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久治不愈的唇炎,病人心里很难受,请论坛网友出手相助。

sxhyll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01
帖子
50
获得点赞
0
声望
6
问诊单
一、患者情况:

代夫人求病:病人女,28岁,已婚,身高169cm,体重50kg,偏瘦,面黄偏暗

二、主要症状
持续时间:唇炎已有2个多月了。
症状过程:
发病初期是口渴,老想喝水还觉得渴,渐渐地上下嘴唇起白屑脱屑,继而两边嘴角开始烂,上下嘴唇皲裂,起黄痂,不痒,不疼,下唇有几块地方红似无皮,这时开始就医(出现烂嘴角后1周左右),内服1个月左右的中医无效,然后在网上给夫人找了位学中医的朋友,一直吃他开的方,截止目前又是1个多月了,现在的症状就是上下唇干,皲裂(没有裂到出血,只是表皮褶皱那种),起黄痂,上唇更甚。由于目前药用完了,又联系不上他,故上网求救。

三、患者自身性格、习惯等

患者平日比较小气, 比较容易动怒。比较怕热,身体温度似乎一般人要高一点,另外平日吃一点凉东西或者肚子受一点凉寒就会肚子疼,拉肚子。有时候晚上吃苹果也老说胀气,之前便秘和拉肚子交替,最近不知道是否是服药关系,目前大便养成了良好习惯,每日一次,拉肚子也教之前好转。患病前患者每天早上上班是步行上班,走的比较快,每次刚到公司的半个小时感觉很累,不想说话,平日晚上都是24点左右睡觉。舌体比较小,舌尖比较红,苔少,有些黄,舌边有齿痕
过往病史:2年前脸上长痘痘,曾经内服3月中药调理好了。

四、中医四诊情况
1、寒热身体温度似乎一般人要高一点)
2、 出汗不怎么出汗。)
3、头痛,头晕?(没睡好,或起的太猛会头晕)
4、身痛,是否四肢乏力?四肢疼痛酸困与否? (患病前患者每天早上上班是步行上班,走的比较快,每次刚到公司的半个小时感觉很累,不想说话)
5、大小便情况小便正常,大便:之前便秘和拉肚子交替,最近不知道是否是服药关系,目前大便养成了良好习惯,每日一次,拉肚子也教之前好转。)
6、饮食饭量还行。平日吃一点凉东西或者肚子受一点凉寒就会肚子疼,拉肚子。有时候晚上吃苹果也老说胀气。)
7、胸闷,心悸,气短与否?(比较容易疲劳,累。)
8、耳聋?鼻塞?(无)
9、睡眠情况:失眠?多梦?嗜睡?(正常)
10、皮肤脸上油,偶尔冒几个痘痘)
11、舌苔舌体比较小,舌尖比较红,苔少,有些黄,舌边有齿痕。)
12、脉象:较快,有力。看过几次医生说法都不一样:1.脉滑数。2.脉细数。3脉玄数。

五、女性还加以下几条:
1、月经:月经有时推迟,有时提前,经期前一天或当天会痛经,拉肚子,肚子不舒服。经期前几天量多,经期时间要8天左右
2、白带:正常
3、胎产情况:无
 
这种体质的人,上面有多热、下面就有多寒。
 
患者是否偏食或曾经进补? 比如喜欢吃过油(炸)类食物,不吃蛋黄等?或者吃过补血的补品?
 
患者是否偏食或曾经进补? 比如喜欢吃过油(炸)类食物,不吃蛋黄等?或者吃过补血的补品?

没有以上嗜好
自从2年前得过痘痘,在饮食上都比较注意。特别是此次得病喝中药以来,更是非常注意,炒菜都葱、姜、辣椒等都不放,饮食很清淡。
 
病是从药来的,是药三分毒。

简单治标(烂嘴角)的办法:在溃烂处抹点香油,吃点复合维生素(b1bn)。 吃几顿菠菜猪肝汤 或鸡蛋炒胡萝卜。 5-7天就会好。

治本,中气已乱。 先服用中成药桂附理中丸试试。
 
为了更清晰的看到发病过程,我把服药的过程贴出来:

首次发病,去医院就医,医生开药如下:

(甲)天冬:15克
(甲)南沙参:15克
(甲)北沙参:15克
(甲)生地黄:15克(生地)
(甲)金樱子:15克
(甲)红花:9克
(甲)荆芥:9克
(甲)仙鹤草:15克(脱力草)
(甲)白茅根:15克(茅根)
(甲)芦根:15克
(甲)苍术:9克
(甲)苍术:6克
(甲)黄柏:15克
(甲)龟甲:15克(龟版)
(甲)鳖甲:15克(灸鳖甲)
(甲)石膏:15克
(甲)马齿苋:15克
(甲)焦山楂:15克
(甲)六神曲:15克(六曲)
(甲)麦芽:15克

复看过几次,基本都是这些药方,服用了一个月之后,觉得无效,于是在网上寻求帮助,网友开方如下:

