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经》文字考辨及相关医史文献探讨

17 “制”
牛 字小考(制牛,上下结构。键盘打不出此字,故正文中用■代替)
(文章来源: 《医古文知识》1999年 第01期 析义解惑 P37)
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 金 栋

关键词:■ 掣 觢

“■”字《内经》全书只出现一次,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但古今注释不一,仅其读音,就有以下几种:

1 读dao(导)音。

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王注云:“■读为导。导引则气行条畅。”朱海玉等编的《医药误读字辨》(安徽科技出版社,1986年)从之。

2 读che(彻)音。
见李戎《中医难字字典》(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年)。

3 dao(导)、che(彻)二音并存。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编《中国医籍字典》(江西科技出版社,1989年)。

4 读chi(赤)音。
见张登本、武长春主编的《内经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到底读何音?使后来学者无所适从,有考证之必要。

按:■,《太素•卷三•首篇》及《甲乙经•卷六•第七》均作“掣”。杨上善注:“引也。”《太素》和《甲乙经》皆在王冰注《素问》之先,是公认的最能保存《素问》王冰注释工作前原貌的传本,所以历代注家宗者甚多。如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掣。”明•张介宾《类经•论治类》注:“■,《甲乙经》作掣,挽也。”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原文直接用“掣”字。

又按:■,《康熙字典》:“《集韵》……本作觢。”■是觢的异体字。而觢与掣为通假字,如《康熙字典》:“《集韵》:掣、觢通……或作■。”(“觢”之异体字“■”与“掣”可通假)显然,《太素》《甲乙经》之“掣”为本字,《素问》之“■”为借字。借字当读本字之音,所以“■”字应读如“掣”音,即che(彻)才正确。另有说“■”与“掣”是传抄致误,即“手”误作“牛”。因牛、手极相似,草写极易致讹,可备一说。

■,义拽拉,就是杨上善所说的“引”,张介宾所说的“挽”。气虚则易下陷,故宜提而升之。“■引”,提拉牵引之义,已明。
 
18. “卒中”病名考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3期P156-158)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摘要】 “卒中”一词,目前各类医学杂志、报纸等多认为系西医病名而给予论述。通过对历代有关医籍的检阅及考证后发现,“卒中”原是中医名词(病因)。卒,通“猝”,二字先古今字,后通假字;本字为“猝中”,指“突然受到……伤害”“突然被……击打”之义。后演变为中医症状名称,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义;最后发展成为中医疾病名称。即“卒中”本是中医病名,亦称中风病,又名卒中风,对其沿革给与详细阐述。此等名称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变相近。
【关键词】 卒中;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变;脑卒中

卒中,指急性脑血管病变。“卒中”一词,目前在各类医学刊物中,出现频率较高,由“卒中”组成的词亦较多,如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静止性卒中、亚临床卒中、小卒中、大卒中、脑卒中等。并有许多由“卒中”一词命名的刊物,如《中国卒中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及一些三甲医院开设有“卒中病房”。而且国际上尚有国际卒中学会(ISS)、世界卒中联盟(WSF)和世界卒中组织(WSO)等,并且将从2008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等。那么“卒中”究竟是中医病名,还是西医病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病学专家王忠诚教授在《名医名家谈脑血管病》中云:“脑卒中是由外文stroke 翻译而来,可确认为是脑血管病,并以急性脑血管病变为主。”[1]高校本科、硕本连读教材《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一章中,对病名“脑卒中”的论述,后面括号内有一外文名称stroke[2-3],显然是指舶来品,一个洋名称。而对“卒中”之读音,读“足钟,zu zhong”者多,对此笔者认为欠妥。兹不揣浅陋,陈述于下。

一、卒中,当为“猝中”,原是中医名词

卒中一词,本是中医名词,首见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该书有“救卒中恶死方”“治卒中五尸方”“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治卒中风诸急方”等记载[4]3777-3790。该书多系“卒中、卒得、卒发”等多种危重疾病之急救方法,故原名称《肘后救卒方》。按:卒,通猝,音“促,cu”,猝然、突然、急暴之义。中,音“众,zhong”,被击打、受伤害之义。卒中,当为猝中,指“突然被……击打”“突然受到……伤害”。如卒中风,指突然受到风邪伤害;卒中暑,指突然受到暑邪伤害;卒中恶(感受秽毒或不正之气),指突然受到秽毒或不正之气伤害等。此乃“卒中”之本义,后起之词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卒中,当读“促众,cu zhong”,非读“足钟,zu zhong”。

二、卒中又是中医症状名称

卒中后,即“突然受到……伤害”以后,可以出现“欲死”等症状,如《肘后备急方》有“卒中恶、短气欲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卒中风,瘫,身体不自收,不能语,迷昧不知人”等记载[4]3779-3791。此“死”非指死亡,指猝然如死而气不绝也,即“迷昧不知人,不省人事、昏厥是也”,西医称意识障碍者,后世有“卒中暴厥”之名称。如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诸中门•卒中暴厥》云:“暴病卒死……俗有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之别,但见猝然仆倒、不省人事。”[4]4723即无论受到什么伤害,凡出现“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皆可称为“卒中”,非限于风邪一种。由此可见,卒中由原来的中医名词,逐渐演变成症状名称。卒中某种病邪,如卒中风、卒中气、卒中食、卒中寒、卒中暑、卒中湿、卒中恶等,皆可简称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等名称。中这些病邪后,皆可出现“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三、卒中本是中医疾病名称

卒中还是中医病名,即中风病,又称卒中风。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中医大辞典》云:“卒中(促众,cu zhong),即中风……一作猝中,又称卒中风。因中风是猝然发生昏仆,不省人事等症,故名。”[5]

1. 中风病导源: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6]。此今之中风病的病名解释,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相近。

中风之病名,虽首见于《内经》,但非指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急性脑血管病,系指外受风邪而言。等于《内经》无中风病名,但对中风论述甚详。在病名方面,根据症状和发病阶段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卒中昏迷期有击仆、大厥、薄厥等;半身不遂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名称。中风之病名,实首见于汉代张机《金匮要略》,该书有“中风历节病”一章。根据病邪的深浅与病情的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等四种,历代医家多沿袭而用其名称。后世医家将中风病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实导源于此。

《内经》认为,半身不遂(偏枯)等症发生原因,或系外受风邪而得。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发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汉代张机《金匮要略》秉承经旨,认为中风病系“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正因为如此,在唐宋以前,中风病的病因,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此正是称为中风病之缘由。现今看来,上述两部经典之理论,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认为是“外受风邪”欠准确。所以唐宋以后的医家,则提出质疑,持不同观点。如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在其《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云:“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7]而明代医家张介宾则认为中风病与风邪无关,提出“非风”病名。《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竟以非风名之,庶乎使人易晓,而知其本非风证矣。”[8]

2. 卒中风之导源:

卒中风之病名,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云:“卒中风,瘫,身体不自收,不能语,迷昧不知人。”[4]3791后世或有沿用其病名者。如《千金要方•卷八•诸风第二》云:“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9]《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云:“生姜生附汤,治卒中风,涎潮昏塞不知人。”[4]7485《医学启源•六气方治》云:“花蛇续命汤,治卒中风,牙关紧闭,精神昏愦,口眼歪斜,不知人事,痰涎不利,喉中作声。”[4]7657等。卒中风作为中医的病名至今仍沿用,如现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将“卒中风”作为中医急症之疾病来论述。《中医急诊学》云:“卒中风,是指……发病迅速,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蹇语塞或失语,甚则神昏……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急救。”[10]

3. 卒中病名导源:

卒中作为中医的病症名,首见于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治诸风》云:“至宝丹,疗卒中急风不语……乌犀丸,治丈夫妇人,卒中诸风,牙关紧闭,膈上多痰,或语言蹇涩,或口眼歪斜……三生饮,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涌。”[4]4076-4086《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云:“白散子,治肝肾虚,为风所袭,卒中涎潮,昏塞不语。”[4]7485从以上诸方所治病证来分析,卒中既是一个中医名词(指病因),又是一个病(症)名。三生饮所治之病证,乃系“卒中”病名之始端。而在历代医籍中,多系将“卒中”一词,或指病名,或指症名,或指病因来论述,无明确的命名标准。

