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历代诸家对‘血室’的见解

热入血室,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疾病,为女性所独有。而后世却常常把热入血分的也当成是热入血室(因为其症状有相同之处),所以出现了男女都有热入血室的误解。
 
(此文为近期学习笔记,观点并非本人独创,皆为汲取各家论述颇合己意者拼合而成。)

‘热入血室’作为一个独立病种,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多数条文也作为少阳证的一个特例记录在《伤寒论》中(143、144、145、216条)。

一、病名解析

热:指外感之邪热,包括伤寒、温病。伤于寒者,可由太阳病的中风、伤寒传入少阳发病,也可由阳明经传入少阳发病。伤于温者在《临证指南》、《温热经纬》、《温病条辨》中皆有论述可参看。

血室:具体定位,历代多有争议,如成无己、方有执、喻昌主张为冲脉;柯韵伯、唐容川等主为肝;沈金鳌等主在肝亦在冲脉;更多医家主张血室即为子宫,理由一,此病在妇人篇;理由二,本病必见证与经水的行止相关。

为什么关于定位会出现这么多说法?个人浅见以为与中医整体观的诊治思辨方式有关。西医是以精确的解剖定位作为诊治基础的,而中医不同,中医是以‘证’做诊治基础。每个疾病的发生,都不可避免的对其他未病脏腑器官产生影响,导致出现异常改变,中医的‘证’,就是对所采集的疾病相关资料做的整体判断,既然是整体就不可能局限在某一组织器官内。血室定位,虽确定在子宫,但中医诊治思维下,却是不能局限于此的,子宫是产生经水的地方,而经水的形成与冲脉,肝经密切相关,各家纷争实际是混淆了解剖定位与病理定位的关系。

二、诊断要点

感受外邪的同时伴有经水行止的改变为必备要点。从仲景原文看还有神智上的病变,但并非必然证。
举仲景的两条原文也做一说明: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此条,病亦在血室,但无外邪不作热入血室论。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此条,特指妇人,男子虽有类似病证,当按下焦蓄血论治,不能诊断为热入血室。



https://www.tcmbe.com/member.php?u=10938&do=blog&quickforward=1&id=9179
 
血室之名,首见于汉•张机(仲景)《伤寒杂病论》。有“热入血室”之病名:“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历代医家对血室的解释共有三种:

⑴指子宫。张介宾《类经附翼•求正录》:“故子宫者,……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之曰血室。”
⑵指冲脉。王冰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见《女科经纶》)
⑶指肝脏。《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上》:“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藏,故称血室。”

从《伤寒论》热入血室条的含义来看,血室指子宫一说较为贴切。
 
最直接,最傻瓜的认为,血室还是应该指胞宫。

至于冲脉、肝脏的认识,愚以为因血室的病变可以导致与之密切相关的冲脉、肝脏等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而已。
 
三、辨证论治

疾病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由轻到重,由浅入深,由涉及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表现等等,各种变化是不确定的,具体到某一病例,都有其独特性,中医治疗上就要力求与当下的综合表征相对应,与个案的对应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这也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疾病的变化虽有其不确定性,貌似无从着手,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就是常说的先知其常,之后方可察其变,以下就《伤寒》原文对一些常见变化的对应治疗方法做一总结,出其外者,按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解决。

①妇人外感,恰逢月经来潮,出现夜间神识异常的症状,这是由于经行血室空虚,邪气入袭导致的经脉之气逆乱,经水通畅,邪气会随之泻出,可自愈。145
注:此类外邪轻浅,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夜间的神智异常不要当成阳明实证,或中、上焦病变进行误治,患者自身的调解就可以病愈。

②在①的基础上更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的症状出现,说明冲脉,肝经的经气於阻不能自解,可以针刺肝经募穴期门穴,泻其淤滞,病可愈。143

③在①的基础上出现‘但头汗出’的症状,表明经气於阻,邪热上蒸,根本在经气的於阻,同②是同一病机,不同表现,治从其本,刺期门穴。

④妇人月经来潮,因外感中断,寒热时作,与前面的比较,邪热相对较重(寒热存在并且月经的中断说明邪入阴血阻滞不通),治疗上用小柴胡汤做基础加减变化治疗。
血瘀可加桃仁、红花;偏于寒可加桂枝、干姜(如《活人书》的干姜柴胡汤:柴胡4两(去芦),瓜蒌根2两,桂枝1两半,牡蛎1两(熬),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偏于热可加丹皮、生地、栀子;出现营血证的清营汤、至宝丹等也可选用。

注:1、热入血室是《伤寒》少阳证的一个特例,所以治疗上也要遵循少阳证治的规律。2、后世对此证也多有论述,治法更趋完善,如叶天士对温病引起的热入血室用药加减的论述皆可参考。3、后世用四逆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等柴胡剂治疗妇科病,也是因血室涉及冲脉、肝经的生理有关,亦可互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