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


其胃,这个胃水不胃水,尤其胃气一坏了,非死不可。它这一段的意思非常广泛。第一个,说是这个水病,尤其里水,这是胃气他就是虚。那么治疗呢,当然有可下的机会,又当别论了,一般说不要破坏胃气,那你越是虚衰,那个水不会好,所以这是一个世人以警戒之意,他写这么一段,这段看着没多大意思,其实很重要。所以咱们治水总是要顾虑这个胃气。底下讲了半天了。在五脏各方面也影响有水,它既分五种的水,下面就拿脏腑来解释。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身重者”就是组织里头有水气,它身子沉。“而少气”者,里头水自下以迫上,压迫横膈膜,这人少气,水在里。由于少气,所以他“不得卧”他一卧,那个水呀,更往上迫,他要是站着、坐着,他的水就下,不往上压迫,还轻一些,所以要是里水往上压迫的甚,都不得卧,咱们讲那个小青龙汤的讲过了,咳逆倚息不得卧嘛,就是有支饮,饮也是水。“烦而躁”那个心是阳脏啊,火脏啊。心阳之火为寒水所困,所以烦而躁。“其人阴肿”这个心火不能下交,那么他阴肿。这段说明什么问题呢,它是辩证的问题。古人认为心、肾这两个脏器它是有关系的。心火不能下交,要病水的,肾水不能上济,要病火的,所以总得水火既济,这个人的身体才会安和,这是古人的看法。所以关于这种的,就是心火气衰了,所以发生这种水气病,那么突出的表现,下边肿,其人阴肿。这个有点道理,心脏的水肿大概都在底下先发生,心脏病的水肿。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这个说得最好了,这个就是肝硬变腹水。“其腹大,不能自转侧”就是腹水。“胁下腹痛”胁下是肝的部位,当然是胁下痛,牵连到中间的地方,他也痛,他都是指上腹说的了。这是肝腹水,他很清楚。“时时津液微生”由于肝水不在胃里头,所以胃还能生津化液,但是肝病也会影响胃,它还时时津液还能微生,不象脾胃病,它一点都不生,它微生,尤其“小便也续通”因为它也不是肾。这个肝硬变腹水是这样,它也不是小便一点也没有,它不是,你要是吃剧烈的药,完了,那个小便一点也没有了,你影响到肾脏了。不然的话,它小便老有,但是少而已,续通嘛,正是说明这个肝硬变腹水。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古人认为肺合皮毛,所以肺病,那个皮毛,所以“风伤皮毛内舍于肺”嘛。那么假设这个因肺而发生的水肿,这个身非水肿不可,因为皮毛是在外边的嘛。这个肺,他不是水之上源嘛,这个肺主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古人是这么看的,肺有这个作用。那么因肺病而造成的水病,所以小便不通,很难,它的水道发生障碍。“时时鸭溏”着也是古人说那个肺与大肠为表里,肺病容易影响到大便溏。其实呢,拿咱们辩证说呢,小便难,大便溏,拿现在西医的看法,就是代偿作用,他就水谷不合了,但是古人看这个现象,还是一点不错的,但是它说的是肺和大肠为表里,他们两互相有关系。那么这个整个说明的还是一个辩证,咱们遇到这种水,无论他哪发生的,怎么一种水肿发生,它肯定与肺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这个也是辩证。因为这个腹,脾所主。脾水,这个腹要大的,就是要有腹水的。

脾主四肢,所以四肢要苦重,特别要沉。因为这个脾胃他是一家,脾胃气虚,津液不生。咱们头前讲的那个肝也是腹水,那个肝水,可那个津液,还时时微生,影响脾胃,脾胃不是它的本病,真正要是脾胃上而来的水肿,那么它津液不生。“但苦少气”水在里面,所以水甚了,它一定要少气的。“小便难”上边都说的小便难,肝病,他小便续通,他不是一点没有,你看那个肾就不是。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他这个是“不得溺”所以古人说肾是地道,地道不通,水是一点也没有,尿是一点也没有,它不得溺。“其腹大,脐肿”古人看脐以下为少腹,这是肾所主,所以肚脐是特别要肿的,也就是说他这个腹水在肚脐以下严重。肚脐肿,这个腹水我们经常看到,也是下边腹水厉害,肚脐往外怒怒着,要是太突出了,这个腹水就不好治。“腰痛”肾病嘛,腰要痛的。“不得溺”肾是主水的,它要是病了,是没有尿的。“阴下湿如牛鼻上汗”这个寒水越下越重,所以这个阴下这个地方,湿,这个水都渗于外,就像这个牛鼻子上的汗似的。“其足逆冷”是说阴寒下甚呐,手不那么逆冷,足是逆冷的,是寒饮在下焦的一种情况。“面反瘦”这个水气一点不能济上,所以面反倒瘦。这是说的肾水。那么这一些在治疗上,当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古人在辩证上,他是有的。凡是这类情况,无论这水是怎么发生的,它都是肾水,腰痛、脐肿、没有汗,尤其这个下边阴寒得厉害,它说这是一种肾水。那么至于治疗,这里也没提。那么这种情况,它只是里水,小便不利,就指不得溺,这个还是挺有关系的。它底下,在治疗上有个总则。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诸有水者”就是上边这个五脏所病之水说的。“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下肿,水有下趋之势,应该顺势利导,当利其小便。“腰以上肿”呢,这个水,有外出的这么一种趋势,“当发汗乃愈”。这也不管治水,治一切疾病都应该这样,总而言,要因势利导。这个病,它上边水肿了,这个水它要上越,但是它不是要吐,我们这个人的出汗,都在上体部,所以咱们太阳病也是,他要有广大的上体部要出汗,所以头项特别强痛,它这个水气都在上边。那么这个病的趋势,也反映这个,假若上边肿,这个水,有外越的情况,所以这个因势利导要发汗。这是个原则,这是挺重要的。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寸口脉沉而迟”沉是有水,迟是有寒。那么我们就寸口脉的诊查,他说寒水是相搏于里了。寒水相搏于里,胃气非虚衰,就是脾胃虚衰,所以趺阳脉当伏。趺阳脉气衰,水谷不化,如果偏于“脾气衰则鹜溏”。古人认为这个脾,它输送津液,它气衰不能输送津液了,所以人要鹜溏,大便要拉稀的。“胃气衰则身肿”这个就是头前我们讲过的,这个胃气一衰,它不能化谷,血液、津液就是要枯竭的。那么外边,尤其络脉非虚不可,它既是有寒水相搏在里,而胃气在虚,络脉再不足,这个水非往外走不可,所以说胃气衰一定要身肿的。

