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为何讲“胆气主升”,又说“胆气以降为顺”呢?

zghzzy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9/30
帖子
387
获得点赞
1
声望
18
为何讲“胆气主升”,又说“胆气以降为顺”呢(即【胆随胃降】)?
《中基》中讲到:胆气主升
但是《古中医的圆运动》这本书,又讲到【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也就是说“胆气以降为顺”。
我有点不解,这不是正好矛盾吗?
这两种观点为何截然相反呢?
请老师们指教!
 
這問題非常好!有發現古人的知識可疑之處!
膽氣主降!是消化食物的化霉功能!也使肚子裡的大便味沉降!很多人會口臭?是火氣大!膽氣不足的關係!
又說膽主升?是說膽的運作上!他是與心臟來發生腦部的訊息!也就是常言道==膽大包天==表示此人膽氣旺!心火也旺!思想上自然就非常強盛!又膽小如鼠?表示膽氣不足?心臟功能也不足!所以畏首畏腳!一事無成!
我常用此方法作藥給膽小的人!改變思想!使他不會===困在自己傷害的煩惱中===而成為果斷之人!哈哈哈哈哈!好問題!問的很好!我也不保留的給你心的思考方向!
加油!!!有你真好
 
十二正经,三焦与胆皆为少阳经,手少阳三焦经其性清为自手走头,足少阳胆经其性浊为自头走足,一上一下互为表里,手少阳三焦为司相火化气,足少阳胆经为从相火化气,此其常也,足少阳病则现其本气,其本气则属甲木,木属风贼,逆则其本气上行则现头晕、头痛、脑涨等症状,你上边说的《中基》里边应该是从其本性木的性质说的,因为木性主调达生发,最易向上,在不病的时候其从少阳相火而化,自头而足下行,病则从足而头上行,人体清气上行,浊气下行,这是正常的,胆属于浊气不能让它上行,上行则作乱而为病
 
膽隨胃降?不就說出消化功能啦!膽主升?膽就是氣機!所以膽大包天者?是其內在運化之效!
所以學中醫?只會表面?不懂深入?就只會害死人!就像西醫只有學細胞細菌的觀察作藥來==毒殺人==一 樣!謀財害命而已!不是醫生呀
 
膽隨胃降?不就說出消化功能啦!膽主升?膽就是氣機!所以膽大包天者?是其內在運化之效!
所以學中醫?只會表面?

中医的胆非尽指消化功能,它也是参与气机的变化,胆是从少阳相火化气,与三焦互为顺逆,而这个气机变化是通过经络来完成的,胆分泌胆汁只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表象,不要用西医的思维来看中医
 
胆气主升:肝与胆互为表里,在五行属木,木气生发-五行之推演,故有“胆气主升”之说;

胆气以降为顺:胆属六腑之一,在生理功能上-六腑以降为顺,故有“胆气以降为顺”之说。
 
胆气主升:肝与胆互为表里,在五行属木,木气生发-五行之推演,故有“胆气主升”之说;

胆气以降为顺:胆

请问小肠是属六腑不?大肠是属六腑不?手太阳小肠经自手走头,其气上行;手阳明大肠经自手走头,其气亦是上行;何以言六腑以降为顺之理?
 
请问小肠是属六腑不?大肠是属六腑不?手太阳小肠经自手走头,其气上行;手阳明大肠经自手走头,其气亦

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和”,主要是指六腑的生理功能-饮食物消化、吸收、代谢谢的过程以下降而已。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的生理机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传化水谷、输布津液的器官,所谓“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藏》)。

饮食入,经胃的腐熟,成为食糜,下降于小肠,小肠承受胃的食糜,再进一步消化,并泌别清浊:清者为水谷精微营养全身,其中的水液经三焦渗入膀胱,浊者为食物残渣下传大肠。渗入膀胱的水液,经蒸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经燥化与传导作用,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是为粪便。在上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汁的排泄以助消化,及三焦的疏通水道以渗水液的作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虚实更替,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之说(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这与大、小肠的经脉循行无关系。

在临床上,中西合结合治疗急腹症如肠梗阻等就是根据中医理论-“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来使用诸承气汤的。
 
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疾患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等,也是根据中医理论-“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来使用“通腑利胆”治疗的。
 
少阳与阳明合病的大柴胡汤证便是其一。
 
《伤寒论》第103、136、165条。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腹满之里实兼少阳证。
 
胆气主升:肝与胆互为表里,在五行属木,木气生发-五行之推演,故有“胆气主升”之说;

胆气以降为顺:胆

在生理特点(气机)上,肝气主升发,是根据五行之推演而来,肝与胆相配,故有“胆气主升”的说法,实际上“胆气主升”的说法欠妥,相对于“肝气生发”而言,胆气还是以下降为顺的,已如上述。
 
這問題非常好!有發現古人的知識可疑之處!
膽氣主降!是消化食物的化霉功能!也使肚子裡的大便味沉降!很多人會

胆主决断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实际上这是中医的“象”思维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词(成)语如“胆大包天”、“胆小如鼠”等皆与此有关,与解剖学中的“胆”无关。
 
【原创】中医理论的“象”思维理论浅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医理论学术体系的形成,是古代圣贤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在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观的统帅下,结合古代解剖知识并经临床验证共同完成的。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时代就已形成,而历代医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中医理论学术体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隶属于古代哲学与古代科学,与“象”思维理论有密切关系,即“取象比类”。