由于古代病、证、症、因,四者名称使用不规范,无严格的区分标准,多混称,所以卒中、卒中风、中风病在历代医籍中多相提并论而混称并存。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风治法》云:“铁弹丸,治男子妇人一切风疾,无问远近,瘫痪中风,口眼歪斜,言语蹇塞……卒中,不语迷闷。”[4]7486-7487《医学启源•六气方治》云:“至宝丹,治卒中风急不语,中恶气绝,中物诸毒……风热卒中、客忤。”[4]7658《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11]

至明代,卒中病名基本确立,或是中风病一症状。如《医学纲目•中风》云:“中风,世俗之称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言,唇吻不收是也。然名各有不同,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乃初中风时如此也。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经称为偏枯,世又称为左瘫右痪及腲腿风,乃中倒后之症,邪之浅者如此也。其舌强不言,唇吻不收者,经称为痱病,世又称为风懿风气,亦中倒后之症,邪之深者如此也。”[4]8164《医学正传•中风》云:“曰卒中,曰暴仆,曰暴喑,曰蒙昧,曰?僻,曰瘫痪,曰不省人事,曰语言蹇涩,曰痰涎壅盛,其为中风之候不过如此,无此候者非中风之病也。”[4]8837《症因脉治》中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云:“风邪中于各经之俞,或左或右,则为卒中偏风,半身不遂之症也……至《千金方》,则以《内经》风论发卒中四条,立名中风……《内经》之论中风,总述风邪致病,非专言卒中暴仆之症。”[4]5034-5038

卒中之病案,明代医籍多有记载。如《内科摘要•元气亏损内伤外感等症》云:“车驾王用之,卒中昏愦,口眼歪斜,痰气上涌,咽喉有声,六脉沉伏。此真气虚而风邪所乘,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煎服即苏……一男子,卒中,口眼歪斜,不能言语,遇风寒四肢拘急,脉浮而紧。此手足阳明经虚,风寒所乘,用秦艽升麻汤治之稍愈,乃以补中益气汤加山栀而痊。”[12]或卒中、中风并称之病案亦有记载,如《名医类案•中风》云:“吴能三,患中风,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厥气厥,二陈汤加……邱敏六年三十六岁,患中风,四肢如瘫,此人好色,从幼做买卖,有外事(此风非自外来,由内燥火而卒中也)。[4]6770

中风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机《金匮要略》,因该书理、法、方、药具备,是历代医家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故历代医家多沿袭而用其名称。因“风为百病之长”,历代医家多将中风病列为篇首,当作重要的章节来论述,并成为中医“风、痨、鼓、膈”四大难症(病)之首位,从而使中风之病名一直沿用至今,而“卒中”之病名间或提及。如新世纪高校二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云:“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卒中,当为猝中;应读“促众,cu zhong”,非读“足钟,zu zhong”,本是中医病名。卒中,即中风病,亦称卒中风,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相近。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名医名家谈脑血管病[M].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48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
[3] 吴江.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4] 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5]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71
[6] 周中瑛.中医内科学[M]. 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4,304
[7] 王履.医经溯洄集[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
[8] 张介宾.景岳全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88
[9]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155
[10] 任继学.中医急症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11]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47
[12] 薛己.内科摘要[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
 
19. 古病名“痱病”探源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5期 P310-311)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摘要】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根据经旨之义,参以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家的认识,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痱病”是中风病之古称。其症状表现有偏枯(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知人)及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等,是中风病之中脏腑症也。同时文章将“痱病”与“偏枯”给与鉴别。
【关键词】 痱病;中风病;偏枯;神志障碍;言语障碍

一、关于痱病的病名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瘖徘(痱),此肾虚也。”

按:痱,音fei肥,《说文•疒部》:“风病也。”《尔雅•释诂》:“痱,病也。”《汉语大字典》:“痱,中风病。”因(中)风而痱,故后世医家有“中风痱”、“痱风”、“风痱”等名称。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太素•热病说》:“痱风之状,凡有死别。”[1]744《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第一》:“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2]153《风痱第五》:“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2]167《诸风第二》:“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语,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2]156由此可见,痱即痱病,亦名风痱、中风痱、痱风等,乃中风病之古称。

二、关于痱病的临床表现

据经旨痱病的临床表现有三个方面,即肢体偏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及语言障碍等。

1.肢体感觉障碍(不知痛痒)和运动障碍(偏瘫或全瘫):

经文“身无痛者”,非指身体不痛,而是指肢体感觉障碍、缺失,即不知痛痒之义。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冒昧不知痛处。”明•张介宾云:“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3]张纲云:“痱者,以无所知觉为主,因其邪入内里,心伤神昏,故痛觉不存。”[4]237

经文“四肢不收”者,指瘫痪,即四肢瘫或偏瘫;而瘫痪或系痉挛之硬瘫,或系弛缓之软瘫。如《千金要方•风痱第五》:“夫风痱者……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2]167《丹溪心法•中风》:“四肢不收举,俗曰瘫痪。”[5]7901《医学入门》云:“四肢瘫,此名风痱。”[5]8433《医学纲目•中风》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6]164《中医百病名源考•痱》云:“‘四肢不收’者,本非谓肢体‘全废’之四肢瘫(当仍系或左或右之偏瘫,与偏枯无异),特以神志昏迷,形若无主,体失收持,而一似于四肢全瘫耳。”[4]237《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7]由此可见,古今学者对于“四肢不收”,到底是四肢瘫还是偏瘫,是硬瘫还是软瘫,认识不一。临床观察,中风病昏迷后,由于病变部位不一,发病时间及病程不同,既可以出现四肢瘫,亦可见偏瘫;而偏瘫侧肢体既可是痉挛之硬瘫,亦可是弛缓之软瘫。

2. 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

据经文“痱之为病也……其言微知……甚则不能言”可知,痱病有言语障碍,即喑(瘖)之义。喑(瘖),音yin音,《说文•疒部》:“不能言也。”《太素•经脉病解》云:“瘖,不能言也。”[1]188《医学纲目•中风》云:“其舌强不语,唇吻不收者,经称为痱病。”[6]162故《素问•脉解》有“喑徘(痱)”连词。日本•伊泽赏轩《素问释义》云:“痱,即仲景中风篇所谓‘邪入于脏,舌即难言’者。”[8]

3. 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

经文“智乱不甚,其言微知”者,即神志迷乱但不严重,言语障碍但可交流之义,乃神志昏蒙之浅者也。而若智乱甚,“甚则不能言”者,即神志迷乱严重而冒昧不识人,口不能言或失语之义,乃神志昏蒙之深者也。此正张仲景中风病之中脏腑也,“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医学纲目•中风》云:“痱病有言变志乱之症。”[6]166《杂病证治准绳•中风》云:“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5]4723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中风总论》:“中风之症:猝然倒仆,身热口噤,志乱神昏,四肢俱废,良久不醒,《内经》名曰风痱。”[5]5043“中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9]

三、关于痱病的鉴别

痱病与偏枯在《灵枢•热病》篇中是对举论述的,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灵枢•热病》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偏枯,半身不遂也,偏瘫之古称。据经旨之义,偏枯是半身不遂而痛,言语、神志正常,病变部位轻浅,在分腠之间,如《太素•热病说》:“偏枯病有五别:有偏一箱不收,一也;有偏不痛,此不用并痛,二也;其言不异于常,三也;神志不乱,四也;病在分肉间,五也。具此五事,名曰偏枯病也。”[1]744此正后世中风病之中经络之症也。而痱病是偏枯(瘫)或全瘫,不知痛痒,言语、神志异常,在脏腑,此正后世中风病之中脏腑之症也。张纲云:“病有深浅,其所别者主在于神昏与否,而不在其废。”[4]235

中风病半身不遂症是否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临床观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灵枢•热病》称之为“身偏不用而痛”。偏枯本身或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亦有记载,如隋•杨上善《太素•调阴阳》:“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1]6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风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偏枯小而痛。”[10]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2]153等。而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症状的。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辨》:“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11]由于历代医家所诊治中风病之时期不同,是否有疼痛症状,所见不一,故而说法认识不一。

