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现代《伤寒论》研究三方向(二):胡希恕《伤寒论》汤液经方说[/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0
胡希恕《伤寒论》汤液经方说
胡希恕:《伤寒论》独立体系说
“我们对《伤寒论》总要有这么一个认识,这个认识这里头一点不诡辩呀。咱们根据发展的时代,尤其我们这几年的应用,在我个人身上,我这几十年,我所用的方剂都是根据古方,并没有说适于古病,不适于今病,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杂病,这一切我们根据实践证明,都可以把它反驳了。不是!的确是有效果,而且用之(得)当,确实有神验。那么我们对于《伤寒论》,应该有这么一种认识,就是仲景用的汤液是比较可靠的,所以前头这个《序言》:“撰用《素问》……”等等的,与皇甫谧这个说法根本是矛盾的。那么根据我们看呢,当然跟《内经》也是毫无关系。”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胡希恕认为《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体系没有关系,而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系统,这是很大胆的想法,这一扫历史上所有的伤寒诸家的观点,提出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新理论。
胡希恕立论方书论
“这本书前后都是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既有六经又有八纲,中医为什么要辨证,而不象西病辨病呢?是因为那时时代太古了,当时没有科学,更没有更好的器械,没法认识病,只能从疾病的反应看问题,即是从症状找问题,是经过长久的观察,而发现一种规律,这是很了不起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的事,是点点积累的,辨证非常细,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包括治疗的方法用药。这种规律是永远的客观存在的,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证明了的,是绝对正确的。
但对此种规律是怎样认识呢?古人无法认识,故用诸多设想,或者把现象当本质,如中风,伤寒,中风证,汗出,恶风,就认为是中风邪,把现象当本质,这是错的。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还研究的中医,其现实意义就在这,这种规律永远都不会变。故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规律,与古人对规律的认识区别开来。这一套的结论就在《神农本草经》和《伊尹汤液经》上,当然不是伊尹发明的,无数人在长期的试验中得出来的。从《针灸甲乙经》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伤寒论》的序言是假的。王叔和是末晋的人,皇普谧是晋初的人,他们二个人极相近,仲景这个书,皇普谧是看到了,如果有这个序的话,序言上有撰用素问九卷,那么皇普谧不会说仲景论广汤液,可见,在皇普谧的时代还没有这个序言。据我推测估计在南北朝或五代的时候,后人加的。
到后代为伤寒论注解,从成无已开始,根据《内经》给《伤寒论》作注,就因为这个序言,害人不浅。这本书决不是张仲景独出心裁的著作。特别是厥阴病四条,为什么不出治法呢?可见这四条正出自于《汤液经》,仲景对厥阴病的提纲也不满意,要满意的话,后面方剂里头乌梅丸、当归四逆,都应该是厥阴病,虽治疗的是厥,但这条是厥阴,仲景为什么不搁在头前呢,就是因为与提纲不一致,所以单独写后面的一章,就是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王叔和却搞到一块了”
基于《伤寒论》独立体系说为前提,胡希恕先生提出《伤寒论》的本质是一种方书总结,简言之,认为《伤寒论》六经名词实际是就是方书总结的目录标题,这一观点很是大胆新鲜,会让我们耳目一下之后,不禁要问,这一观点基于何处?


