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19
- 帖子
- 3254
- 获得点赞
- 149
- 声望
- 83
- 年龄
- 44
2013年元月3日邓州市文渠乡中年男子,景某,患重整感冒咳嗽转诊于我,刻诊:恶寒、身困不想动弹各处大关节酸困、双小腿疼痛、鼻流清涕,咳嗽的厉害,咽喉:痛、痒、干、渴,总是感到瞌睡,脉紧但不是那种明显的浮紧有细微的感觉、舌质淡苔薄白。
分析:寒性收引、主痛,咽痛者寒也;风性善行数变,咽痒者风也,合而为之风寒作祟也;渴者有温病之嫌然温病发热但不恶寒且舌质淡苔薄白 无热像可言故排除温病,但渴者何故也?太阳经受寒,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使其输布津液的作用下降、津不上承故咽干、渴也;见到咳嗽今之医学大多从气管、肺部疾病为治是不明病机也,风寒束肺、肺失肃降气逆致咳,故排除气管、肺部疾病 ;患者思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莫非寒邪直中少阴乎!再看《伤寒》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患者恶寒,体痛, 脉紧皆俱备,至于脉细微可能与患者的体质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关,气血充盛者感风冒寒后机体鼓动气血于脉外,脉象就会紧而有力反之气血不足者脉象就显得紧而弱;寒邪为阴、素体阳虚者感寒后就会有思睡的状态。
综合考虑属风寒表实证,处方:麻黄15克,桂枝10克,杏仁20克,炙甘草5克,一剂。
患者中午喝头煎后已不恶寒、身上轻松了许多,咳嗽也轻了不少;晚上喝第二煎后覆被取汗,第二天其病若失。
分析:寒性收引、主痛,咽痛者寒也;风性善行数变,咽痒者风也,合而为之风寒作祟也;渴者有温病之嫌然温病发热但不恶寒且舌质淡苔薄白 无热像可言故排除温病,但渴者何故也?太阳经受寒,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使其输布津液的作用下降、津不上承故咽干、渴也;见到咳嗽今之医学大多从气管、肺部疾病为治是不明病机也,风寒束肺、肺失肃降气逆致咳,故排除气管、肺部疾病 ;患者思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莫非寒邪直中少阴乎!再看《伤寒》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患者恶寒,体痛, 脉紧皆俱备,至于脉细微可能与患者的体质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关,气血充盛者感风冒寒后机体鼓动气血于脉外,脉象就会紧而有力反之气血不足者脉象就显得紧而弱;寒邪为阴、素体阳虚者感寒后就会有思睡的状态。
综合考虑属风寒表实证,处方:麻黄15克,桂枝10克,杏仁20克,炙甘草5克,一剂。
患者中午喝头煎后已不恶寒、身上轻松了许多,咳嗽也轻了不少;晚上喝第二煎后覆被取汗,第二天其病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