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麻黄气寒?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本草新编》:麻黄,味甘、辛,气寒,轻清而浮,升也,阳也,无毒。入手足太阳经


理由:

1、麻黄入营,散营分之热出卫,治热者其气当寒

2、麻黄汤中桂枝散寒,如麻黄、桂枝气同,则不必再用麻黄,正因麻黄气寒,汤中桂枝散寒,麻黄散热,所以相须为用

3、《伤寒》:邪在卫为寒邪,入营中为热。用麻黄散营中之热,故气寒。




或问麻黄性寒,而善治风邪,殊不可解矣。伤寒初入于卫,原是寒邪。因入于卫,得卫气之热,而寒变为热矣。邪既变为热,倘仍用桂枝汤,欲以热散热,安得而不变为更热乎。故仲景夫子不用桂枝之热,改用麻黄之寒,祛邪从营中出也,从来治风之药,未尝不寒者,以寒药散寒邪,似乎可疑,今以寒散热,又何疑乎。

或问麻黄气温,而吾子曰气寒,缪仲醇又曰味大辛,气大热,何者为是乎?曰∶麻黄气寒,而曰微温犹可,曰热则非也。盖麻黄轻扬发散,虽是阳药,其实气寒。若是大热,与桂枝之性相同,用桂枝散太阳寒邪,不必又用麻黄散太阳热邪矣。惟其与桂枝寒热之不同,虽同入太阳之中,而善散热邪,与桂枝善散寒邪迥别。故桂枝祛卫中之寒,而麻黄解营中之热。不可因桂枝之热,以散太阳之邪,而亦信麻黄为大热也。

或疑麻黄性温,而吾子辨是性寒,得毋与仲景公伤寒之书异乎?夫仲景夫子何曾言麻黄是温也。观其用麻黄汤,俱是治太阳邪气入营之病。邪在卫为寒邪,入营中为热,此仲景夫子训也,铎敢背乎。此所以深信麻黄是寒,而断非热也。
 
《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麻黄的性质不温也不凉,它就是个可以开皮毛发汗的药,有寒配上桂枝,附子、细辛,如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有热配上石膏如麻杏石甘汤。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麻黄的性质不温也不凉,它就是个可以开皮毛发汗的药,有寒配上桂枝,附子、细辛,如

有理
 
药有气味,麻黄气薄发散阳中之阴也。
 
麻黄如果气寒,那岂不是一辛寒之物,那温病天天说辛寒解表,岂不是麻黄?
 
麻黄的主要成份是麻黄碱,这是一个与去甲肾上腺素分子结构相似的生物碱。其功能也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对于人体外周神经是“止汗、立毛肌紧纺、平滑肌紧张(血压升高)、糖代谢谢加速(产热)的作用;但对于人脑中枢,则是中枢兴奋(皮层)和发汗散热(丘脑下部)。由于麻黄碱的结构比去甲肾上腺素更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服用麻黄之后,其发汗散热作用比产热作用强,其中枢性舒缓作用比外周性紧张作用强。此外,除了麻黄碱之外,麻黄中的挥发油成份也有与此协同的作用。
从而,不可否认的是,麻黄这种药物,是一边产热一边散热的;也是一边增强心脏博动,一边舒缓“脉紧”状态的。所以这种药显然是“辛温”解表药。说它“寒”,或者说它“平”,都没有科学根据。没有科学根据的事情,猜测可以,立论不行。
此外,有趣的是,麻黄根与麻黄的主要成份相似,然而麻黄根却是“止汗”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分析植物化学成份时首先是要将它们游离解析。麻黄与麻黄根在彻底游离解析后成分相似,但活的植物的根部通常是为着储存营养的,所以其各种化学分子处于紧密结合态,不易游离,结过煎煮和胃肠道之后,也照样不易分开,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只发挥其外周的止汗作用,不发挥中枢发汗作用。
中药虽然奥妙无穷,但也不是不可分析的。
 