第一次:
熟地 15枸杞15 山茱萸 12 麦冬15五味子 6

玉竹15 石斛 15 胡黄连 6 知母12 生谷芽15(克)

三剂 水煎服一日一剂


去医院转方(我们这里只能让医生转方,不能自己抓药),医生给添加了泽泻 淡竹叶二味药,医院代熬,吃了7付,1日2次

七天之后:网友说去掉医生擅自加的药,维持原方,自己煎熬,每日服3次,再服五剂

服药二天后,一直拉肚子,每天要拉4次,最多5次,问网友,被告知:减量,遂减量至1日服2次。

五剂服完后,网友再次开方:

泡参15 白术 12 苍术12 薏似仁20 银花藤 20 黄芩12黄连6 藿香(后下) 10 麦冬15 泽泻 12 六一散20

三剂

三剂服完后:基本没有烂嘴角了,再次更方:


内服 生熟地各30 黄芩30 枇杷叶30(去毛)枳壳30 石斛30 玄参30 桑叶20 菌陈20
一剂煎好分6份,吃三天. 开了两剂

外用 马齿苋捣烂外敷, 生甘草15 黄柏20 银花6 煎水洗串处

又三天后,下唇没有以前的红似无皮的症状了,再更方:

内服 生地45 女贞子45 山药45 玉竹45 桅子36 丹皮36 黄芩30 麦冬30莲子心30
一剂煎好分6份,吃三天, 开了两剂

外用 白藓皮15 蛇床子10 川槿皮10 地肤子10 苦参30 将下唇泡于温和药液中15分钟


这就是最后一次的方,现在已经停药2天了,现在的症状就是上下唇干,皲裂(没有裂到出血,只是表皮褶皱那种),起黄痂,上唇更甚。
 
病是从药来的,是药三分毒。

简单治标(烂嘴角)的办法:在溃烂处抹点香油,吃点复合维生素(b1bn

哦, 好的!
丌山乙丁前辈,请看看楼上我发的这些服药经历,还需要服什么补救的方吗? 请指点!
 
症状 是上下唇干,皲裂 可知三焦经气虚不行水 水达不到脾经。
但根据你提供的症候群无法准确判断病机。

只好用中成药“桂附理中丸”先温理中气 可与中成药 加味逍遥丸 同用。均按说明书服用即可。

中成药也治病,只要用对了。
先服用这两种成药,缓着来。 过三五日看一下药效,该可以根据情况寻求病机。
 
症状 是上下唇干,皲裂 可知三焦经气虚不行水 水达不到脾经。
但根据你提供的症候群无法准确判断病机。

多谢前辈,我这就去买药!!
 
症状 是上下唇干,皲裂 可知三焦经气虚不行水 水达不到脾经。
但根据你提供的症候群无法准确判断病机。

前辈,我问了10家左右的药店,都没有“桂附理中丸”
只有 “附桂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

请问有何药替代吗?如果不行,我就去网上买?
 
丹皮逍遥散

药物组成
白术(炒)、白芍(炒)、陈皮、甘草、当归、白茯苓、丹皮、柴胡、薄荷。

这个里面再加半夏、麦冬、玉竹、熟地、香附、黄芪,请当地医生处方
 
桂附理中丸 【处方】肉桂30g 附片30g 党参90g 白术(炒)90g 炮姜90g 炙甘草90g
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附桂理中丸 【处方】附子1两,肉桂5钱,人参1两,白术2两,干姜1两,炙草1两。
脾胃虚寒,痰饮内停,中焦失运,呕吐食少,腹痛便溏,脉来迟细者。

主要是想判定 是脾胃虚寒 还是 脾胃实寒
 
桂附理中丸 【处方】肉桂30g 附片30g 党参90g 白术(炒)90g 炮姜90g 炙甘草90g
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前辈,您是说 桂附理中丸 和 附桂理中丸 任选其一就可以吗?
 
不要瞎治!从舌尖红苔黄来看还是有热,不宜补益,尤其温补。附子理中丸等千万不要吃!
 
舌红苔黄,脉玄数。 ====有加味逍遥丸应症
 
不要瞎治!从舌尖红苔黄来看还是有热,不宜补益,尤其温补。附子理中丸等千万不要吃!

有些微黄、舌前3分之一处都无苔,红,后面少苔
 
舌红苔黄,脉玄数。 ====有加味逍遥丸应症

刚长途跋涉1小时跑到城西的药店居然说没有附桂理中丸,药铺的小弟在电话里忽悠我

看过3个医生,每次说的都不一样,有滑数,有玄数,最近一次说的是细数.
 
口唇属脾,脾经郁热,可能还有脾胃津亏。看前方多用下焦的药,当然无效了。有六一散的那个方子,还算对路。
 
口唇属脾,脾经郁热,可能还有脾胃津亏。看前方多用下焦的药,当然无效了。有六一散的那个方子,还算对路。


那依您之间,该当如何呢?请指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