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民间中医师承脉法

多谢各位的抬爱。一定抽时间继续讲。敬请期待。

楼主辛苦了。您为传统医学竭力承扬,为我所敬所学。期待楼主接着结合临床实践传授民间中医师承脉法
 
等楼主从学校里出来,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再来发帖教人,岂不是更好?仅是在书本里抄来抄去有什么意思。
 
今天摸到一个同事,难得他很信赖我,
但是我现在又能力有限帮助不了他, 很惭愧,很羞愧~

他左右双手三部皆弦、浮、实,人瘦高,
弦的感觉是三部都连一起像扯在一根线上跳动,
另外尺弦长,这个长是明显的长,长约两三指就一下子就沉进去了,就像是水流,一下子拐到皮肤里面了,而我的尺长是缓缓的轻轻的沉进去,渐渐的没有了。

浮的意思是,手轻搭上就有明显脉动。

实的意思是,手轻搭上有明显脉动,重按,脉动变强。

右手关部较寸尺要鼓些,左手三部较匀。

脉有点靠里,这个里的意思是比我摸到的大部分人靠近手腕中间。

背景资料,
他体检后查出低血压,高血脂,
医嘱服用生脉饮后胃胀气,上腹部胀气。
人瘦高,面色乌,感觉比前阵子乌了些。
一晚约能睡四五个小时,且多梦。

忘记看舌头了

该给他点什么建议呢?
 
难经中有关于脉象的描述,怎么都是宗27种脉象,而不去理解脉象变化所形成的疾病?是医学教材没有学难经?大道至简,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脉示专著是不会让你明白脉法的。全在五行变化之中。
 
五行之象与脉法,是难经的核心内容。但是书中却没有明讲五行,却直指以心、肝、脾、肺、肾、大小肠等十二脏腑之名,虽是直接了当点明病处,却不易记住,但是五行与脉象相对照就可以明彻于心。
 
脉相像中求。脉像是最难学的,也是最重要的。
 
看完了,多谢老师的奉献
 
脉象二十七种,先来说说浮脉。历代名医名著所记载的都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描述的。如《内经》说:“浮脉,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脉经》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决》说:“如水漂木。”《脉决精要》说:“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四言举要》说:“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这些要如何体会呢?有用榆荚、鸟背上毛来形容的,有用枯木浮水来形容的,有直接用举按的有余和不足来形容的,要真正意义上体会浮脉的精髓,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综合这些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所谓浮脉,就是指脉象应指的体象出现在肌表的浅层,手指不须用力便可触到脉搏的跳动,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又像漂浮在水中的枯木,向表面浮动的力量较大,向下沉降的力量较弱。
预知其他脉象体象,敬请等待下回分解。

我们先逐一从二十多种脉的体象来说,上面讲述了浮脉的体象,现在说说沉脉的体象。先来瞧瞧古人是如何描述沉脉的?王叔和说:“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杨氏说:“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李时珍说:“如石投水,必极其底。”李延昰说:“沉行筋骨,如石投水,按至有余,举之不足。”从这几点来看,大多以如石投水作为形态的象征。我们如果玩过石沉水底的游戏,就能体会到石头在水中下落的哪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沉脉的体象。用书面语描述,沉脉的体象就是——必须加重手指的力量直按到筋骨之间才能触得到它的搏动,外表好象柔和,里面却刚劲有力,犹如石居绵中,又因脉搏出现在软滑的部位,就像水里的石头一样,必须摸到水底,才能摸到。

对于数脉的形态,《素问》的形容是:“脉流薄疾。”就是略有躁疾之象。《脉经》则认为:“数脉,一息六至。”明确指出一呼一吸六至为数脉。这二点并不能完全赅括数脉。而《脉决汇辨》则形容的比较到位:“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从脉象来讲,数脉在指下的感觉有那么一点猴急猴急的感觉,这种躁疾已经打破了缓和的气势,所以认为是太过,一呼一吸脉来六至,往来比较急迫、越度,但整个脉流后还是畅快流利的。

