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余云岫《灵素商兑》错解肝开窍于目(试解肝开窍于目之密)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0
余云岫《灵素商兑》错解肝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的机制解密)
1:肝开窍于目的历史之谜
中医理论在中国传承几千年,很多理论都是中医约定俗成的理论,大家不会怀疑,其中关于五窍理论是大家根本不怀疑的理论,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唇,肾开窍于耳,这种约定俗成,不假怀疑的中医法则,到了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介入,普遍受到质疑,除去肺开窍于鼻之外,其他四项原则现代医学直接质疑,中医也是无言对答到现在,现在连伤寒理论也被质疑了,也是肺开窍于鼻矛盾了,这是因为伤寒感冒基本都有呼吸道症状,一般理解就是呼吸系统疾病,为何中医说是足太阳膀胱经症?也就是说整个中医关于窍的理论被质疑被反对了。请看民国时期余云岫《灵素商兑》中关于肝开窍于目的质疑就知道,到现在中医界也无法回答:
“肝与眼睛的关系,在解剖学上见不到有相联络的痕迹。它们在生理学上也没有相关的作用,从病理学、医化学中,也找不到它们相依辅的地方。各种肝病在眼睛有症状的,只有黄疸是显著的。黄疸的病因,是因为肝脏胆汁倒流进血液,传播到全身,把内外脏器都染上色了。外部症状就是全身皮肤变成黄色。而眼中的内结膜纯白无色,是否被染色了最容易识别。所以检验黄疸先检验眼睛黄不黄, 这是因为很容易看出来。可是黄疸这种病,并不是只有眼睛变黄,身体各部分都
一样会变黄,只不过皮肤这些地方本来就带杂色,不容易显示,不容易区别,所以看起来就象先在眼白上表现一样。肝主目的话,是没有基础的捏造,不可信!”
通过余先生的质疑总结,现在西医反对质疑中医的这一点也是从生理病理机制上提出的,因为中医总是做规律性总结(内难),后世医家不假思考就认为这是公理性结论,面对西医的这种质疑,开始还是敢于挑战反驳,但到后来开始回避,但是越回避越遭到质疑反对,一直不断一个世纪,未来还会出现,本人认为回避不是办法,要拿出有理有据的材料来反对才有说服力,因为中医这些公理性的原则,在古代没有人质疑,但从民国到现在,受到西医质疑后,成为千古之谜,这更加引起人们对中医的质疑。

2:肝开窍于目生理层面无法解读
整个中医五窍理论都受到质疑,为何一百年来中医无法反驳呢?最初我学习中医也是对这些原则深信不疑,认为这是公理性原则,没有必要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图书馆看到余先生的质疑,使我开始思考反思这些中医公理性原则的机制问题,发现余先生的质疑点确实非常正确,因为从生理层面看提出这些质疑点,我也是无言对答,因此从那时开始,我面对中国一浪超过一浪的质疑反对中医之风,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随着西医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越发现余先生的论坛的正确性,我也是在此困惑多年,自己的体会是这样,按照中医这些理论原则开方治病,确实也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一涉及到背后机制研究就陷入糊涂状态,根本讲不通,只用阴阳五行这样的推理只是回避问题而已,再看周围的中医同行就像是在猜谜语式的给病人开方治病,不了解的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看多了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在“忽悠”病人,当然这些中医也不想“忽悠”,但是无奈啊,整个中医界没有人拿出合理的解释,只好这样“忽悠”了。笔者多年也是这样“忽悠”过来的,深有体会,无奈的心理一直缠绕着自己的思维,为何治病有效,而理论机制无法说明白的呢?后来开始从生理层面向胚胎学层面研究中医西医理论汇通的时候,逐渐开始清晰过来,原来中医这些原则根本不能从生理层面来解释,因为胚胎学发展成熟较晚,因此中医无法反对余先生的质疑,也就理所当然。