这个影响络脉,不是说这个经脉太实,它是虚,你看咱们说的这个胃气虚,骨气不行,影响血少,四肢厥冷,都离远的地方,这个络脉也是一样,经血也是虚,但是络脉是更虚。所以水,它就往虚的地方来,哪个地方虚就往哪个地方去。不是说这个络脉虚,经脉就不虚,不是的,经脉也虚,但是不到那么个程度,络脉是空虚。所以里头有寒水相搏于里,如果是脾气衰,那么大便要稀,就是下利了,如果是胃气衰,那么水谷不化,津液不生,影响经虚血少了。血少,尤其突出的表现在毛细血管,那特别要少,认为这样水就趁着这个表,络脉虚而聚于皮表而不去,它往那块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嘛,那么这个就是影响到了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这是什么道理呢?十二经脉都是受气于胃,所以胃是水谷之海,那么十二经脉也就是血管了,它也都得来源于胃。这个胃气一衰呀,这个少阳的脉也不足,这个卑,就是不足。少阴的脉也细,细也是不足,细是血不足。这个少阳指的是什么,不是指足少阳了,这个指的是三焦,手少阳。这个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这个是.内经.的话,水道出焉,水道顺着三焦而下输膀胱。那么三焦虚,水道不利,那么少阴脉也虚,那就影响肾了,地道不通了。所以男子一定是小便不利,那么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经水还是血了。“血不利则为水”不是,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了,血不利变成为水,这是错的。这个血不利影响发生水,这个不光是女人,咱们头前讲的属于肝硬变的腹水,也与血分有关系的。它古人把这个水肿,尤其是里边这个水,它分为血分和气分。气分纯粹由于营卫不利;这个血分,由于先病血而后病水。先病血,这个血指什么,就是淤血。这个血不利,也影响水不通,尤其咱们这个门静脉这个地方,最重要了。这个肝硬变要是只是利水,是把这个腹水消去,但是病可完全好不了。古人有用鳖甲…丸的,大黄蛰虫丸这个药也很好使,所以要坚持用,它是有效的。要是只是这个血分的水肿,你光利尿解决不了问题。它是先病血后病水,那么这种的水,它叫做血分。这个不光妇人有,男人也有的,看你怎么一种水肿了。你象我们说的肾脏炎那种水肿,它是纯粹是气分,所以那个发汗、利水就可以好。肝硬变的腹水就不行。底下这段没什么大意思,我可以讲一讲。这一段肯定是后人所附进来的。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这是他问先生,他说这个病人,“苦水”你看他样子吧,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又不利。你给他诊脉的时候,不说他这个水的病,反说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就是诊脉的时候啊,病人的水病很清楚,他说这些。那么如师所言的,脉是怎么个脉,你怎么这么说啊。底下这个师曰,就答复他,说他这个病,寸口脉沉而紧,就是指的这个寸口脉了。沉而且紧,那么沉是有水了,紧为寒,他说这种的脉。由于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在关元那个地方,有寒、水相结在那个部位,这个病不是一朝一夕的。“始时当微”开始的时候它不觉,尤其年盛,年复力强的时候他更不在乎。“阳衰之后”年事稍长了,古人这么个看法,年事稍长阳衰阴进,都是这样子。“营卫相干”这个营卫不相协调了,阳越来越损,阴越来越盛。那么这个“结寒”就是结在关元这个寒水之气,这个时候略微就动了。肾气也上冲了。这个肾气上冲不是张仲景的话,是后世注家的。“喉咽塞噎,胁下急痛”这是气冲了,气上冲,上冲咽喉,它就是根据奔豚气那个看法了。他说咽喉发堵塞,胁下就发急痛。这个要是不错治呢,也到不了这个情况。

“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那么其实他是气上冲,这个气往上冲,你要吃泄药,气击不去,气与下药啊冲击的,那个病除不了的。后来一看下不好,就“重吐之,胃家虚烦”这个咱们头前伤寒论讲过,这个吐,胃丧失津液,它要发烦热的,所以虚烦者,虚者指是吐伤津液,胃中燥要发烦,这么一个虚干,所以“咽燥欲饮水”吐伤胃液,最厉害了。“小便不利,水谷不化”这个胃气虚了。“面目手足浮肿”这个胃虚了,它总是要发生这个,他以前就有这个寒水结于关元,就有,这时胃一虚,外边就要肿了,就是头前讲的那个道理了。那么大夫看了有浮肿了、有水了,这才看明白,用葶苈丸下去。葶苈丸咱们讲过了就是葶苈大枣泻肺汤弄成丸药。“当时如小差”吃这个药的时候好一点。可是,“食饮过度,肿复如前”它当时好是一时的了,这个水肿是有这个的,你要是用这个攻击药,当时是好一些,但是胃气已经虚了,那也是错的,过后还是要复来的。“胸胁苦痛,象要奔豚”它的气冲老没治,主要的矛盾在这里。胸胁苦痛,这个气老往上攻嘛,形象就像奔豚病似的,上冲胸咽。“其水扬溢”由于气冲,这个水气更厉害了。“则浮咳喘逆”浮指的浮肿说的,尤其那个面目它总要浮肿的。咳喘上气而逆,他所以给他治,他说的气冲、要咳喘,他都是解释它这一套。它就用气上冲,有水气,挟水气以上冲,所以要浮肿也要咳喘而逆。那么这个时候应该要抓主要矛盾。当先攻击,这个胃气错了,你们那是胃气不,应该是冲气。“当先攻击冲气令止”冲气一止了,一切都好掉了。“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这个新病指什么呢,是指大夫给误治诸类这种情况,就是气上冲的厉害,所以这是个新病,那个老病,就是结在关元的那些病,这是老病了,然后在慢慢再治。这段毫没有意思,拉嘎不休。你看看这个句子,文章也不象张仲景的话,他这个四、六卷都是晋、南北朝以后,所以你们念古文就知道了,没有什么意思,这个象什么呢,就像头前讲的痰饮,服小青龙汤后,那个辩证差不多。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腹痛者加芍药”这个就不要,这是后人添的。风水,虽然他个提风水,这里其实不是风水,后头你看看这个方剂就知道了。主要就是表虚,“身重汗出恶风”表虚有恶风,尤其黄芪剂,这个黄芪这个药啊,它是实表的,表虚到极点了,那恶风非常敏感,这个在临床上要注意。特别恶风的,大概是黄芪证,他那个汗出,他表不固,汗出。身重,你看他没说身肿,后边也肿的,但是以重为主,重者多湿,就是皮肤肌肉多湿,身上觉着沉。所用这个方,为什么脉浮,他这个水在表,湿在表,这个本来在风湿里头,提到这个方子了。病在外,脉就浮,并不是认为是表症,纯粹有表虚。表虚,它这个水气都在外表,聚于皮肤而不去了,这是实表就治,这个方子纯粹是实表。这个防己黄芪汤啊,就是桂枝汤去桂枝加防己黄芪。头前痉湿暍里头,就是桂枝汤去芍药,加木防己、白术、黄芪,它就是利尿,实表。因为他没有表证所以去桂枝,这里没有桂枝,去桂枝、芍药,它这个黄芪、生姜、大枣都有。它主要是用黄芪,黄芪加上姜、枣还是健中补胃而外以实表,是补中益气的一个办法。那么另外,它用白术、防己去水,它是这么一种治疗,这没有表证。到后头它说得非常好,后头附方里头,我们在详细解释。这个虽然说是风水,他是症候象风水一样,也恶风,脉浮,也汗出,象这个风水,症候是相同,实际上他不是的。风水要发汗的,所以这个要注意。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这个是真正的风水。“一身悉肿”这个他不是光重了,是身上都肿了。脉也浮。“不渴”这个不渴,不是多余的一句话。要是渴,就不能发汗,它这个不渴,正是应该发汗。这个渴,前面也讲了,诸有水者,凡是渴而小便数者,非得下利,绝不可发汗。这个发汗,丧失人的津液。一身悉肿,脉浮,恶风。“续自汗出”这个汗多,继续,老出汗。这个汗多是有内热的关系。