现在来说说滑脉,对于滑脉,其形态比较复杂。王叔和认为滑脉的形态是“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李时珍认为滑脉的形态为“漉漉如欲脱”。李延昰说的概念则更为准确,即“盘珠之形,荷露之义”。也就是说,滑脉的体状是:往来流利而不涩滞,犹如盘中之走珠,荷叶上的露珠,旋转轻脱,一往无前,其形象反复旋转,圆活自如,一来一往,一前一后,总是持续不断,极其流利。
滑脉的体状并不好掌握,如果要体会到滑脉的体状真相,建议找一个比较好的实践对象,即女子怀胎三月左右,身体健康而没有任何疾患的,多体验一下此时孕妇的脉象,便能准确的洞悉滑脉的真谛。

我们现在来看看涩脉的体状。我们打开历代脉学大师留下来的典籍,我们不难发现,涩脉,的确不一般呐!《黄帝内经》中对涩脉的描述是“三五不调”,意思就是规律性不太强。《脉经》对涩脉的描述是:“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意思是说涩脉的体象兼有细脉、迟脉、短脉、散脉的特点,脉流的来去比较艰难滞涩,而且至至似乎有歇止的形态。《脉诀》对涩脉的形态描述为“如轻刀刮竹”,以刮竹刀轻轻地刮着竹子,哪种感觉是什么?篾匠最清楚,哪种涩滞的感觉显现的比较明显。通真子(刘玄宾)说:“如雨沾沙。”这个是形容涩脉有一盘散沙之意。李时珍对涩脉的形容是“如病蚕食叶”,这可谓是比较传神的说法,把涩脉所包含的形态全都包含进去了。李延昰对涩脉的形态描述为:“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他认为涩脉具有迟脉、细脉和短脉三种脉象的形态。综合起来,涩脉的形态为五种形象的综合,所谓五种形象,即“如病蚕食叶”,“如轻刀刮竹”,“如细雨沾沙”,“如杨花散漫”,“似止非止、三五不调”


迟脉的体象历代医家大体都说的一致,如王叔和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意思是说,脉以一息四至为平,迟则以息三至,且脉来迟滞而不能中和,这就是气不振发,行不如度的征象。又如李延昰说:“迟脉属阴,象为不及。”迟脉的出现,体现“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所以属阴。从这个角度分析,迟脉的体象主要在于至数,一息三至偶尔一息四至(每分钟64次)便是迟脉。然而迟脉并没有这么简单,其脉体应该是脉小而衰,有怠惰的感觉。综合这几种形象,才可以说了解了迟脉的真谛。单纯说一息三至就是迟脉是不全面的。

现在来说说虚脉。
虚脉从字面意义上看,似乎就是脉搏力度不够,这在王叔和的《脉经》中可以找到佐证:——“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王叔和将虚脉的形态概定为迟脉、大脉与软脉三种形态的结合,并描述了这种脉象的指下感觉——隐指豁豁然空。而李时珍则进一步指出:“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意思是说虚脉是属于浮取迟大,按之无力,没有边际。而李延昰则是将他们的观点进行了一个综合,即:“虚合四形,浮大迟软;乃乎寻按,几不可见。”意思是说虚脉兼有四种脉象的特征,属于复合脉。事实上,虚脉并不止兼有四种形态,而是兼有虚弱之象的全部特征,表面上看,虚脉的体状有中空不足之象,专以软而无力而得名,其来浮大迟软,稍重按,便全然无力,在手指下有一种隐隐蠕动,豁然空虚的感觉,这只是虚脉的躯壳。而其灵魂尚在体状中仍然显着一种不足的形态。


