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2010年是小柴胡汤年 (原创)

bygzp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01
帖子
669
获得点赞
24
声望
0
2010年是小柴胡汤年 (原创)

2010年1月20日 大寒之日交接进入庚寅年,据五运六气推演,庚寅年全年的气候情况:从五运分析,除四运外,其余各运都主正常气候;从六气分析,均主正常气候。从中运和司天、在泉分析,中运由阳金而转为平气;寅年少阳相火司天,上半年火气主事;下半年厥阴风木在泉,风气主事。运气结合,则可知火气和风气为全年气象的主要特征,故在这种气象条件下 ,无论是新发疾病,还是原有疾病的病症表现,大多都应是带有 风和火的特征的, 或是受风和火的影响的;所以,其总的治疗主导思想当注重清热泻火和祛风熄风,总的治疗原则应“上咸寒,中辛温,下辛凉”,选择方剂全年特别是上半年以小柴胡汤为首选方剂,其次逍遥散、四逆散也不失为有效方剂, 下半年乌梅丸也会有比较多的用场的。
除上述方剂外,各气间的感冒可对症选择如下药物:
1。初气(1月20日--3月20日):此气属正常气候,春阳上升,气候温暖,风雨适度。此间的伤风感冒,一般可用 小柴胡颗粒+防风通圣丸 , 在过热或过凉的地区 ,可用荆防败毒散、麻黄汤、桂枝汤等。
(未完待续)

以上井蛙之见, 欢迎拍砖。
 
这不是说用防风通圣一方就够了?
 
运气学说确实值得中医重点学习
 
我认为辩证中注意这方面的加减,而不是一成不变,否则就太僵化了吧
 
回复 4# djsmy


嗯,赞同
运气对人体有影响,但不同地域的气候也不一样,个人体质有差异,作参考很有益处,太僵化反生害了
 
应该是以此为基础方,在这个方子上进行加减的意思。
 
我早不久开了一个方,其中大黄闻一闻没有一点大黄的气味,骨碎补好像也不一样了,成了长条切开的。不知是怎么回事。
 
听起来有点虚,不过本身小柴胡汤的使用范围就是很广的
 
回复 1# bygzpf

2010年是小柴胡汤年 (原创)

2010年1月20日 大寒之日交接进入庚寅年,据五运六气推演,庚寅年全年的气候情况:从五运分析,除四运外,其余各运都主正常气候;从六气分析,均主正常气候。从中运和司天、在泉分析,中运由阳金而转为平气;寅年少阳相火司天,上半年火气主事;下半年厥阴风木在泉,风气主事。运气结合,则可知火气和风气为全年气象的主要特征,故在这种气象条件下 ,无论是新发疾病,还是原有疾病的病症表现,大多都应是带有 风和火的特征的, 或是受风和火的影响的;所以,其总的治疗主导思想当注重清热泻火和祛风熄风,总的治疗原则应“上咸寒,中辛温,下辛凉”,选择方剂全年特别是上半年以小柴胡汤为首选方剂,其次逍遥散、四逆散也不失为有效方剂, 下半年乌梅丸也会有比较多的用场的。

除采用上述方剂外,各气间的感冒可对症选择如下药物:
1。初气(1月20日--3月20日):此气属正常气候,春阳上升,气候温暖,风雨适度。此间的伤风感冒,一般可用 小柴胡颗粒+防风通圣丸 , 在过热或过凉的地区 ,可用荆防败毒散、麻黄汤、桂枝汤等。
2。二气(3月21日--5月20日):此气属正常气候,由温转热,风调雨顺,雨水较多。人们易于感受温热病邪和湿邪, 宜用三黄片之类清心泻火,或用藿香正气之剂芳香化湿、调理脾胃。
3。三气(5月21日--7月22日):此气属正常气候,天气炎热而不亢,风雨适度。人们易于感受暑热之邪,发生署病,宜用白虎汤、人参白虎汤之类,或多食西瓜。
4。四气(7月23日--9月22日):此气属正常气候,天气由热转凉,风雨适度,燥湿相济。人们易于内蕴湿邪,或感受早秋温燥之邪,宜用藿香正气之剂+防风通圣之剂、黄芩片等,宜多服薏米等物。
5。五气(9月23日-11月21日):此气属正常气候,风雨适度,凉爽宜人。人们易被秋凉肃杀之气所伤,宜用麦门冬汤之剂等,宜多食梨、甘蔗、百合等物。
6。终气(11月22日-1月20日):此气属正常气候,气候寒冷,雨雪适度,或雨雪偏多。人们感受寒冷之气,易于感冒、伤寒、咳嗽、中风等。宜用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四逆汤等,宜常服生姜红糖水。
以上说的是一般情况,随地区不同可有差异,一定不可拘泥,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

总的说来,2010年是风火主事,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易于出现“中风”危象,其次宜发心理情志(精神)疾病、皮肤病(疮疡。斑疹等)、易于发热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大部分情况在出现小柴胡汤证时,若能及时应用小柴胡汤之剂 等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所以我说,2010年是小柴胡汤年。起码在2010年度里,小柴胡汤之类的应用频度是相当多的。

这就是中医的治天、治地、治时间,而不是单纯治人。

以上井蛙之见, 欢迎拍砖。
 
防风通圣是个好方,小柴胡也是好方,防中风用于现代人可处防风通圣,其中大黄通腑,麻黄开腠,石膏清里热,滑石清利小便导热。
 
是的这一年的大小柴胡确是较往年有点多!
 
陰阳 五运六气 乃中医之核心 故曰 不知年之所加 气之同异 不足以言生死
 
版主的文章很适用的。我是学西医的,农村卫生室的,对中医有兴趣,不敢随便开中药。现遇到一患者,男,65岁,两周前由外感出现发热38度以上,予氨苄静滴加感冒药后热退,两天后患者以下午和夜间发热,清晨热退,再用氨苄加退热药效不佳,但咽不痛,微咳,夜间热不能寐,口干(此症平常也有)纳差,乏力,二便正常。有烟酒嗜好,平常身体健康。去市医院胸片正常,乙肝表抗阴性。血常规未查。咽不红,舌苔黄厚腻,舌质红绛,脉60次/分。请教先生用中医怎样辨证论治。
 
近三天又出现下午发热38度以下,予氨苄一组加小能量一组,口服清开灵软胶蘘,第一天夜热退,出汗较多,后两天夜也出汗多,不发热,仍口干,纳差,精神不佳。看舌苔黄有所减。昨晚未出汗,未输液,继服清开灵软胶蘘,以观后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