四、关于今人对痱病认识的比较

对痱病的认识,今人亦不一致。如李戎云:“痱,病证名。相当于现代医学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一种。”[12]《中医大辞典》:“痱,义同废。是一种中风后遗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故名。”[13]解释前后矛盾。《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徘,通痱,废也。瘖徘,病名。《奇效良方》云:‘瘖痱之状,舌瘖不能言,足废不为用。’”[14]罗石标云:“徘。当为痱。偏瘫。”[15]《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神志稍乱,轻者能言,重者不能言。”[7]而对痱病认识最合理的当属张纲的《中医百病名源考•痱》,有云:“先秦时期初以‘痱’而名病者,则本谓‘神识昏迷、无所觉之’之风中脏腑之证也。”[4]234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痱病”乃中风病之古称,系中脏腑之症。临床表现为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及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偏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如此始合经旨之义。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
[3] 张介宾. 类经[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25
[4] 张纲. 中医百病名源考[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 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6]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7] 张登本、武长春. 内经词典[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9
[8] 日本•伊泽赏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202
[9] 周中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8
[10]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11]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 第2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5
[12] 李戎.中医难字字典[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5
[13]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27
[14]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41
[15] 罗石标.说医解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3

(收稿日期:2009-02-05)
 
20. 《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7期 P457-458)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摘要】 中风病之理论肇始于《内经》,但其病因病机之内容,则散见于《内经》诸篇,通过分类检索认为主要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诸多因素实乃“病因—中介(病机)--脑(靶器官)”轴系。
【关键词】《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相似。”[1]此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解释,而对其病因病机,在《内经》中就有详尽的论述。兹不揣浅陋,探讨如下。

1 .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

《内经》认为,中风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的结果即“气虚邪中”论。如《灵枢•刺节正邪论》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正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九宫八风篇》云:“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此即“气虚—风邪入中—经络不通—偏枯”轴系。《内经》对中风病系“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巨大,以至于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目前看来,此观点欠妥,故唐宋以后之医家多提出质疑。“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1]

2. 暴怒伤肝,气机逆乱

《内经》认为暴怒伤肝,气机逆乱可引起中风病。因怒为肝之志,若大怒、暴怒则伤肝。肝藏血,怒由肝血、肝气所生,若肝血充足,肝气亢盛,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 怒生而肝伤,则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气机逆乱,化风或阳亢化火,夹气血上冲于脑导致中风病。《素问•举通论》:“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经文中诸“上”字,在此当指元神之府的“大脑”,而大厥、薄厥等名称,则系中风病昏迷期的称谓。

又《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素问•脉解篇》:“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张锡纯云:“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2] 煎厥乃阳气亢盛,煎熬阴精,阴虚阳亢化火,夹气血上冲于脑所致。

暴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化风,或阳亢化火,风火相煽夹气血上冲于脑,煎熬血液,灼液为痰,导致痰瘀痹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引起中风病。此实为“怒则气逆伤脑”之病机;怒为病因,而肝气亢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即“怒--肝气上逆--脑”轴。

3. 火热亢盛,上扰神窍

《内经》认为火热亢盛,扰于神窍,出现神志昏糊、迷蒙、暴不识人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瞀,神志昏糊、迷蒙之义。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此瞀、瞀(冒)昧、暴病,皆火热为病,虽未名中风之脑病,但火热燔炽,可引动心火,致心火亢盛而上炎,夹气血上冲于脑,扰于神窍,导致中风之脑病。

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逆,气机逆乱。逆由怒而生,“怒则气逆”,此即“气有余便是火”、“怒志化火”之谓也。怒伤肝,肝伤后,导致气机逆乱,或肝气上逆化风,或阳亢化火,皆可夹气血上冲于脑,而成中风病。

火热亢盛,引动心火和或肝火,气逆上冲,夹气血上冲于脑,扰于神窍,既可煎熬血液,灼液为痰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闭(痹)阻脑络,亦可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导致中风病,出现神志昏蒙、猝倒僵仆、不识人等症。此即“火热--心肝上冲--脑”轴。

4. 饮食伤脾,痰湿阻络

《内经》认为嗜食膏粱厚味,可引起中风病之仆击、偏枯等症。《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长期嗜食膏粱肥甘厚味,可损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化热生风,导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经络,上阻神窍,闭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发生中风病。或痰湿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粘滞度增高,痰湿瘀血交结,闭阻脑络而成中风病。此即“饮食--脾(痰湿阻络)--脑”轴。

5. 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

《内经》认为房劳太过,可引起昏厥、喑痱等症。《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内夺,指房劳伤肾,内夺精气而言。

由于气机逆乱,邪气上冲于脑,引起猝暴眩仆、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或瘫软或瘫痪等症,便谓之厥,亦称昏(晕)厥。如大厥、薄厥、煎厥、尸厥、气厥、痰厥等。《素问•厥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发为眩仆,猝不知人,此名为厥。”[3]

肾虚可致厥,在《内经》别篇亦有论述,如《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素问•调经论》:“志……不足则厥。”等。房劳太过,可耗伤肾之阴精,导致气机逆乱,虚火上炎或阴虚阳亢,上冲于脑,出现神昏晕厥、喑痱等症。或肾精不足,上不能滋养脑髓(舌),外不能滋养肢体而致喑痱等中风症状。《素问•厥论》:“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即“劳欲—肾虚—脑”轴。

6. 体质因素

《内经》认为形体肥胖,可致中风病。《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刘完素云:“肥人多中风者……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4]张介宾云:“肥人多有非风之证……然肥人多湿多痰,故气道多有不利。”[5]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油脂油膏过盛导致。此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痰湿壅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粘滞增高,痰瘀交结,闭组脑络或油脂油膏过盛,痰瘀郁久而化热生火,灼破脑络,血溢脑内而成中风。此即“肥胖—经络(痰湿热瘀)—脑”轴。

7.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等病因病机实乃“病因—中介作用(病机)—脑(靶器官)”轴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131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3]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392
[4]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48
[5]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4
 
21. 《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10期 )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河北,河间 062450)

【摘要】 中风一词,首见于《内经》,指病因,即外受风邪而言;非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中风病(卒中)。而现今之中风病,在《内经》中有不同称谓。经检阅《内经》中风病的相关内容,并参以历代医家和现代学者对中风病的有关论述认为,中风病昏迷期有“大厥、煎厥、薄厥、仆击、击仆”等名称;中风病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名称;而中风病言语障碍有“瘖(喑)”和既有偏枯,又有言语障碍及神志障碍之中风病中脏腑之“痱”等称谓。分别给予详细阐述。
【关键词】 中风;《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1]此系现今中风病的解释,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相近。中风一词,虽最早见于《内经》,但非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中风病,系指外受风邪。《内经》虽未明确中风病名,但有关论述甚详,在病、症名等方面都有相关记载。兹不揣浅陋,陈述如下。

1. 《内经》之中风,系病因,指外受风邪

中风一词,散见于《内经》诸篇,从所述内容分析,当指外受风邪,为风邪所侵害。如《素问•风论》云:“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五脏之中风奈何?”等,此与现今之中风病,名同实异。诚如晚清医家张伯龙云:“《素问》所论中风,皆指外邪而言。故汉唐风药,皆主散邪,而其论病,并无神魂昏愦,直视僵仆,口眼喎斜,牙关紧闭,语言蹇涩,失音烦乱,摇头垂涎,痰壅曳锯,半身不遂,瘫痪软弱,筋骨拘挛,抽搐瘛瘲,汗出遗尿等证。”[2]

2. 《内经》中风病之病、症名

“昏瞀猝仆之病名中风,本是汉唐以后之通称。证之古书,则《素问》中有是病,无是名。”[2]正式命名为中风病者,系汉代张机《金匱要略•中风历节病》。《内经》中虽未明确中风病名,但有关论述甚详,如中风昏迷期有大厥、煎厥、薄厥、击仆、仆击等;半身不遂者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语言障碍有喑及既有偏枯,又有神志、言语障碍之痱等称谓。

2.1 昏迷期,有“大厥、薄厥、煎厥、仆击、击仆”等称谓

中风病,又名卒(猝)中,亦称卒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而得名[3]。此“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后世称神志昏蒙者,其“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4]属中脏腑,《内经》则称大厥、煎厥、薄厥、击仆、仆击等。

如《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下,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则为薄厥。”《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及《灵枢•九宫八风篇》:“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击仆、偏枯矣。”等。

对于大厥、煎厥、薄厥是中风病,历代医家多认同且有发挥,如清•张伯龙云:“血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即今之所谓猝倒暴仆之中风……今所谓中风猝仆,不知人事之病,益信西医血冲脑气筋之说,与《素问》暗合,可以互相引证……读《调经论》之气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一节,然后知今之中风,即《素问》之所谓大厥。”[2]近代医家张锡纯云:“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5]。