现在来说说实脉的脉象特征。
实脉与虚脉有着一些对应关系,虚脉的脉象所体现的是一种虚弱之象,而实脉则与之相对,所表现的是一种脉体强壮之象。王叔和认为实脉的体状为:“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应指愊愊然。”意思是说,实脉的体状无论是浮取还是沉取,脉象都是力度较大,阔度很大,指下搏坚感较强。这一点基本上后世医家都不出叔和规矩。如李时珍所说的“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李中梓与李延昰所说的“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事实上,实脉的体状中尚且缺乏一个很重要却隐藏的很深的元素——那就是脉来太过。这一点恰好与虚脉相对,虚脉是脉来不及。
对于实脉蕴含着脉来太过的这一观点并非笔者所创,其实早在《脉经》中就有相似的论述,如“血实脉实,气来实强,是谓太过”。这一点对于理解实脉十分重要,但后世医家皆忽略了这个环节。包括脉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李氏三医家(李时珍、李中梓、李延昰)都只是蜻蜓点水般论述,并非深入研究实脉的这一体象特征。
总而言之,实脉的体象真谛在于:脉象有力、脉体阔大,浮沉上下内外力度均较强,且有搏指之感,在细心体察实脉时,会有一种脉来太过的感觉。归纳一下便有十六字真言:脉象有力、脉体阔大、浮沉搏指,脉来太过。

现在来谈谈微脉的形态。顾名思义,微脉,当是微弱之脉。但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微弱呢?这便是学习微脉时所需要搞明白的地方。先看看圣贤大医们如何诠释。王叔和认为:“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点出了微脉的形态是极细而软,就是很细很细又有点软弱,那究竟软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若有若无。王叔和的论述基本上对微脉的描述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概定。元代医家戴同父认为微脉兼有“细而稍长”的形态,这一点的确补充了王叔和对微脉的论述。然而仍有一点没有点名。清代医家李延昰综合前贤的说法,创造性地他提出“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张仲景以“瞥瞥如羹上肥”形容微脉的软而无力,又以“萦萦如蚕丝”形容微脉的细而难见,王叔和认为微脉隐隐约约,似有似无。戴氏认为微脉隐约可见不曾断绝,李时珍用“潎潎”形容微脉的轻软无力,稍加重按则似有似无,极其细弱,这就是微脉的真言。特别是李延昰用“似有若无,欲绝非绝”八个字来形容微脉,如此描述,最为传神,妙不可言。脉象似有似无,欲绝非绝,纤细柔弱,不绝如缕,便是微脉的核心体状。

现在来说说弦脉。在众多脉象中,弦脉属于不好掌握的脉象之一。古代人常常称弦脉为玄脉。为什么玄呢?是因为弦脉所需要的抽象思维更为强烈。先还是来看看古人对弦脉的认识吧。古代元典《素问》对弦脉的形态以“轻虚而滑,端直以长”八字作为赅括,而我国第一本脉学专著《脉经》则更为形象,指出“如张弓弦”为弦脉的真谛。而《诸病源候论》在王叔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这也算得上是一大进步。《脉诀》认为弦脉“状若筝弦”,我想弹过古筝和古琴的人们可能更容易感知手指在琴弦上的感觉。《脉诀刊误》说则认为弦脉具有“从中直过,挺然指下”的形态,点明了弦脉的长而硬,具有一定的守位范畴。无论是弓弦还是琴弦,弦脉的形态都兼有紧张感,也兼有一定的张弛度。也就是说,弦脉就像琴弦一样挺直而且略带长象,且有两个特点:一是挺直而长,具有极稳重的搏动,而不会轻易的变换(即“端直以长”、“按之不移”、“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二是张力较大,具有两端绷紧,而紧张度大大增加(即“如张弓弦”、“状如筝弦”、“绰绰如按琴瑟弦”)。结合这两大特点,细细推求,那么弦脉的形象真谛也就呼之欲出了。