3:余云岫错解肝开窍于目
但本人仔细汇通比较研究中医理论与西医胚胎学的时候,忽然感到余云岫错解肝开窍于目核心内容了,中医先人在“内证”中发现肝开窍于目,是恢复到“胎息”状态的一种规律性总结,因为本人也是一直在走“内证”一途,感到中医这一原则现象是存在的,但是要想从后天人体生理层面绝对不可能(有生理感受)。只有到达胚胎学层面才能搞清其背后的机制,但又不能走“内证胎息”一途,一说就遭到社会上的反对,认为是迷信行为。

其一:目为命门说的机制原理
胚胎发育自桑椹期之后开始进行胚层分化,外胚层有三个分支:胚外外胚层,体表上皮支,神经管支。胚外外胚我们在此不讲,只讲其他两支。
神经管支从头部巡原脊椎部向后分化,到达尾闾穴部位内卷向里与内胚层膀胱分化支结合,之后在中间出现中胚层的肾组织,也是命门,其实就是肾上腺体。古人没有解剖细化研究,也就糊涂了命门实质器官是什么?到现在也不能定论。
体表上皮支从晶状体支开始分化,沿着原口上皮支向下向后分化到达内胚层原肠的肝分化支附近,因为眼睛是人体胚胎前段分化支的起点,因此眼睛也称之为命门。

其二:肝开窍于目的原理机制
当我们明白了中医目为命门的机制原理后,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中医肝开窍于目的原理机制了,体表上皮支从晶状体支开始分化,沿着原口上皮支向下向后分化到达内胚层原肠的肝分化支分化过程形成了肝脏与眼睛的胚胎分化链接关系,当肝脏有病时,就会沿着这一结构上移到眼,这既是中医肝开窍于目的原理机制。

当我们理解了人体胚层分化藕连的这种原理机制后,我们就会明白余云岫错解肝开窍于目的中医机制原则了,同前面的论题一样,因为余先生所处时代还没有成熟细化的人体胚胎学出现,他站在生理角度批评中医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当时中医的巨大弊病,但是直接反对中医这些基本原理原则是错解了。如果余先生活到现在,我想他是不会反对中医的,相反,凭着先生严密客观的学术研究能力,会支持中医,拥护中医的,由此想到现在反对中医,取消中医论调的人,我就有点看不起来了,质疑可以,但不能反对,更不能提出取消的言论,随着现代医学的逐步细化研究,逐步会证明中医大部分原理原则是正确的。
 
论点提示:
其一:目为命门说的机制原理
胚胎发育自桑椹期之后开始进行胚层分化,外胚层有三个分支:胚外外胚层,体表上皮支,神经管支。胚外外胚我们在此不讲,只讲其他两支。
神经管支从头部巡原脊椎部向后分化,到达尾闾穴部位内卷向里与内胚层膀胱分化支结合,之后在中间出现中胚层的肾组织,也是命门,其实就是肾上腺体。古人没有解剖细化研究,也就糊涂了命门实质器官是什么?到现在也不能定论。
体表上皮支从晶状体支开始分化,沿着原口上皮支向下向后分化到达内胚层原肠的肝分化支附近,因为眼睛是人体胚胎前段分化支的起点,因此眼睛也称之为命门。
 
论点提示:
其二:肝开窍于目的原理机制
当我们明白了中医目为命门的机制原理后,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中医肝开窍于目的原理机制了,体表上皮支从晶状体支开始分化,沿着原口上皮支向下向后分化到达内胚层原肠的肝分化支分化过程形成了肝脏与眼睛的胚胎分化链接关系,当肝脏有病时,就会沿着这一结构上移到眼,这既是中医肝开窍于目的原理机制。
 
论点提示:

当我们理解了人体胚层分化藕连的这种原理机制后,我们就会明白余云岫错解肝开窍于目的中医机制原则了,同前面的论题一样,因为余先生所处时代还没有成熟细化的人体胚胎学出现,他站在生理角度批评中医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当时中医的巨大弊病,但是直接反对中医这些基本原理原则是错解了
 
论点提示:

如果余先生活到现在,我想他是不会反对中医的,相反,凭着先生严密客观的学术研究能力,会支持中医,拥护中医的,由此想到现在反对中医,取消中医论调的人,我就有点看不起来了,质疑可以,但不能反对,更不能提出取消的言论,随着现代医学的逐步细化研究,逐步会证明中医大部分原理原则是正确的。
 
中医五官与脏腑关系的规律性结论,同肝开窍于目的结论是一样的,现在没有机制说明,都会受到质疑。

中医不能停留在规律总结的范围内,规避机制研究,现在医学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
 
肝开窍于目生理层面无法解读

谁也不能解释清楚这一基本中医命题,其他的开窍论述除肺开窍于鼻外,都是如此,这能不让人质疑反对吗?
 