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不论是煎厥或薄厥,都是由气机逆乱所煎迫而出现的昏仆不知人的病状而言……和《调经论》的‘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同属一类病症。”[6]现今看来,《内经》之大厥、薄厥及煎厥,非专指中风病,尚包括晕(昏)厥等病证。而对仆击、击仆者,《医学纲目•中风》:“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乃初中风时如此也。”[7]张纲云:“以其所谓偏中邪风之‘击仆’,本即风中如深、昏仆若死之证。”[8]等。

2.2 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称谓

半身不遂是中风病一个重要症状,无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皆可见到。半身不遂一词,《内经》未载,但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记载。

称偏枯者,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等。唐•王冰注:“偏枯,半身不随。”

称偏风者,如《素问•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偏风,乃偏枯之因风而罹患,偏枯之别名。如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云:“此言风邪中于各经之俞,或左或有,则为卒中偏风,半身不遂之症也。”[9]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云:“特此偏风,乃为仲景所谓半身不遂之风矣……《神巧万全方》云:经有偏风候,又有半身不遂候,又有风偏枯候。此三者大要同,而古人别为之篇目。盖指风则谓之偏风,指疾则谓之半身不遂,其肌肉偏小者,呼为偏枯。”[10]

称身偏不用而痛者。中风病半身不遂症是否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临床观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灵枢•热病》称之为“身偏不用而痛”。偏枯本身或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亦有记载,如隋•杨上善《太素•调阴阳》:“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11]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风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12]及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偏枯者,半身不随,肌肉偏不用而痛。”[13]等。而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症状的,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辨》:“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14]由于历代医家所诊治中风病之时期不同,是否有疼痛症状,所见不一,故而说法认识不一[15]。

2.3 (喑)痱,乃“偏枯、失语和神志昏蒙”之中脏腑

《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喑徘(痱)。”喑(瘖),《太素》:“不能言也。”[10]痱,即风痱。《说文•疒部》:“痱,风病也。”《汉语大字典》云:“痱,中风病。”因(中)风而痱,故称风痱、中风痱,据经旨之义,痱病之表现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及神志和语言障碍[15]。

2.3.1 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身无痛者,四肢不收”者,既可是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也可是或左或右之偏枯。身无痛者,非指身体无痛,乃系感觉障碍即感觉缺失、不知痛痒。张介宾:“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16]四肢不收者,指肢体运动障碍,即肢体全瘫或偏瘫。如《医学纲目•中风》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6]《丹溪心法•中风》云:“四肢不收举,俗曰瘫痪。”[9]《中医百病名源考•痱》云:“‘四肢不收’者,本非谓肢体‘全废’之四肢瘫(当仍系或左或有之偏瘫,与偏枯无异),特以神志昏迷,形若无主,体失收持,而一似于四肢全瘫耳。”[8] 《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17]

2.3.2 神志、言语障碍

“智乱不甚,其言微知”者,即神志迷乱但不严重,语言障碍但可交流,乃神志昏蒙之浅者;若智乱甚,“甚则不能言”,即神志迷乱严重、冒昧不识人,口不能言、失语,乃神志昏蒙之深者。此神志、语言障碍正仲景所谓邪中脏腑,《金匱要略•中风历节病》:“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痱》:“先秦时期初以‘痱’而名病者,则本谓‘神识昏迷,无所觉知’之风中脏腑之证也。”[8]故经旨(喑)痱,乃中风病“偏枯、失语和神志障碍”之中脏腑也。

3.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中所称之“中风”,是指病因,即外受风邪,而后世所称的中风病,在《内经》中有不同称谓。中风昏迷期有“大厥、薄厥、煎厥、仆击、击仆”之称谓;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之称谓;言语障碍有“瘖(喑)”之称谓和既有偏瘫(枯)、又有言语及神志障碍的“痱”病之称谓。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
[2]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3,60—61,49—53.
[3] 金栋.卒中病名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3):156--158.
[4]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
[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6]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5.
[7]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2,164.
[8]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5,237,234.
[9]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5037,7901.
[10]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049.
[1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9,188.
[12]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153.
[14]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5.
[15] 金栋.古病名痱病探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5 ):310-311,310-311
[16]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86.
[17]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9.
 
22. 《素问》“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辨析
(文章来源:《四川中医》杂志 2009年第5期 P51-52)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 河间 062450)

【摘要】《素问》“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历代注家所释不一,特别是对“肠澼”一词的注释,古今学者,所言不一,至今仍莫衷一是。本文就此段经文,广征博引,参考众说,详尽辨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主要论述了痔疮等肛肠病变的病因病机。
【关键词】 筋脉;横解;肠澼;痢疾;痔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对此段经文,历代注家所释不一,特别是对“肠澼”的注释,莫衷一是。

如唐•王冰注:“甚饱则肠胃横满,肠胃满则筋脉懈而不属,故肠澼而为痔也。”[1]
杨上善《太素•调阴阳》云:“澼,音僻,泄脓血也……因饱食,谷气盛迫,筋脉解裂。广肠漏泄脓血,名之为痔也。”[2]
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五》云:“病为肠澼,为痔,而下痢脓血也。”[3]
吴昆《素问吴注》云:“肠中澼沫,壅而为痔也。”[4]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苟因所食太饱,至于肠胃填满,筋脉横懈而不属,其肠日常澼积,渐出肛门而为痔。盖以人之肠胃筋脉有度,故不可多食者如此。”[5]
张志聪《素问集注》云:“食气留滞,则湿热之气,澼积于阳明大肠而为痔。”[6]
高士宗《素问直解》云:“肠澼为痔者,水谷之精,不荣筋脉,大肠积澼,湿热下注而为痔也。”[7]
日人•丹波元简《素问识》云:“肠澼二字,《素》、《灵》中凡十见,多指赤白痢疾而言。唯本篇云:肠澼为痔。盖古肠垢脓血,出从谷道之总称。王下一‘而’字,云‘肠澼为痔’,吴乃扩其义以释之。固是也。”近代张山雷云:“以滞下之病而名肠澼,颇难索解。今按辟有积聚之义,此病实因肠有积聚使然。幸仿宋本在此处尚有一不加水旁之‘辟’字,而命名之义昭然。”

由此可见,上述历代注家所释“肠澼”之义有二:
⑴肠功能紊乱致肠中异常分泌物自肛门而出。①指下痢脓血,如杨上善、张介宾等。②肠中澼沫:肠间水、粘液,如吴昆。按:《集韵•昔部》:“澼,肠间水。”《说文•水部》:“沫,水。”③肠中垢腻脓血,如丹波元简。
⑵肠中澼(辟)积,如马莳、张志聪、高士宗、张山雷等。

而现代注家、教科书、医学工具书多释为“痢疾”,
如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肠澼》云:“肠澼,亦作肠辟,痢疾一病之古名也。”[8]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注:“肠澼,病名,痢疾的古称……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因自肠排出澼澼有声,故名。”[9]
全国高校规划类教材、王洪图主编《内经选读》注:“肠澼,即下痢脓血的痢疾病。”[10]
李经纬、邓铁涛主编《中医大辞典》云:“肠澼,古病名。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因自肠排出,故称肠澼。②指便血。”[11]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云:“肠澼,病名。澼,脓血瘕积。肠澼,症见下脓血。可见于痔漏。亦可见于痢疾。”[12]

但亦有学者认为系“肠中澼积”者,如胡天雄《素问补识》云:“因饱食而澼积,因澼积而为痔,理有可通……此处可作澼积解。”[13]

按:肠澼,亦作肠辟。《内经》全书“肠澼”共见14次,“肠辟”1次,“澼”1次。因《素问•通评虚实论》有“肠澼便血、下白沫、下脓血”和《素问•大奇论》有“肠澼下血”等文字描述,使“肠澼”有了“便血、下白沫、下脓血和下血”的症状。因痢疾一病,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等症状,所以才有了“肠澼”系现今痢疾之古称。肠澼,《内经》他处或可作“下痢便脓血”等肠道病变而解,而《素问•生气通天论》“肠澼为痔”中之“肠澼”,根据经文旨意,不宜作“下痢便脓血”而释,应作“肠中澼积”解。

澼,同辟,通襞,音闭(bi)。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辟,假借为襞。”襞,原指衣服上的皱褶,引申为叠积。襞(辟)积连字,系叠韵连绵字,表示一个整体之义,义为重复、郁积、积聚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素问直解》注:“辟积,重复也。”[7]肠澼,即肠中澼(辟)积,指肠中气血积聚、壅滞。澼,《内经词典》云:“通辟,气血积滞。”[12]故马莳、张山雷、《素问补识》等所注为是。与上句“筋脉横解”亦相吻合。

