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从少阳论治颈椎病

我西医知识有限,向你学习了。谢谢探讨支持。

我从事的就是骨伤专业,颈椎病患者很多,特别现在呈上升趋势。患者也越来越年轻了。
 
此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
 
很喜欢楼主的帖子,但没有找到楼主论述的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的文章。麻烦楼主给过链接好吗?
 
这个,这个
实在太伤寒了嘛,佩服佩服!
 
这个,这个
实在太伤寒了嘛,佩服佩服!

不方便公开就算了。我只是中医爱好者,目前正思考如何扩大陈宝田教授“小四五”汤的应用范围,看到你临床擅长使用小柴胡汤,故对你关于少阳病的认识很感兴趣。
 
平素忙于坐诊,偶来论坛,幸遇同道,借贵处把我对颈椎病的经验分享一下:病因:局部气滞血瘀,或者相关脏腑功能退化着重表现在颈椎上。方子:桂枝10-15 白芍30-60(量大时酌加苍术) 葛根30-60 鸡血藤30-60 秦艽10 威灵仙10 甘草10 其他的随症加减 像牛膝 木瓜 桃仁 红花 乳香 没药和补肾的 理气止痛 化痰的什么的,好掌握。还是着眼局部的气滞血瘀,十之八九收效。另外我是配合针灸的,针灸取穴除了常用的,重点在阿是穴,也是膏按摩的常做手法的地方。另外推荐中药热敷,效果很好,现在年轻人懒得喝汤药,外敷不错:伸筋草 五加皮 红花 川椒各100 布包浸湿上蒸锅蒸30分钟,温度适宜时热敷,效果不错。
重点:少阳治颈椎。我的看法是非常可行啊!我平时治胃病常选柴胡剂,对胃疼的病人经常用到版主的方子,意外收获就是颈椎病的患者随访时告诉我,脖子、后背不疼了、不沉了,后来反思:有的医家认为少阳的半表半里也包括肌肉外表的那层膜,筋膜?大家都认同颈椎病的疼痛为神经卡呀造成吧?那么调和半表半里的筋膜,使筋膜内部的压力减低,从而止疼没错误吧?适当的加些理气化痰活血的药不就行了?于是我就试探着来,效果居然很好,不过就是比葛根汤慢,葛根汤用对了,一副药就明显见效,我一般都开3剂,有的年轻患者1剂好了,推荐朋友过来的就问我:能不能给开1剂,要不回头我好了,懒得喝,还得扔了,浪费。
关于葛根:葛根,多年生藤本科植物,生长于岩石之上,且能起地底之阴精以滋润周身,柔和调达,现代医学的愈风宁心片就是葛根,还有输液用的葛根素,都是可以治疗冠心病的活血药。那么背项强几几用它就对了,血瘀用它就对了,痉挛用它就对了(像什么胃肠痉挛,肌肉痉挛,就等于654-2了,它调达啊),滋润骨关节用它就对了,它起地底之阴精滋润啊,除了生津止渴还这么个功效,这是我自己理解的。学生来了,到此为止。不足之处,多批评,一定要批评,我才能多进步。
 
平素忙于坐诊,偶来论坛,幸遇同道,借贵处把我对颈椎病的经验分享一下:病因:局部气滞血瘀,或者相关脏腑

经验很好,值得学习。葛根汤应用必须符合其应用条件,不必一见颈椎病就加葛根,如果不符合应用葛根的条件,加用也未必有效,不知同意此观点。另,也不必见痹症就加祛风散寒除湿药,若不对症,效果也必不理想。另,颈椎病本太阳病,但其引起之原因乃少阳病兼痰湿所致,故治在少阳。太阳病有外感引起的,也有内伤引起的,关键要辩证。不知对此有何理解?
 
不方便公开就算了。我只是中医爱好者,目前正思考如何扩大陈宝田教授“小四五”汤的应用范围,看到你临床

不保守,只是对少阳病的认识还未成熟,故尚未公开,不久会公开的。多多交流。
 
期待下文,看有经验的老师在讨论一个病真是酣畅淋漓
 
很好 我以前多用葛根汤加减治疗
 
很好的经验,看来伤寒处处藏玄机。
 
很好的经验,看来伤寒处处藏玄机。
 
很喜欢楼主的帖子,但没有找到楼主论述的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的文章。麻烦楼主给过链接好吗?

