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儿子吃了所谓名医配的药后身体严重不适,请大家帮看看

又于你没有描述你小孩的发病症状,只是说咽炎兼兼内热,我们不好说他的药方对不对证,给你分析他的药方组成,以清热,宣肺,祛湿为主,辅以消岛导药物。组方还是有条理的,至于你小孩腹痛汗出是不是由于吃了2副药引起的很难说,你描述的不详细,没法判断
 
还没入门 不敢妄加判断 从外行角度看方子就是药太多
药的疗效应该不是1+1等于2的思路吧 不知对否
 
有条回复读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不错,但那是以广义的五行生克来描述脏腑的有机联系,以御四时之变来描述人体和环境的联系。不是纯命理方面的占卜算卦,有冬病夏治之说而不是这样的神神鬼鬼做什么预测。还起卦?卦基为何?先天后天?术数秉承河图还是洛书?中医的“医”就是被这样的故作神秘破坏掉的。幸好你还没有把祝由科的东西拿出来显摆,不然人家真以为中医除了画符跳神就没有其他了。中医要生存不能再之乎者也的拽文了,本来现在文言与白话就越来越隔膜,说些玄之又玄的名词能说明什么,只能让那些反对中医者说中医是巫术是迷信。为什么不能好好的有针对性的回答求助者的提问呢?为什么不本本真真的说出开发方子的思路和用药组合的基本道理呢?论坛本来就是大家交流学习求助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还要居高临下的端什么施救者的架子呢?愚见以为我们应当向书法论坛学习,客观的拍砖,认真的分析方子的利弊,否则这样中医永远都是割裂分散,固步自封,市面上永远都会充斥着大家认为可有可无的所谓“中医”。
 
我没有分析药方的水平,不过我个人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药方里用药超过十味,我就会觉得这个开方的人水平不咋的。
 
仲景活着能被气死。
 
lz自学中医吧,没有办法的事,好中医大夫现在越来越难遇到了
用药不要杀伐太过,不然孩子后半生就受罪了。


《四圣心源》之 鼻病根原
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降敛。宗气在胸,卫阳之本,贯心肺而行呼吸,出入鼻窍者也。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肺中清气,氤氲如雾,雾气飘洒,化为雨露,而输膀胱,则痰涕不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肺金生水而主皮毛,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毛。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嚏喷。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肺气初逆则涕清,迟而肺气堙郁,清化为浊,则滞塞而胶黏;迟而浊菀陈腐,白化为黄,则臭败而秽恶。久而不愈,色味如脓,谓之鼻痈。皆肺气逆行之所致也。其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是谓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语。肺气之郁,总由土湿而胃逆,胃逆则浊气填塞,肺无降路故也。
 
是不是咽炎,鼻炎还很难说,说的都是废话
 
除细辛、鹅不食草是治慢性鼻炎的之外,其它杂乱无章而且比重太大了,况且处方没有顾及气血阴阳平衡用药,大型处方攻伐滥觞无辜耗伤正气而出汗。
 
既然这么有名气,不应该开出灵芝什么的,没必要吧?!我也是儿科的,但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人
 
方子思想混乱,既不符合六经辨证也不是三焦、营卫、脏腑辩证,像是“提成派”,其实用六经辨治就会很清晰,此病大多病机在少阴,就是单用中成药也有多人治愈,无一不效。
 
青龙▄▄ ▄▄兄弟戊子水世X-> ▄▄▄▄▄子孙辛卯木
玄武▄▄▄▄▄官鬼戊戌土

太狠了吧,这是方子吗,还不如我这个乡下郎中开的处方呢,汗颜,
 
小儿王也是扯淡事呀~~~~~~
 
方子的指导思路还是可以的,立方主旨是宣肺通窍,清热下气祛湿痰。至于为什么无效,不得而知。
 
又于你没有描述你小孩的发病症状,只是说咽炎兼兼内热,我们不好说他的药方对不对证,给你分析他的药方组成

觉得说的比较客观,最后一个药不清楚,但看药物用量都不大,应该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反应。
另外想知道小孩内热是怎么判断的?有没有小儿寄生虫呢?只看描述难以判断腹痛是什么原因引起,最好对医生反馈一下,不过药费真是不便宜。
 
方子的指导思路还是可以的,立方主旨是宣肺通窍,清热下气祛湿痰。至于为什么无效,不得而知。
 
小孩子是靠养的,什么鼻炎都是西医打针多,这个烂方子
 
鹅不食草8g 这药和份理较难被制服,会严重竭气机,令胃气不上不下,如骨梗胃,胃气不聚反升,腹脘胀痛,气反出阳明之表而周身冒汗,正是此药的副作用特征之一,汗过之后精神不振是正气受伤缘故。方子杂乱,补泻不清,攻伐难明,药无指向,归经杂乱,阴阳无章法、六经无主次,如拦江网一类,大部份伐泄之药近200克的份量治五岁小儿有点重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