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7/14 帖子 950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44 2011/09/08 #21 如果说我读的第一本纸质的书的话,还是《内外伤辨惑论》,当时在书店见到这书了,发觉众多中医书籍中,这本最薄最便宜。 读了《内外伤辨惑论》后,深为东垣思想折服(也许给母亲治病也有关),办了借书证去镇上图书馆借了《脾胃论》看,看得高兴,把书画得密密麻麻的。还书时还被罚了钱 前段时间,再读《脾胃论》(电子书),发现里面还有很多很多没有领悟的东西,然后自己买了本《脾胃论》,供我慢慢读,慢慢画。
如果说我读的第一本纸质的书的话,还是《内外伤辨惑论》,当时在书店见到这书了,发觉众多中医书籍中,这本最薄最便宜。 读了《内外伤辨惑论》后,深为东垣思想折服(也许给母亲治病也有关),办了借书证去镇上图书馆借了《脾胃论》看,看得高兴,把书画得密密麻麻的。还书时还被罚了钱 前段时间,再读《脾胃论》(电子书),发现里面还有很多很多没有领悟的东西,然后自己买了本《脾胃论》,供我慢慢读,慢慢画。
vanlixin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2/07 帖子 1761 获得点赞 14 声望 38 2011/09/09 #23 安出虎 说: 刘氏另提出学伤寒的方法,好像是先背【长沙方歌括】医宗金鉴里的【伤寒心法要诀】,然后看不带注解的原文 点击展开... 刘老最推崇的还是成无己的,因为是第一人,思想没受别人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能反映当时人怎么看伤寒的问题的。
安出虎 说: 刘氏另提出学伤寒的方法,好像是先背【长沙方歌括】医宗金鉴里的【伤寒心法要诀】,然后看不带注解的原文 点击展开... 刘老最推崇的还是成无己的,因为是第一人,思想没受别人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能反映当时人怎么看伤寒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