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多年求病,身心俱疲,只昐遇到有缘人......

大小便不通畅(感觉闭住,小便短黄涩),周身酸疼,后面脖子的背部发紧,气逆往上走,
心特别的烦燥,心悸,喘促,胸满,脐下有悸动感,恶心,眼睛红赤,感觉体内闷热
脚底涌泉穴有刺痛感,没有胃口,人消瘦,浑身乏力,背部有点恶寒,早上起来舌苔薄白稍腻,遇冷爱打喷嚏,
怕冷水,碰冷水感觉浑身更加拘束不舒。
脉弦细数(长)

脉是前一阵子去看大夫,大夫在病历本写着,我抄过来的,但是数脉和细脉较容易把的,我自已能把一下,比如后面的长脉就是我自已把的,就是尺脉往上摸起来还很明显,往上很长一段距离。

10年8月所服药方:
柴胡45 黄芩15 生半夏30 人参20 干姜30 炙甘草25
桂枝40 白芍40 茯苓30 葛根45 生姜10片 大枣

(这个大夫当时辨证为:太阳少阳证,服后效果很好,一剂下去,过半个小时左右,小便量变多,身上汗出,顿时就感觉整个人轻松了,浑身没有拘束感,也不酸疼了,二便也通畅了,眼睛也不红赤了。当天外面正在下雨,很阴冷,当时不清楚刚出汗要避风,过一些时间,就出去了,外面的凉风很大,吹过来,我感觉自已很阴冷,等回家,人又不舒服了,又是老样子了,继续服用上方的药,就不出汗了,也没效果了,反而出现了心悸,心慌,头眩的感觉。)

过后半年一起在这个大夫追方,方向一直以发汗剂为主,其中比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最后人越吃越顶不住,过后就换了另外的大夫。还有其他的,太晚了,我明天再写。大家,晚安!

最近实在没有办法,自已买了一些中医的书在看,但是人很累,看不了多少,主要看的是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录》
 
楼主不可再服燥热.伤津之药.否则否病必加重.会出现脱发.据你所述脉象.乃阳乘之脉
 
另外我推策楼主严重失眠,白天上午又嗜睡.
 
一个个都是神医?这样在网上没有经过四诊就可以治愈?那难道你之前看的中医都是东郭先生?不可能吧?
 
下面我把我这些年所服药方和自已最近看的一点书再加上自已所试的方子,写一下自已是如何思考自已的病情的,当然,我不是大夫,所写可能有一些无厘头的地方,主要提供信息,但也不是随便写的,而是试了一些方之后把感觉记录下来的

我是这样想自已的病情的,大家不要以为我自以为是,我也想规规矩矩看病,但很多次去看大夫,大夫都没怎么问,就开方了(有时对大夫抱很大的希望,外地看病其中的经费和辛苦不可名状)其实大夫问与不问,问得详细与否,对于患者来说,关系不大,患者主要是能把病看好就行,但现实是不怎么问的大夫,治疗的效果也不理想啊,弄得最后自已看书试方都是走投无路了,其实谁都不相信自已能把自已的病给搞好,即使能搞好,也是运气,概率太低了。毕竟专业水平摆在哪,但去找专业的,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理想,唉!

两便不通畅——是因为上面脖子和背部发紧(上面毛孔密闭),和气逆上行,可能还有因为少阳有邪气因热而使小便不利的因素在, 我曾经在《治验回忆录》看到一个案例和我有点像,大概的意思是:外不疏而内不畅。也就是18楼提到的(外寒束缚),所以才会我2010那个“桂枝加葛根加小柴胡汤”,喝了之后出了汗,外面的酸疼和里面的二便两畅都好了,这大概有:提壶揭盖法”的意思。从症状看就有:周身酸疼、乏力、项和背部发紧、眼睛红赤、脉弦细(少阳证)

脐下悸,伤寒论的意思是“肾气动”,不可发汗,结合:脚底涌泉穴有刺痛感,以及楼主自已没生病前曾多次出入娱乐场所的经历,应该有肾虚在,还有就是病已几年,人消瘦,也可能已经虚掉了。前一阵子我根据:脉数、喘、脐下动悸,人闷热(阴虚不纳气致喘) 这几个主症,试着吃:山药25 熟地25 枸杞25,因为自已不懂,所以一般试着吃个三五味,但效果不错,喘,气逆,脉数有较好的减轻,以及服完这三味药,身上出了许多汗,但就是周身酸疼和项背发紧,两便不通畅等症状没有因为出汗而解,还是老样子。因为张锡纯的书中提到:脉数、消瘦,喘、可能有阴虚而喘(虚劳)的可能,我自已也不知道对不对,但从反应来看,还是可以的。