它紧接的一句话,“无大热”无大热,不等于没热。它这个大热指的什么呢?身大热,阳明病。发过汗,身大热,蒸蒸发热。它不是那种发热,那种发热是阳明病了。它既有表,也内里有热,所以他说无大热,但是续自汗出。这个汗出,是由里往外蒸,里头有热呀。所以用越婢汤,越婢汤在外解表内清热,大量石膏啊。你看这两段,所以我们得在临床上得辩证,看着样子都象风水。那个恶风,可是非常的厉害,那个纯粹是表虚,由于表虚,外边肿,他没提了,但是它的肌肉里头也是停湿,身体特别重。所以这两段不能等同看,这很重要。都是说风水,头一个风水,形象像风水,其实是皮水,第二个真正风水。这个越婢汤,这个方子也是常用的药。“恶风者加附子一枚”这是要不得的,这都是后人加的。“风水加术四两”也不对。这是.古今录验.那个书上说的。那是里水,头前那个,咱们讲过了。由于小便不利造成的身肿,里头腹水,它用越婢加术,那么这个也不一定得是风水。越婢加术,他外边没有表证。前两段都是说风水,但是风水也不限于越婢汤一个方子,后头还要有。现在这两段很相似,在临床上千万要注意。如果他没有热,而且恶风相当甚,特别敏就是。我遇到过这个病,我知道。就是在夏天,比较热的天,他这个屋子关得严实,一点风他都受不了,这个我是亲身体会。那他纯粹是表虚,所以你千万不要用麻黄剂,那是黄芪剂。所以这两段写的在书上都差不多,看这个症候,实际是不然的。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这个说皮水,皮水也不是一种治法,也是各种不同。如果“皮水为病,四肢肿”这个水气就在皮肤里,皮水是这样子的。如果“四肢聂聂动者”要用防已茯苓汤。四肢聂聂动是什么意思?他是既有水气在皮肤里,如果再有气上冲,这个水气相击,他要微微动。聂聂动就是微动的一个状态。聂聂就是微微有动。如果只有水,没有气上冲,他不会动的。所以桂枝配合茯苓,他就治筋惕肉瞤、肉跳,那是桂枝、茯苓结合在一起就有这个情形。桂枝治气上冲,茯苓去水。那么这个方子呢也是这个道理,它是桂枝甘草做基础的方子。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你们看这个方子,他是桂枝、甘草治气上冲。大量用茯苓,茯苓用六两,它也去水,但是治肉动,又是跟桂枝配伍去了。那么这个方子以防已茯苓去水。黄芪还是实表,因为这个皮水呀都是络脉虚,黄芪这个药既能补中,又能实表,所以补中益气要用黄芪的。表不实,水气不去,假设这个方子不用黄芪,我们用桂枝、甘草、防己、茯苓,当时也能消肿,不是不能消肿,但是马上就回来了。它这个还虚之呢,水去还来。你非这个根本解决,它不虚了,水在里头站不住了,把这个水去掉了,病就好了。所以治皮水,这个方子还是一个主要的方子。那么在临床应用是这样子,如果没有四肢聂聂动,也没有气上冲的情形,或者桂枝、甘草,我们用上边的方子,防己黄芪汤,也未是不可的,那也是治这个病。你看情形,那么如果他是有桂枝甘草汤证,又有表虚,有皮水的情况,所以它得辩证,他主要的方子,他四肢聂聂动,用这个方子特别好使。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这是在这有重复一下了。越婢加术汤前边讲过了。甘草麻黄汤在这个地方有些问题,这个咱们不得不讨论。用甘草麻黄汤也可以说是治风水的,不能治里水。小便不利造成的水肿,不利小便只是用甘草麻黄汤是个危险的事。我恐怕这一段都是错误的。大家注解都这么注了,这个主要还是治风水。这个风水有自汗出的,续自汗出,里头有热,他要汗出,用越婢汤就是这个道理。假设这个不是汗出,喘而急迫,无汗,这类的风水恐怕用甘草麻黄汤是对的。所以这一段很成问题,一般注家都是敷衍了事就下去了。据我的研究,甘草麻黄汤在这个里水由于小便不利为主的这种水气病,叫我看用不得。因为头前讲很多了嘛,如果小便不利,水停在里,不先利小便,攻表是没有的,有时还击动水气而造成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一段有问题,咱们留在这,大家讨论。据我看,它是治风水的,风水无汗。这个书错误是有的,所以到这个地方应该拿出来,大家讨论。甘草麻黄,它是无汗而急迫可以用这个方子,用甘草缓急。喘、无汗,这种的水肿,有用甘草麻黄汤的机会。所以咱们说的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这么个样子,故令病水,这叫里水。用越婢加术汤是没有问题的,要用麻黄汤成问题的。所以越婢加术汤,它也不用越婢汤,要加术,它兼利尿嘛。在这书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单独这一节它用甘草麻黄汤,我越看越不对头,各家没怎么解释,但是这个是成问题的。这个甘草麻黄汤纯粹是发汗的,重复汗出,温服一升,一升不出汗,你再服就要出汗了。不汗,再服,它要他发汗,所以治小便不利的里水是成问题。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少阴为病,脉沉细,细就是小,他比较这个脉就是沉,不那么浮,这是少阴病。那么少阴病也在表嘛,所以风水也可以发生少阴病,不是不可以发生少阴病。这个属少阴,就是这种水气病属于少阴。“浮者为风”只是浮,就是头前讲的风水。

“无水虚胀者为气”也有虚胀的,这在临床上也常见,看到他是发肿,但是按着没有水,他不像这个水,一按,没指,完了,有坑,他没有,那这是虚胀者,这是气,气当然不能发汗了。“水,发其汗即已”凡是水肿,那发汗就可以好了。无论是少阴,还是太阳病这种风水。“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脉沉,就是沉小了,那个属于少阴病,得用少阴的发汗法子,少阴的发汗法子你就得在发汗药里加附子,这是麻黄甘草加上附子,麻黄附子甘草汤,这个咱们在伤寒论少阴篇就有了。“浮者宜杏子汤”这个杏子汤,大家在这本书上他说这个杏子汤没有、不见,那么各家的说法就不一样了。这个书上说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那么在这个.医宗金鉴.他们说就是麻黄甘草汤加杏仁,我认为这个都不对的。这个在伤寒论上有,这个说明是大青龙汤,回头你们翻.伤寒论.。他说太阳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用大青龙汤发之。那个就是,无少阴证,少阴证他脉有沉小了,那你得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这一段就针对那个来的。所以如果脉沉小,这是少阴病,那个大青龙汤用不得。大青龙汤是越婢汤与麻黄汤合方,里头他也有杏仁,那古人叫它杏仁汤,也不一定,这是无从考据。但是我们就这个风湿这种病,根据伤寒论,又有太阳伤寒,脉浮缓,这么一个条文。那么脉浮,他是属于风水,所以我们说大青龙汤比较合理。甘草麻黄汤加杏仁,那不叫方,加杏仁就能治,那么甘草麻黄也能治。要如果身疼痛,那更应该用大青龙汤。这个风水,有两个讲的,有一个是身疼痛的,那么如果身疼痛,这种风水用大青龙汤更好,他本来就是要身疼痛的,就是不疼但重也可以用。根据伤寒那个就是,我想大青龙汤合理。麻杏石甘汤治不了,麻杏石甘汤不能治水气的。那他不跟越婢汤呢。这一节原则上讲很好,所以在这个风水不只是阳性病,那么少阴病也有的,不过是这里提出来属少阴,与这个风水区分,所以他说属少阴,其实就是风水而陷于少阴病,也得发汗,水都得发汗,在表纳,不过他发汗得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那么与阳性病的发汗办法不一样,阳性病得用杏子汤。杏子汤是个疑问,大家的说法不一,我认为是大青龙汤较比好。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这一段大家的解释也是千奇百怪的。厥,厥者无汗,四肢厥就是血少。厥而皮水者,皮水也是应该发汗的。厥而皮水者不可发汗,只能利尿,但厥无汗麻,这个应该用利尿的法子。他用蒲灰散大概总是有热了,蒲灰、滑石这两种药前面讲过,都是利尿药,那都是偏于治热。那么这种厥也不是一种寒厥,注家有那么解释的,说厥就是逆,皮水逆了,这是解释,说是水出来了,那么拿蒲灰散外敷,我认为是大成问题的。陈修园、.医宗金鉴.都是这么解释的,我认为不是的。他没说外敷,蒲灰散主之,还是指内服药纳,这是利小便。凡是水气病,无论风水、皮水,当然不是一个治法了。你看头前我们说的那个防已茯苓汤也是桂枝甘草为基础,那个也是解表的办法,那么当然也有用麻黄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是要是厥,血虚,你不但麻黄不能用,桂枝也不能用,所以他必须,只是能利小便。蒲灰散只是举其一个例而已,当然在临床上还有其它利小便的方子来治水肿。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为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这一句话恐怕是一个错误。我们在讲历节的时候有,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他讲的历节痛,又把它搁这了,这个恐怕是注家搞的。黄汗这个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这个病有热,形状像风水,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这个与风水是大不相同,他出黄汗。“脉自沉”虚,黄汗这个病也是虚病,尤其是表虚。“从何得之”那么底下是“汗出入水中,水从汗孔入得之”这个,我在临床上遇到这个病,知道这个不一定对的。我遇到两个,都是女人。尤其这个方子说治疗那个,他更不是这么得的,恐怕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咱们可以搁到这。那么就是张仲景的话,也是略举一斑,也不是这种病,都得汗出入水中得的,这也是概括不了的。那么这个病,宜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为什么呢,主要是黄汗病丧失体液太厉害了,丧失体液以致渴,这个津液亏损得厉害,这个时候不能再让他出汗了,虽然还是要用桂枝这类的药,他老气上冲麻,但是要加苦酒。这个苦酒就是醋,这个酸收啊。黄芪是补虚。桂枝、芍药也是调节营卫。桂枝治气冲,与芍药两个搁在一起,对调节营卫还是起作用的。其它的热药药都不让搁了,姜、枣都不要了,不能再出汗了。桂枝汤的方剂一般甘、温药都不要了,另外加上醋。醋就是使他不出汗,你们看看这个方后说明就知道了。

