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医林指月”的八本了。现在来说说第九本——《侣山堂类辩》。这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师承学堂“规划教材”之一,全书重点是在研讨中医基本理论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和焦点,全书论辩的中心思想在于研究中医学术之同异,而辩其是非,所谓“辩之而使后世知其同,即知其所以异矣;知其异,即知其所以同矣;知其同不为异,异不为同,即知其所以同,所以异矣”。对侣山堂的后期传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难怪王琦发出“观其准古衡今,析疑纠谬,足为后学规矩准绳”的感叹的。
所以这本书对于侣山堂师承学堂以及钱塘医派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研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