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到底谁主升发?

文日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9/21
帖子
156
获得点赞
1
声望
18
到底谁主升发,是脾还是肝?按脏腑理论和五行属性是肝主升发,但肝脏却只有肝阳上亢,升发不及多责脾不升清。这跟五行属性不符啊?
 
哈哈哈!要說升發就是血氣!升降是氣之功能!收發之功能在血室!而升發之器?卻是三焦!怎麼會這樣呢?人體的運作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運作組織!用西醫分子與結構?根本無法了解人體的各種行為!甚至病態的連座效應?都無法說明?但是中醫的脈絡與府臟實虛陰陽寒熱升降所有現象的貫通!===中醫===之所以整體治療?就是環環相扣的科學與哲理!字理心理具備====形象藝術與活動機制====!無所謂分門與專科!有如瞎子摸象!各說各話!目前很多自以為===權威===都是瞎子摸象的磚家!都是西醫製造的產物!無言哪
 
哈哈哈!要說升發就是血氣!升降是氣之功能!收發之功能在血室!而升發之器?卻是三焦!怎麼會這樣呢?人體的運作是

你這問題?真的非常好的思考方向!你從這些契機思考其他的整體運作!會發現中醫在府臟氣血升降實虛寒熱各種連貫的發展與阻礙!慢慢就能全面的掌握===中醫===其實不是很難理解的學問!!!了得!繼續發現探求!!!很好玩的===中醫===給你走入中國文化的天地!人文?醫學?生活?社會?思想?都在裡頭呀
 
升的主力在肝.脾是将饮食精微上输于肺.肺朝百脉以灌五脏六脏,脾之不升乃湿也.湿缘于1少阳相火不生土也,2木克土也,其根源在于金木之气失调也.故治湿者利湿乃下策也.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随脾升,肺随胃降
 
肝主疏泄,为将军,有克伐清扫障碍之能,其升全赖脾阳,脾为阴,内含阳,可以用热气球来比拟,阳旺则升意畅然,阳主动,阴主静,自然之性也,所以脾为升降之枢纽,脾升,则肝肾亦升,肝升得以生心火,所以心火得源而神旺;肾升得以济心火,所以火清而不焦
 
升降存在每个器官中。
 
肝五行属木,其根源在水土,水土温暖而木才能有生发之机,脾为生血之源,肝为藏血之家,肾主五液,为血之母,血要温升,气要清降,其理决然!
 
黄元御之说是不能跟内经相提并论的
 
内经云四十后人之所以衰是因为人体阴气渐少。而黄元御却认为是阳气。全然不知阴足潜阳之理
 
内经云四十后人之所以衰是因为人体阴气渐少。而黄元御却认为是阳气。全然不知阴足潜阳之理

内经什么地方这样说?可能是理解的不同。
 
各位高手点评,我也受教了。从经脉来讲,肝经一直到巅顶,脾是到面的。我想足三阴都是主升的。具体到那里主要功能不同吧。
 
《内径》的根本为易经,易经讲的就是自然宇宙的运行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即金木水火加中央太极(太极即中央土位,为母,四象为子)则为五行,天人相通,内经就是易经的剪影,心肝肺肾配四象,脾胃即太极之位,掌管阴阳升降之枢纽,所以脾胃至关重要,脾胃好则中气旺,阴阳升降有秩,则其他器官也不病,反之脾胃失职,则殃及四象,古医易不分家,不知道易经就不能真正理解内径,易经可以说是内经的基础,因为黄元御从小就博览群书,对易经非常了解,所以后来学医能领悟《内经》和《伤寒》之深,以至于乾隆皇帝为他钦题“妙悟岐黄”四字牌匾
 
内经什么地方这样说?可能是理解的不同。

你看好
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五脏皆有升发之能,也皆有下行之力。阳主升阴主降,五脏皆有阴阳。
 
一步錯!步步錯!!錯的徹底呀!還在肝陽上打轉?那脾陽心陽腎陽都是陽也是昇陽之性呀?根本是在搞陰陽論調嗎!哪是升發的運作?哀!愛聽不聽!鑽到牛角尖!教不懂?是沒福氣啦
 
你看好
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这不能说明内经是认为阴为主导啊。何况阴气不单指阴啊?前面还有“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 所以我理解这阴气自半,是指阴和气都减少.既然阳为气,自然阳也减少了,但是谁为主导,没有明确说啊。
 
《内径》的根本为易经,易经讲的就是自然宇宙的运行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即金木

不太了解四圣心源,但是内经和易经有很多的区别,易重于相数和八卦,内经重经脉阴阳,是从不同角度对人体的了解.
 
不太了解四圣心源,但是内经和易经有很多的区别,易重于相数和八卦,内经重经脉阴阳,是从不同角度对人体的了

首先我不否认阳气的地位,阳气是人体一切正常活动的根本。但是阳气是一把双仞剑有利也有害,我们所要的是其有利的一面,有害的一面要控制住。而这个任务要阴来完成,也就是说阴控制着阳对人体的利害。所以说阴很重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