它吃这个药,开始要烦,这个烦得道理呢,就是他不得出汗,他老出汗,一不出汗它就烦的。服至六七日,烦才解。若心烦不止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黄汗之病,两胫自冷。
 
;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黄汗病与历节病有个不同之点,主要是在两胫发热和自冷。黄汗病两胫自冷,他这个水气病,水气就下,下边特别厉害,两胫要冷的。历节不是的,历节他发热,假令发热,此属历节。历节也出黄汗,所以开始这一节,就是历节、黄汗一个主要鉴别点。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不是荣气是劳气。劳气就是虚,虚劳之气,这个病是虚的。“食已而出汗”吃完饭就出汗。“又身常暮盗汗出”就是夜间睡、一躺下也老出汗,这个黄汗是这样子的。那么这种汗,不纯粹是热的关系,这是劳气,就是虚。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汗出已,反发热”这是个不好现象。一般要是出完汗他都不发热。一方面出汗一方面发热,说明人的精气外泄,邪气在里头老留着。这个咱们在讲表证的时候讲过这些问题。这个就是正不胜邪,就是虚。我们出的汗都是精气,人的热反倒留于内,这久而久之一定伤及血脉的。那么开始就是瘀血证了,其身甲错,那么再久而久之,热不止还要生恶疮。这都是说明黄汗的。你可知道,黄汗是这个样子。他这搁个弱,一般的病也是这样子,也不例外,他像个范论似的,但是它主要的是针对黄汗。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说如果身子沉,身子沉说明什么呢?停湿停水嘛。“汗出已”出完汗之后,这个水能去一部分,感觉轻快,这说明他有水气。这个黄汗他老出汗嘛,出完汗较为好一些是的,其实说明他身上有水气。“久久必身瞤”黄汗虚,虚他常气上冲,气上冲有水气,身上一定要动的,肉一定要瞤的,就像我们头前四肢聂聂动是一个道理,没有气冲他不会。“瞤即胸中痛”一瞤就是有气上冲了。气一上冲,胸中一定要痛的,气上冲于上嘛。这个黄汗病有几个重点,一是出汗,一是发热,一个身肿痛,这是三大证候,所以他是一条条的分析,这非常的好。“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由于气上冲,这个水气也随着气上冲,所以上边出汗下边没有汗。“腰髋弛痛”这个水气往下边厉害,冲腰,髋就是胯,外边这个胯。这个地方又没力气又疼,弛疼,弛是松弛的弛。“如有物在皮中状”老觉得从腰髋以下这个部位,老觉得里头象是有虫子爬似的,什么呢,水气。就是虚,而水气占据不去,就是这么一种病。要是更厉害的话,剧者,由于气往上冲,里头又有寒水、湿气,那么他就不能吃东西。身既疼也重,它有表证,重就是有水,疼是营卫不利。“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在这来个总结,上边这种情况就是黄汗的正证。“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这是正治。桂枝汤治营卫不利,解外,也治身疼,但是他去不了黄汗,非加黄芪不可,它表虚,这个桂枝汤不但治身疼也解热了,他老有虚热。这两种病人我都遇到过,这个黄汗的病值得我们研究,到底怎么个病,我查不少西医书,我也查不出来。我治头一个黄汗病就有桂枝加黄芪汤,我用的方子相当好使。他这个人啊,她这个爱人在哈尔滨的一个医院,也是一个挺有名的大夫,他在西医院给她诊断说她肝硬变,这个人面目属于黎黑那个色,就是有点褐黄色,但是她没有黄疸,她来这啊,我给他看,开始我也没注意这个黄汗,她说是肝硬变,拿了不少检查的东西,她的爱人是个大夫嘛,我就她治,越治他越疼,他腰疼得厉害,她住在西郊,来一趟挺困难,一步不能走,得人驾着,来一趟汽车就花七块钱。那天我看她腰疼,我就奇怪了肝硬变哪有那么疼的,我看她这个领子,一翻就是黄,我说你出黄汗吧,她说对了,她说我得这个病就出黄汗,你看这东西真是还挺奇怪啊,后来不治肝了,我给她吃桂枝加黄芪,很快就好了,颜色都变了,黄汗都解决了,后来这人好了。那么黄汗究竟是什么玩艺?这个真值得研究。你说它是黄哪来的,是这个汗中医看这个汗,为热蒸,色变了,那么这个阳明病那么大热他汗也不黄阿,所以这个值得研究,这个病我是遇到了,遇到这么一个病。同时头前讲的桂枝苦酒汤我也遇到过,那么这个人呢,他就是渴,我就给他桂枝芍药黄芪苦酒汤,他吃就好了。所以这两个病我都遇到了,但是这个病,这黄哪来的呢?这个人我还给他检验了,他也是黄疸指数都不高,你说这黄哪来的,这个值得研究,西医也搞不清。我也问过西医,西医说这个病少见,是少见,就是我的确是幸运,遇到这么两个病,一般人恐怕都还没遇到。这个黄哪来的,确实是这样子,这个书上说的都差不多,尤其腰、腿疼啊很突出了,出汗,他是有些发热。所以这个病是有的,这个黄汗是怎么个事,我遇到两个病人后就再没遇上,病历都没有了,但是我有些记录,文化大革命以后病历全没了,所以这个病值得研究。你说这个黄怎么来的呢?奇怪,我治的头一个,就是桂枝加黄芪汤,确实肝硬变,他的脾也大,但是他吃这个药,黄汗是基本解决的,而且他腰不疼了,后来他自己来了,他也不用人搀,的确是好了。底下我们讲气分,这一节很不好理解。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他说诊察寸口脉,就是桡骨动脉了,迟而涩,迟是为寒,涩是血不足。这诊寸口知道这个人啊,有寒而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诊趺阳脉,看他的胃,微而迟。“微则为气”就是胃气虚,所以脉微。“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就是概括上边寸口脉和趺阳脉,概括说的。寒气不足,寒,有寒,气就是胃气不足,还有一个血不足,它就是概括寸口脉和趺阳脉而言的寒气不足。它是三个意思,寒、胃气不足、血不足。

