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23
- 帖子
- 3545
- 获得点赞
- 1152
- 声望
- 113
甘肅衛生廳所謂“打通任督二脈”,只是個笑談罷了。成人任督二脈,應該都是通的。小孩子么,就未必了。
《素問》開篇《上古天真論》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故,女子任脈不通則不足以有天癸,男子任脈不通則不足以育子嗣矣。
其所謂的“打通任督二脈”,不是道家修行(或武俠小說)中的“打通任督二脈”。兩者的循行方向,是不同的。有本質的區別。
在人體中,任脈、督脈都是從下焦出,沿身體前後中线向上并行的。
其循行路徑《內經》中有:
任脈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任脈爲病,男子七疝內結,女子帶下瘕聚。
督脈
督脈者,起於少腹(一有“以”字)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疑似注解)),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之中央。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爲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
而道家修行(或武俠小說)中的“打通任督二脈”,是逆行任脈,從上鵲橋,承接督脈,下行,過重樓,下丹田,過會陰,經下鵲橋,於督脈連接,形成一個所謂的“小周天”。
在“小周天”的搬運中,不僅“任脈”的循行方向改變了。就連“督脈”的循行,看似還是那條經脈,但那“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就不是那麼容易打通的。雖然還是“督脈”,形還是那個形,質卻不是那個“質”了。
要打通這個“小周天”,沒有“百日筑基”、惜精保氣,難。豈是區區一個培訓班,數日就可以打通的。純粹是倒換概念、忽悠眼球罷了。
《素問》開篇《上古天真論》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故,女子任脈不通則不足以有天癸,男子任脈不通則不足以育子嗣矣。
其所謂的“打通任督二脈”,不是道家修行(或武俠小說)中的“打通任督二脈”。兩者的循行方向,是不同的。有本質的區別。
在人體中,任脈、督脈都是從下焦出,沿身體前後中线向上并行的。
其循行路徑《內經》中有:
任脈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任脈爲病,男子七疝內結,女子帶下瘕聚。
督脈
督脈者,起於少腹(一有“以”字)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疑似注解)),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之中央。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爲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
而道家修行(或武俠小說)中的“打通任督二脈”,是逆行任脈,從上鵲橋,承接督脈,下行,過重樓,下丹田,過會陰,經下鵲橋,於督脈連接,形成一個所謂的“小周天”。
在“小周天”的搬運中,不僅“任脈”的循行方向改變了。就連“督脈”的循行,看似還是那條經脈,但那“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就不是那麼容易打通的。雖然還是“督脈”,形還是那個形,質卻不是那個“質”了。
要打通這個“小周天”,沒有“百日筑基”、惜精保氣,難。豈是區區一個培訓班,數日就可以打通的。純粹是倒換概念、忽悠眼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