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病人求医,肠胃的问题,真心希望医生能给诊断下,谢谢了,这次加了舌头的图片!请看问

楼主,谁也别听,中医这个东西,绝大多数都是经验,
 
楼主,谁也别听,中医这个东西,绝大多数都是经验,

那你说去中药店看坐诊医生咋样啊,他们是不是跟你说的一样也不靠谱啊!
 
那你说去中药店看坐诊医生咋样啊,他们是不是跟你说的一样也不靠谱啊!

这里的处方你敢用吗?你知道处方者什么身份,有行医资格否?行医年限多少?吃出问题有人给你承当责任吗?本人搞这个30多年了,早年还不以为然,现在才知道中医这个真的和行医年限关系很大,纸上谈兵不行的,所以,你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当地中医院挂专家号,老点的专家应该不错,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朝服香砂六君丸,晚服桂附地黄丸。
其它的我不想说,你也不需问,愿意就试。
 
这里的处方你敢用吗?你知道处方者什么身份,有行医资格否?行医年限多少?吃出问题有人给你承当责任吗?

谢谢您的回复了,我现在真是一头雾水了,愁人啊!
 
看舌象楼主应该是脾湿、胃气不足,对五谷运化不利,脾统水不利,水入小肠熏蒸后产生大量气体。建议从脾胃入手调理身体。比如吃饭细嚼慢咽,少食生冷肥厚,没事儿冲点儿参苓白术散喝一下应该就问题不大了。
 
没有什么一头雾水的,找当地医生面诊,网络上没中医高手,有的只是学生,爱好者,还有就是骗子?
网络仅仅提供疾病咨询,要看病还是就近面诊合适些。
 
没有什么一头雾水的,找当地医生面诊,网络上没中医高手,有的只是学生,爱好者,还有就是骗子?
网络仅仅提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莫非阁下就是你所说的其中一位?!网络上鱼龙混杂,龙是凤毛麟角,绝大多少发言者的中医水平低下,诊断依据用药经不起推敲,错误百出。我工作九年了,虽不是什么高人,却也看过专家看不好的病!实习时曾用导赤散加柴胡黄芩三块钱两副中药治疗好我同学的眼睛干涩(而一位主任中医师却给她开了好多补肾养肝明目的中药,她听 我的劝说没有吃老医生的药)。也治愈一例从头到脚僵硬怕冷且夏天无汗的病人,每周都看专家吃要半年没有什么效果,我用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三剂而愈。
 
ang2004; 说:
ang2004 发表于 2012-3-18 09:58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莫非阁下就是你所说的其中一位?!网络上鱼龙混杂,龙是凤毛麟角,绝大多少发言者
你看上面说的,本人医大毕业后行医28年,现年已过半百还和你们年轻人争什么长短?,既然不是学生,又不是爱好者,那就称愚下骗子好了,不过还是建议患者不要轻易使用网络处方,除非你不要命了?
 
我看你是有点矫枉过正了,不可一见大黄就是泻下,在大柴胡汤里大黄不是主药。多看看伤寒论就知道了!单凭

哦,这证明你更本事,病人已看不到,问诊没有做,切脉也没有,单凭病人主观描述,就来个方剂。别拿伤寒论来唬我,不过也是除了伤寒论你也说不出其他的了。
 
谢谢您的回复了,我现在真是一头雾水了,愁人啊!

你也不用烦。不要只看到意见的不同,出方有不同,也要看到相同的,好多都能从舌象看出脾虚气虚,水湿,健脾去湿这个思路是没错的,放在哪都没错。“脾为后天之本”“脾恶湿”方子也要随症加减。有了这些初步意见,你就诊时,就可以看出医生的思路有没有跑题了。我们要抓主症,而别给一些情况误导,大便秘结与过汗有关,与水湿没跑到大肠有关,如果纠正一下水湿停留的情况,会怎样了,用药是帮助身体回复正常功能,而不是代替身体去完成功能。我觉得回复你的意见都算是比较中肯,不会一上来就让你补肾,吃六味等等。
至于方剂是仅供参考,你可看看罗大伦《神医这样看病》最后所写自已患水湿的情况,所用方剂和思路。这些信息都能帮助你找到合格的医生。
在俱乐部版块中有我的自我介绍,也能轻易找到我的真实信息,可去看看。
 
你看上面说的,本人医大毕业后行医28年,现年已过半百还和你们年轻人争什么长短?,既然不是学生,又不是爱

你说的是对的。而我们愿意给点意见,并不是要代替医生,而是给他一个思路。在这里发贴的,多有久医无效的经验,否则也不会求助如此虚无的网络,现实情况也是极个别医生极不负责,为了完成任务,随意夸大病情,开大方贵价药,治不好还留下伏邪,你能在若干日子后找回他问责吗?。你不给意见他,他也会乱去找方,自行服用,祸害也是不少的。网络出方本来就只能做为参考,采用也要经过思考。
 
谢谢各位前辈老师的回复,我这离我们省中医挺近的,改天去看看,然后再来给各位汇报,真是非常感谢各位了!
 
网上的医生只是给患者一个建议--
至于看病--还是四诊合参的好
本人根据这些年的经验觉得
有时症状会骗人--
舌象会骗人---
但是脉象不会骗人---
有时在网上单靠患者的描述和舌象很难做出分析
摸一下脉---就知道疾病的真相了
 
不过对于这个病--我还要说道两句-
我的观点和前面的那位仁兄差不多
此证在西医学里是属于肠蠕动亢进-
所以肠鸣-
吸收过于旺盛---所以食欲亢进
中医的角度:脾约
胃(中医的胃包括肠)中有热,故消谷善饥。
而脾阴不足,不得为胃行津液
津液全部流入下焦而渗入膀胱-所以小便频数--大肠中无津---所以大便干燥
建议:药店去买---麻仁丸--有的厂家生产的叫做麻仁润肠丸-都是一种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