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0 帖子 807 获得点赞 16 声望 18 2013/03/22 #23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医海之水源于泉 发表于 2013-3-22 11:19 若是阳明病,历时两年未愈,有待探讨。 点击展开... 候人迎便可知也.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3/22 #24 阿孟 说: 候人迎便可知也. 点击展开... 多谢,有机会试试。
阿孟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0 帖子 807 获得点赞 16 声望 18 2013/03/22 #25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医海之水源于泉 发表于 2013-3-22 11:19 若是阳明病,历时两年未愈,有待探讨。 点击展开... 我遇到的有十余年之久的,胖大舌齿痕舌胎湿黄,一曰便溏二三次.前医均以太阴少阴论治而无效.余诊其脉太阴寸口弱,而人迎大.以阳明论治而愈.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医海之水源于泉 发表于 2013-3-22 11:19 若是阳明病,历时两年未愈,有待探讨。 点击展开... 我遇到的有十余年之久的,胖大舌齿痕舌胎湿黄,一曰便溏二三次.前医均以太阴少阴论治而无效.余诊其脉太阴寸口弱,而人迎大.以阳明论治而愈.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3/22 #26 阿孟 说: 我遇到的有十余年之久的,胖大舌齿痕舌胎湿黄,一曰便溏二三次.前医均以太阴少阴论治而无效.余诊其脉太阴 点击展开... 阳明病十余年之久,不能正常转归,陷入太阴,失治了。
H huangdr5460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17 帖子 1802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13/03/23 #27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老年男性,在生理上本来阳虚。虚大脉象主阴虚竭,相比临床表现来说,脉证不符。 点击展开... 阴气两虚不能敛阳故而多汗心悸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3/23 #28 huangdr5460 说: 阴气两虚不能敛阳故而多汗心悸 点击展开... 即便是阴气两虚不能敛阳,出现多汗心悸,突然出现站立不稳如何解释。是药方出现问题,还是药物出现问题。当今医学的不断进步,不能再归咎于玄冥反应了。
huangdr5460 说: 阴气两虚不能敛阳故而多汗心悸 点击展开... 即便是阴气两虚不能敛阳,出现多汗心悸,突然出现站立不稳如何解释。是药方出现问题,还是药物出现问题。当今医学的不断进步,不能再归咎于玄冥反应了。
H huangdr5460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17 帖子 1802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13/03/23 #29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即便是阴气两虚不能敛阳,出现多汗心悸,突然出现站立不稳如何解释。是药方出现问题,还是药物出现问题。 点击展开... 经验用药,有一部分患者如此用药的确有很好的消炎效果
H huangdr5460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17 帖子 1802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13/03/23 #30 huangdr5460 说: 经验用药,有一部分患者如此用药的确有很好的消炎效果 点击展开... 恢复数据错了文不对题。你用的药物过于收敛,而且还要锻了的龙牡,有一部分患者就不能够耐受。综合起来患者清气不升,头不晕才怪
huangdr5460 说: 经验用药,有一部分患者如此用药的确有很好的消炎效果 点击展开... 恢复数据错了文不对题。你用的药物过于收敛,而且还要锻了的龙牡,有一部分患者就不能够耐受。综合起来患者清气不升,头不晕才怪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3/23 #31 huangdr5460 说: 恢复数据错了文不对题。你用的药物过于收敛,而且还要锻了的龙牡,有一部分患者就不能够耐受。综合起来患 点击展开... 患者服药后,短时间感觉晕,并非眩晕,而后出现的是站立不稳,与中医的颤证吻合。
huangdr5460 说: 恢复数据错了文不对题。你用的药物过于收敛,而且还要锻了的龙牡,有一部分患者就不能够耐受。综合起来患 点击展开... 患者服药后,短时间感觉晕,并非眩晕,而后出现的是站立不稳,与中医的颤证吻合。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3/23 #32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多数是精神兴奋性过高引起,内脏无器质性病变,连续两年的出汗,身体并无明显不适。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3/23 #34 如果认为是配伍不适当,如不应该配伍煅龙骨,煅牡蛎,黄连。第二例就没有这些药,仍然出现了反应。两患者相隔数年,都出现共济失调,中医称为颤证。
雅 雅俗共赏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5/08 帖子 417 获得点赞 9 声望 18 2013/06/07 #36 楼主此案非桂枝之罪,用量再大点反而可能不会出现在这种情况,此罪在于3克黄连也,反复出汗者必大伤阳气,在阳气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再投以寒凉之黄连,黄连入心经善清心火,心为火脏,心主神志,投之黄连成了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晕厥也是情理之中了!
楼主此案非桂枝之罪,用量再大点反而可能不会出现在这种情况,此罪在于3克黄连也,反复出汗者必大伤阳气,在阳气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再投以寒凉之黄连,黄连入心经善清心火,心为火脏,心主神志,投之黄连成了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晕厥也是情理之中了!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6/07 #37 雅俗共赏 说: 楼主此案非桂枝之罪,用量再大点反而可能不会出现在这种情况,此罪在于3克黄连也,反复出汗者必大伤阳气,在 点击展开... 少量黄连是针对浮黄苔而设,黄连的起效时间好像没那么快。
雅 雅俗共赏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5/08 帖子 417 获得点赞 9 声望 18 2013/06/07 #38 医海之水源于泉 说: 少量黄连是针对浮黄苔而设,黄连的起效时间好像没那么快。 点击展开... 对于黄连来说,三克不少了,起效同样快捷。
医海之水源于泉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11/09/26 帖子 8850 获得点赞 518 声望 113 2013/06/07 #39 雅俗共赏 说: 对于黄连来说,三克不少了,起效同样快捷。 点击展开... 有新意,赞。
一脉馆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1/18 帖子 91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37 2013/06/08 #40 希望楼主多多积累这方面知识,对于方证的把握,非一两个病例能够说清,但我也得赞一个!但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太阳中风的病人或者符合桂枝汤汗证的病人吃药后没事,反而觉得舒服。说明方证相对,楼主难道就不能得出一个合适的桂枝的用量,非要病人出现症状了再去用别的药来治。本人认为既然出现问题了就得防止它在发生,既然9克不耐受,就小力量开始,逐渐加量,或者属于中医的激惹现象,药轻病重,加大桂枝的量反而更好。以上只是个人愚见,望斧正。
希望楼主多多积累这方面知识,对于方证的把握,非一两个病例能够说清,但我也得赞一个!但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太阳中风的病人或者符合桂枝汤汗证的病人吃药后没事,反而觉得舒服。说明方证相对,楼主难道就不能得出一个合适的桂枝的用量,非要病人出现症状了再去用别的药来治。本人认为既然出现问题了就得防止它在发生,既然9克不耐受,就小力量开始,逐渐加量,或者属于中医的激惹现象,药轻病重,加大桂枝的量反而更好。以上只是个人愚见,望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