉理.可谓仙传秘诀.
 
本帖最后由 三先生 于 2013-11-28 08:45 编辑

再搜

发现也有把这个病案收录到《陈修园医案》中的,文字与这个相同,只是中间加入 陈修园自记:这个有点侵权,呵呵,还好我们只是学习的,不是追究版权的.

可惜我搜到的网页不能复制过来,不然就可以免去敲字的辛苦了
 
此案也收录在《古今医案按》 > 卷九\女科 厥冷

记述略有不同,可以互相参考

楼主很厉害啊。真会使用现代的工具啊。
 
再搜

发现也有把这个病案收录到《陈修园医案》中的,文字与这个相同,只是中间加入 陈修园自记:这个有

还是按照原版弄吧。那样更好啊。
 
还是按照原版弄吧。那样更好啊。

嗯。可以少敲键盘,但是要仔细校对。三先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很强,给医案的标题取得很好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