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0 #21 huangdr5460 说: 同时还可以用佩兰15克泡开水刷牙漱口,我敢担保不出5天就有效果滴。 点击展开... 感谢您的宝贵意见!
H huangdr5460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17 帖子 1802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12/02/10 #22 石人 说: 这个问诊单比刚才那一个写的好些。 黄连12 黄芩9 苍术20 枳实9 茯苓15 佩兰6 厚朴6 桂枝9 生白芍9 桃仁9 点击展开... 舌有齿痕者,慎用苦寒
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0 #23 huangdr5460 说: 舌有齿痕者,慎用苦寒!! 点击展开... 我手脚冰冷,身体应该是寒吧?
H huangdr5460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17 帖子 1802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12/02/10 #25 kc的命运 说: 我手脚冰冷,身体应该是寒吧? 点击展开... 脾胃无火,内生湿邪,而湿邪又 阻碍阳气的生发,故可以又有四肢发凉或冰冷。如果夜尿在2次或以上,还会兼有肾气虚寒而四肢冰凉
H huangdr5460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17 帖子 1802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2012/02/10 #26 你就先放心服药吧,没事的。我很忙,回复不了那么多了。要照方买药炒白术和茯苓都要打烂了才出味。
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0 #27 huangdr5460 说: 你就先放心服药吧,没事的。我很忙,回复不了那么多了。要照方买药炒白术和茯苓都要打烂了才出味。 点击展开... 感谢您的回复,如果可以加我的QQ714868025.请先生救我!
huangdr5460 说: 你就先放心服药吧,没事的。我很忙,回复不了那么多了。要照方买药炒白术和茯苓都要打烂了才出味。 点击展开... 感谢您的回复,如果可以加我的QQ714868025.请先生救我!
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0 #29 huangdr5460 说: 我很少上qq的先下了,还有很多活没干完呢 点击展开... 好吧,往后有什么问题还请您帮我解决!谢谢你!
石 石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09 帖子 868 获得点赞 5 声望 18 年龄 13 2012/02/10 #30 改用五苓散和四逆散化裁。 柴胡9枳实9生白芍9炙甘草9桂枝9苍术20茯苓15泽泻12猪苓12黄连6黄芩9佩兰6 三剂
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1 #32 伏氏中医 说: 祛湿热,温肾阳。温清并用。 点击展开... 请大夫明示,我外行人看不太懂!
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2 #35 请问您比较赞同那个观点—1.脾经湿热,下焦也有湿热 2.有痰饮,湿热阻中焦 下焦 ,热已入营 3.此病是阳虚 4.看着是甘露消毒饮证 5.脾胃湿热郁积,健脏清热化湿6.你的口气是脾胃无火,运化无力内生湿气造成的,可以用健脾化湿的药物治疗效果会不错 这是我正在吃的方子先生您看有效吗?改用五苓散和四逆散化裁。柴胡9枳实9生白芍9炙甘草9桂枝9苍术20茯苓15泽泻12猪苓12黄连6黄芩9佩兰6 三剂
请问您比较赞同那个观点—1.脾经湿热,下焦也有湿热 2.有痰饮,湿热阻中焦 下焦 ,热已入营 3.此病是阳虚 4.看着是甘露消毒饮证 5.脾胃湿热郁积,健脏清热化湿6.你的口气是脾胃无火,运化无力内生湿气造成的,可以用健脾化湿的药物治疗效果会不错 这是我正在吃的方子先生您看有效吗?改用五苓散和四逆散化裁。柴胡9枳实9生白芍9炙甘草9桂枝9苍术20茯苓15泽泻12猪苓12黄连6黄芩9佩兰6 三剂
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2 #36 伏氏中医 说: 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掌握好这个治则。 点击展开... 请您回复35楼问题,刚才编辑得不好。
K kc的命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6 帖子 2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4 #38 石人 说: 改用五苓散和四逆散化裁。 柴胡9枳实9生白芍9炙甘草9桂枝9苍术20茯苓15泽泻12猪苓12黄连6黄芩9佩兰6 三剂 点击展开... 您好!吃了您开的药方情况好像变得更差了,我吃了第二剂药就没吃下去了。请先生指点!
石人 说: 改用五苓散和四逆散化裁。 柴胡9枳实9生白芍9炙甘草9桂枝9苍术20茯苓15泽泻12猪苓12黄连6黄芩9佩兰6 三剂 点击展开... 您好!吃了您开的药方情况好像变得更差了,我吃了第二剂药就没吃下去了。请先生指点!
