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跪求大师诊治我的齿痕舌

奇门易术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9/20
帖子
8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症状:1、齿痕舌严重,头脑不清晰,晕乎乎的,体力差,精神疲惫,困顿。总是无精打睬,提不起精神,像没睡醒一搬。腹胀,吃东西肚胀,喝点水也肚胀。曾治疗过6次,看了6个中医生,喝了中药若干副,无效。早上起来头晕乎乎的,吃的东西感觉总是排不出去,一直在胀子里撑着,吃一小点东西,都觉得胀得受不了。2、便五天一次吧,而且肚胀得再厉害都不大便。有医生说,脾肾阳虚,开了方,吃了药后,无效。有的医生说,是寒湿,吃了药,也没效,我的这个大便不通,是在吃了医生开的说,阳虚的药后,才产生的,以前大例稀烂,但还天天要上厕所,有医生说,是阳虚后,吃了脾肾阳虚后的药济后,大便就不爽快了,就开始胀肚,吃的东西一直在身体里憋着,出不来。3、我的手指头这个月牙,以前几个指母都有的,现在一个都没有了,大母指还有一隐约的一点儿,时有时无,有时候,左大母指有一点月牙痕,有时候,十个指头,消失得无影无踪。4、眼睛模糊,不清亮。以前吃第一个医生开的药方后,清亮了一个星期,早上起来后,头脑也清晰,不朦胧,眼睛也清亮了,可是后来又回恢复原状了。请各位有医术的高手,指点下吧,主要解决1、齿痕问题,2、头晕、没精神问题 3、手指月牙消失问题 4、大便不通,腹胀得难受问题。现在一天吃一顿饭,都感觉胀得撑起了。
 

附件

  • 63.5 KB 查看: 31
  • 59.5 KB 查看: 27
身体里的湿气太重了

用平胃散
 
豨莶草30g 藿香10g 佩兰10g 茯苓30g 姜半夏9g
砂仁10 g蒲黄10g 五灵脂10g党参30g 炒苍术15
夜交藤60g 茯神30g 桂枝10g 甘草3g 檀香6
川厚朴10g 白蒺藜10g 皂刺10g 石菖蒲30g

3付
 
砂仁草果白芷桂皮胡椒烧菜,喝点车前草茶,山芋葡萄小葱每天食用,隔段时间吃点平菇生姜豆腐试试
 
本帖最后由 医道求真 于 2013-9-20 20:09 编辑

你是脾气不升,浊阴不降。原因是脾太阴湿重,胃阳明燥土不燥,不能燥湿,所以头目昏蒙,上部诸证见;脾受湿困,失之运化,所以吃东西会觉得胀;浊阴不降,所以你几天才一次大便。至于你齿痕舌,都是因为你脾湿太重了。四君或者六君子汤加桂枝10,干姜6—10,试试
 
湿邪壅于中焦,导致气机闭阻。气滞湿停,湿滞气滞,治疗当以理气破气,下气祛湿。平胃散,小半夏汤,六一散,橘枳姜汤。四个方子合为一方。橘皮枳实量要大
 
阳虚气弱,脾肾交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我说一点,主诉最早时眼睛朦胧,头不清醒,吃药开始有效,眼睛清亮,头脑清醒,一星期后无效,这是肝的问题,眼为肝窍。。肝气虚,方用补肝敛肺汤,乌梅50克,甘草6克,黄芩6克,黄连12克,红参12克,一剂
后,可知是否对症,如对症可续服,,,肺主调剂水道,金生水,,舌有齿痕主内湿,水气不化,不能调运,,舌红有热,饮食不好,则是肝对脾的影响,主要看你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是否有问题,熬夜,烟酒,手淫,过食辛辣,,如果有,就按方一试,光看舌头,确实是湿寒内注,但辩证却不能只看显症,还要看病机,寻因治本,,希望能帮到你,推荐《不传之秘》,主论肝病的,里面的症状与你所诉基本相同,,
 
我吃了三子养亲汤也没见效。好吧,我就按各位大师提供的参考意见,用药试试。
 
本帖最后由 dandanz_0 于 2013-9-21 16:00 编辑

楼主总是无精打睬,提不起精神,像没睡醒一般。按《伤寒论》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根据楼主之症状,此乃少阴之寒实症也。如果加上脉沉细或沉弦,小便色白或清长等等,当可确认了吧。
当下不能吃东西,先要通便,大黄附子细辛汤加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可治之。至于寒湿,也许通便后可以消失,也许还需善后治疗吧。
 
观其舌苔灰白,舌质暗淡,腹胀乏力,大便数日一行,目昏暗视物不清等证,个人认为属肾精不足致肝血失养,脾肺两虚致土不生金,治当: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拟方药供参考:熟地30,山茰15,肉桂10,柴胡10,当归15,枸杞15,白术20,茯苓15,炙甘草10,人参20,麦冬15,五副后看疗效。
 
你是脾气不升,浊阴不降。原因是脾太阴湿重,胃阳明燥土不燥,不能燥湿,所以头目昏蒙,上部诸证见;脾受湿

有点不同意见,用您这个方子的话,很可能反增湿热
病人虽有阳虚的症状,不见得就真的是阳气虚了!很可能痰湿中阻!阳气不能生发,所以重点应该去湿!
 
本帖最后由 中医那些事 于 2013-9-21 22:18 编辑

建议淡渗利湿的办法。
用些 茯苓 薏米 红小豆 牛膝 土茯苓 然后理气散结!陈皮 枳实 等等!
用些激进的办法反而欲速不达!
 
有点不同意见,用您这个方子的话,很可能反增湿热
病人虽有阳虚的症状,不见得就真的是阳气虚了!很可能

我的意思是湿困脾阳不升,非阳虚,如果是阳虚,我会加干姜附子了
 
我的意思是湿困脾阳不升,非阳虚,如果是阳虚,我会加干姜附子了

呵呵!只是觉得用您这个方子不太合适!
他是痰湿中阻,阻碍阳气的生发。有腹胀,就更不应该再用参 术 这样中满的症状会更重!
利湿 行气 散结 是此症之要点!这利湿药选择要谨慎,否则会添辩证的!
完全可以自拟方治疗。病理明确了就行!我不赞成用过于燥烈的利湿行气药!
 
dandanz_0; 说:
dandanz_0 发表于 2013-9-21 15:52
楼主总是无精打睬,提不起精神,像没睡醒一般。按《伤寒论》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根

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急则先治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