那么认为这样子,血不足是营卫不利。“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他又有寒、胃虚、血又不足,当然要四肢厥冷,这个血达不到四末,所以手足逆冷。那么手足逆冷说明什么呢,就是营卫不利。“营卫不利”于外,那么这个津液整个在里头,而为水,所以“腹满胁鸣相逐”。肚子胀满,胁鸣,他是往上冲了,腹满胁鸣,相逐就是寒和水气相逐,要不这相逐是什么道理。手足逆冷,营卫不利于外手足逆冷,寒水之气相搏于里,腹满胁鸣相逐而“气转膀胱”气转膀胱,就说明这个他不是下输膀胱,气转膀胱就是气在小腹与上腹,在这个地方时上时下的意思,主要的是营卫虚竭了。“荣卫俱劳”营卫俱虚竭的意思。这个劳就是虚劳那个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阳气指着胃说的,胃气不行所以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血凝滞,也不通所以骨疼,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身冷、骨疼是个表证,他说身之所以冷,骨也所以疼,这是由于营卫之气不利,不利就是外边还是有外邪了。“阳前通则恶寒”阳前通这句话很不好解释,阳通照理说不应该恶寒了,这个尤在径解释比较好。他说阳前通,阴失去阳了,阴失去阳必然要恶寒的。他这个解释不是冲着阳下手,阳前通阴没通啊,阴没通,阴失去阳了,他不是要恶寒吗,这是尤在径的解释,旁人还没有那么解释,我认为他的解释还是有道理的。“阴前通则痹不仁”阴前通了,可是阳呢?越而不行,阳就是指胃气,所以咱门讲的胸痹那章就是了,阳为寒痹,他要是麻痹不仁,他没有阴,阳可是光在那呆着,滞而不行,他要麻痹不仁。必须得怎样呢?阴阳二气,它是相辅而行的,总得“阴阳相得,其气乃行”这个说明什么,说明治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通阳怎么办呢,就得治津液以通脉,他就指着麻黄附子细辛这个药说的。那么这个桂枝汤,我们讲了很多了,甘温养液的药,你要只是用桂枝去芍药汤,他能够通荣气,不能通卫气。他这个阴前通、阳前通都是指着用药,你只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通其阳治津液,但是更恶寒,阴不通。阴不通,阴失去阳,他不更恶寒吗?你要只是用桂枝去芍药汤调营卫,养营气,那营通而卫不通,他要麻痹不仁,所以这个都不行。他讲治疗的这两句话,就指的下边的方子,总的讲,既要通阳也要通阴,两个方子就得一起用。这“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其气乃行是指什么说的,寒水之气乃散的意思。“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就指寒水之气。如果这个病要是实,吃这个药,则失气,则出虚恭。如果这个病虚,要遗溺。“名曰气分‘,这个病主要的问题,又由于营卫不利造成内有寒水。营卫不利还是有外感的问题。所以这个诊寸口和趺阳,我们知道他是外边营卫不利,血虚有寒在里面。诊趺阳又知道胃气也虚,也是有寒,这个寒气不足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在内有寒水之气相逐,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在外又有表证,营卫不利身冷骨痛。那么这个里面造成的水气病主要源于营卫不利,所以它说气分,这一段冲着血分说的。那么这个治疗,既要通阳解表,也要用桂枝调营卫,解肌那种办法了。他这个没用整个桂枝汤,他还是阳气不足了,把芍药去了。这个虚则遗溺,名曰气分,就应该底下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就应该接这个。这个.医宗金鉴.说的是对的。下面这个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这是闲文,不要。“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就接着上边的气分,这个对的,因为什么呢?心下坚大如盘是另一段的,是枳术汤,是底下那段,所以这个书错的地方也很多。这段文章到好解释。这种治疗的办法,你搁在文章一起看就很清楚,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呢,根据药物我们来分析,这个药两个方子合起来。一个是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是治气上冲,所以上实下虚,胸满脉浮嘛,这个腹满胁鸣说明有冲气啊,营卫不利用桂枝去芍药汤是很对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发汗的药,麻黄附子细辛治水气,所以在少阴篇里头,我们看一看就好了。他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他这个少阴病一般不发热,反发热,而脉沉,脉沉就有腹水,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认为是少阴病,非得用配合附子不可,搁细辛就去水,那么这个就是发表去水。我们从这个方剂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方剂一方面去里头的寒水之气而解表,同时也调营卫治气冲。那么既有桂枝去芍药方证,又有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所以把两个方合起来治这个病。那么我们对这个病怎么理解呢?这个病就是第一个胃虚,胃虚要有水气;二个有寒,虚寒在里,外边招受外邪,所以他陷在内里头,有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这种水气病,外表呢又有身冷骨痛这种表证,是陷于阴证,陷于少阴病。那么怎么治啊,那么根据方剂的这种恰好适应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调营卫养阴,养阴就是养血了,以桂枝汤为基础;一方面也得治水、解表,让他出汗啊,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么个样子来解释我认为还是充分的,这个才叫气分。总而言,由于营卫不利于外,那么营卫之气不行,在里头也为水气,所以叫气分。

这种气分可以根据上面这个病的情况,用这个方子来治。这个方子也是表证的方子,既是表不解没有汗,但是又有桂枝去芍药证,气冲胸满这种情况,可以用这两个方子把它合起来。你们看看底下这个解释也可以,说“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虫行皮中,他这个营卫不利得厉害,这个发汗很不容易,非用大力的附子也出不来汗,如虫行皮中,咱们在伤寒论讲了,一是说他是久虚,老像虫子爬似的,他出不了汗,那么他这个也是这样子。他是虚,所以只是用麻黄是不行的,得用大力的附子才能使他发汗。要是在辩证上说呢,四肢厥冷,身冷骨痛,这纯粹少阴病的情况,所以要加附子这种法子。这一节在文章里头不好理解,各家对阳前通、阴前通则痹不仁的都解释得有问题甚至都不解释,唯独尤在径的解释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这个很清楚,这个是“心下坚大如盘”就是胃停水。“边如旋盘”旋盘这个东西咱们不知道,所以上边说如旋杯,也有后来改的覆杯,这个杯是扣着这么一大块。这个旋盘,早先的粉磨坊他的那个叫旋盘,就是旋凉粉的那种东西,总而言有边棱的,所以这一段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这个边明显,这个很像说肝硬变那种腹水,摸得话有这个有边,有边缘可以触摸到,这个一般水不会结成这样,很像肝硬变的那种情况。所以枳术汤,这个他是去附方:.外台.防已黄芪汤 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防已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我刚才说不是风水,他这个说呢管这也叫风水,由于脉浮是在表。可是一样,其人或头汗出,所以我们头一段说是汗出,这个汗出不是像越婢汤那个汗。“表无他病”不是真正表证,表无他病就是没有身疼等等这种情况,可见所谓这个风水,他不是很明确的表证的那种风水,他这个这样解释挺好的。那么主要的病,“但下部”水气就下麻,下边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上都蛮好的,像没病一样,为和就是如平。“腰以下当肿及阴”腰以下尤其腿,它往上,肿及阴,就是前阴了,那么腿是难以屈伸,从这个说法,纯粹是皮水,他没有表证,可是古人就是形象像表,所以我们对防已黄芪汤这一节可以做参考。假设我们遇到水肿,他从腰以下肿,以致不能屈伸,那么这个我们用防已黄芪汤,看着像风水,可他不是风水啊,他没有外感的一种证候,所以与越婢汤是绝对不一样的。所以这一段他附的,可以给我们作个参考。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痹非中风前面的分号不要了,它是接着下来的。“脉浮而缓”本来是中风脉了,太阳中风脉浮缓嘛,那么浮是在表,就是“浮则为风”了。中风的缓是由于中风汗出丧失津液,所以脉按之才缓弱。那么这个呢,他说不是,缓则为痹,这个虽然脉是浮缓,但是这个缓不是由于汗出而脉缓弱,这是由于湿痹的关系,痹指的湿痹说的。你们想想在.伤寒论.,“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咱们在.伤寒论.阳明篇、太阴篇都有这一段。他这个是指那个说的。他这个脉浮而缓不是太阳中风病自汗出脉浮而缓,是伤寒,没有汗,那么这个缓就由于里头停湿,津液反不充于外了,所以脉也缓,这个在伤寒论反复说了。象大青龙汤,“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和这一样的,就是湿。这个就说明这个缓不是太阳中风自汗出,表丧失体液的这种脉按之缓弱,这个缓是由于里头停湿,那么这个停湿在里,津液就不充于外,这个脉是这么个缓,所以它说“缓则为痹”。痹呢?不是中风了,他特意绕个弯说这话。“四肢苦烦,脾色必黄”这是简单说的话,他本来系在太阴,太阴就是里头有湿,那么再有热呢,湿热相瘀他一定要有身发黄的。但是小便不利他要身发黄,小便自利,他就不能发黄,这都就略去了,这是在伤寒论讲过的东西。所以他就是“四肢苦烦”就是手足自温的一个互词,在.伤寒论.里,说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他这搁这,四肢苦烦就是四肢苦烦热了,与手足自温者是一个意思。那么这说明里有热,既有湿又由热,如果小便不利一定发黄的。古人说这个发黄与脾有关系,所以说“脾色必黄”认为脾出土了,土色是黄的,古人是这么个看法,这也是个辩证的意思了。那么这个黄不关脾的事,也不关脾色的事,这都是古人这么说,是那个时候了。那么我们现在研究他呢,心里头要明白。他就是郁热在里,要发黄的。这一节就是说太阳伤寒,手足自温,脉浮缓,他是系在太阴,是里有湿,所以才说缓不是太阳中风那个浮缓,这个缓不是由于汗出,津液被夺而缓,是里头停湿,津液自然不充于体表了,所以缓。这一节看看.伤寒论.好懂,要不的话很不好懂。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趺阳脉是脾胃脉了,以候胃以候脾,都诊趺阳。“紧而数”脉紧而且还快。数是胃有热,“数则为热”那么胃热他就能消谷了,但是紧则为寒,这个紧则为寒你看下边就知道了,趺阳脉紧,这个寒,那胃有热又怎么有寒啊?这指脾说的,脾虚有寒,就是停湿不行。

