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yv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25 帖子 962 获得点赞 193 声望 43 2012/04/03 #22 楼主说:“急性黄胆性肝炎”定位到阳明病,这一论点,无论中医西医都会反对。“ 让我觉得好笑,楼主不是《伤寒论》专家么?连这也不知道?重新读读《伤寒论》,真是!
shenyv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25 帖子 962 获得点赞 193 声望 43 2012/04/03 #23 楼主说:“病理原发定位与继发症的区分问题是中医辨证最大的难题。” 中医辩证施治,没有这样的“最大难题”,只有西医才有,楼主又在逻辑不清、概念混淆了。真不知道楼主有没有逻辑学常识? 楼主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好中医概念,既然楼主曾说“医学是一门非常客观实际的技术性学科”,那就请楼主也言如其人,自己首先“技术性”一些,在只知西医,不知中医的情况下,不要妄下不客观的结论。
楼主说:“病理原发定位与继发症的区分问题是中医辨证最大的难题。” 中医辩证施治,没有这样的“最大难题”,只有西医才有,楼主又在逻辑不清、概念混淆了。真不知道楼主有没有逻辑学常识? 楼主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好中医概念,既然楼主曾说“医学是一门非常客观实际的技术性学科”,那就请楼主也言如其人,自己首先“技术性”一些,在只知西医,不知中医的情况下,不要妄下不客观的结论。
李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0 2012/04/03 #24 明明是指“急性黄胆性肝炎”,为何定位为阳明症,阳明到底指的是阳明腑还是阳明经? 如果是阳明腑就是胃或大肠,为何定位在肝胆?请朋友明示。
李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0 2012/04/03 #25 shenyvf 说: 楼主说:“急性黄胆性肝炎”定位到阳明病,这一论点,无论中医西医都会反对。“ 让我觉得好笑,楼主不是《 点击展开... 我从来没有说我是伤寒论专家,只是同你讨论问题。 请你解答上一个帖子的内容。
shenyvf 说: 楼主说:“急性黄胆性肝炎”定位到阳明病,这一论点,无论中医西医都会反对。“ 让我觉得好笑,楼主不是《 点击展开... 我从来没有说我是伤寒论专家,只是同你讨论问题。 请你解答上一个帖子的内容。
李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0 2012/04/03 #26 shenyvf 说: 楼主说:“病理原发定位与继发症的区分问题是中医辨证最大的难题。” 中医辩证施治,没有这样的“最大难题 点击展开... 朋友你先不要说这样的话,请你回到问题讨论中来,不要扯这些摸不着边的事情。 两个月来这样的留言我都看习惯了,还是就问题讨论问题再说为好。
shenyvf 说: 楼主说:“病理原发定位与继发症的区分问题是中医辨证最大的难题。” 中医辩证施治,没有这样的“最大难题 点击展开... 朋友你先不要说这样的话,请你回到问题讨论中来,不要扯这些摸不着边的事情。 两个月来这样的留言我都看习惯了,还是就问题讨论问题再说为好。
李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0 2012/04/03 #27 “在只知西医,不知中医的情况下,不要妄下不客观的结论” 就凭这句话,我倒要看看论坛中谁懂得中医了。
shenyv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25 帖子 962 获得点赞 193 声望 43 2012/04/04 #29 病外症去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农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林澜注曰:伤寒身黄,胃有瘀热,须当下之,此以发热而热未实,故宜栀子柏皮汤解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程知注曰:此驱湿除热法也。伤寒七、八日,可下之时;小便不利,腹微满,可下之证 。兼以黄色鲜明,则为三阳入里之邪无疑,故以茵陈除湿,栀子清热,用大黄以助其 驱除,此证之可下者,犹必以除湿为主,而不专取乎攻下有如此者。”
病外症去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农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林澜注曰:伤寒身黄,胃有瘀热,须当下之,此以发热而热未实,故宜栀子柏皮汤解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程知注曰:此驱湿除热法也。伤寒七、八日,可下之时;小便不利,腹微满,可下之证 。兼以黄色鲜明,则为三阳入里之邪无疑,故以茵陈除湿,栀子清热,用大黄以助其 驱除,此证之可下者,犹必以除湿为主,而不专取乎攻下有如此者。”
shenyv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25 帖子 962 获得点赞 193 声望 43 2012/04/04 #30 辩论往往言辞过激,请见谅。但李茂春先生是否以为,除了尊驾能够品评《伤寒论》,其他人都不会? 如果不知阳明为何物,对其概念尚不清楚,就请不要妄断阳明病,这是一个医学学者起码的科学态度。即便依照赦万山的观点,把阳明病看成一个症候群,也是一个清晰的逻辑,也不会支持尊驾的观点。 此外,阁下论题是“XX错解肝开窍于目”,如今纠结在“阳明病”上,而不正面回答“目”与中医“肝”(藏血机制)的问题,岂非词不达意、离题太远了?
辩论往往言辞过激,请见谅。但李茂春先生是否以为,除了尊驾能够品评《伤寒论》,其他人都不会? 如果不知阳明为何物,对其概念尚不清楚,就请不要妄断阳明病,这是一个医学学者起码的科学态度。即便依照赦万山的观点,把阳明病看成一个症候群,也是一个清晰的逻辑,也不会支持尊驾的观点。 此外,阁下论题是“XX错解肝开窍于目”,如今纠结在“阳明病”上,而不正面回答“目”与中医“肝”(藏血机制)的问题,岂非词不达意、离题太远了?
李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0 2012/04/04 #31 shenyvf 说: 辩论往往言辞过激,请见谅。但李茂春先生是否以为,除了尊驾能够品评《伤寒论》,其他人都不会? 如果不知 点击展开... 告诉朋友:伤寒论理论解读自古至今没有定论,基本概念在学术界已经搞不清了, 在不能定论的前提下,启蒙不一定就是好事,可能会犯以错解错的错误。 这是历史问题,不是个人的事情,我是站在历史观的角度讲解,请你谅解。
shenyvf 说: 辩论往往言辞过激,请见谅。但李茂春先生是否以为,除了尊驾能够品评《伤寒论》,其他人都不会? 如果不知 点击展开... 告诉朋友:伤寒论理论解读自古至今没有定论,基本概念在学术界已经搞不清了, 在不能定论的前提下,启蒙不一定就是好事,可能会犯以错解错的错误。 这是历史问题,不是个人的事情,我是站在历史观的角度讲解,请你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