《本草正义》: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

此说比较合理
 
【摘编徐文兵论药】:
神农氏尝百草,先分有毒无毒,再分寒热温凉,为药物食物定性;继之,鼻嗅腥臊香膻臭五气,口辨酸苦甘辛咸五味,为其定味。这是以人为本认识自然的方法,根据人体对药物的感觉、反应,判定药物的性质。就像一束光线穿过三棱镜分成七色一样,化深不可测、纷繁复杂为简单明了。使中药学没有陷于博物学的庞杂、钻牛角尖,跟客观事物较劲。也没有陷入分析成分,提纯单体的怪圈。而是关心团队协作,观察整体反应。以复杂未知的人,对复杂的未知的药,得出简单可见的结果,化繁就简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中医重视药的性质,轻视药的作用。因为药性是恒定不变的,而药效则是因人、因时、因地会改变的。察其性而知其用,了解掌握了药物性质,就会预测在不同病理条件下的药物作用。这和“用药如用兵”,知人善任是一个道理。同时也避免了为了追求明确药效而去发现、制造剧毒药物。就像我们知道了麻黄的性热,味辛的性质以后,碰到外感风寒高烧体痛的病人,可用它会发汗解表,止痛。遇到内聚阴毒,疮口破溃的病人,可用麻黄会通阳活血;碰到风寒束肺,哮鸣咳喘的病人,可用它宣肺平喘。碰到水湿内停水肿的病人,可以用麻黄来提壶揭盖,通利水道。而在一些出血、自汗、气血上冲、咽喉肿痛的状态下,是绝对不用麻黄的。遗憾的是,现代中医盲目跟从西医的理论,舍弃传统理论的精华,忽视药性,盲目追求确切药效。中药教材按功效分类,发汗、泻下、利水、活血、止血、涌吐等等,去性存用,这样教学,要么就是否定中药疗效,要么就是无毒变成有毒,小毒变成大毒。这么发展中医中药,就是毁灭中医中药。(淡世人:汗颜!)
 
【麻黄】【龙沙】【卑相】【卑盐】
麻黄辛苦散风寒,咳喘能平水肿安。痰核阴疽与湿痹,津亏血热莫轻言。
性味:味辛、性苦。入肺、膀胱。1.5~9g。
制法:麻黄科…麻黄。立秋至霜降采收,阴干,生用、蜜炙、捣绒。
蜜炙麻黄…麻黄段10斤,炼蜜1.5斤,将蜜加适量水炼化,入麻黄段拌均稍闷,
炒至不粘手为度。
产特:“丛生若麻,色黄而名。”分草麻黄,木麻黄,中麻黄三种。
产山西、内蒙、新疆、河北。
 
【麻黄】
功能:发汗…适用风寒束表,肺实气遏。
平喘…适用肺失宣肃,肺壅气喘。
利水…适用肺司肃降,表证水肿。
散寒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通九窍,调血脉,去营中寒邪,
发汗解表宜生用,平喘止咳宜炙用。[仲景方中麻黄1两约3g,6两约18g]。
注: 麻黄热服暖则汗;温服下气可平喘;冷服无汗多利水;久服尿少肾衰减;(过量宜损心阳)
麻黄温散,解表发汗,利水消肿,温肺平喘。先煎去沫,麻沫生烦。
风寒外束,肺气壅遏。郁热咳喘,宣肺清热。表症水肿,通调水道。
寒性癃闭,研末冲服。辛散温通,寒凝阴疽。散风止痒,散邪透疹。
头面里水,发汗即愈。(散火用须配苦寒药)。
禁忌:宣肺力强,量不宜大。阴阳两虚,自汗盗汗,肺虚作喘,肾不纳气均忌服。
 
【麻黄】
药理:
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入肺与膀胱经,
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辛散苦泄,温通宣畅,入肺经,外开皮毛之郁闭,使肺气宣畅;
内降上逆之气,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之要药。
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
现代应用:
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麻黄】
配伍:
麻黄+杏仁…平喘止咳,寒热皆可。中风偏枯,每获奇效。
寒咳+干姜、细辛;热咳+知母、石膏;虚咳+人参。
注:肺虚者慎用。
麻黄+射干…宣肺利咽,痰热郁肺。咽喉紧窄,咳喘不利。气逆而喘,水鸡痰鸣。
注:脾虚便溏,孕妇不宜。
麻黄+黄芩…舌苔黄腻, 痰黄粘稠。身热汗出,渴喜冷饮。
注:胃寒忌用。
麻黄+甘草…益气润肺,祛痰止咳。风寒袭肺,咳嗽胸闷,痰清色白,麻散草润。
属虚属实,均可配伍。
注:湿盛中满,腹胀水肿忌。
麻黄+前胡…发汗解表,降气化痰。分利水湿,收泄止痢。
小儿泄痢稍加白糖,麻黄2g前胡4g服之可康。
注:阴虚久咳,咳嗽咯血,禁用
麻黄+厚朴…寒邪束肺,肺气不降,寒湿滞胃,脾胃气滞。
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痰漉漉,烦躁不安。
注:气虚津亏,孕妇忌用
麻黄+白果…风寒引发,痰浊壅肺。舌苔白厚,喘息气急。
久咳久喘,素体气虚。麻黄宜炙,白果生捣。
注:白果有毒,不可多用。
麻黄+白芷…芳香开郁,散寒止痛。外感风寒,鼻塞流涕,蒸熏为隹,内服慎之。
注:辛散温燥,阴虚血热者忌。
麻黄+石膏…清热透邪,止渴除烦。一温一寒,相制为用。邪热壅肺,有汗而喘。
热壅于肺:石5麻1。 热闭于肺:石3麻1。表重麻重,表轻麻轻。
注:风寒喘咳、虚症喘咳、不宜使用。
 