筋脉,《内经》全书共见16次,指筋与血脉、经络,此处单指脉络,即今之静脉血管。《内经》别处亦有类似记载,如《灵枢•水胀》云:“鼓胀何如?……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筋,《太素•卷二十九•胀论》作“脉”。腹筋(脉),指腹部青筋脉络,即今之腹部表浅的静脉血管,成语有“青筋暴露”可证。青筋,指表浅的静脉血管,因色青而名,即浮络也。《现代汉语词典》:“青筋,指皮肤下可以看见的血管。” 又《灵枢•九针论》云:“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筋脉,《素问•血气形志篇》作“经络”。

横解,即横懈,指松弛、弛缓不收,引申为扩张、曲张。筋脉横解,即静脉曲张也。饱食,指暴饮暴食、饮食不节、过量等。饱食后,肠胃横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导致肠胃功能紊乱,静脉曲张而失去正常功能(筋脉横解而不属),大肠气血积聚、壅滞(肠澼),下注(渐出)肛门而为痔。如此,始合“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之经旨。

段经文主要论述了痔疮等肛肠病变的病因(饱食)、病机(筋脉横解、肠澼)。肠澼,即肠中澼(辟)积, 指大肠气血积聚、壅滞,非专指下痢便脓血之痢疾病。

参考文献(原文章无,后补入)
[1] 王冰注解,林亿补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7
[2]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2
[3]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93
[4] 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4
[5]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2
[6]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6
[7] 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第3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3,19
 
23. “大瘕泄”解疑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2009年第3期 P23)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河北,062450)

【关键词】 大瘕泄大蛊泄通假字

《难经•五十七难》云:“大瘕泄,名曰后重……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大瘕泄,即今之痢疾样病变,如清•莫枚士《研经言•下利解》云:“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隋唐时或称滞下,或称重下。”南京中医学院校释《难经校释》云:“大瘕泄:指痢疾等病。”痢疾为何称之为大瘕泄?历代注家所释之义很难理解,多以“瘕”之本义“结”而释,如清•徐大椿《难经经释》云:“大瘕,邪气结于下,成癥瘕而不散也。”时贤郭霭春、郭洪图《八十一难经集解》云:“《本义》:瘕,结也,谓因有凝结而成者……《集解》:草刈三越曰:‘瘕,结也,因有凝结而泄。仲景谓之滞下者,亦因有凝滞而下也。后世谓之痢疾,以证名之,痢而不利之谓也。’”以上注家如此释“瘕”,有失公允。

按:瘕,当为“蛊”字之通假,本字为蛊,读gǔ(音古)。瘕,《广韵》:“古疋切,上马见。鱼部。”蛊,《广韵》:“公户切,上姥见。鱼部。”瘕、蛊二字皆系古见母、鱼部,声母和韵部完全相同,为古音之同音通假。如《诗经•大雅•思齐》云:“烈假不瑕。”郑玄《笺》云:“厉、假,病也。”《释文》云:“烈,郑作‘厉’。力世反。”清•钱大昕曰:“唐房公碑作‘疠蛊不瑕’。”而《隶释•汉唐房公碑》作“疠蛊不遐”。经文中四个字有三字通假。烈、厉,通疠,疫疠之病也;假(瘕),通蛊,腹中虫病也;瑕,通遐,远也。假(瘕),通蛊,读为gǔ(音古)。

又,《山海经•南山经》云:“招摇之山,丽鹿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郭璞注:“瘕,虫病也。”按:瘕,通蛊。《说文•虫部》:“蛊,腹中虫也。”育沛,通玉佩。

古籍通假非常普遍,乃古代一种用字现象。清•王引之云:“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通假。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释,则诘屈为病。”(《经义述闻》)清•萧延平云:“古文字多假借。”(《太素•萧氏例言》) 由此可见,大瘕泄当为大蛊泄。

秦汉之际以至于隋唐,泄、利(痢)不分,蛊泄又谓蛊痢,因便血瘀黑如病蛊而得名,如《诸病源候论•痢疾诸候》有“蛊注痢”、“肠蛊痢”等称谓。《诸病源候论•痢疾诸候》云:“蛊注痢候……瘀血杂脓,瘀黑有片如鸡(杂)肝,与血杂下是也。”《千金要方•卷十五下•热痢》云:“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蛊……蛊则纯痢瘀血。”时贤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肠》云:“瘕本当作蛊,大瘕泄之名本应为大蛊泄者,乃言其痢血瘀黑如病蛊也。”根据症状描述,似现代医学之阿米巴痢疾,因其粪便暗红呈果酱状,与蛊痢之便血瘀黑相同。

综上所述,大瘕泄当为大蛊泄,即今之痢疾样病变。瘕,通蛊,蛊为本字,当读为gǔ(音古)。
 
24 . “石药发瘨”考辨 ---兼“多喜曰瘨”辨疑
(文章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2009年第5期 P40-41)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 栋

【摘要】 《素问•腹中论》“石药发瘨”,经唐•王冰注为“多喜曰瘨”后,历代注家多宗王冰之注而将“瘨”解释为“癫”。经检阅相关古典医籍、史籍等资料,考据并结合医理分析,认为经旨之“石药发瘨”是错误的,当为“石药发疽”。而王冰之注“多喜曰瘨”与《内经》之“癫”亦不相符。经考证后认为,唐以前之癫,多指(癫)痫病,唐时之癫,转指癫病,王冰之注“多喜曰瘨”,则指现代癫狂病中之癫病,《内经》之癫,或指狂病,或指痫病。
【关键词】 瘨;疽;癫;狂;痫


1 “石药发瘨”当为“石药发疽”

1.1 经文及注释

《素问•腹中论》:“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石药发瘨,芳草发狂。”王冰注:“多喜曰瘨,多怒曰狂。”经文中“石药发瘨”之“瘨”字,历代注家多宗王注以“癫”为释。如《类经》注:“瘨,癫同。”[1]《内经词典》:“瘨,癫的本字。”[2]“瘨”确系“癫”之本字,然“石药发瘨”误也。

1.2 考据

按:瘨,《甲乙经•卷十一•第六》作“疽”,即“石药发疽”。石药乃丹石之品,经过火煅加工而入药,性则温热。古代炼丹之风非常盛行,若热病服之,易致痈疽疮毒等病疾。

“石药发疽”,古籍亦有记载。如《史记•仓公列传》:“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痈。’……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3]此仓公诊籍中“石药发疽”之例证。诚如《素问补识》所云:“仓公诊此籍,可为‘石药发疽’之铁证。若作瘨,不论为癫疾之癫或(月真)胀之(月真),皆不可解。”[4]

1.3 机理

热中消中,即消渴病,病机为阴虚燥热,膏粱厚味、芳草、石药当属在禁之例。《类经•消瘅热中》云:“三者皆能助热,亦能销阴,凡病热者所当禁用。”[1]若误用之,或加重病情,或转发他疾。痈疽是消渴病之一大并发症,其发生之因,或系服丹石之剂而成。如《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云:“夫消渴者……由少服五石诸丸散……其病变多发痈疽。”[5]该书《渴利候》亦云:“渴利者……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其病变多发痈疽,以其内热……热气留滞,故成痈疽。”[5]此石药致消渴发痈疽之机理也。

又《千金方•痈疽》云:“痈疽……其病源,多是药气所作,或有上世服石,遂令子孙多有此疾。”[6]该书《消渴篇》云:“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皆由石热。”[6]而该书《发背篇》亦云:“凡发背,皆因服食五石,寒石更生散所致,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6]此“石药发疽”之又一论述也。

王冰依下文句中“芳草发狂”,形成癫、狂对句,而将“疽”改为“瘨”字,或系形似致误,导致“石药发瘨”传于后世,误也。

2. 王注“多喜曰瘨”与《内经》之“癫”不同

“瘨”字经王冰补注,在《内经》全书只见一次,其余或癫、或巅、或颠。癫之古义有三,即癫、狂、痫,然《内经》之癫,或指狂病,或指痫病,未有癫病之说。

2.1 《内经》之癫,或狂或痫[7]

狂病例: 《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按:癫,《正字通•疒部》云:“狂病也。”《太素》:“驰走妄言等谓之狂。”[8]《千金要方》:“凡发狂则欲走。”[6]