D digital8008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0 帖子 187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2/14 #39 看看你舌背上是否有粗大筋脉是黑色 浅表性胃炎 陈某某,女,39岁。 【初诊】 胃脘作痛5年余,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现症食后胃脘即痛,嗳气不舒,脘腹胀满,面部色暗花斑。脉象弦细且沉,舌红苔白,肝郁日久,横逆犯胃。先用疏调气机方法。 旋复花10克,代赭石10克(先煎),青陈皮各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炒枳壳6克,白芷6克,防风6克,茅芦根各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胃痛渐止。自觉消化欠佳,食后胃脘堵满,暖气不舒。 脉仍沉弦,仍用疏调气机方法。 川楝子6克,元胡6克,苏叶10克,藿香10克,香附10克,炒枳壳6克,苦桔梗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太黄1克,七付 【三诊】 胃痛已愈。脘腹胀满亦减。自觉一身乏力,困倦嗜睡。脉象弦细。按之沉濡,舌红苔白,肝胆湿热未清,仍用清泄肝胆方法。 荆芥炭10克,防风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炒山栀6克,茵陈10克,佩兰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四诊】 药后嗜睡明显减轻,精神转佳,惟下肢困乏无力,大便干结。肝胆热郁渐减,仍用原方进退。 佩兰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苏叶10克,青陈皮各10克,炒山栀6克,茵陈10克,焦兰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七付。 【五诊】 大便干结难下,每周始便一次。心烦梦多。胃痛脘胀皆愈,精神亦佳。肝胆郁热已久,正值长夏,湿热偏盛,仍用清化湿热方法。 茵陈10克,栀子6克,柴胡6克,黄苓6克,川楝子6克,佩兰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大腹皮10克,青陈皮各10克,滑石10克,大黄5克。 药后大便畅行,食眠均佳,脉舌如常,胃痛始终来发,遂停药观察。并嘱其慎饮食,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按】:胃痛5年余,屡服中西药物疗效欠佳。赵师根据其脉象沉弦,嗳气不舒,面色花斑等脉证,断为肝气郁结日久,横逆犯胃。投以升降散疏调气机,以解肝郁,立收止痛之效。且初诊之后,胃脘始终未再发生。在辨证上,脉象沉弦乃典型的肝郁脉象,下手脉沉,便知是气,弦主肝郁,其面色花斑亦为气机郁滞的确征,此征多见于见于性格内向,爱生闷气之人,女性多见,当从肝郁治之。方中防风等风药的运用,更有深意,一则除湿,所谓湿盛者,助风以平之;二则升阳,使清阳上升则脾运;三则疏肝,风药以辛为用,乃肝之所喜,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也。方中未用传统的止疼之药,而收止痛之效者,治在其本也。
看看你舌背上是否有粗大筋脉是黑色 浅表性胃炎 陈某某,女,39岁。 【初诊】 胃脘作痛5年余,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现症食后胃脘即痛,嗳气不舒,脘腹胀满,面部色暗花斑。脉象弦细且沉,舌红苔白,肝郁日久,横逆犯胃。先用疏调气机方法。 旋复花10克,代赭石10克(先煎),青陈皮各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炒枳壳6克,白芷6克,防风6克,茅芦根各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胃痛渐止。自觉消化欠佳,食后胃脘堵满,暖气不舒。 脉仍沉弦,仍用疏调气机方法。 川楝子6克,元胡6克,苏叶10克,藿香10克,香附10克,炒枳壳6克,苦桔梗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太黄1克,七付 【三诊】 胃痛已愈。脘腹胀满亦减。自觉一身乏力,困倦嗜睡。脉象弦细。按之沉濡,舌红苔白,肝胆湿热未清,仍用清泄肝胆方法。 荆芥炭10克,防风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炒山栀6克,茵陈10克,佩兰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四诊】 药后嗜睡明显减轻,精神转佳,惟下肢困乏无力,大便干结。肝胆热郁渐减,仍用原方进退。 佩兰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苏叶10克,青陈皮各10克,炒山栀6克,茵陈10克,焦兰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七付。 【五诊】 大便干结难下,每周始便一次。心烦梦多。胃痛脘胀皆愈,精神亦佳。肝胆郁热已久,正值长夏,湿热偏盛,仍用清化湿热方法。 茵陈10克,栀子6克,柴胡6克,黄苓6克,川楝子6克,佩兰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大腹皮10克,青陈皮各10克,滑石10克,大黄5克。 药后大便畅行,食眠均佳,脉舌如常,胃痛始终来发,遂停药观察。并嘱其慎饮食,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按】:胃痛5年余,屡服中西药物疗效欠佳。赵师根据其脉象沉弦,嗳气不舒,面色花斑等脉证,断为肝气郁结日久,横逆犯胃。投以升降散疏调气机,以解肝郁,立收止痛之效。且初诊之后,胃脘始终未再发生。在辨证上,脉象沉弦乃典型的肝郁脉象,下手脉沉,便知是气,弦主肝郁,其面色花斑亦为气机郁滞的确征,此征多见于见于性格内向,爱生闷气之人,女性多见,当从肝郁治之。方中防风等风药的运用,更有深意,一则除湿,所谓湿盛者,助风以平之;二则升阳,使清阳上升则脾运;三则疏肝,风药以辛为用,乃肝之所喜,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也。方中未用传统的止疼之药,而收止痛之效者,治在其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