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7/18
- 帖子
- 2263
- 获得点赞
- 46
- 声望
- 48
呵呵,看来你都研究到比较高深的地方去了,我现在还在打基础。内经是十年前还在工厂里的时候看的,那时候找了个有很多错别字的版本 ,上班不想画图了,就看内经。基本是走马观花地看,后来偶尔也翻,但好象再也没有系统地读原文了。后来读的东西涉及内经,基本都是一些研究内经的著作。伤寒是在跟王久源老师学男科的时候开始看的,看了若干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倒是读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觉得突然有点开窍。后来随宋老师学习,先抄方两年,刚开始基本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楚老师经常用风药何意,经常与同学交流,才慢慢开始明白。大约抄方到一年左右,看了老师写的总结陈老经验的著作《临证解惑》,突然有一种对老师的临床思路豁然明白的感觉,那时才觉得中医入门了。后来因为编书,认真校对了《易经》、《难经》和《脉经》,加之写郑氏的相关文章,对阴阳、五行、辨证这些基本概念,才有所感悟。回首十来年的中医学习,基本是在整最基础的东西。内难金伤温病这些经典著作的学习,只有以后慢慢弄了。以前自己用药偏于温燥,于是有意识地跟皮肤病专家钟以泽先生学习,钟老是我们这公认的丹溪学派医家,对补血养阴有独到见解,随钟老学习,是为了扩大见闻,对自己进行补偏救弊。
一直想研究李东垣、张景岳和叶天士的著作,但是现在都忙不过来。这三人中读透一人,就可以说,中医学术在自己身上的传承基本就实现了,至于发展是很难的事,也不敢奢望了。因为老师在伤寒、金匮和温病方面造诣很深,现在有些阐释这些经典著作的书里还有老师的观点,但个人感觉老师用风药的思想,一方面来自东垣,另一方面来自温病学。景岳的书也看了些,随钟老学之前,还体会不到其价值,随钟老学之后,再加之临床磨练,越来越觉得其值得深入学习。至于叶天士,大致临床越久,越能看出其著作的价值。
一直想研究李东垣、张景岳和叶天士的著作,但是现在都忙不过来。这三人中读透一人,就可以说,中医学术在自己身上的传承基本就实现了,至于发展是很难的事,也不敢奢望了。因为老师在伤寒、金匮和温病方面造诣很深,现在有些阐释这些经典著作的书里还有老师的观点,但个人感觉老师用风药的思想,一方面来自东垣,另一方面来自温病学。景岳的书也看了些,随钟老学之前,还体会不到其价值,随钟老学之后,再加之临床磨练,越来越觉得其值得深入学习。至于叶天士,大致临床越久,越能看出其著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