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肾阴阳皆虚,脾胃虚,病已四五年,饱受折磨,求医指导

qq452755439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1/03
帖子
14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年龄
34
本帖最后由 qq452755439 于 2013-11-26 12:49 编辑

一般情况:姓名:李世鹏
性别:男 年龄:23 职业:IT 婚否:未
身高 :178cm 体重 :63KG 偏瘦: 面色:
籍贯:石家庄高邑县 联系:15600013353

二、主要症状最痛苦的症状就是
腰疼背疼、心悸耳鸣、暖气频繁、便溏便秘交替

三、现病史:发病情况,因何发病,多长时间;

西医暂时没有发现.
曾经口臭也比较重,一喝黄芪建中汤口臭就减轻,一停喝就又口臭了

喝了24副 陈皮10 半夏10 广木香6 砂仁6【后下】桂枝10 白芍15 龙骨牡蛎30 黄芪30 知母5 黄柏5 山萸肉30 也只是口臭有所减轻其他症状依旧

四、 既往史:以前患过哪种疾病?

没有
不抽烟,不酗酒性格喜恶:有点内向,但是很乐观.

五、中医四诊情况:
1、寒热:无感冒,无发冷发热,嗓子干(舌头挺润滑),容易上火,手脚凉但是不是特别怕冷,怕热容易出汗
2、 出汗:背部胸前容易出汗,额头也比较出汗,手足心不出汗
3、无头痛头晕
4、腰背酸痛,四肢容易酸痛,容易犯困
大便一日一次,便溏跟便秘交替、小便略黄,次数正常
6、饮食:饭量有些少,容易腹胀,打嗝挺厉害的,感觉胃里有气,口不干不渴,饮水量正常
7、胸不闷,没有气短,心悸挺厉害的
8、不耳聋,不鼻塞,耳鸣挺厉害的
9、睡眠情况:睡眠挺好,极少有失眠多梦(通常是上大火,如上个周末喝了两次的红豆薏米+龙眼肉汤,导致昨晚多梦,现在尿黄上火,耳鸣加重)
10、头屑有点多,其他正常

我身体最初出现异是从高二开始,当时是喜欢吃凉的,然后导致又一次胃疼异常,从此之后胃开始不舒服,浑身开始酸疼;而且从当时开始就有了手淫的习惯(4年左右挺频繁的),而且加上通宵上网,到现在其中还做过两次暑假夜班兼职工作,从2012年初开始有了耳鸣。

现在手淫已戒除,中间也看过几次中医,但是几乎没什么效,
下面是这两天的两张舌照,求各位先生给点指导
 
舌尖红有裂纹为心阴不足,舌质淡胖舌根剥苔淡嫩为脾肾阳虚,综上愚论:心阴不足(上热),脾肾阳虚(下寒),治当:清心养阴,温肾健脾。
 
舌尖红有裂纹为心阴不足,舌质淡胖舌根剥苔淡嫩为脾肾阳虚,综上愚论:心阴不足(上热),脾肾阳虚(下寒)

那应该如何治疗呢?
 
本帖最后由 中医那些事 于 2013-11-26 22:01 编辑

舌质淡胖,齿痕重,苔轻度斑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只是参考啊!
生黄芪15 知母10 白术15 陈皮10 法半夏10党参10 柴胡10 枳壳6 当归10 升麻6 炙甘草6
山萸肉10 生地黄10 茯苓30 山药30 丹皮6
 
你这个病要具体辩证来看,长期手淫,首伤肾阴阳,又饮食生冷,大伤脾阳,长期熬夜损害人体元阴,属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所以你很久没有治疗好。必须喝汤药才行,靠成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加253677085这个中医群。。里面有站桩的电子书,站桩一段时间会有改善的。。还有要休息好。因为IT行业。。
 
这位IT友,最好还是适当的早休息,注意饮食
 
附子理中汤 加龙骨牡蛎 苍耳子
 
呃逆-脾肾阳虚型,楼主年轻,用中药应当可以调理好的
 
应该是脾胃中间有水湿停聚,兼有肾虚的症状
 
本帖最后由 清风佛斜阳 于 2013-11-29 05:26 编辑

苍术25,陈皮12,姜厚朴​14,炙甘草8,泽泻8,猪苓6,赤茯苓10,白术10,肉桂3 生姜8大枣8 人参9 山药15
 
杏林人士; 说:
杏林人士 发表于 2013-11-26 19:46
舌尖红有裂纹为心阴不足,舌质淡胖舌根剥苔淡嫩为脾肾阳虚,综上愚论:心阴不足(上热),脾肾阳虚(下寒)

对于这个患者而言,养脾胃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才够。
 
对于这个患者而言,养脾胃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才够。

1年,已经很快了,病情产生历经好几年,但是1年就能把脾胃温阳到一定水平,绝对可以了,请问这位老师有没有认识北京附近有经验的中医
 
腰疼背疼、心悸耳鸣、暖气频繁、 曾经口臭也比较重 有胃气上逆 嗓子干(舌头挺润滑),容易上火,手脚凉但是不是特别怕冷,怕热容易出汗 上焦虚热 心肾阴阳两虚 四肢容易酸痛,容易犯困 脾虚不运 四肢失充 饭量有些少,容易腹胀 脾胃虚弱 便溏便秘交替 阴阳两虚交替发病以补心肾之阴 补脾肾之阳 可从补肾阴肾阳入手 引虚火下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