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泥土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22 帖子 2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3/16 #21 疗效是硬道理!化繁为简是真功!如此用方是境界,浓缩的是精华!其中必有深层的医理。遥想初学医时爷爷告诉我说:能用通用会用熟十个方就能成名医,一代医圣也只有百余首方。实际诚然如此!
lwh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30 帖子 63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年龄 34 2012/03/16 #22 古代医家也有这样一方治多病的例子。比如《妇人大全良方》有个通用方:四物汤。后附大段文字记载其加减主治病。书中引用张声道:“此方治妇人百疾,只是四物汤加茱萸煎服……”。后来《证治准绳》谈妇科的时候,开篇也是引用的这个方子。 不论是用基础方加减,还是一病一方,一证一方。都是自古中医看病的一种方法罢了。 关键用的有依据,或者来自经典,或者来自临床。 最终以一个可重复的疗效为标准。
古代医家也有这样一方治多病的例子。比如《妇人大全良方》有个通用方:四物汤。后附大段文字记载其加减主治病。书中引用张声道:“此方治妇人百疾,只是四物汤加茱萸煎服……”。后来《证治准绳》谈妇科的时候,开篇也是引用的这个方子。 不论是用基础方加减,还是一病一方,一证一方。都是自古中医看病的一种方法罢了。 关键用的有依据,或者来自经典,或者来自临床。 最终以一个可重复的疗效为标准。
L llb1979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6/20 帖子 30 获得点赞 6 声望 8 2012/03/16 #23 我学中医先从理论入手,发现理论虽好但是如按一法立方往往无效。后来看徐大椿先生的著作才知一病有一方,乃古人精血所注,何必自己临机立方?而且方剂对应的症状群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改来改去,增减无度,方不方,法不成法,疗效绝对是“放网捕鱼”,求之侥幸。 当然方法也要讲,像伤寒论中就提了不少的用方次序及治疗原则,这是光学汤证辩证所不能达到的。
我学中医先从理论入手,发现理论虽好但是如按一法立方往往无效。后来看徐大椿先生的著作才知一病有一方,乃古人精血所注,何必自己临机立方?而且方剂对应的症状群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改来改去,增减无度,方不方,法不成法,疗效绝对是“放网捕鱼”,求之侥幸。 当然方法也要讲,像伤寒论中就提了不少的用方次序及治疗原则,这是光学汤证辩证所不能达到的。
ttppl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2/03/15 帖子 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3/16 #24 以前看了王老师的肌瘤方安方抓药做丸子,自拟九克/每丸服了一月,感觉在阴天不怎么抽痛了,身体明显示好。最近两月减6克/每丸。只是近来月经不肯下来,到时小肚子发胀,是否继续服药?或者用通经药下?过后再服?急待老师辨明。急待回复安心。
以前看了王老师的肌瘤方安方抓药做丸子,自拟九克/每丸服了一月,感觉在阴天不怎么抽痛了,身体明显示好。最近两月减6克/每丸。只是近来月经不肯下来,到时小肚子发胀,是否继续服药?或者用通经药下?过后再服?急待老师辨明。急待回复安心。
四 四气调神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28 帖子 9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2012/03/17 #26 老师说的是大实话,我01年学校毕业,临床上“理论”搞了6年,才明白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效方和经验方是临床的捷径,面对那么多病人,你一个个辩证,十个病人弄不好是十个方,但是效方,对证就能用。来十个人,病情差不离儿的,就一个方搞定。 但是面对疑难病,辩证的思维,也是十分重要的。
老师说的是大实话,我01年学校毕业,临床上“理论”搞了6年,才明白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效方和经验方是临床的捷径,面对那么多病人,你一个个辩证,十个病人弄不好是十个方,但是效方,对证就能用。来十个人,病情差不离儿的,就一个方搞定。 但是面对疑难病,辩证的思维,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 四气调神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28 帖子 9 获得点赞 7 声望 0 2012/03/17 #27 再深点说,会效方和经验方,足以“混迹江湖”,有专方的,还可以成一方名医。 但是要成一代“明医”,或者更高一层的“大医”,光会对证下药是不能满足多变的临床的,还要有过硬的临床辨证思维,入微细致的观察力。 这里说的,强调一下,是临床的辨证思维。 不是纯理论的思维。 临床辨证,要有的放矢。辩到最后,还是要有“方”
再深点说,会效方和经验方,足以“混迹江湖”,有专方的,还可以成一方名医。 但是要成一代“明医”,或者更高一层的“大医”,光会对证下药是不能满足多变的临床的,还要有过硬的临床辨证思维,入微细致的观察力。 这里说的,强调一下,是临床的辨证思维。 不是纯理论的思维。 临床辨证,要有的放矢。辩到最后,还是要有“方”
