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慢性胃炎请各位高人帮忙看看

小妮子有点任性和率真,就别再说她了。谢谢!

梅朵是中医爱好者,平时喜欢开玩笑开惯了的,莫生气
 
平时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粗纤维、清淡的食物。避免食物、药物对胃的刺激。
 
继续请高人帮忙分析病情,治疗从哪里入手,有啥好方子,半夏泻心汤行吗

不行,该汤仍然苦寒,虽能够降胃气,但对中焦无火者还是很有损伤的,加上是网诊,建议还是用平和的药物要稳妥些
 
有只中成药"胃乃安"也挺不错的,只是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关键是好了也要吃上一段时间.中间再随症就医.
 
哎。中医真的要完了。 楼主明醒脾肾阳虚。是主症。。上面的方子几乎都不行。
金钱草30 公英20 腊梅花10 西青果10 柴胡12 枳实10 厚朴10 败将草20
茯苓20 瓜蒌6 半夏15 黄连6 补骨脂50 甘草10 乌贼骨20五付基本解决
 
我看的情况是胃阴不足,肾寒上泛,以下是自己治胃疼时吃的方,吃了六剂后好转。方如下:玄参20克,麦冬10克

此方用不得。服了会火上加油
 
哎。中医真的要完了。 楼主明醒脾肾阳虚。是主症。。上面的方子几乎都不行。
金钱草30 公英20 腊梅花10 西

这位兄弟说的有道理,我说最近怎么白天尿频,腰酸,肾虚啊,谢谢啊,用这个方试试
 
大家帮忙看看这个的方子行不行

金钱草30 公英20 腊梅花10 西青果10 柴胡12 枳实10 厚朴10 败将草20
茯苓20 瓜蒌6 半夏15 黄连6 补骨脂50 甘草10 乌贼骨20
 
我出一个方子就用甘草泻心汤。
胡希恕老: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里头是胃生疾患,《伤寒论》里是这样说的,主要病因是胃虚,看这个方子的用药也是的,它用人参,有甘草干姜汤,这些都是治胃的,加人参、甘草、大枣这些甘温的药物。在《伤寒论》里说是胃虚,客气邪热都往胃里来,所以胃呀心下痞、痞硬。邪气都往这里来,有水气,再有热,它就要呕吐,同时,经过胃肠,它有肠鸣。《伤寒论》里头说,心下痞硬,偶尔肠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可见它是胃肠里面的一个问题。就算属于神经系统,它也是由于抑制神经的关系,看这个条文病人也有精神因素方面的关系,它搁到狐惑里头,也有精神方面不很正常。它起烦,会卧起不安,所以用黄苓、黄连的作用来除烦。他烦是因为热都跑到胃里头了,所以烦,在这是说惑,口腔的溃疡,我们一般用这个方子加减都可以好的。
====
到这里,把狐惑病讲完了。从头想一想,狐惑病很容易明白,也就是关口的地方,中医叫关口的地方,有孔窍的地方,上面口腔,下面前后阴,眼睛,这些孔窍粘膜的地方发炎了,就是白塞氏综合症,这是西医的说法,据我们古人的说法,颇似白塞氏综合症,虽然不是白塞氏综合症的说法,但是把它概括进里头了,就算不是白塞氏综合症的病,真正口腔溃疡,前后阴的溃疡病,用这种法子,也很适合。这些我都实验过。我的一个侄子,他那地方老出血,他是痔疮,相当厉害。来西城医院开的刀,开完刀,那地方肿痛,淌血。我就给他吃这个药,吃了就真的好了。所以说不是非是狐惑病才用这个药,有这种情况,尽管用。像其它的溃疡,口腔溃疡,我们有甘草泻心汤,屡试屡验。
在用寒凉清火的大夫都是庸医
 
自己原方抓三幅。哈哈,不过我是爱好者,您自己参考
 
到这里,把狐惑病讲完了。从头想一想,狐惑病很容易明白,也就是关口的地方,中医叫关口的地方,有孔窍的地方,上面口腔,下面前后阴,眼睛,这些孔窍粘膜的地方发炎了,就是白塞氏综合症,这是西医的说法,据我们古人的说法,颇似白塞氏综合症,虽然不是白塞氏综合症的说法,但是把它概括进里头了,就算不是白塞氏综合症的病,真正口腔溃疡,前后阴的溃疡病,用这种法子,也很适合。这些我都实验过。我的一个侄子,他那地方老出血,他是痔疮,相当厉害。来西城医院开的刀,开完刀,那地方肿痛,淌血。我就给他吃这个药,吃了就真的好了。所以说不是非是狐惑病才用这个药,有这种情况,尽管用。像其它的溃疡,口腔溃疡,我们有甘草泻心汤,屡试屡验。
 
蒲公英/生酸枣仁/黄精/灵芝/芦苇根(到乡下采挖新鲜的最好,大量)/甘草 ,煮水做茶即可。
 
蒲公英/生酸枣仁/黄精/灵芝/芦苇根(到乡下采挖新鲜的最好,大量)/甘草 ,煮水做茶即可。

谢谢兄弟回复,能不能帮忙辨一下证
 
大柴胡加茯苓苡仁泽泄。舒肝泄热兼以渗湿。
 
苦求好几日,也没碰到个说的一清二白的,哎
 
我认为肝胃不和是不错,胃有热不得宣降,则上,有口气,气不输则腹胀,胸闷用疏肝饮本不错,但是如果脾有湿,湿困脾土,凊阳不得上疏与肺,再加上柴胡疏肝散,易伤阴,肺阴伤,故肺火上犯而见咽炎等症,然后又清火,火去病以为好,结果又犯,脾湿不除,况清热苦寒之剂又易伤阴,阴伤脾虚又盛,肝又来克脾土,造成病情反复难愈,本人以为应以本脾有湿着手,治以健脾利湿,滋阴清热为主。兼以疏肝,但是学生只是看楼主用药及舌苔进行分析,难免有错误,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