2、胡希恕否定六经说
“六经是这个规律的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是疾病反应的病位,这六个病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与经络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如果搞到经络上,那么就自然而然的对疾病的认识就出了问题了,《内经》上的六经与这书上不一致了,这个书上表里相传,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也有由表直接传里,所以有太阳阳明病并,有太阳少阳并病,有少阳阳明并病,没有阳明太阳并病的,都是表里相传,内经不是呀,内经是外经络,内脏腑,都有经络,经络就是表,你看看这就没法说了。所以这个注家也是的,阳明也有表证,太阴也有表证,没有无表证的,这个错误从哪来的呢?就从古人的认识,六个病型,与六个经络,伤寒的恶风,一般的中医的认识,有风邪,有寒邪,在表。这对中医的发展有问题,所以有风邪在这,是治中风的药,都是驱风的药,是有寒邪在这里,是治太阳伤寒的药都是散寒的药,不但把病的认识搞错了,而且把药也搞错了。所以现在人认为,桂枝是驱风邪的,咱们心脏病也用它嘛,它不是驱风邪呀。可是这个风邪寒邪之说,说邪是从表来的,就是风到这来了,寒跑这来了,……怎么能主观的设想呀。至于这个温病呀,也是吴鞠通搞的,又有暑温,又有秋温、春温,这东西中医这么搞下来了,整个理论都歪曲了,越搞越离开事实了。这温病张仲景讲,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与太阳病比较。这个渴在这个书上全是里热,又如太阴病,下利不渴者属太阴,渴而下利,热利,用白头翁汤。发热而渴,不恶寒,说明是里热嘛,是什么呢?阳明篇就提了,阳明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但恶热。温病就是阳明病的外证。不就是白虎汤证嘛,太阳说了,发汗不行,否则转成风温,下之不行,只有清热一个办法,虽没明说,但书里头全包含了,又如栀子豉汤,三黄泻心汤,大黄泻心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都是去热的,真要是掌握好了,一样治温病。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所以我说伤寒中风是要不得,但作为太阳病的二种证型是可以的,没有风湿寒邪之说。此书有些是很对的,在规律方面必须要掌握。 ”
阴阳名词的含义辩
《黄帝内经》理论最高原则是天人合一,这一点我们是熟悉的,在这一原则下作者力图将外界环境和人体内里环境找到同一规律,取法古代天文气象学和物候学机制归纳阴阳三才五行,阴阳六经学说为其基本理论构架,关于名词含义使用了外界和内部统一的名词,因此中医的阴阳各个名词的概念同时存在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外部环境含义,一个是内部环境含义,同一名词表达两重含义,才能表达出天人合一的理论。
而胡希恕先生认为““六经是这个规律的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是疾病反应的病位,这六个病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与经络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如果搞到经络上,那么就自然而然的对疾病的认识就出了问题了,《内经》上的六经与这书上不一致了,这个书上表里相传,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也有由表直接传里,所以有太阳阳明病并,有太阳少阳并病,有少阳阳明并病,没有阳明太阳并病的,都是表里相传,内经不是呀,内经是外经络,内脏腑,都有经络,经络就是表,你看看这就没法说了”
这就看出已经离开了《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原则,自然也就“没法说了”


伤寒风论辩
由于胡希恕先生对于阴阳名词认识上的错误,于是在这一错误原则指导下,一贯而下对于其他名词也就产生误解,特别是对于风的概念搞糊涂了,中医的风也是具有两种层面的含义,外界之风,和人体内部之风,用风这一名词表达两种意思,在不同的层面使用同一名词,胡先生分不开这层意思,将《伤寒论》中的“中风”当成了现在内科学中的“中风症”(西医心脑血管病),自然也糊里糊涂议论伤寒开始了。
《伤寒论》方书辩
由于胡先生这样的认识,因此开始用考证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方剂,得出的结论让先生大为恼火:” 你看看太阴病,太阴病变成现在这么三个方子,一个桂枝汤方,一个就是桂枝加芍药,一个就是桂枝加大黄。旁的没了。这他妈太阴病叫什么太阴病呀,那个提纲怎么来解释呀?所以他们这些呀,从古到今呀,研究这个书呀,他在这上面就没看出问题来,我敢说,我没有那个,我不是抄人的东西。我看这东西有问题,他妈太阴病,桂枝汤,桂枝加芍药,这都是一种解表解热的基础上呀,那么太阴病他不能发汗呀。反发其汗那不行的,那么虚寒的东西。所以他主要的张仲景这个东西只不定在太阳篇哪块。见到有属太阴,给弄这儿来了,他就把太阴病弄的他妈不是玩艺了。所以我写那三阴篇,我费了挺大力气,这个方证就是这样,这个主要的精髓。你要是片面来用药那是十有八九要错呀,就是一个方剂有他一个一定的适应证。得研究。根据仲景的这个议论。咱们通过他的议论,咱们要做一个小结。我现在要做这步工作。以前我那东西都有,但是我这个,是他妈王八吃秤砣,心里有数。没写出来。我这回都把他提出来。”
终于,中国历史上关于伤寒理论之争发展到了骂娘的程度了,结束这一理论争议的时候可能为期不晚了。
胡希恕伤寒理论辩
首先可以确定胡希恕先生的贡献,胡先生训诂考证能力非常强,通过他的考证,打破了历史上所有伤寒研究者对于伤寒理论研究背诵套用仲景方的惯性思维,特别是他对于《汤液经方》《伤寒论》关系研究,可谓是前无古人,打破了一半中医伤寒研究者迷信《伤寒论》经方的思维,自然受到社会学者的攻击也就自然,但是如果把胡希恕先生的研究思路做一历史反思的话,胡先生贡献非常大,特别对于经方体系研究是划时代的,这一点笔者可以肯定,中医伤寒研究者要抱定真正学术研究的心态,给予胡先生支持,不要因为胡先生一句两句过激的话而攻击批判他,因为中医界迷信经典,以典解典之风久矣,不懂装懂,以经典片语压人的习惯也已很久了,这种习惯不是在拥护支持中医,而是在迷信中医,破坏中医,最后导致中医文化的衰弱,从历史上看,中医历代大家不论对错敢于质疑经典的人不少,迷信经典的人不能对中医文化继承,也不可能做出贡献,胡先生此举可谓中医伤寒理论界的一道亮光。
其次,看过胡先生文章好多遍了,也逐条研究了胡先生的研究思路,发现胡先生太过训诂研究,在搞清历史伤寒诸家药物误区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否定《伤寒论》六经说的思想,于是将《伤寒论》定义为方书总结的误区,这样就搞乱了《伤寒论》原有的理论体系,即将《伤寒论》的理论范围萎缩到方书的层面,这样就又使伤寒理论体系出现又一次混乱。
 