痫病例: 《灵枢•癫狂》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闷,呕吐沃沫,气下泄……筋癫疾者,身倦挛急脉大……呕吐沃沫,气下泄……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内经词典》云:“癫疾,病名,即癫痫。”[2]经文中虽名癫疾,实则“痫病”,发作时强直-阵挛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与现今癫痫病大发作基本相同。

2.2 唐前之癫,多指癫痫病

时贤张纲云:“先秦两汉以至于隋,以癫为名者,均指间而发作之暴仆筋挛之病而言。”[9]即今之癫痫病也。如《难经•五十九难》云:“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奄忽眩冒,状如厥癫。”《甲乙经•阳厥大惊发狂痫》云:“癫疾,僵仆、转筋。”[10]《诸病源候论•癫狂候》云:“癫者,卒发仆地,吐涎沫,口歪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5]《太素》云:“僵仆倒而不觉等谓之癫。”[8]《中医百病名源考•癫》云:“癫之为病,颠也。颠者,倒也。故先秦以癫名病者,即本谓形体颠仆之形癫(癫痫)也……《内经》之癫,即今之痫。”[9]所以王冰注“多喜曰瘨”,非《内经》之癫也。

2.3 唐时之癫,转指癫疾病

隋以前述癫,即今之痫病和狂病,“癫于唐时,转指心神颠倒错乱之病(即今之癫疾)而言。”[9]如《千金方•风癫》云:“凡癫发则卧地,吐涎沫无知……风癫,掣疭,口眼张大,口中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凡诸百邪之病,源其多涂,其有种种形象,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谩说,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沟渠,淡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6]文中前后混淆不清,既有痫病症状之描述,又有“心神颠倒错乱”之癫病之表现。究其因,此“正先秦形癫之癫,‘突变’为后世神癫之癫前之‘渐变’,是癫之名义始转于唐,本亦甚明。”[9]“癫之言颠(蹎、走真),又谓颠倒。其在隋前,原指形体颠倒(跌仆)疾,而在唐时,又转指心神颠倒(错乱)病。此时代变迁,语言发展,而词义由言具体转而以谓抽象矣。”[9]所以,王冰注“多喜曰瘨”,正是心神颠倒错乱之病,即今之癫狂病中之癫病也,表现为沉默痴呆,喃喃自语,语无伦次,静而多喜等症状。

由此可见,现今某些教科书、医经注文等医籍,在述癫病时,引《内经》之癫为依据,显然不妥。而王冰注“多喜曰瘨”与《内经》之癫(瘨)亦不相符。“所以然者,盖先秦之癫,本乃谓痫,与今之以癫为癫狂之癫者,同名异指。故今人述癫,而引先秦之癫以为据,宜其龃龉……此当由不明病以癫称之,有古义,有今义,而古今不明,以今为古所使之然也。”[9]

综上所述,“石药发瘨”,误也,当以《甲乙经》“石药发疽”为是。而王注“多喜曰瘨”与《内经》之“癫”不符。《内经》之“癫”,或指狂病、或指痫病;王注“多喜曰瘨”即今之癫狂病中之癫病也。

参考文献
1 明•张介宾.类经•卷十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44,544
2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61,365
3 汉•司马迁.史记•仓公列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133—2134
4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79
5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0,30,199
6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93,375,401,259,255—261
7 金栋,尹继增.内经癫疾病考略[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9(3):8
8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三十[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57,957
9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3,160—161,163—164,164,163,165—166
10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十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5
 
25 景岳代脉辨析
(文章来源:《甘肃中医》 2009年第12期P4-5)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河间,062450)

【摘要】 代脉属28病脉之一,是一种间歇脉,而张景岳认为代脉有至数之代、脉形之代和气候之代之分;并认为代脉是脾之真脏脉,表现为乍数乍疏等。根据《内经》之旨义及历代医家有关脉象观点,对代脉及景岳之代脉给予详细辨析。
【关键词】 代脉;张景岳;间歇脉;真脏脉

代脉在今28病脉中属间歇脉,已经定论。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6版)对代脉的描述云:“一般指有规律的歇止脉,可伴有形态的变化……包含了节律、形态和脉力等方面的参差不匀。”[1]引用明•张景岳语增补了代脉具有“形态和脉力等方面的参差不匀”的脉象特征,对此笔者认为欠妥。兹不揣浅陋,辨析于下。

1 景岳之代脉:至数之代、脉形之代和气候之代

6版《中医诊断学》引张景岳语曰:“忽见软弱,乍数乍疏,乃脉形之代。其断而复起,乃至数之代,两者皆称为代。”[1]将“乍数乍疏”作为代脉“形态和脉力等方面的参差不匀”的脉象特征,有失景岳本义。因景岳此语是对《内经》代脉的注释,非指代脉脉象特征。景岳不认可代脉是一种病脉,在《景岳全书•脉神章》“正脉十六部”中未有代脉记载,何来代脉脉象特征?

《景岳全书•脉神章》:“详代脉之义,本以更代为言。如《宣明五气篇》曰:脾脉代者,谓胃气随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谓五脏受气之盛衰,此至数之代也。本篇曰:但代无胃曰死者,谓代无真脏不死也。由此观之,则凡见忽大忽小、乍迟乍数、倏而更变不常者,均谓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脉代者死。自后以此相传,遂失代之真义。”[2]

纵观景岳之《景岳全书》和《类经》得知,景岳对《内经》代脉注释分为至数之代、脉形之代和气候之代三种。《类经•脉色类》:“至于代脉之辩,则有不同。如《宣明五气篇》曰:脾脉代、《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黄者,其脉代,皆言脏气之常候,非谓代为止也。又《平人气象论》曰:长夏胃微软弱曰平,但代无胃曰死者,乃言胃气去而真脏见者死,亦非谓代为止也。由此观之,则代本不一,各有深义。如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乃至数之代,即本篇所云者是也。若脉本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即《平人气象论》所云者也。又若脾主四季而随时更代者,乃气候之代,即《宣明五气》等篇所云者是也。凡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则均谓之代。”[3]

1.1 气候之代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弦、钩、毛、石,乃四时四脏之常脉,而代脉不同。“脾脉代”,王冰注:“代者,软而弱也。”《说文》:“代,更也。”故代脉于此为“更代”与“软弱”之义。脾分旺于四季,其脉软弱,随四时而更代,即四时四脏之常脉皆兼软弱,随四季而变化。《类经•疾病类》:“代,更代也。脾脉和软,分王(旺)四季,如春当和软而兼弦,夏当和软而兼钩,秋当和软而兼毛,冬当和软而兼石,随时相代,故曰代,此非中止之谓。”[3]此乃气候之代,言脏气之常候。

脾脉软弱乃脾之平脉,说明脉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所谓“有胃曰平”,软弱是也。失去胃气的脉为死脉,所谓“无胃曰死”,亦称真脏脉,即“但代无胃”曰死。此代亦二义,一指更代;二指脾之死脉。《类经•脉色类》:“代,更代也。脾主四季,脉当随时而更,然必兼和软,方得脾平之脉。若四季相代,而但弦但钩但毛但石,是但代无胃,见真脏也,故曰死。”[3]此亦气候之代,言脏气之死候。

1.2 脉形之代

张景岳云:“凡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则均谓之代。”又云:“若脉本平匀,而忽强忽弱,乃形体之代。”《类经•脉色类》:“代,更代之义。谓于平脉之中,而忽见软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3]脉象由正常平和而突变为他脉,如变为乍数乍疏脉,或忽强忽弱、忽大忽小脉,或变为间歇脉等,皆属脉象形体之变化。如临床常见的阵发性房颤、房扑、早搏、心动过速等所形成的脉象,未发作时,脉象表现为平脉,而若发作时则表现为各种异常脉象。此即脉形之代,言脉象形体(态)之变换,非指代脉脉象特征。

1.3 至数之代

《灵枢•根结篇》:“凡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按:代,《难经•十一难》作“止”;王冰注:“代,止也。”张景岳注:“谓五脏受气之盛衰,此至数之代也。”[2]此乃至数之代,言间歇之止代。

2 景岳之代脉系脾之死脉:真脏脉

脾脉软弱乃脾之平脉,“但代无胃”系脾之死脉,脉象特征为何?

