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余云岫《灵素商兑》错解肝开窍于目(试解肝开窍于目之密)

不讲逻辑,无以说服别人,更无以进行科学实验。
 
楼主说:“急性黄胆性肝炎”定位到阳明病,这一论点,无论中医西医都会反对。“
让我觉得好笑,楼主不是《伤寒论》专家么?连这也不知道?重新读读《伤寒论》,真是!
 
楼主说:“病理原发定位与继发症的区分问题是中医辨证最大的难题。”
中医辩证施治,没有这样的“最大难题”,只有西医才有,楼主又在逻辑不清、概念混淆了。真不知道楼主有没有逻辑学常识?
楼主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好中医概念,既然楼主曾说“医学是一门非常客观实际的技术性学科”,那就请楼主也言如其人,自己首先“技术性”一些,在只知西医,不知中医的情况下,不要妄下不客观的结论。
 
明明是指“急性黄胆性肝炎”,为何定位为阳明症,阳明到底指的是阳明腑还是阳明经?
如果是阳明腑就是胃或大肠,为何定位在肝胆?请朋友明示。
 
楼主说:“急性黄胆性肝炎”定位到阳明病,这一论点,无论中医西医都会反对。“
让我觉得好笑,楼主不是《

我从来没有说我是伤寒论专家,只是同你讨论问题。

请你解答上一个帖子的内容。
 
楼主说:“病理原发定位与继发症的区分问题是中医辨证最大的难题。”
中医辩证施治,没有这样的“最大难题

朋友你先不要说这样的话,请你回到问题讨论中来,不要扯这些摸不着边的事情。

两个月来这样的留言我都看习惯了,还是就问题讨论问题再说为好。
 
“在只知西医,不知中医的情况下,不要妄下不客观的结论”

就凭这句话,我倒要看看论坛中谁懂得中医了。
 
我没有责任为启蒙《伤寒论》,最后告诉你一下:“问曰:阳明
 
病外症去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农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林澜注曰:伤寒身黄,胃有瘀热,须当下之,此以发热而热未实,故宜栀子柏皮汤解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程知注曰:此驱湿除热法也。伤寒七、八日,可下之时;小便不利,腹微满,可下之证

。兼以黄色鲜明,则为三阳入里之邪无疑,故以茵陈除湿,栀子清热,用大黄以助其

驱除,此证之可下者,犹必以除湿为主,而不专取乎攻下有如此者。”
 
辩论往往言辞过激,请见谅。但李茂春先生是否以为,除了尊驾能够品评《伤寒论》,其他人都不会?
如果不知阳明为何物,对其概念尚不清楚,就请不要妄断阳明病,这是一个医学学者起码的科学态度。即便依照赦万山的观点,把阳明病看成一个症候群,也是一个清晰的逻辑,也不会支持尊驾的观点。
此外,阁下论题是“XX错解肝开窍于目”,如今纠结在“阳明病”上,而不正面回答“目”与中医“肝”(藏血机制)的问题,岂非词不达意、离题太远了?
 
辩论往往言辞过激,请见谅。但李茂春先生是否以为,除了尊驾能够品评《伤寒论》,其他人都不会?
如果不知

告诉朋友:伤寒论理论解读自古至今没有定论,基本概念在学术界已经搞不清了,

在不能定论的前提下,启蒙不一定就是好事,可能会犯以错解错的错误。

这是历史问题,不是个人的事情,我是站在历史观的角度讲解,请你谅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