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补肾不如补脾------夜尿頻多

哈哈,小赌徒,我才不更你疯哩。没看见我一直恭恭敬敬地叫先生“老师”的么?

是我好不容易找来学针灸

嘿嘿嘿 超版如果因为我们的判断而生气,那就不叫超版喽!大家在一起玩玩罢了,何必当真呢?不过你的角色令人怀疑呀?
 
嘿嘿嘿 超版如果因为我们的判断而生气,那就不叫超版喽!大家在一起玩玩罢了,何必当真呢?不过你的角色

哈哈


在这里我的角色是学生,下面想在这里混一段不短的时间,所以我会学的很乖滴
 
嘿嘿嘿 冒火了?你怕我怀疑你是超版啊?我有那么聪明吗?哈哈哈

哈哈,不玩儿了、不玩儿了,咱俩把老师好好的学术贴给灌水歪楼鸟
 
哈哈,不玩儿了、不玩儿了,咱俩把老师好好的学术贴给灌水歪楼鸟

我邀请你到我版离来玩,我不怕灌水。望超版不要为我们的砍谈而见怪!超版,抱歉!
 
多谢您分享。最好解说一下,为什么补肾不如补脾?


谢谢你的提醒
中医有很多精炼的词汇和术语。都是前人智慧结晶。它能浓缩一个医案在里面。或代表一种治法。又或者是代表一种方向。如“补脾不如补肾”。治心不治肾非治也“。”治湿不利小便。非治也“。”见痰休治痰“。”见汗不治汗“。等等都是非常精准的词汇。

如”见痰休治痰“。说肺是贮痰之源。脾胃是生痰之源。如果是脾胃导致痰湿内生,传于肺导致肺咳嗽痰多。那就必须重点治疗生痰之源脾胃。而不是治疗咳嗽痰多的肺。又如”见汗不治汗“。说这种自汗是体内不足所致汗孔不密。若是见汗而发汗。是错误的。应该治疗相应不足的脏腑才对。使汗空密实,自汗自解。而”补肾不如补脾“也正是这种道理。。

 
后天之本虽言脾。其实是胃为代表六腑参与消化功能在内的。所以古人总把脾于胃功能并在一起而不分。
补中益气汤中的柴胡。当归是不入脾经的。但人们还是叫它为补中益气汤。无论中药或是穴位。被人拈来处方配伍能起到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只是从属作用的。治疗案例中的合谷。足三里,就是一条益气补中方。

”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之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凡咳嗽。自汗。发热,肺虚生痰,不必理痰清热,土旺而痰消热退。。”
《慎斋遗书。辨证论治》
 
有一条名方
 
本帖最后由 2296 于 2013-10-7 02:23 编辑

有一条名方叫肾着方专治肾着证。方中四味都是脾胃之药。浅浅看之。真不明白有什么作用去治疗肾病。

“肾着之病。其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金匮要略》

从上面的方剂简单理解。难道要仲景把方中改为补肾的中药吗?这才属于真正的肾着方?方与药不对?或题不对症?

难道当归补血汤也要该为当归补气汤了?{方中北芪远远比当归高出不知多少分量。}要知道。阳生阴长。气行血也行的。

呵呵,这可是古人的一种治法。也是现代延续着的治疗大法
 
关于“补肾不如补脾”来源于脾胃不足。百病丛生之说。

脾胃为元气之源。元气旺衰全赖脾胃之强弱。脾胃一病元气虚衰。五脏六腑皆失养,即百病丛生。
而元气虚衰又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1,元气虚衰则卫外无力。外邪易于侵入。
2.元气不足。脏腑失养。功能减退
3.元气虚衰,脾气不升。春夏之令不行。生机渐失。

肾为先天之本。但必须有后天基础供养才能持续发挥出功能作用。如果脾胃不足。先天功能也是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所以临床治病,尤其内科。很多都有肾病从脾胃治。肝从脾胃治。肺从脾胃治。脏从脾治。府从胃治等等

此帖几乎来源于资料。
 
本帖最后由 2296 于 2013-10-7 02:50 编辑

有很多副证,版主

您说的很好。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同一个病。每个医生的选择方剂也是不同。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最快时间。最好的办法把病人治好
 
《经》中说,治病的方法很多,高明的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来用。

初学,认病治病,先要求个效。
慢慢积累,同一个病会有很多的办法来治。
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是医术的更进一步
随手拈来,皆为妙法的时候 就是真正的高手了

医生的不同层次
 
谢谢你的提醒
中医有很多精炼的词汇和术语。都是前人智慧结晶。它能浓缩一个医案在里面。或代

我多嘴,见痰不治痰与补肾不如补脾能一样吗??????理解错了不是!它们一个是生,另一个是克,是不一样的两回事。所以你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哈哈,我多嘴了!看来你对疾病的好转只能说是经验罢了,根本缺乏理论支撑。抱歉抱歉,再不会多嘴了。
 
谢谢你的提醒
中医有很多精炼的词汇和术语。都是前人智慧结晶。它能浓缩一个医案在里面。或代

谢谢您回复。如果补肾和补脾都补也可以吧?请教了
 
本帖最后由 ctcmy101 于 2013-10-7 10:34 编辑

可惜,不可能做个对比试验,比较一下同样的病证,单纯补脾,单纯补肾,补脾与补肾同时用上的结果会如何?
不过,我想实际上不太会有人愿意去做,这也是中医的软肋,也和中医的文化有关,讲究个体化治疗。再有,医生的思维也会因人而异,所以补脾还是补肾的问题会永远存在。 正如扶阳派,滋阴派等都有各自的理论。
 
本帖最后由 2296 于 2013-10-8 00:20 编辑

是克,是不一


呵呵。光头兄。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我曾说过。在我的帖子里。任你丢石块。扔烂酒瓶。对朋友只有好酒鲜花。绝对没有猎枪。
帖子里。都怪我表述不清。
在67楼的帖子。是说前人词汇精简而练。其实整个帖子在说同样一个意义。“补肾不如补脾”也是代表精炼而简的意义。
生克乘侮的五行理论。医道宗源先生说的很好。不要只在乎侠义的生克乘侮。还有更广义的或深层次的生克乘侮五行理论。
比如。阴{心}火乘土位。这个说法又有很多市场。

东北汉子直爽痛快。 。
 
也和您有一样的想法
可惜,不可能做个对比试验,比较一下同样的病证,单纯补脾,单纯补

谢谢。中医本来就是经验医学,个体差异,因人而异。
 
呵呵。光头兄。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我曾说过。在我的帖子里。任你丢石块。扔烂酒瓶。对朋友只有好

火乘土,没听说呀! 看来你有猎枪啊。
 
本帖最后由 光头看军事 于 2013-10-7 14:27 编辑

友只有好

我告诉你吧,什么阴火乘土位呀?你也没弄明白呀?--那叫胃阴虚,不叫火乘土。不和你玩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