【麻黄】
配伍:
麻黄+桂枝…风寒束肺,温散寒邪。风寒挟湿,利水排汗。正弱邪减,面赤身痒。
风寒感冒,葱姜佐使。
注:表虚自汗、外感风热、外感体虚者忌用。
麻黄+薏米…利水散风,风湿在表。
麻黄+白术…湿寒滞表, 肢体酸疼。麻黄引术,走表行湿。术制麻黄,峻汗伤正。
散肺补脾。微汗而解。
麻黄+苍术…表里水湿,壅滞结肿,寒湿痹阻,顽麻不仁,喘闷痰多,舌苔厚腻。
注:苍1麻1,可发大汗。苍2麻1,用发小汗。苍3麻1,利尿明显。
苍4麻1,无汗利尿。阴虚内热,气虚多汗忌用。
麻黄+浮萍…麻黄性温,浮萍性寒。利湿消肿,制约寒温。辛散解表,发汗行水。
急性肾炎,腰上肿甚。
注:气虚自汗,忌用。
麻黄+羌活…羌助发汗,麻助解表。同散风寒,共祛湿痛。风寒湿邪, 头疼身痛。
多行上肢,风寒湿痹。
注:血虚痹痛者忌。
麻黄+葛根…发散表寒,清散郁热。风寒在表,颈项强直。寒湿邪疑,肩背疼痛。
升阳止泄,清热生津。
注:葛根性凉,易于动呕,量大胃寒可慎。
麻黄+地龙…麻宣止咳,龙泄肺热。肺火壅盛,症见咳喘,口鼻气热,皮肤蒸热,
痰中带血,黄稠难排。热结膀胱,小腹急胀,小便不利,癃闭点滴。
注:配伍石苇,祛痰更佳。脾虚无实热者忌。
麻黄+人参…益气解表, 扶正祛邪。内虚表实,喘咳之症。欲表中馁,留邪致困。
参入表药,涌邪而出。人参另煎,兑炙麻黄。
注:内有实热,肝阳上亢,气火上冲,湿热气滞均忌。
麻黄+附子…散寒解表,温经助阳。扶阳强心, 解表祛邪。阳虚水泛,风寒湿痹。
阳虚生风,中风偏瘫。心肾阳虚,寒痰咳喘。
注:阳气衰败,下利清谷,误发其汗,则厥逆亡阳。
 
【麻黄】
配伍:
麻黄+细辛…透发毛窍,开通腠理。寒湿重用,热湿轻用。重者重用,轻者轻用
血者重用,气者轻用。风寒咳喘,少阴脉沉。风寒湿痹,骨节尽疼。
注:阴虚火旺,血虚阳亢,肺热咳喘,忌用。
麻黄+肉桂…生肾之阳,益命门火,温通血脉,除沉固寒,企边桂力宏,广条桂力差。
注:寒邪深据少厥,非麻桂不能逐也。阴虚火旺,孕妇忌用。
麻黄+干姜…舌淡苔白, 咳喘胸闷, 形寒肢冷,痰稀薄白。
注: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
麻黄+生姜…开宣肺气,散寒止咳。相须配伍,风寒表证。
注:高血压、失血、经多者忌用。
麻黄+葱白…麻黄解表,无葱不发。风寒感冒,阳气郁闭。头面浮肿,腰上为甚,宣肺利尿。
注:下肢浮肿,腰下为甚,脾肾阳虚,切忌使用。
麻黄+熟地…活血通脉,生精补髓。气血阳虚,阴寒内盛。久喘急咳,体虚标实。痰凝血滞,
着筋扒骨,和缓温阳,消化寒凝,寒性脓肿,慢性骨炎。淋巴结核,血栓闭塞。
注:熟地得麻黄而不腻, 麻黄得熟地而不表。唯脾虚中满慎用。
麻黄+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佐以细辛,阴水得清。汗虚无度,浮麦汤下。须麻黄根。
注:内有实热,肝阳上亢,湿热气滞者忌。
麻黄+车前子…宣肺调源,通窍利水。风寒袭肺,郁化黄痰,发热无汗, 胸闷痰多,
头肢水肿,小便不利。
注:肾虚滑精慎用。
 