写了一篇《少阳病之我见》,不知看到没有?也许会有帮助。
 
很好的经验,学习,实践,提高,进步。谢谢。
 
谢谢平凡老师。我已经看了,受益良多。
最近几个月,我喜欢用“小四五汤”加味治疗家人之疾,故对老师从少阳论治疾病比较关注。
 
谢谢平凡老师。我已经看了,受益良多。
最近几个月,我喜欢用“小四五汤”加味治疗家人之疾,故对老师从少

小四五汤乃陈宝田教授治疗肾炎的房子,但观其组成,亦乃小柴胡汤加减,病在少阳,兼有血虚血瘀和蓄水。柴胡汤非为解表之剂,因少阳病之病邪非如太阳之从表解,也不象阳明之从里解,而是既可以从表解,也可以从里解,或表里分消同解,表现为:汗出 或二便稍多,此即叶天士所谓上下分消治在少阳气分之意也。叶氏之理解少阳精确到位矣,只是少人发掘弘扬而已。少阳病只是较多见而已,并非所有疾病皆从少阳论治。《伤寒论》分病位为三:太阳少阴相表里,为表中之一表一里,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也;阳明太阴相表里,为里中之一表一里,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也;少阳厥阴为表里,为半表半里之一表一里,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也。病位既明,寒热无错,再辩方剂,治病无不愈。乱说一气,见笑矣。
 
小四五汤乃陈宝田教授治疗肾炎的房子,但观其组成,亦乃小柴胡汤加减,病在少阳,兼有血虚血瘀和蓄水。柴

我不是临床医生,虽然以前利用业余时间摆过摊,但属无证行医。我对小四五汤的理解,也是偶然碰巧治好母亲的病,才去胡乱思考其理的。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不成熟想法,请平凡老师指教。
我对一气周流观的理解
一气,不仅仅是指无形物质气,还包括有形液体物质津血水。所谓一气周流,是指气血津水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正常运行,即升降出入运动。出入为气之表里运动,升降为气之上下运动。气液是一体的,如影随行。津血水有形液体物质之升降出入变化,反映的实际上就是无形物质气的升降出入变化。但,通过有形物质变化来说明和把握无形物质的变化,感觉更实在一些,同时操作性也强一些。言气不言液,其实液在其中,但感觉抽象,难以把握。言液不言气,其实气在液中,但感觉具体,方便理解。理还是那个理,但换种说法的好处在于:通过对有形之液的调整来实现对无形之气的调整,降低了理解和操作难度。

气之升降出入运动是一个整体协调运动,但有快慢之区别。人在工作时,气之运行较快;人在睡眠时,气之运行较慢。气之升降出入运行由慢到快为阳,由快到慢为阴。阳主里出表,阴主表入里。出表不及为阳虚,宜温阳促动;入里不及为阴虚,宜滋阴制动。

津血为营养物质。津为水之清者气化而成,在脉外运行全身;血由津充,运行于脉内。

精气为动力物质。气由精散而成,为津血水流动之能量;精为气聚而成,为储藏于肾的化气物质-能源。能量为正在使用的动力物质,能源为备用的动力物质。气之功用表现为神。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气血精津皆来源于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并相互影响。

病者,气之升降出入运行异常也。当其发生异常时,则可导致局部地方气滞为郁气,津凝为痰湿,血凝为瘀血,水停为邪水。湿盛如车子超载运行,血淤水停痰饮如路障,气虚如车子发动机马力不足——精化气不够-阳虚;精虚如油箱油不足——肾收藏之力弱化-阴虚。

治病用药,就是要恢复气血津水四者的正常运行。小四五汤着眼于津血水的协调流通,是恢复一气周流的最好选择——液行气顺,邪去正安。

小四五汤功效:流通津血水,祛除痰湿瘀;新陈代谢谢旺,一气周流圆。

自拟方——流通气液汤
姨妹夫2010年7月中旬到重庆装修房子,因其晚上住在自己装修的房子里,感受湿热之气而膝盖疼痛。

8月6日到綦江姨妹家,我针对湿热诱因,导致气液偏湿偏热而郁(运行不畅)病机,采取清热除湿,畅通气液循环为治。

8月7日处方:苍术20黄柏15牛膝30苡仁30白芍15甘草10,二剂,服后好转;

另因每年夏天皮肤发痒,8月9日处流通气液方:苍术30白术30牛膝30防己15苡仁50甘草10(方药中之苍牛防己汤+苡仁、甘草-通过健脾除湿促进气液循环) 桃仁15红花10生地30川芎10白芍15赤芍15当归30 (桃红生四物汤-通过活血促进气液循环) 防风15黄芪30(合白术为玉屏风散,加强气液循环达表动力)二剂,8月12日停药观察,膝盖已不痛,身痒亦大为好转。

8月19日电话询问,膝盖不痛,身亦不痒。

在我为他医治之前,他到新桥医院进行过检查,专家说膝盖有积液,可能之前受过伤,叫他准备一万块钱做手术,我叫他先吃中药试试再说,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治好他这病,我没挣一分钱,除国家报销部分外,为他至少节约了5000元。


母亲小便涩痛治验
2011年12月初,86岁高龄的母亲解小便少而痛,处方陈宝田教授“小四五汤”3剂,服后好转,但仍未全愈,考虑到之前做B超有肾结石,改服“小四”汤加茯苓、金钱草,代替五苓散,并结合排石专家理论重用熟地助肾气收藏。服2剂而愈。
小柴胡汤(柴胡20 黄芩10 党参20 大枣10 半夏10 生甘草5 生姜10 )-扶阴-舒通气机使津液先升后降;

