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几句: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中医不但要学中医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专业以外的诸如天文、历法、哲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一点儿,用于临床来拓展我们的辨证治疗思路。西医西药、现代科学技术也要学,但学这些是为了拓展我们的知识面,用于发展我们的专业技术,不是用来改造改变我们自己的,这些知识要拿来为我所用,不是用我们的知识去硬套他们的思路。
我临床不主张用过大的剂量就是想到了《化学》课上说的溶液、溶质、饱和度的问题,我不主张把药物炒炭来应用也是想到了《化学》课上说的炭的化学性质最稳定且有吸附作用的结果。我认为疾病与健康之间或者说每一种疾病的最佳治疗方药方案只有一个也是想到了上初中时《几何》课上说的“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我读古中医书籍不怎么感到吃力也是得益于上学时语文特别是文言文学的较好。而中医的许多辨证观点也都得益于古哲学知识,其对就疾病的认识也许多是古天文、历法的体现。
中医的发展快慢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古代中医发展较快我想是我们的古人能充分利用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生产力使然,而我们今天的中医发展缓慢缺少创新,难道就与我们中医人保守,不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无关吗?不要把西医院校的那一套现代科学技术认为就是西方医学所独有,现代科学技术属于现代人的,不专属于某一人、某一学科。
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小米加步枪使中国工农红军得以发展壮大,洋枪洋炮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全中国,拥有现代化高科技装备的解放军仍然未改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使患者花钱少、痛苦小、见效快、无复发,且无毒副作用,一切为患者着想的医生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医生。
中医的简便效廉不能丢,西医的治疗手段方法拿来为我所用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