论点提示:

如果余先生活到现在,我想他是不会反对中医的,相反,凭着先生严密客观的学术研究能力,

赞成李先生的观点。也许先生是对中医爱之深后责之切,如是这样,我们应向你致敬!你作的这些研究,不过进一步证明了内经的合理性,可使一部分具有科学质疑精神的通过你的理论而真正相信中医。内经即是合理的,显然没有你的理论之前相信内经也是正确的,相信内经知识体系下的中医治疗体系也是可以的,你有否定的必要吗?但人的资质不同,你的道理,缺乏科技思想的人难以明白,内经的道理,缺乏传统文化基础的人难以明白。或者需要慢慢明白。谁说一定要在理上明白了才能行医呢,中医大多数人不明医理,但他们依据的是正确的理论,一样可以治病救人。反观西医的医学理论却大有问题呢!你大言中医人不懂医理,胡乱行医,不是给人口实,为其打倒中医张本吗?真正热爱中医,研究中医的人能这样做吗?你有这方面的功底,何不去揭一揭西医之皮,为中医造造势呢?也许这样,大家认识到中医的合理性和西医的不合处,信中医的人就多了,明中医的人才会多起来。
 
赞成李先生的观点。也许先生是对中医爱之深后责之切,如是这样,我们应向你致敬!你作的这些研究,不过进

西医中医都是正确的,我从来不反对中医,要不我也不费这样大的精力去研究;
西医我也从来不反对,要不我也不去如此支持西医,
但我也反对庸俗中医也反对庸俗西医,这都是我永远不变的法则
 
西医中医都是正确的,我从来不反对中医,要不我也不费这样大的精力去研究;
西医我也从来不反对,要不我也不去如此支持西医,
但我也反对庸俗中医也反对庸俗西医,这都是我永远不变的法则
 
中医五官与脏腑关系的规律性结论,同肝开窍于目的结论是一样的,现在没有机制说明,都会受到质疑。

中医不能停留在规律总结的范围内,规避机制研究,现在医学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
 
西医中医都是正确的,我从来不反对中医,要不我也不费这样大的精力去研究;
西医我也从来不反对,要不我

说的很好 现在庸医太多了 尤其是中医 因为更好蒙混过关 西医因为配药很明确 药理很直接 所以对错是比较容易区别的 中医因为辩证思路五花八门 各类症状的区别也是很多模糊不清的 加上每个中医因为自己学识以及修为的等等原因 不同解读 不同辩证思路 所以导致了诊断上千万种可能性 而这些不对症的后果很多也不是短时间就是体现出来 所以中医就更加自由宽广 洒脱不羁了 所以导致了庸医的低门槛性 误诊的低成本性 所以庸医肆无忌惮层出不穷 可怕就在这里了 !
 
众所周知,中医的“肝”不是西医的肝。既然不是西医的肝,却硬要追究西医的肝与目有什么解剖学联系,客观上就起到混淆视听,踩踏中医的作用。假如楼主真的没有反对中医的心思,拜托注意逻辑和概念阐述,国家幸甚,众生幸甚!
 
中医的“肝”不是西医的肝

既然中医的肝不是西医所说的肝,中医另有所指的肝,那么也就是人体有两个肝,
请问朋友,中医所说的另一个肝什么?
请朋友明示这个大家不知道的肝是什么?盼盼盼!!
 
