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药名称错读专题

我确定是shu
呵呵
现在人10个里面估计九个都会念成zhu
 
从上面看来,小心那些输入法,他们可能会误导我们对一些药名的读法。
但还说明一个问题,有很多人不思求解,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习惯来拼读药名。这个的确需要进行修正一下了。
 
回复 11# 白术


我这个是标准读音,念hou po

(樸)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朴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piáo
姓。



【名】
(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树木的皮,木皮〖bark〗。如:厚朴

朴硝
pòxiāo
质地不纯的硫酸晶体,由海水或盐湖水熬过沉淀而成,用来硝皮革,也可供药用
 
回复 16# 人参


一个人错了,底下人就都跟着习以为常了。其实正经老大夫都念的很标准的,除了偶尔带些乡音外。
 
回复 22# 董兴辉


有一个输入法很标准,那就是智能ABC,厚朴你必须打成hou po,否则你打不出来。大黄必须打成dai huang ,否则也出不来。
 
回复 13# 苍穹jiff


这个应该是确定你错了
无论小学课本上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还是新华字典都念 zhu

zhū

茱萸
zhūyú
〖cornusofficinalis〗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菝葜
【拼音名】 Bá Qiā

【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

【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用法用量】根状茎1~2两;外用叶适量,研末调油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吴茱萸
【拼音名】 Wú Zhū Yú

【英文名】 FRUCTUS EVODIAE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var. bodinieri (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性状】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鉴别】(1)本品粉末褐色。非腺毛 2~6 细胞,长 140~350 μm,壁疣明显,有的胞腔内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腺毛头部 7~14细胞,椭圆形,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柄 2~5 细胞。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0~25μm;偶有方晶。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直径35~70μm,胞腔大。油室碎片有时可见,淡黄色。

(2)取本品粉末0.5g,加盐酸溶液(1→100)10ml,用力振摇数分钟,滤过。取滤液2ml ,加碘化汞钾试液 1滴,振摇后,生成黄白色沉淀;另取滤液 1ml,缓缓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 2ml,置水浴上加热,两液接界处生成红褐色环。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1:48: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理论板数按吴茱萸胺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3g,精密称定,加入甲醇80ml,加热回流5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适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吴茱萸胺(C19H17N3O)和吴茱萸次碱(C18H13N3O)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炮制】 吴茱萸:除去杂质。

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晒干。每1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

【性味】辛、苦,热;有小毒。

【归经】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用法用量】 1.5~4.5g;外用适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我不想和先生争论,但是我还是把它念shu,也确实念shu
 
回复 28# 苍穹jiff


这不是争论的问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你尽管去翻新华字典,康熙字典。
 
中药的读法,有时候还真不敢较真

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荨(qian)麻疹
可是很多人读(xun),慢慢的,大家都读(xun)了
如果你读(qian)的话,反而觉得不自然了,不合适了。
 
回复 30# Hi泉


荨 qián
部首笔画
部首:艹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五笔86:AVFU 五笔98:AVFU 仓颉:TSMI
笔顺编号:122511124 四角号码:443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368

基本字义

1. 〔~麻〕A.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对生,开穗状小花,茎、叶生细毛,皮肤接触时会引起刺痛,茎皮纤维可以做纺织原料,亦可做麻绳;B.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2. (蕁)


详细字义

1. 蕁、 qián
2. 另见 xún(荨麻疹)
 
这个大家一定要认真的来辨来论,其实开这个帖子的目的就在于把我们一些错误的读法来纠正过来。
我们是学习中医的,本该就是要有我们来影响其他人,而不能有其他人来影响我们。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荨 字 记得在郝万山讲《伤寒论》里提到过,字典,词典也在因大多人的习惯而改变。走的人多了,成了路 ,错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对的
 
你们说的是普通话,我们这边潮汕话,白术的术字,厚朴的厚字,勾藤的勾字,黄柏的黄字,麦冬的冬字,栀子的子字等,读音也和平时的全然不同。
 
回复雪先生哈~~
我是从小就把它念shu
我也不用翻别的书,因为它就念shu
好吧,这个问题咱们就不说了,或者某一天会有答案的
 
回复 35# 苍穹jiff


字典里查shu有“茱”这个字吗?
 
谢谢,领教了,为什么一定要限制十六个字啊
 
有一种粳米做饭很不错 颜色是红色的。 我小时候经常吃。 现在见不到了。 (不知道是否很普通的,反正见不到了)
 
大黄中“大(da)”其功效峻猛也,“黄”其色也!大(dai)黄怎么解释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