那么脾虚停湿就不能化谷,所以“食即为满”这是一个冒语,这个没说完的。这一段主要说谷疸,谷疸首先胃有热能吃,但是脾虚反而食而不消,意思是在这,底下它又接着说了。如果“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你看这个趺阳脉紧指的上面这个说的。虽然是食而不消,是停湿了,蕴热,有发生黄疸的可能,但是小便自利,又不会发生黄疸,所以他再诊尺脉。诊尺脉浮,这个书头前讲了,“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我们诊脉。这个浮在寸位,在关以上,寸至关这个部位上就是在表。要如果这个浮在关以下,关以后,在尺中,那么这个是在里。所以说尺脉浮为伤肾,尺脉浮这个热,这个邪热伤及到肾脏,所以他尺脉浮,而寸脉不浮。“趺阳脉紧为伤脾”这个根据上边,趺阳脉紧是寒,就是脾伤不运而寒停湿在里了,所以他说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就是脾肾俱伤之意。是风伤肾寒伤脾,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叫风寒相搏,就是脾肾俱伤。这个脾伤,他就不能消谷气,所以说“谷气不消”谷气不消他里头蕴湿,再一吃东西,再一有热,湿热往上蒸腾,他脑袋就晕,咱们讲水饮的病,头晕多是水饮呐。这个湿热更容易,所以“食谷即眩”他由于什么呢?由于谷气不消,这是个倒装句,谷气不消应该在前。“胃中苦浊”胃中苦浊这两句用得相当的妙,这个浊既有湿也有热,所以以湿热为苦,当然心中烦,都概括了。这种浊气,就是湿热、浊热之气,就是谷气不消,配合他有湿,往下走。下走如果小便通,那就是由小便把浊气泄出了,也不至于发黄。那么小便不通,他是热伤肾。“小便不通,阴被其寒”这个阴指里,就是寒湿之气都在里头来,伏里了不得泄出,那么热也只到膀胱,也不得越,小便不利嘛,这跟我们头前讲的发黄是一样的。“身体尽黄”这样子热与湿瘀在里,就一身全黄了。这种黄哪来的呢?就由于谷气不消,所以叫做“谷疸”。古人认为发黄疸,有一种叫做谷疸,这个谷疸就由于脾胃的关系,能食而不消,那么谷气不消就郁热,如果再有湿,湿热于里而发黄。这种黄由谷气所致,所以叫做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这又一节了,上边的谷疸由趺阳脉紧以下一大段,头一个他讲趺阳脉,说这个胃热脾寒,那是个冒语,那不是一段,那个主要全是说的谷疸。这一节说的是女劳疸。“额上黑”古人认为水色黑,肾主水,肾伤者额上黑,这是肾气伤的一个证候。“微汗出”表和啊,不是外来的。“手足中热,薄暮即发”上面这个血证,这种热都是在夜间。咱们讲那个热入血室,他是白天非常的安静,但到夜间谵语,如见鬼状者。那么他这个也是,薄暮以后手足中热,这是咱们说的血虚热了。“膀胱急,小便自利”这为有瘀血。膀胱急就是膀胱急结,膀胱那地方憋的荒,也叫急。那么小便不利就是蓄水,小便自利这是有血,这就是瘀血。

“名曰女劳疸”这一切都是由于不节制房事,女劳而致,所以叫做女劳疸。这是一切由于肾气伤了,所以首先他额上黑就是肾气伤的一个反映,肾气伤总是伤在肾的血脉,他是这个意思,其实这个后头还要详细解释的。古人说的黑疸就是一个血性的黄疸。咱们讲的.伤寒论.有那么一段,“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跟这个参考的是一样的。那么这个没有到狂那个地步,所以后边治疗他也不用抵当汤。如果这个病在甚之于其人如狂,那是瘀血很明显的纯瘀血证,这瘀血证也有发黄的,所以咱们讲.伤寒论.的那一条,就是抵当汤证,是发黄证,身黄,脉沉结。古人说的女劳疸就是血象黄疸,他不是由于胆道受阻碍而发生的,咱们说的溶血性的黄疸,中医说的都属于瘀血这一类。这种黄疸是有的,我就遇到很多,这种黄疸的确要是“腹如水状不治”。腹如水状的,水状指的水气,头前讲的,石水那类的,就是有腹水了。那么他这种有腹水,他是女劳疸,是肾气衰,一点也不能够行水了,所以非死不可,古人是这么看法。那么就根据临床,这个黄疸并发腹水,的确是预后多不良。这个我有经验,遇到很多,大概都没有好的,尤其这种黑疸,面目黎黑的黄疸,大概好的是没有。西医也知道这种黄疸。这是说的女劳疸,女劳疸实际就是血象黄疸。腹如水状不治,到这块是一节。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这个嗜酒人啊,他的湿热内蕴,就是湿热在里头,他老喝酒嘛。里头湿热所以心中懊憹,烦呐,而且发热。湿热在里,他不能吃,里有湿,他老要吐,里有水,咱们讲的小半夏汤都是这个。“名曰酒疸”那么这种黄疸大多由于嗜酒所致,所以叫做酒黄疸。那么上边说的,黄疸有那么三大类,一个是谷疸、一个是女劳疸、一个是酒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阳明病,脉迟”这个脉迟是个不急的脉,主寒嘛,主虚呀,那么这个说的还是寒。阳明病,这就指阳明病的外证了,发热不恶寒,多汗出,这是阳明病的外证了。但是脉迟,虽然阳明病热候是有了,但是里有寒,里有寒指的停水说的,这个水性寒所以脉也应着迟啊。“食难用饱”阳明病本来有热,热能吃,但吃饱不行,一吃饱,他就要发烦,他的胃里头有湿,有湿就不能化谷,所以湿停在那他就发烦,跟上边的谷疸一样。“头眩”脑袋晕,为什么?停湿、停水。所以“小便必难”他小便通利,就不停湿停水,他头也不眩晕,小便必难,就冲着头眩说的。可见这个脉迟是里头有寒湿这类的东西了。“此欲作谷疸”现在这个人虽然不发黄,这是要做谷疸,这跟上边是一样的。那么遇到这种病人,虽然没发黄,你要加小心他要发黄,这是要作谷疸的一种情形。但是这种病只能利小便。“虽下之,腹满如故”这个人当然腹满,这个腹满他是由于脉迟里头停湿停水,他里头不湿嘛,咱们讲阳明篇脉迟那个讲得很清楚了,可以回头看一看,那时候不能用泻药。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就由于脉迟,还是有寒。那么这个时候呢只能利尿,当于寒湿求之,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段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在临床也常遇到这个事,那么这个人没发黄呢,但是一系列的证候要发生谷疸,那么这个时候你发汗、泻下都是错的,如果脉迟你就是利小便就好了。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底下就是酒黄疸的治疗原则的问题了。他说酒黄疸是湿热在里,如果小便自利,这个湿热有去路,随小便就去了,就不能够发黄。所以嗜酒发黄都由于小便不利,一定要小便不利的,这他才发黄。喝酒人很多,怎么都不发黄啊?他这个小便畅利他不会发黄的。要是小便不利,这种湿热在里,一定要郁热为黄。那么酒疸的证候是什么样子呢?主要的就是有热,“其候心中热,足下热”尤其这个热在下边,心中,这就是酒疸之为候也,就是酒疸的一个要证,心中发烦热,足下也热,就是小便不利。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这个酒黄疸一般说都是心中热、足下热,也有不那么热的,就是热不显了。那么说话呢,也了了,靖言他应该是了了,靖言了就是了了的意思。这个“靖”本来治理为之“靖”这个治安搞好了,治理好了就是“靖”。他搁个靖言就是言语治,就是言语没病而了了,明白,不说糊话,就是说心中没有热的一种意思。“腹满欲吐,鼻燥”腹满者,里实的证候;欲吐者,湿热逆往上,所以他欲吐;鼻燥者,里有热也。“其脉浮者先吐之”其脉浮,病有上越之机,病有上越之机,所以寸脉特别浮,那么这个应该先吐。“沉弦者先下之”沉为在里,沉弦就是里实,这个弦紧是一样的,沉紧、沉弦就是偏于里实,那么这个要下。总而言之酒黄疸是以里热为显着证候,所以心中热、足下热,那么这个热呢当然当攻。你看这个病机了,他要有脉浮,病有上越之机所以要先吐;脉沉弦,就是偏于里实,那么要下之。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荠状,
 