中医的“肝”不是西医的肝

既然中医的肝不是西医所说的肝,中医另有所指的肝,那么也就是人体有两个肝,

别再混淆概念。西医以解剖学所见来认定脏器,中医以五行动态对生命活动的体现来归纳脏腑。西医认为凡是肉眼上独立成块的就叫脏器,不成块则否;中医则认为凡是能够共同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所有结构都属于某“脏”。所以西医叫“脏器”,中医叫“脏腑”,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比如“肝藏血”,参与这个功能的有多少结构呢?血窦、血管、骨髓、脑、神经、内分泌、平滑肌等等,细究起来多不胜数!这些结构,有的在解剖学上可以自成块状,但大多数根本就是互相交织,不能自成块状的。对此,西医只看到差异,看不到统一,是无法理解其为什么能共同为“脏”的。
而西医的那个块状物“肝”,其实只是以消化功能为主的脏器,对于中医来说,其功能自然要被拆解,并且大部份归纳于中医“脾”:脾主“运化升清”,正是与此有着极大关系;只有肝血窦、门脉、胆小管、胆道等小部分功能才归纳到中医“肝”之上。所以,在西医眼中的“急性黄胆性肝炎”,在中医看来却是“阳明病,脾色必黄,茵陈蒿汤主之”。
综上所述可知,西医的肝和中医的“肝”,有着不同的认定前提。前提不同,在逻辑上又怎么可能同时出现?从概念外延所步及的范畴来看,西医的肝功能和中医的肝功能也已经是互相拆解、互相交叉,无论以西医的眼光还是中医的眼光,都只能认定一个肝,无法再另辟出一个“肝”来。
就象阁下大名叫李茂春,也许小名叫阿猫,但你身份证上只能写一个名字,非此即彼,“逻辑”也!
或许有人觉得违反逻辑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左眼发出西医眼光,右眼发出中医眼光,就能“看出”两个肝来?可惜人脑只有一个,两种前提互不相容,只能使他眼花缭乱……
 
医学是一门非常客观实际的技术性学科,虽然离不开逻辑推理,但是不能单靠逻辑推理能够做到的,

如果单靠逻辑能够做到的话,一切检测试验也就不需要了。这一点不单医学认识不能接受,病人也不可能接受,切记
 
西医的那个块状物“肝”,其实只是以消化功能为主的脏器,对于中医来说,其功能自然要被拆解,并且大部份归纳于中医“脾”:脾主“运化升清”,正是与此有着极大关系;只有肝血窦、门脉、胆小管、胆道等小部分功能才归纳到中医“肝”之上。所以,在西医眼中的“急性黄胆性肝炎”,在中医看来却是“阳明病,脾色必黄,茵陈蒿汤主之”。
质疑点:
1:西医的那个块状物“肝”,其实只是以消化功能为主的脏器,对于中医来说,其功能自然要被拆解,并且大部份归纳于中医“脾。
这就是明显的概念错误,也即是在生理功能上不能确定肝脾功能,这样就会造成诊断分析归属上的两难抉择。
2在西医眼中的“急性黄胆性肝炎”,在中医看来却是“阳明病,脾色必黄,茵陈蒿汤主之”。
“急性黄胆性肝炎”定位到阳明病,这一论点,无论中医西医都会反对
 
病理原发定位与继发症的区分问题是中医辨证最大的难题,切记
 
西医以解剖学所见来认定脏器,中医以五行动态对生命活动的体现来归纳脏腑。西医认为凡是肉眼上独立成块的就叫脏器,不成块则否;中医则认为凡是能够共同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所有结构都属于某“脏”。所以西医叫“脏器”,中医叫“脏腑”,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质疑点:
1:无论中医西医如何思考。生理实质器官的结构功能是不能离开的,否则就是空洞概念,就会遭到质疑和反对
2:中医则认为凡是能够共同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所有结构都属于某“脏”。所以西医叫“脏器”,中医叫“脏腑”,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这里面就隐藏着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归类混淆,以及病理上原发继发的混乱不清,朋友应该思考
 
西医以解剖学所见来认定脏器,中医以五行动态对生命活动的体现来归纳脏腑。西医认为凡是肉眼上独立成块的就

为什么只有西医认为的宏观块状结构才叫结构,而中医总结的多层次组合结构就不叫结构?阁下的认识也太肤浅了吧?既然A是物质,B是物质……那么A+B+C+D反而不是物质?什么逻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