【麻黄】
配伍:
麻黄+葶苈子…风寒外束,痰热壅肺。辛开苦降,利肺平喘。寒喘麻9葶5,热喘麻3葶9。
注∶肝火犯肺之喘咳忌用。
麻黄+五味子…外感内伤,咳嗽皆可。外咳多麻,内咳多味。配益智仁,小儿尿遗。
注: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忌。
麻黄+白芥子…麻通腠理,通窍调血。白芥走窜,利气搜痰。痰湿阻络,肢麻肿疼。
宣通利气,消散寒痰。关节肿疼,关节积液。痰湿阻络,芥子为主。
寒痰壅肺,麻芥等同。芥子量大,易腹疼泄。
注: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皮肤过敏者忌。
麻黄+石菖蒲…宣肺疏脾,化湿和胃。湿浊咳逆, 脘痞腹胀,寒湿身重,苔腻纳差。
注:阴虚血亏,滑精忌用。
麻黄+麻黄根…风寒外束,哮喘初起,痰稀色白,苔薄白滑。根量略大,平喘增力。
注:痰热壅肺,肝气乘肺者忌。
麻黄+鱼腥草…无汗而喘, 热重寒轻
麻黄+生牡蛎…通络活血,软坚化痰。开发腠理,散结消肿。乳痈初起,寒热交作,
肿硬作痛,成脓则忌。麻助牡宣散,牡制麻保津。
注:随症配伍,服取微汗。肿若痛增,腐将成脓,虚亦不宜用。
麻黄+罂粟壳…肺虚不敛,久咳不止,无或少痰,气短乏力。注:婴孕不宜,甲减不宜。
麻黄+浙贝母…外感表实, 发热无汗, 胸满气急, 咳嗽多痰, 鼻塞声重
麻黄+熟地、当归、白芥子…消阴疽 消症结
麻黄+葱白、葛根、淡豆豉…伤寒重症,寒甚无汗,筋脉拘急。
麻黄+葱白、桂枝、羌活治…风寒感冒误用寒凉而高热无汗者。
麻黄+浮萍、丹皮、僵蚕、鲜皮治…慢性荨麻疹。(赵炳南医案)。
麻黄+浮萍、蝉蜕、石膏、连翘治…接触性皮炎属风毒者。
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半夏治…形寒肢冷,痰多清稀,寒饮久咳。
 
【麻黄】
临床验方:
凡补益肺气、肾气的基础方中少佐炙麻黄,可提高疗效。
*外感风寒,表实脉紧…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3桂2发汗力强)《胡志坚》
*寒湿痹痛,遇寒加剧…麻黄、桂枝、乌头、细辛、防风(身温薄汗则佳)《胡志坚》
*治肥大性脊柱炎…麻黄、仙茅、仙灵脾、白芥子、白附子(有效)《胡志坚》
*外感风寒,表实脉紧…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荆芥、防风、羌活(抑制邪毒,无大汗之弊)
*外感风邪在表,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舌苔白,脉浮紧…麻黄9g桂枝9g杏仁6g甘草6g。
【杏仁麻黄汤】。
*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麻黄3g牛蒡子10g防风10g荆芥10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
*外感风寒,阳虚脉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黄芪、党参、附子、细辛;
注:此时麻黄用量宜小(扶阳解表)《胡志坚》
*风寒咳嗽,痰清喉痒…麻黄、杏仁、荆芥、前胡、陈皮、细辛、半夏、苏子《胡志坚》
*风热表症,流感病毒…麻黄、薄荷、荆芥、银花、连翘、大青叶(可抑制病毒,疏散风热)《胡》
*风寒瘾疹,遇冷加剧…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蝉蜕、白芍、生牡蛎(散寒敛营固卫)《胡》
*风热瘾疹,遇热加剧…麻黄、苦参、防风、丹皮、赤芍、豨莶草、生槐花(凉血止痒)《胡》
*阴疽皮凉,肿势散漫…麻黄、肉桂、干姜、黄芪、白芷、熟地、鹿角霜、白芥子(温散寒邪)胡
*身热咽红,咳痰黄稠…麻黄、银花、瓜蒌、黄芩、竹茹、葶苈子、鱼腥草(效好)《胡志坚》
*麻疹合并,肺寒肺热…麻黄、瓜蒌、牛蒡子、蒲公英、大青叶、西河柳(透疹解毒)《胡志坚》
*痰饮咳喘,咯痰清稀…麻黄、桂枝、干姜、细辛、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鹅管石《胡志坚》
*头面身肿,尿少脉浮…麻黄、银花、连翘、杏仁、石膏、冬瓜皮、车前子、水蛭(蛭可改善循环)
*阳虚水肿,肢冷便溏…麻黄、肉桂、附子、白术、泽泻、仙灵脾、车前子(麻黄量宜大)《胡志坚》
*心慌胸痛,舌胖边暗…麻黄、桂枝、党参、丹参、川芎、麦冬、生地、仙灵脾(温阳活血祛瘀)
*隐疹…用麻黄冶疗有时会出现一过性瘙痒加剧,用药正确时无须多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