天际飞虹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28 帖子 3460 获得点赞 151 声望 63 所在地 阿尔伯塔省,加拿大 2012/03/18 #29 不是中医不讲理论光凭经验,而是大道至简,论在方中而已。 关键是:最初这个经方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如果没有中医的基础理论,恐怕就算是拿计算机来做中药排列组合,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算上成百上千年恐怕也找不出个结论来呢!
不是中医不讲理论光凭经验,而是大道至简,论在方中而已。 关键是:最初这个经方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如果没有中医的基础理论,恐怕就算是拿计算机来做中药排列组合,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算上成百上千年恐怕也找不出个结论来呢!
天际飞虹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28 帖子 3460 获得点赞 151 声望 63 所在地 阿尔伯塔省,加拿大 2012/03/18 #30 对了,我有个好友不孕多年,我拿楼主说的那个方子来试试看。
良朋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1/04/03 帖子 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3/19 #32 实话归实话,我还是认为老中医陈源生讲的实在。陈源生说:“有的青年医生总感觉老中医手中似乎有什么诀窃。通过熟悉和掌握辩证论治的法则,从而步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境界。诀窃,也许就在这里。“陈老所说的境界,并不是一件轻易就能熟悉的。
实话归实话,我还是认为老中医陈源生讲的实在。陈源生说:“有的青年医生总感觉老中医手中似乎有什么诀窃。通过熟悉和掌握辩证论治的法则,从而步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境界。诀窃,也许就在这里。“陈老所说的境界,并不是一件轻易就能熟悉的。
薛东庆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9/12 帖子 1770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2012/03/19 #33 良朋 说: 实话归实话,我还是认为老中医陈源生讲的实在。陈源生说:“有的青年医生总感觉老中医手中似乎有什么诀窃。.. 点击展开... 陈源生所言不错,支持楼主
lixiangzxc01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6 帖子 8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38 2012/03/20 #35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读中医药大学生,在学校老师确实是这样,误导了很多人去研究理论,其实还有很多种辩证方法,掌握的更多只会使你的思路更多,在开方上我推崇丁甘仁老先生的“经方为骨,时方为肉”的指导思想来学习,不知可否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读中医药大学生,在学校老师确实是这样,误导了很多人去研究理论,其实还有很多种辩证方法,掌握的更多只会使你的思路更多,在开方上我推崇丁甘仁老先生的“经方为骨,时方为肉”的指导思想来学习,不知可否
古道瘦马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21 帖子 839 获得点赞 102 声望 28 年龄 68 2012/03/20 #36 lixiangzxc01 说: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读中医药大学生,在学校老师确实是这样,误导了很多人去研究理论,其实还有很多种辩证 点击展开...
lixiangzxc01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6 帖子 8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38 2012/03/20 #37 谢谢老师的鼓励,向我这样的90后年轻人在中医这条路上可谓是步履艰难,在没有指路灯的情况下我也会依然会坚持的走下去
yuehehua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9/06 帖子 317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2/03/24 #40 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我认识一位医生,他的水平也是公认的好,他主要的也是靠现成的方子的,还告诉过我一些,真的比很多医院里开的成药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