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麻烦各位大夫移步,我这个症状算是杂症吗?如何治疗?

我确实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他说的很有道理

最近,我竟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

前些日子,由于服用金匮牙龈肿后,我停了药,牙龈也逐渐消肿了,遇上一些求人之事,一晚宴无奈喝了不少白酒,由于我有浅表性胃炎,第二天胃自然就很不舒服了但是!!!我发现便溏的问题竟然好转了!!!!不再像塘泥,很像正常的大便,不干不湿,不粘不腻,条状完整。只是,大便的次数却变成一天三次了

于是,我翻阅了我服药以来身体的各种便溏病情变化的记录,发现从三个月前至今,有过几次喝白酒的情况,第二天都不同程度的发现便溏问题好转的现象。真是奇了怪了。。当然,三天后,我再观察,便溏又再次来了,这是怎么了呢???

出现这样的现象,会不会是因为我体寒,因此而便溏,酒精暂时活了我的血,暖了我的身体,便溏就看似好转了????但是,我的胃肯定受不了酒精,会不会是酒精暂时提升了肾阳呢???

各位大夫,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我竟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

前些日子,由于服用金匮牙龈肿后,我停

白酒有温脉的作用,金匮肾气丸有暖肾的效果,两者作用,自然脾土受到影响而恢复运转
 
各位大夫,我又来了。。

前些日子,在“梧桐树”和“采芝”的热心指导下,我开始了新一轮的服药调整,按“金匮肾气丸按20丸一次,每天两次服用,同时保和丸减一半药量服用。”计划服用药物,目前服用了8天

开始服用三天后,感觉病情明显好转了,畏寒问题、便溏问题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转变,基本不怕冷了,和别人穿的一样了,晚上和别人盖的也一样了,基本无鼻塞感了,只是脚还有些许冷感,但是改善了很多,便溏问题也在好转,基本成型了,而且也还在好转非常感谢各位热心的大夫。。

嗯,今天是第九天,我开始感觉口腔有些热感,但是牙龈无任何红肿发炎的情况,只是口腔内右侧视乎有溃疡点,一颗这样。

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否需要再次调整药量呢??需要如何调整呢?是否是加味保和丸需要加量??又或者是金匮肾气丸需要减少一些呢???

敬请再次忙中垂言。。感谢中。。!!
 
俺上面不是提示您保和丸减量服用了吗,
你没好好的看俺的帖子@!
只是一个辅助药物而已,减轻脾胃的压力而

病情好转,非常感谢
 
多谢楼上各位,但我就是听不懂能说得通俗一些么????

此为肺脾气虚,中阳不运,用黄芪建中或桂枝汤加味可。
 
现在早上起床感觉口苦,并且有一个口腔溃疡点,暂时停服用药物,再进行观察。

培土生金方法,我曾服用过“参苓白术散”一盒,感觉便溏问题变严重,不知道为何,于是也暂时停了药

目前转好的方面就是,畏寒问题好转了,看来还是对症了,只是有些副作用,因为是两种中成药,配方无法修改,所以,不是很完全对应先停一阵子,观察几天,等溃疡和口苦问题变化再说
 
白酒有温脉的作用,金匮肾气丸有暖肾的效果,两者作用,自然脾土受到影响而恢复运转

请教采芝大夫。

我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温补肾阳的知识,希望自己能学一些医理

其中看到“右归丸”从“金匮肾气丸”变化而来,舍一些加一些同样都是温补肾阳,也是“阴阳双补”,“阴中求阳”

那么,我的病症,老师考虑的是“金匮肾气丸”,而不是“右归丸”缘何??金匮肾气丸,其中“三补三泄”,而“右归丸”取消了“三泄”。那么在什么样的病症下,才不需要“三泄”呢??

拜读师训。
 
请教采芝大夫。

我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温补肾阳的知识,希望自己能学一些医理

右归丸纯补,其实是打底的方子,一般都需要加一些别的药物辅助。金匮肾气丸有补有泻,其实是补泻合一的。效果更加明显。你的情况不只有虚的情况,也有因为虚而引起的其他症状,只用右归丸,明显有不足的感觉。
 
嗯知道了,谢谢。

也许是最近天气的原因,比较干燥,看了干湿计:30%,持续近两个星期了,加上服药的原因,口腔正在溃疡呢。

等好了,我再继续服药。。继续直播治疗过程
 
右归丸纯补,其实是打底的方子,一般都需要加一些别的药物辅助。金匮肾气丸有补有泻,其实是补泻合一的。

采芝大夫你好,这几天天气好了,我的溃疡也好了好几天,我本打算继续服用“金匮地黄丸”。

今天仔细端详了同仁堂“金匮地黄丸”的说明书,忽然发现,这是一个“十味”的地黄丸方剂,咦????这不是“八味”的桂附地黄丸方剂吗???