心中如啖蒜荠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这就更清楚了,那么酒疸,心中热,心中烦热得很,他是瘟瘟欲吐,要打算吐,那你就应该顺其势而吐之这个酒疸本来脉浮,应该吐之,是为对的,下之为逆所以病未解,这是误下了。“久久为黑疸”那么这种酒疸下之后,他一定不好,要是日子长久了,就变为黑疸,那么这个在.千金.、.病原.里头都谈,黄疸久了都要变黑疸的。这个事实上也确是这样子,咱们在临床上黄疸要久不了就慢慢变成黎黑的状态。他这个是错治的,误治的,更使之变黑疸,所以“目青面黑”这是黑疸的一种外观了。
“心中如啖蒜荠状”就说烦热盛,咱门吃这个葱蒜,感觉这个所谓辣辣发热的情况,当然心中也懊憹。他这个酒疸,他就心中热,应该吐之你反下之,那么热不去,心中如啖蒜荠状者,说明这个热更深了。“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这个都是瘀血证了。大便正黑,应该很清楚,明明白白就是潜血了。那么皮肤爪之不仁,这个皮肤不知痛痒,瘀血证常造成这个问题的,这都是有瘀血。“其脉浮弱”怎么知道他是误下该吐的酒疸呢?从这就看出来了,其脉浮弱,下之后其脉还浮,但是他已经弱了,弱了,下伤中气了。“虽黑”但“微黄”黑中还透点黄,所以知道是下酒疸而为黑疸,不是女劳疸,女劳疸是一来他就黑,额上黑,这与那个不同。所以故知只顾,由于这个脉和证,还有黄底了,他是由于误下酒疸而造成的,他有这个脉与证,所以是。其实黑疸和女劳疸都是瘀血的问题,你看他这个就说得很明白了,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这纯粹是瘀血证,所以他说女劳疸和黑疸统统属于血性的一种黄疸。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这个“病黄疸,发热烦喘”这是表热,热在表了。发热,烦而喘,这个热往上壅逆了发喘,这是一个表证之为候了,热在表。“胸满口燥者”呢,就热在里。这是表里俱热了。那么一般的黄疸为什么有这些证候?这源于病发的时候,这个黄疸一般的初发也都是由表证来的多。以“火劫发汗”这个大夫发汗,他用非法的法子,以火劫而大发其汗,这个与火劫发汗,头前讲得很多了,这在.伤寒论.里讲了很多。“两热所得”本来有表邪,他是个热,又以火济之,这是两种热。有两种热的结果,所以表里俱热,就是上边的情形,答复这个问题。“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他既发黄就得有湿,没湿是不足以发黄的。那么一般黄疸全是从湿所得,那么这个病黄疸,他也是有湿。那么现在这个病呢,他是讲治疗辩证了。“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那么他一身尽热,这是阳明病的一个证候了。面黄就是黄疸也外显露了。肚热就是腹热了,腹里头也热,那么这是热在里了。

那没问题,当下之。这个当下不是用承气汤,后边有,茵陈蒿汤啊,这个主要应该用大黄硝石汤,后头有的。那么这个由于误治,黄疸初起时误治,所以表里俱热,那么变成里实的这种证候,当然既有黄他也有湿,不是没有湿的,他底下来个一个插句,“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那么这个发黄也不例外,他也有湿,没湿它不足以发黄的,但是他这个热太盛,热盛的意思纯粹变成阳黄了。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从师曰以下都是说发黄的原因了,各种发黄的不同了。“脉沉”为在里,“渴欲饮水”为有热,就是里边热而饮水,小便再不利,就热不得越,水不得泄,必发黄,“皆发黄”。这是说脉沉,如果里有热,渴欲饮水,小便再不利,要有这种得病人,虽然现在不发黄,将来也必发黄。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这个“舌痿黄”就是身,后头小注有,一个为身,这是错字,身痿黄不是舌。“燥不得睡,属黄家”腹满就是实,腹满,燥不得卧,这是里实之为候了。身痿黄就是黄浅,不艳,不是身黄如橘子似的,这就是黄之初作的时候,初染的时候这黄不清楚,这就做身痿黄。那么这个也是属黄的,当然从这个说法也可下之,这在言外了。腹满,燥不得卧,身一定见有痿黄。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极为难治。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没有什么深远意义,一个黄疸啊,大概在十八日前后可以愈了。“治之十日以上”要是治得当就可以有效。“反极为难治”依法治疗反倒加剧,这个黄不好治。那么后世注家呢,他不这么讲,他这个十八日啊,这个土旺于四季阿,这个四季最后十八天都是土旺之时,所以土旺以十八日为期,所以当以十八日为可愈,这太牵强附会,我想不是这种意思,这是古人经验之谈,这里头没什么深意了。我们在临床上实践也确实是这样,这个黄疸治疗要开始用药,他就有效,这个黄疸很快就好了,吃了多天也没有效,反倒加剧这个黄疸是难治的,这是经验之谈,这不是一个有什么以土旺十八日为期,那个说不通。怎么叫土旺十八日呢?是一季里头,根据天干地支来的,尤其地支,从亥时起,你看你数一数,亥子丑就是水盛的时候了,寒水的时辰,这个丑第三个,就是土,丑土嘛。寅卯辰,寅卯就是木,木之后是辰,那个辰就是辰土。巳午未,就未土。他把十二地支,三个算一季,最后那个都是土,申酉戌,戌土。所以古人有四季了,春主木,夏主火,秋主金,冬主水,没有土,他那个土呢,说土旺于四季。有几种说法啊,这是一种。四季多少天呢,十八天,十八天乘四不就七十二天吗,一季里头三个月,三个月去十八天不也七十二吗,所以金木水火土各占七十二天,搁在一块就三百六十天,他是这么算的。这东西合理不合理呢,这肯定是个玄学了,这东西没什么可考虑的东西。就即使是这样子,土旺于四季的十八日,那么得黄疸就是脾得十八日为期吗?也不是的,他共计也是七十二天嘛。所以这个讲不通的,古人有那么个说法,所以一般注家都这么讲,其实这个没有什么深远意义。现在西医讲什么病,他有个周期性,这就是自然而然的周期性,没有什么深远意义。那么在中医呢,他都要解释,为什么期之以十八天呢?他要解释了,你看咱们讲的伤寒,七八日是要紧的关头,好的在这时候好了,为什么?他要解释,这阳数七阴数六,他得导出这东西,这种解释对不对呢,当然值得怀疑的,这个也是一样的。古人不解释,这是后人解释的。