一家之言,无可厚非
空谈理论,难合实际
 
大家名人言论,对于中医界影响很大,但不能回避问题,回避问题不但对于医学不负责任,也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一家之言,无可厚非
空谈理论,难合实际

中医理论的混乱程度已经到了这个中医界无法统一定论的程度,很多中医世家的大医也开始否定中医了。
 
还是看胡老原书吧,观点很清楚,不知道楼主想说什么。
 
中医理论的混乱程度已经到了这个中医界无法统一定论的程度,很多中医世家的大医也开始否定中医了。

楼主这话说得……三句不离本行!
中医世家也在否定中医?只是百家争鸣而已。
西方科学界的争论更加激烈,难道就是否定科学?
百家争鸣是好事,名医们各有观点,但谁说过否定中医?请直接举证。
中医理论乱中有纲,“风吹荷叶根不动”,目前为止谁也不曾否定这个纲,事实上也难以动摇。伤寒论两千年根基,那是用疗效的历史事实说话的。
怎样理解伤寒论都可以,但动不动就冒出一句“否定中医”的话,不知楼主为何还在研究中医而不改行?
 
楼主这话说得……三句不离本行!
中医世家也在否定中医?只是百家争鸣而已。
西方科学界的争论更加激烈

疗效很好,那是张仲景的实践,不是现在的中医啊
 
还是看胡老原书吧,观点很清楚,不知道楼主想说什么。

早就看过了,才写这一论文;你看了请你也写一点自己的观点、
 
楼主这话说得……三句不离本行!
中医世家也在否定中医?只是百家争鸣而已。
西方科学界的争论更加激烈

百家争鸣是好事

不要将胡扯当做百家争鸣,

两个月的中医论坛早已看清了中医界的本质:谁在高喊支持中医,谁就在曲解中医,否定中医。

中医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本人看法,中医再不能在这种怪圈中徘徊了,必须走出来。
 
”怎样理解伤寒论都可以“

这样的话,中医理论根本无法学,中医负我的原因就在于此。

笔者对中医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状很反感,也很发对,这样混乱了理论思维。
 
就是吃不到西瓜的人,说西瓜不好吃
有意思吗?你要把发文章的时间用在别的地方
 
你知道现在的西医考试考什么内容吗,现在全科的医生也要考一部分中医的内容!!你不是拒绝学习中医的伟大理论吗,反观你发的一些帖子,楼主你说的话确实前后矛盾,自己搞明白了再说!
 
你知道现在的西医考试考什么内容吗,现在全科的医生也要考一部分中医的内容!!你不是拒绝学习中医的伟大理

我现在等着能说明白的人出来已经等了二十年之久了,也没有等到。是不是等到你了,还不敢说啊
 
我现在等着能说明白的人出来已经等了二十年之久了,也没有等到。是不是等到你了,还不敢说啊

还是先回答问题,算是问诊,看看你蒙顿的病机。诊断一下为什么“你听不明白”。
“随便问一下楼主智力情况,楼主你当年没考上大学吧?高中毕业了吗?
小时候学习不怎么好吧?
字认不了几个吧?
只见骨头,不识数,小时候数学也得不了几分吧?”
一个一个回答。
 
还是先回答问题,算是问诊,看看你蒙顿的病机。诊断一下为什么“你听不明白”。
“随便问一下楼主智力情

我从来没有上过学,但可以评论你这位上过学的人,不信,你就写篇医学论文吧
 
还是先回答问题,算是问诊,看看你蒙顿的病机。诊断一下为什么“你听不明白”。
“随便问一下楼主智力情

请你站在学术角度讨论问题,不要相互攻击,恶意灌水,现在论坛中基本没有恶意灌水的人了,劝你也客观对待论坛讨论
 
还是先回答问题,算是问诊,看看你蒙顿的病机。诊断一下为什么“你听不明白”。
“随便问一下楼主智力情

请你站在学术角度讨论问题,不要相互攻击,恶意灌水,现在论坛中基本没有恶意灌水的人了,劝你也客观对待论坛讨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