现在的疑惑是:周身酸疼,肾部发紧,可能还是需要从汗来解,但是伤寒论提到:"脐下悸,不可发汗”和“少阳证,不可发汗”,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锡纯提到说要:不汗而汗,也就是:阴阳和而自汗,而不强发其汗,强发其汗,病反不解。

前一阵子我认为自已可能是温病,唉,自已不懂,有时候看书觉得某些和自已挺像,但又不像,人又累,想看书又坚持不住,看完容易忘。

上面是我自已的想法,我提到只是我吃过的药中有效果的,那些吃完没效果的,就没写了,免得复杂。希望大家能批一下,好不好,求求大家了,非常渴望能好。病好了,请回复的人去搓一顿,不食言,哈哈.
 
你的病我以基本了解,在需要的就是面对面地了解,已经断定你的病是郁里化热,从舌象上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并以入胆经了,所以说你很重。淌清鼻涕是邪入阳明,但不可以解表,明白了么?解表邪会入里,因为下焦里热。
 
下面我把我这些年所服药方和自已最近看的一点书再加上自已所试的方子,写一下自已是如何思考自已的病情的,

考虑甘露消毒丹。仅供参考。
 
羌活胜湿汤它适应于寒湿在表。与本症不合。

你那个方子不是、柴胡10克、羌活5克、独活5克、防风10克、芍药10克、肉桂5克、猪苓5克、泽泻5克、槀苯5克、川芎5克、细辛2克、蔓荆子10克、白芷5克、石膏15克、黄柏5克、知母10克、滑石10克、岱黄5克甘草3克。
 
槀苯 是什么?药店有吗?网上搜索不到,西药还是中药?
岱黄是什么?大黄吗?

另外,我不只周身肌肉酸疼,连脊椎也酸疼,还有,我上一次自已开的方中有炒黄柏15G 知母10G 吃了两剂就大便变溏,你上面也有这两种中药,没事,可以吃吧
 
你的病我以基本了解,在需要的就是面对面地了解,已经断定你的病是郁里化热,从舌象上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并

郁里化热——我觉得应该也有,伤寒论中“背微恶寒"就是热郁于中,不外达,造成背微恶寒。

热入胆经——我自已也认为少阳有热,因为有眼睛红赤,小便短黄 耳聋的症状在

淌清鼻涕是邪入阳明——以我的知识,我就不在理解了,清鼻涕不是因为表有寒或得里有寒吗?怎么和阳明有关呢?

另外我以前曾经服用过:桂枝加葛根汤合小柴胡汤 出了汗后,身上酸疼和脊椎酸痛都解了,目红赤和两便不通畅也好了。”这些也有湿热有关吗?】

还有你说我不能表解是否因为我脐下动,怕发汗表解,肝肾更虚?
 
郁里化热——我觉得应该也有,伤寒论中“背微恶寒"就是热郁于中,不外达,造成背微恶寒。

热入胆经——

看来你也是个半仙,哎!没办法?我真的教不了你。在这虚拟的空间里,你都影响了我的思维,只有你来到我跟前,我才能一眼看出你的全部情况。所以对不起。
 
看来你也是个半仙,哎!没办法?我真的教不了你。在这虚拟的空间里,你都影响了我的思维,只有你

哈哈哈 没关系,我也是久病成医,但我得的病多,到医院大夫直摇头,没办法只能自己玩。比如邪入阳明鼻流清涕在书上是没有的,所以你不理解。
 
哈哈哈 没关系,我也是久病成医,但我得的病多,到医院大夫直摇头,没办法只能自己玩。比如

如果你的舌象是现在的舌象,那我的判断就没有错。如果是别人的或过去的,那咱俩就不能谈了。所以请原谅。
 
久病成良医,医病久成良医。这两类都是摸爬滚打出来的良医,其经验尤为珍贵,本人窃以为。
 
久病成良医,其实也是被得无奈,现实在找大夫看,效果一直不理想。其实心底还是希望找大夫看好最好。毕竟自已医好的,还是少数。而已对自已的判断由于专业水平的原因,还是不自信。

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语:勿生姜北药! 意思是不要生病好过懂药!
 
楼主不可再服燥热.伤津之药.否则否病必加重.会出现脱发.据你所述脉象.乃阳乘之脉

正常的卖相应该寸浮而尺沉,而你现在正好相反。
 
清下焦热,补肺,润肺。
 
若脉弦紧,先以麻黄,石膏开腠理,清燥结。
 
生白术30g,党参12g,干姜9g(打碎),厚朴6g,当归12g,桂枝12g,白芍9g,丹皮9g,生牡蛎30g,炙甘草9g,炮附子6g。三剂

这个方子三剂已喝完,没多大感觉,不好也不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