要说难以掌握的脉象中,要数缓脉最让人难以直窥真谛,也许有人会说,缓脉不就是一呼一吸脉搏跳动四次吗?非也!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缓脉就是脉搏一息四至呢?那是因为王叔和与戴同父的言论让他们深信不疑的缘故。王叔和认为缓脉“去来小驶于迟”,比迟脉稍微快一点的就是缓脉,似乎一息四至或者五至比较妥帖,这在戴同父的言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戴同父直截了当的说缓脉“一息四至”。但事实上,历代医家都以为缓脉为胃气的脉象,岂能以一息四至来赅括胃气的有无?对于这一点,蔡西山一语捅破蒙在缓脉玄机上的那层窗户纸,即:“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不滑不涩,不疾不迟,应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笔者仿佛研究,发现这一句话竟无一字可以删减,简直是一字千金啊!然而,缓脉的形态描述后世医家仍在继续探索,如滑伯仁说:“如微风轻飐柳梢。”杨玄操说:“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滑伯仁与杨玄操皆以微风摆柳来形容缓脉,笔者曾经常到河岸边观察和感受微风拂柳的体象,发现缓脉作为胃气脉的时候,还真有哪种犹如微风吹动柳枝哪种飘然之感,那是一种“意思欣欣,悠悠扬扬”的感觉。而一向以太素脉见长的张太素却独辟蹊径,认为缓脉的真谛应该包含“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在内,那种从容不迫的感觉被勾勒地惟妙惟肖。
纵观历代医家对缓脉的描述,可谓是语语自肺腑出,字字从实践中来,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如王叔和与戴同父意在说明缓脉的至数;张太素把它比作排列在织机上还没有把机轴转紧时的经线,说明缓脉的从客不迫;而“初春杨柳”和“柳梢”说明缓脉搏动的柔和,“舞风”和“微风轻飐”说明缓脉的和缓以及应指浮沉;然而蔡西山则综合他们的宗旨,把缓脉形容的惟妙惟肖,它一息四至,恰似春风里摇曳不停、翩翩起舞的柳梢,有一种轻盈柔软,宽舒和缓,悠悠扬扬的形象。这也是胃气充盈的反映,也是中医学中的“神”的真实见证。倘若将古人对缓脉的认识能够融为一炉,那么掌握胃气脉就如同吹糠见谷了。

现在来说说长脉的形态。对于长脉而言,需要了解正常的长脉与异常的长脉。《黄帝内经》所说的“如揭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基本上对长脉的平脉和病脉作了简要的概括。也就是说,正常的长脉的脉象是:不大不小,过于本位,柔和、安定、条达、应指柔软,有如手持长竿的末梢的感觉。异常的长脉的脉象是:不大不小,过于本位,应指硬直不柔和,虽然首尾相称,但是没有柔软感,犹如拉直的绳索一般,往来硬而端直。对于长脉的形态,李延昰所言极为传神,即:“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要分辨正常与异常的长脉,唯在应指柔和与不柔和上作文章了。

前面讲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八种脉象,此八种脉象在民间又称为八大纲脉。脉象之中的经纬、纲目于此八脉中可见一斑。然而,仅仅掌握八种脉象,显然于临床中仍是难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于是,二
 
现在来说说长脉的形态。对于长脉而言,需要了解正常的长脉与异常的长脉。《黄帝内经》所说的“如揭长竿末梢

老师,犹如长竿末梢,是说,略有硬度但有弹性?为正常只脉?理解对吗?
 
浮脉的特点:脉象应指的体象出现在肌表的浅层,手指不须用力便可触到脉搏的跳动,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

“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说的是手指与脉接触的力的轻重、手的感觉?
 
“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说的是手指与脉接触的力的轻重、手的感觉?

是脉象本身的形态,或者说是是脉象在指下的感觉。
 
是脉象本身的形态,或者说是是脉象在指下的感觉。

也就是说,浮脉在指下的感觉像“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即浮脉一定清、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