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四关者,即手肘足膝之所,乃关节之所系也。故凡井、荥、输、经、合之穴,皆手不过肘而足不过膝也。
张介宾: 痈疽篇:"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泣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夫溪谷者,皮肤之分肉,是津液外注于皮肤,从孙络化赤,而注于藏府之原经,故曰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四关者,两肘两腋两髀(bi大腿)两腘(腘窝),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行者也。 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者。藏合府,而府有原,原有关,而关应藏,藏府阴阳相合,外内出入之相通也。故日:“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此节论血气生始出入之原。故篇名九针十二原。谓九针之道与阴阳血气之相合也。 刘军:前文有“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先诊何经之疾,与原穴反应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