2.1 乍数乍疏

《灵枢•根结篇》:“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类经•脉色类》:“短期,死期也……若欲知其短期,则在乎乍数乍疏也,此其时相变代,乃以常代者不同。”[3]此概景岳“乍数乍疏”代脉之由来耳!脉乍数乍疏,为脾之死脉。《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脏脉至,弱而乍数乍疏……乃死。”《类经•脉色类》:“弱而乍数乍疏,则和缓全无,而非微软弱之本体,脾脉之真脏也……故死。”[3]

乍数乍疏,亦称乍疏乍数、乍疏乍密,《中医大辞典》:“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章,时快时慢之象。”[4]6版《中医诊断学》:“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之状,称解索脉。” [1]乍数乍疏脉,指脉搏节律绝对不匀,脉力强弱不等,脉率快慢不一,散乱无序,参差不匀,当属今之28病脉中之散涩(短)脉[5]及怪脉中的解索脉[6]等脉象特征,非属代脉脉象特征。

2.2 脉象坚锐不柔如乌之喙、鸟之距;或如屋漏残滴,良久一至;或如水之流,去而不返

《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类经•脉色类》:“如乌之喙,如鸟之距,言坚锐不柔也。如屋之漏,点滴无伦也。如水之流,去而不返也。是皆脾气绝而怪脉见,亦但代无胃之义,故曰脾死。”[3]

2.3 软弱之极

《素问直解》:“代,软弱之极也。软弱极而无胃气,则曰死脉。”[7]

3 28病脉之代脉脉象特征

《内经》脉名繁多,并无明确的脉象形态,至晋•王叔和《脉经》将脉象规范为24种病脉后,才使中医脉象有了明确的标准。

《脉经》:“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自叔和将代脉作为一种病脉,便被历代医家所采纳,一直沿用至今。如明•李时珍云:“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8]《诊家正眼》:“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9]《脉学阐微》:“代脉也是一种间歇脉,其停止有一定规律。”[10]《中医大辞典》:“代脉,脉象之一。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4]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教材《中医诊断学》:“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代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律不齐,表现为有规律的歇止,歇止的时间较长。”[11]此乃现今28病脉中代脉规范、明确的脉象特征。

4 结语

综上所述,张景岳认为代脉有至数之代、脉形之代和气候之代之分;并认为代脉是脾之真脏脉,表现为乍数乍疏等,与现今28病脉之一的代脉不同。而28病脉之一的代脉,属节律不齐、至数之代的间歇脉;其脉象特征为: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除间歇之外,其余脉力和形态一致,非含形态和脉力等方面的参差不匀。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0,100,
[2]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1—82,81
[3]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18,462,136,116,117,179,142
[4] 李经纬,邓铁涛,主编.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27,427
[5]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32---233
[6] 尹继增,金栋.怪脉解索新探[J].河北中医,2004,26(7):546
[7] 高士宗.素问直解[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31
[8] 李时珍.濒湖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7
[9] 李中梓.诊家正眼[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7
[10] 邢锡波.脉学阐微[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69
[11]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7
 
26. “鬲偏枯”之“鬲”字小考
(文章来源:《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第40卷第1期P12 )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素问•大奇论》云:“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对于引处的“鬲偏枯”一词,谢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云:“鬲偏枯,鬲部之偏枯也。人身荣卫血气,皆由鬲肉以外达于躯壳,荣卫不足,则鬲气虚,鬲虚则胸胁肩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证”,《中医大辞典》则云:“鬲偏枯,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

细究上述两家之解释。谢谢观之注当出自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膈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症,故名曰膈偏枯也……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将“鬲”作部位解。《中医大辞典》的观点当出自张介宾《类经》,“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将“鬲”释为“上下痞隔不通”,是作病机解。

考《内经》论述偏枯之病因病机,据笔者考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②暴怒伤肝,气机逆乱;③火热亢盛,上扰神窍;④饮食伤脾,痰湿阻络;⑤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⑥体质因素(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57-458.)。据此,上述对“鬲”的解释恐有不当之处。那“鬲”应当作何解呢?

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皆鬲偏枯:诸注皆委曲求通而终不可通,难在‘鬲’字上。郭氏《素问校注》云:‘鬲字误,应作为,二字古文形似致误。皆为偏枯,与上皆为瘕、皆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为,亦可证。’其说当是。”(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18.)意思是“鬲偏枯”之“鬲”字当系“为”字之讹,因“鬲”字与繁体字之“爲”形似而传抄致讹。又《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亦作“为偏枯”。又据《素问•大奇论》“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的句义及用字,可知“鬲偏枯”当系“(皆)为偏枯”。如此,则与“皆为瘕”、“皆为疝”的句式相同。

综上所述,《素问•大奇论》中“鬲偏枯”之“鬲”当作为“为”字解。
 
27 《素问》“染易”之“易”字辨析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第28卷第1期 P32-33)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062450)

【摘要】《素问•遗篇•刺法论》有“染易”一词,其中“染易”之“易”字,历代《内经》注家多缺解,因该篇属《素问》之《遗篇》,乃由宋•刘温舒所补入,故历代注家多未载而无注。至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问世,始渐有注释。但高士宗之注释属随文串解,“易”字之义不明。经过参阅历代医籍及相关文史书籍考证后认为,“染易”之“易”字系“传染、传染病”之义。并例举了“易”字,与其他有“传染”之义的相关字如:延、转、换、传、注(疰)、染、移等,组成“延易、转易、换易、注(疰)易、染易、移易”等名称,表示传染或传染病。另外,易,通“痬”,乃古今字,亦表传染之义,一并给与详细说明
【关键词】染易;易;传染;痬

一、经文
《素问•遗篇•刺法论》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二、疑义
经文中“染易”之“易”字,历代《内经》注家多缺解,因该篇属于《素问》之“遗篇”(遗篇为宋•刘温舒补入),故历代注家多未载录而无注,至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问世,始渐有注释。《素问直解•刺法论》云:“时疫之病,传染移易,如何救疗,可得不相移易者。”[1]此随文串解,“易”字之义不明。
按:“易”字在此指传染、传染病之义,与“染”字相连,乃同义词连用。何也?兹不揣浅陋,就文史书籍及古代医籍中,“易”字系“传染、传染病”之义,略例一二,陈述之。

三、释疑
易,即“传染、传染病”之义。明确提出“易”乃“传染”之义者系清•莫枚士《研经言》。《研经言》云:“时气病有易也……染于人曰易病。”[2]文史书籍及古代医籍多有记载。或单“易”字,或与其他有“传染”之义的相关字如:延、转、换、传、注(疰)、染、移等,组成“延易、转易、换易、传易、注(疰)易、染易、移易”等名称,表示传染或传染病。

1 单“易”字例
《伤寒论》中,专门有一章以“易”字为名者,论述“易”乃传染病,即《辨阴阳‘易’》一章。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云:“男子病新差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得病,名曰阳易;妇人病新差未平复,男子与之交,得病,名曰阴易。以阴阳相感动,其余毒相染著,如换易也。”而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亦云:“以阴阳相感,精气交通,热气从之而传易也。”以上二注,正是“易”字与相关字“换、传”组成“换易、传易”之名称,表示传染之义。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云:“以其病之相染易,而直以‘易’字为其名者。”[3]文史书籍亦有记载,《国语•鲁语上》:“譬之如疾,余恐易焉。”此单“易”字,即传染。古医籍亦有记载,《外台秘要•卷十三•传尸方》:“传尸之疾……以至于死。死讫复易家亲一人,故曰传尸。”传尸,又名劳瘵,古传染病之病名也,即今之“肺结核病”。因该病有“传染”,故单“易”字,示传染之义。

2 延易例
易者,延也,蔓延之义。《左传•隐公六年》云:“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王引之述闻:“易者,延也。谓恶之蔓延也。”即易有蔓延之义,亦称“延易”,指蔓延、传染也。诚如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所云:“延易即今语之传染也。”

3 转易例
《玉篇•日部》:“易,转也。”亦称“转易”。如《后汉书•邓训传》引《东观汉记》云:“吏士尝(常)大病疟,转易至数十(千)人。”黄侃《尔雅音训•释诂》:“易,兼延易、转易二义。”[6]

4 注(疰)易例
注,即注病,亦名疰(病),今之传染病。《释名•释疾病》:“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毕沅曰:‘注’,<御览>引作‘疰’。尸疰……死尸相注,或至灭门。”《神农本草经•上品药》:“石龙芻(蒭),味苦,微寒。主治心腹邪气……风湿,鬼疰。”疰,森本(日人•福山森立)作“注”。尸注(疰)、鬼注(疰),即上文之传尸也。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传尸》;“传尸者……本谓其尸气病人,而复致人死也……鬼注(疰)、传尸,又名劳瘵,因其传染(注、转注),可染‘易’他人,故名“注(疰)易”。《诸病源候论》有“注病诸候”,如《诸病源候论•鬼注後、转注候、恶注候》等皆言“死后注易旁人”[3]。《千金要方•飞尸鬼疰》:“尸疰、鬼疰……死后复注易旁人,乃至灭门。”《三因方•劳瘵叙论》:“传尸者……死后乃疰易旁人,乃至灭门者是也[4]。