四物汤( 当归15 熟地30 川芎10 赤白芍各10 )-活血;

茯苓20 金钱草30-利水。

三方合用则使津血水三者正常流通。服药后精神特别好,上五楼也不觉得吃力了。
通过对母亲的治疗,想到了小四五汤的妙处。

表妹感冒喉咙鼻孔不舒服、声音嘶哑
小四五汤加桔梗2剂,服后好转。2012年1月14日,因身体虚,处方:小四五汤合小剂量麻附辛汤+玉屏风散+半夏泻心汤,麻附辛汤+玉屏风散意在加强表部(肺部)气液循环而宣肺解郁,半夏泻心汤意在加强脾胃升降。气液循环,表多则里少,强上自然要弱下,故五苓散用小剂量,以便气液上达。16日1剂服完,明显好转。

老婆身痒牙痛-舌质淡白,口不渴
小四五汤合小剂量麻附辛汤+玉屏风散(身痒)+花椒,痒为寒气袭表,导致表部营卫气液循环不畅,故宜加强表部气血循环功能,五苓散用小剂量,2剂。处方:

柴胡20 黄芩10 党参20 大枣10 半夏10 炙甘草10 生姜10 ——小柴胡汤

当归30 生 生地各30 川芎10 赤芍15 白芍10——生四物汤

猪苓5 茯苓5 泽泻10 白术各5 桂枝10 ——小剂量五苓散

麻黄5细辛3附片10——麻附辛汤

黄芪30防风10——与白术成玉屏风散

因气液郁于上,以调动气液达表上行为主,故五苓散用小剂量。


2012年1月14日下午牙痛减轻,晚上12点钟上床,略感身痒,15日下午牙痛消失。16日一切正常。




2012年1月15日——小女儿感冒,舌质淡,口不渴,清鼻涕多
柴胡20 黄芩10 党参20 大枣10 半夏10 炙甘草10 生姜10 ——小柴胡汤

当归30 熟地30 川芎10 赤芍15 白芍10——四物汤

猪苓10 茯苓20泽泻10 白术各10 桂枝10 ——五苓散

麻黄5细辛5附片10——麻附辛汤

黄芪30防风10——与白术成玉屏风散

处方原理:肺开窍于鼻,营卫气液偏虚,肺之功能失调——促周流的同时,补气(玉屏风散)扶阳(麻附辛汤)调气液达表入肺。小柴胡汤与五苓散均用常规量,目的是升清与降浊并重。服3剂后愈。

1月29日,针对前几天受凉又感冒,流清涕多,咳嗽痰多,处方如下:

柴胡20 黄芩10 党参20 大枣10 半夏10 炙甘草10 生姜10 ——小柴胡汤 ,

当归20 熟地20 川芎10 白芍10——四物汤

猪苓10 茯苓20泽泻10 白术20 桂枝10 ——五苓散

加苍术20陈皮10青皮10枳实10 百部10杏仁10

意在增强行气除湿止咳功能,本应加厚朴10,成平胃散,但忘记加了,看服后效果。

30日中午11点空腹服药后,腹泻清水——排湿反应,好。2剂药服完,咳止涕少
 
我不是临床医生,虽然以前利用业余时间摆过摊,但属无证行医。我对小四五汤的理解,也是偶然碰巧治好母亲

看得出来,你对中医用功甚深,有悟性。然,要想学习中医,我劝你要从张仲景学起,先把《伤寒论》、《金匮要略》弄通弄明白,自然会一通百通。古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想来意思你该明白。你对一气周流的理解,加入了你自己的创造和感悟,临证也有效果,但,真得应对万病,恐怕就会捉襟见肘了。一气周流,你与升降出入联系了起来,其实,说一气周流也好,说升降出入也好,不如说新陈代谢谢,新陈代谢谢虽是西医的说法,但,更能说明人体的运动形式。一气周流和升降出入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人体的新陈代谢谢。不知这样说,你是否能理解。如果能理解的话,再看表证之汗法,里证之清法和下法,半表半里证之和法,其目的皆是促进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谢,以之来排除病邪。当然,我说的是三阳病之实证。能理解这些就可以了,三阳病之实证和三阴病以后可以讨论。我说的过于简单,但,一旦领悟对临床会有提纲挈领之效。啰啰嗦嗦说了半天,绝没有要为人师的意思,指教更是提不上,只是同道之间的互相讨论而已。见笑,见笑,以后多交流。另外,对气血津液你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给你提三个问题:汗法的目的是什么?
和法的目的是什么?
清法和下法的目的是什么?
它们都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
希望我们共同思考,这对于我们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有重要价值,我认为。一孔之见,多多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