所谓“取象比类”,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感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取象的范围不是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无限的类推、类比。

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后推断的结果,在古代先哲们看来,象是非常科学的,它是通过观“象”以明理,即先哲们运用感官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之象,最初直观比照,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观象玩辞”、“观象蕴意”,引出道理和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儒家经典《周易》就是“象”思维理论的代表著作。《周易》“象”思维理论与模式化倾向非常明显,有阴阳、三才、四象、河图、洛书、八卦等模型。《黄帝内经》在医学理论形成过程中,受《周易》“象”思维理论与模式化的影响,也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从而指导临床实践,至今一直沿用。

“阴阳、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观”,是中医“象”思维理论的具体应用,即“取象比类”,通过观“象”以明理。

比如阴阳,到底是什么?其本质又是什么?先哲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自然界太阳及月亮现象的观察发现,太阳就是日,是阳精,明亮、火热的意思;太阴就是月,是阴精,晦暗、阴冷的意思。通过具体的物质太阳与月亮,引申发展为凡是属于此类者,皆为阳与阴。阴阳的本质是日月,通过将日月作为阴阳这种具体的物质,引申发展为一种自然界的属性,即凡“阳之属,皆为阳也;阴之属,皆为阴也”来囊括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属性,并由具体而到抽象,所以《灵枢•日月系阴阳》说道:“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从而发展演变为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取象比类”。

然而中医“象”思维理论与模型不是通过实验而得的数据与结果,是通过传统文化观象思维后、推断及临床验证而来,“象”不等于是,所以其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则为或然性,即不确定性,有时甚至不准确。

比如天人相应观,也名“天人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学术观点。《黄帝内经》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天地是相应的,这在《黄帝内经》多篇中有论述。如《灵枢•岁露论》说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并有专篇论述天人相应道理的,如《灵枢•邪客》篇说道:“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体的形态结构与之相应则头颅是圆的、足(脚)是方的,这就是“取象比类”的结果。是否准确呢?

我国古代先哲们对宇宙天体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即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所谓的盖天说,先哲们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来发展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即认为天空像一个张开的大盖子,大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日、月、星、辰都镶嵌在左旋的盖子上,并不停的自左向右旋转。这种早期的盖天说理论,渗透嫁接到《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用来类比和解释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认为“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将这句话引入医学理论,主要说明“天人相应”的观点与思想。“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观点,早已得到否认,而《黄帝内经》所遗留的“人头圆足方以应之”的“天人相应”观点仍在说理,其结果是很难服人。由此看来,《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的观点,并非皆然,有时只是出于理论需要,牵强附会明显,不可不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当以科学求真的态度对待,方为明智之举。

中医理论是科学的,其科学方法是以“象”思维理论推断及临床验证的结果,若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去证实其结果的准确性,或验证其结果的科学性,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比如五行中的水,可类比人体中的肾脏。肾在五行属水,在四时主冬,在五气为寒,在五方位北;肾主水,人体水液的代谢谢与肾脏关系最大。如果肾虚,肾阳不足,肾气不利,蒸腾气化失司,水液代谢谢就会发生障碍,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中医理论认为,水肿的发生是与肾虚、肾阳不足有关,经临床验证,通过补肾、温补肾阳,并配以利尿消肿等方法,水肿得以消退,但是若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即用仪器检查是否与现代解剖生理学的肾脏有关,其结果是可能与肾脏有关,也可能查无异常,即大多数是与现代解剖学的肾脏无关。这是因为中医的五脏,更多的是指四时、五行、气化的五脏,即是“象”思维理论的五脏,不单纯是指血肉解剖的五脏,用仪器是查不出来的。
 
所以象形的運用?來解釋轉化的情形?叫做精神!教人怎麼來思維與觀察事物!這是西方人的科學無法理解的神秘精奧之處!學中醫的好處比學心理學更有趣!更有變化!也更具深層的===唯識學===內涵哲學與天文地理環境產生的理論!從脈象面象手相都可以窺見心理與生理的病徵也只是狹義的生活病困原理!
哈哈哈哈哈哈中國人不愧還是中國人!不像那些假的洋人?既不是中國人又不是洋人只會殺人殺中國人
 
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和”,主要是指六腑的生理功能-饮食物消化、吸收、代谢谢的过程以下降而已。

六经辨证不是看脏腑机能的表面现象,就好比肝藏血,肺统气,而生血之源则在脾,生气之源则在胃,若是仅从表面上看,胃只是个消化系统,何以是生气之源呢?中医掺不得西医的思维,若是中西医结合西医只能作为中医的一些辅助参考而已,西医重在看到的是有形的机体,而中医却把无形和有形的统一来看,这就是为什么西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西医的局限性远不及中医的整体思维,这就是我们中医的精髓所在!
 
膽隨胃降?不就說出消化功能啦!膽主升?膽就是氣機!所以膽大包天者?是其內在運化之效!
所以學中醫?只會表面?

因胆系疾患而将胆囊摘除后,是否还胆大包天?胆小如鼠?
 
胆主决断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实际上这是中医的“象”思维

因胆系疾患而将胆囊摘除后,是否还胆大包天?胆小如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