5 染易例
染易一词,虽见于经旨之《素问•遗篇》,但《遗篇》乃宋•刘温舒补入。实则在宋代之前,已有染易一词,如《诸病源候论》有“伤寒令人不相染易候”、“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8]等。而《千金方•飞尸鬼疰》亦有“治疰病相染易”[9]之记载。《研经言》云:“染人于病曰易。”易者,染也,传染也。染易,正传染之义。

6 易,通“痬”
易有多义,为示区别,后人将与疾病有关系之“传染”之义,或加偏旁部首“ 疒”而成“痬”(yi易)字,即古今字。如《甲乙经•卷十一•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狂、易,见鬼与火,解溪主之。”《广雅•释诂三》:“狂、痬,痴也。”狂、易,即“狂、痬”。痬,《玉篇•疒部》、《广韵•昔韵》皆云:“病相染也。”而《集韵•昔韵》亦云:“关中谓病相传为痬.”由此可见,易通痬,乃古今字。诚如《中医百病名源考•脉痬》云:“盖相染之病又名为‘痬'者,痬之为言‘易'也,易者,延也……而‘易'谓‘延易’,则正所谓‘移易’、‘染易’。此相染之病亦以‘痬'名之所由来也。”[3]《汉语大字典》云:“痬,病相传染。”

四、结语
综上所述,染易之“易”字,传染之义。易,可与“延、转、传、换、注(疰)、染和移”等字组成具有“传染、传染病”之义的名词。易,通痬。如此始合经旨之义。

参考文献
1 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507
2 莫枚士.研经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55
3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2,121,327
4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1995: 7548
 
28 “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辨析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n期 医史文献 待发表)
金栋 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 河间,062450)

【摘要】《素问•大奇论》所云“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之说,系由“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推演而来。而此规律乃源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之“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从而来说明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的发病形式即为顺证。经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认为“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此句可单独成立。另外对“皆鬲偏枯”给予小考后认为是“皆为偏枯”。
【关键词】 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辨析

笔者曾在《健康报》(2009-3-12)发表一篇名为“偏瘫一定是男左女右吗?”的文章后,有同道在互联网上发帖子,对此文引证文献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甚至有的说“纯粹是胡扯!……取章断义,妄谤经典”。为此撰写此文愿与同道切磋。

“偏瘫一定是男左女右吗?”引证文献来源于《素问•大奇论》和《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素问•大奇论》云:“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膈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对于此段经文的解释,历代注家所释不一,争议焦点大体有两处:即对“皆鬲偏枯”和“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注释不同。

1 “皆鬲偏枯”小考

1.1历代注家所释

经文中“皆鬲偏枯”历代注家所释不一。如唐•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五•五脏脉诊》云:“胃之与心,二者同病,名鬲偏枯。”[1]484-485明•张介宾《类经•六卷•脉色类》:“胃为水谷之海,心为血脉之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2]169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言胃心之脉,有为膈证与偏枯者……盖膈者,膈膜也。”[3]415明•吴昆《素问吴注》:“隔,阴阳闭绝也;偏枯,手足不用也。”[4]208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将“皆鬲偏枯”径改为“背鬲偏枯”,注云:“心脉复小坚急,不能合胃脉而行于前后,则背膈偏枯。”[5]329清•张志聪《素问集注》:“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膈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症,故名曰膈偏枯也……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6]418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研》云:‘鬲是胃病,不与偏枯相类。盖鬲字句绝,偏枯连下读。”[7]1179《研》指日本•稻叶通达的《素问研》。

由上述注释可以看出,主要是对“鬲”字解释不一,属强解而难懂。综合上述诸家之注,其义有:①鬲通隔,指隔绝不通。如张介宾、吴昆等。②鬲通膈,指膈膜、膈证。如马莳。③鬲通膈,指膈(鬲)偏枯。如杨上善、张志聪等。④指胃病。如日人•伊泽裳轩。笔者认为上述诸解皆欠妥,何也?

1.2 释疑

按:皆鬲偏枯,《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作“皆为偏枯”[8]2。经文中之“鬲”字,当系“为”(爲)字之讹,因形似致传抄致讹。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皆鬲偏枯:诸注皆委曲求通而终不可通,难在鬲字上。郭氏《素问校注》云:‘鬲字误,应作为,二字古文形似致误。皆为偏枯,与上皆为瘕、皆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为,亦可证。’其说当是。”[9]318 根据本篇经文“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之句义,此当系“皆为偏枯”,即“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为偏枯”,正三句对举,句法相同,经义甚明。《巢氏病源》所载为是。

2 “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辨析

2.1 历代注家所释

经文中“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历代注家所释不一。如唐•王冰注:“阳主左,阴主右,故尔。《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此其义也。”[10]307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偏枯者,亦谷气失养,血脉不和所致耳。且此偏枯也,男子当发于左,以左为阳也;女子当发于右,以右为阴也。”[3]415吴昆《素问吴注》:“男子阳也,故发左;女子阴也,故发右。”[4]208张介宾《类经•脉色类•诸经脉证死期》云:“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今以偏枯而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是逆证也。”[2]169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玉版论要》:男子右为从,女子左为从。‘其从者’,谓男子发于右,女子发于左。不同于上文之发也。上文‘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则不瘖,此男子发右,女子发左,故瘖。”[5]329

由上述注释可以看出,“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其义有二:⑴指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即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并遵“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将“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作为顺证,如王冰、马莳、吴昆等;⑵指遵《素问•玉版论要》所云“女子右为逆,左为从(顺);男子左为逆,右为从(顺)”,将“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作为逆证,如张介宾、高士宗等。那么哪种说法准确呢?

2.1 释疑

按:《素问•大奇论》“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与《素问•玉版论要》“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所述内容不同。

《素问•大奇论》所述系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发病形式,实乃遵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及“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推演至人体,来说明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即为顺证。王冰注云:“顺,谓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也。”[10]307《素问补识》亦云:“此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正是从(顺)证。”[9]318

而《素问•玉版论要》所述是指病色见重阴重阳为逆证、死证。《素问•玉版论要》云:“色现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以男女分阴阳,则男为阳,女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据经旨,女子病色见于右,则是“重阴”,重阴死,故为逆;男子病色见于左,则是“重阳”,重阳死,故为逆。此与《素问•大奇论》所述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所指不一,正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

由此可见,对“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注释,历代医家如王冰、马莳、吴昆等注为是,而张介宾、高士宗等所注为非。

3 偏枯病证的脉象、发病形式及预后转归

据经旨“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此段内容,当指“偏枯”病证的脉象、发病形式及预后转归等。诚如《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所云:“偏枯,其状半身不遂……诊其胃脉沉大,心脉小牢急,皆为偏枯。男子则发左,女子则发右。若不瘖舌转者,可治,三十日起。其年未满二十者,三岁死。”[8]2 即“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之说,并非“纯粹是胡扯!……取章断义,妄谤经典”。

3.1 偏枯之脉象 偏枯之脉象为“胃脉沉(鼓涩)大、心脉小牢(坚)急”。

3.2 偏枯的发病形式

发病形式为“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因发病遵“男左女右”之客观规律,即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此为顺证。故云“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耳!

3.3 偏枯的预后及转归

据经旨这段文字共三个意思即偏枯病证的三种预后及转归。“第一层,病顺左右而能言者为上,故治疗时间最短,三十日可愈;其次,病顺左右但不能言,较重,须三岁始能治愈;第三,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9]319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并经相加考证后认为,“皆鬲偏枯”,当为“皆为偏枯”。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之说,系偏枯病证“男子发左,女子发右”的发病形式,是顺证,此句可单独成立,并非“纯粹是胡扯!……取章断义,妄谤经典”。此段经文,主要论述了“偏枯”病证的脉象、发病形式及预后转归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84-485
[2]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69,169
[3] 马莳.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15,415
[4] 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08,208
[5] 高士宗.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第3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29,329
[6] 张志聪.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418
[7]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179
[8]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2
[9]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318,318,319
[10] 王冰注解,林亿补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07,307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