在网上一搜:发现确实如此,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八味”上加了两味,牛膝和车前子。

如此一来,我回忆了一下用药经历,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服这个金匮地黄丸,发现尿比较多。而且早上5点这样还要起床小便,原来是利尿的作用啊。

转念一想,我一直无小便不利的症状,而且,晚上起夜小便多少会影响睡眠质量,那么,我应该是服用“十味”的金匮地黄丸还是“八味”的桂附地黄丸比较合适呢???

一下为网上文章摘录:

现在市面上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多是不一样的,比如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就是十味的,与古方八味不同(详见下),吃起来很明显的金匮肾气丸是有利尿作用的(我吃过),治疗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之类的,所以自己一定要分辨清楚.具体的下面写得很清楚,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买药的时候一定要看构成哦!

目前有许多临床医师和药店药师均将桂附地黄丸当作金匮肾气丸给患者使用.但桂附地黄丸不是金匮肾气丸.

首先,古方金匮肾气丸处方已与今方(药店销售)金匮肾气丸处方不同,按现今国家药品标准,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是处方组成不同的两种中成药,因此把药店里的金匮肾气丸当作桂附地黄丸销售是错误的;其次,“今方金匮肾气丸的方剂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桂枝,附子八味组成”的说法是错误的.同时,桂附地黄丸方中用的不是桂枝而是肉桂,山茱萸,附子也是炮制品;再次,六味地黄丸是由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制附子两味药化裁而成,说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枝,附子两味药组成的,则是本末倒置.

古方金匮肾气丸为医圣张仲景(东汉)创制,载于《金匮要略》,在该书中有两个名,即该书“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的“崔氏八味丸”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的“肾气丸”.处方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八味药组成,用于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及妇女“转胞”.宋代陈师文等人奉敕所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于1110年)对该方进行了改进,将桂枝改为肉桂,干地黄改为熟地,且加大肉桂及制附子的用量,使该药药效有了质的提高,更主要用于肾气虚乏,取名“八味丸”,收载于该书“卷之五?治诸虚(附骨蒸)”.由于该方最早出自《金匮要略》,且与六味地黄丸相比,多了肉桂,制附子两味药,所以后世又习称其为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而六味地黄丸系宋代太医钱乙针对小儿“肾无实,必主虚”的病理特点,去掉金匮肾气丸中附子,肉桂两味药,创制而成,载于《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成书于1119年),原名“地黄丸”,用于儿科“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即小儿肾虚.在历代医学典籍中,六味地黄丸应用极为广泛,遍布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杂症,现主要用于肾阴虚证.而南宋医家严用和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加入川牛膝(去芦,酒浸),车前子(酒蒸),并将山药炒用,加减化裁制成“加味肾气丸”,并收载于其《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成书于1253年)中,后世习称之为济生肾气丸,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如果说六味地黄丸是对金匮肾气丸的提炼,那么,济生肾气丸是对金匮肾气丸的发展.

今方桂附地黄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处方组成与宋代金匮肾气丸方基本相同,由肉桂,制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八味药组成,惟肉桂,制附子用量减半(与仲景肾气丸方相近).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肉桂,制附子两味药在方中用量较小,意在补命门之火,即生肾气.今方金匮肾气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十味药组成,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与八味药组成的古方“金匮肾气丸”处方组成已大不相同,与古方“济生肾气丸”较接近些.而今方济生肾气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处方主要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倍用茯苓,同时加入牛膝,车前子两味药组成.与今方金匮肾气丸比较,今方济生肾气丸用熟地而不用生地,用肉桂而不用桂枝,车前子不经过盐炙,而且各味药的剂量组成有显著不同,而与古方济生肾气丸比较,在药味炮制及剂量上差异更大.虽然济生肾气丸亦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但应注意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用药.

时移事异,时代在发展,中医药学也在不断发展,古今同方异名,同名异方屡见不鲜,有时候多年的经验或者知识积累也可能是过时的或错误的认识.事实上,现今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驻店药师,常常把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当作同一种药给患者使用,甚至于不少文献中亦将两药当作为同一种药.虽然两药功能相似,但毕竟处方组成有显著不同,适应症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金匮肾气丸在补肾同时增强了利水作用,同时用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应当加以区别使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