这是很有经验的一个说法,我们现在黄疸性肝炎也是如此的,要治疗十几天黄反加剧,你又没治错,这个黄是不好治的,这肯定。我在临床上所见的多了。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这都是就黄疸的轻重,治之难易来分析的。“疸而渴者”渴就是有热了,热深,渴呢?也津液伤了。热深,证一定虚,所以这种黄疸是不好治的。“为难治”可不是绝对不能治。“疸而不渴者”虽热而不深,而且正也无伤,这没有什么问题的,这种在临床也是这样子,遇到这个黄疸这么厉害,他不渴,那么这种黄疸比较好治。黄疸而渴呢,它本来是湿热的病,按理说不应该渴的,他要渴,热也盛,津液也伤得厉害,所以它是不好治的。“发于阴部,其人必呕”这个阴指的表里说的阴阳。“发于阴部”就是湿盛于里,那么其人必呕,里头停湿停水纳,人要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热盛于表,热盛于外,阳部指的表说的。那个湿盛于里发于阴部者,湿盛于里那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呢,就是热盛于表,那么其人一定是恶寒发热,振寒就是恶寒的意思。那么到这,原则上大致都讲差不多了,底下要讲具体治疗了。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这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了。“谷疸之为病”他也发寒热,但是不能吃东西,所以不能吃东西,咱们头前有讲了。虽然能吃但是食而不化,一吃,不但蕴热,而且本来里头有湿,他脑袋就要发晕。“心胸不安”就是咱们说的胃中苦浊了,在这里头他就搁个心胸不安,与胃中苦浊可以合着理解。心胸不安就是烦啊、恶心啊,也是苦浊的意思了。“久久发黄”这个说的很好,所以谷疸这个病不是当时就发黄。这个黄疸型肝炎有的是这种情况,那么开始他发寒热,都当感冒治,所以病人,我就遇到很多的,“给我误诊了,说我是感冒,治来治去发黄了”其实也不是误诊,那个时候的确也是看不出来。再发汗,在中医说发汗是错吗?这个也不错,那都没什么问题的,但是那时候他是不发黄,久久才发黄,很长的时间一点点的黄来了。那么这个谷疸啊用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汤是最常用的药。茵陈蒿汤这个药,它去湿热的,解热利湿,也利小便。这个栀子解烦热的,也去黄。这个大黄是下实热的,也去黄。这药物挺奇怪,是这个黄色药,你们品吧,都去黄,挺有意思的,你看这个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茵陈蒿、黄芪,是黄色的药,都治黄,奇怪。那么这几个药都治黄,只是各有不同的,那么如果里不实不能用大黄。这茵陈蒿是最常用的药了,它既能利小便去湿,同时它也治黄,所以它这个药最平稳。那么烦得厉害必须加栀子,所以栀子不是个吐剂,你看这里他就不说吐了,所以.伤寒论.里头凡有栀子都是吐的时候,服那是错的,回头到这来你看,一个都不说吐了,不是吐的,栀子不能使人吐。我们也常用,没吐过一回。那么这三个药在治黄里头最常用的,不是说大便一点不通,稍稍的腹为满,大便不稀就可以用。但是我们治这个黄,应该要考虑这一点,中医讲辩证。如果这个人有恶心,尤其肝炎,黄疸型肝炎胸胁满,或疼啊,他要是有柴胡证要配合柴胡汤是比较好的,我们都经常用大柴胡汤配这个,很好使。没有那些证,他只是发黄,有茵陈蒿证用茵陈蒿汤是对的。但是有其它症状呢,配伍着用更好。那么这三个药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这个腹减指的腹微满,他有大黄嘛,就腹微满,不大满。腹微满、心中懊憹而发黄疸,小便不利,用这个方子,肯定是没有错的。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用硝矾散主之。这个说的是女劳疸的治疗了。“黄家”就指黄疸这个病家。“日晡所发热”是里有热了,这是阳明热,属阳明了。那么阳明病呢,是但热不恶寒,而反恶寒,那个女劳疸他反恶寒,他虚啊。“此为女劳得之”不是阳明病里热的关系了。“膀胱急,少腹满”膀胱急就是膀胱感觉涨满的意思,急也就是少腹急结的意思。他底下有个少腹满,这个膀胱急呢,就是感觉膀胱胀满的意思。那么少腹呢也硬满,这个说明他是有瘀血的问题,你看这个没提小便不利,并未提这个,这个女劳疸啊,他常常小便自利。膀胱急,少腹满,不是蓄水,他是由于瘀血,就是瘀血证。“身尽黄”一身尽黄,而“额上黑,足下热”他热在下焦,所以足下特别热。“因作黑疸”所以黑疸与女劳疸还是一种的了,那么这个额上黑他叫做黑疸。“其腹胀如水状”那么这个腹胀就像里头有水似的,如水状就像同这个水气病腹水这个样子。那么大便呢,“因黑”大便黑说明是潜血了。“时溏”大便不干。“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这个腹胀虽如水状但是不是一般的水气病,这是女劳之病,不是水。“腹满者难治”假是女劳疸而腹满,这是肾气已败的一个证候了,这个是难治疗的。“硝石矾石散主之”但是这个之只能用硝石矾石散。他为什么搁硝石矾石散?在这你就看出来了,他这种女劳疸、黑疸,全是说的血性的黄疸,就是瘀血型的黄疸,在中医说。那么为什么不用抵挡汤呢?他这个虽然膀胱急少腹满,小便自利,瘀血是肯定的,大便也色黑,但是其人不如狂,所以他不用水蛭、虻虫这么峻烈的祛瘀药,他用硝石、矾石这两个药。矾石这个药,所以妇科常用为佐药,它虽然也去湿祛热,同时它也有去瘀的作用,你们看.本经.上有的,不过去瘀的力量不强;这个硝石啊,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咱们说的芒硝了,那么下热的。这两个药师偏于下热,去瘀力量是轻,而下热的力量重。假设这种的黄疸要是其人如狂,那当然是这个方子不行,可以考虑用抵挡汤。

“右二昧,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一天吃三服。病随大小便去”你看看底下解释绝对是瘀血病了。“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吃这个药之后,大便正黑就是瘀血下去了,这就是药有效的一种证候。它也去瘀,不过力量没有抵挡汤那么重,这个瘀血呢不那么顽固。他这个寻常就是大便黑、便溏,就有个潜血,所以人也不发狂,当然这个方子不能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那重的去瘀药,它只用硝石矾石散。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它用栀子、豉,栀子、豉是解烦解热,这个头前讲过,它另外不但用大黄还用枳实,枳实是消胀去满了,所以他以栀子为主了,它这里没有茵陈蒿,所以这个药啊偏于下热。这个酒疸就是以热为主了,心中懊憹、心中热,足下热,这个他说是热痛,这个热痛冲着,肝虚说热痛,或者胆,那么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这个方子也常用,这个方子解寒的作用比茵陈汤蒿强,这个有豆豉。上边那个茵陈蒿汤偏于小便不利,腹微满,而热烦没有栀子大黄汤明显,这个栀子大黄汤以热烦重,甚至于痛,但是不像茵陈蒿汤那么小便不利,腹微满,没有那个。这个方子我常常用,把茵陈蒿汤,如果黄、烦躁得厉害,这两个方子合起来用也挺好,也就是栀子大黄汤再加茵陈,这个常用,这个临床上自己斟酌。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诸病黄家”啊,所以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大致都小便不利,依法但当利其小便。但是“假令脉浮”他有表证,那就当以汗解之。那么这个呢,他用桂枝加黄芪汤。是用桂枝汤的基础上,假设这种发黄、脉浮、发热、恶风、自汗出这一类的发黄证,这种表证,就是中风型的这种在表的发黄,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子。假若没有汗,那么还用麻黄连翘赤小豆,这个书没提,这个.伤寒论.提了,这可以联系起来。我们在临床上讲,假若遇到表证的黄疸,就是发热、怕冷、头痛等等的这种情况,那么有的有这个桂枝汤证的这种情况,就是太阳中风这个病型,可以用桂枝加黄芪,可见黄芪这个药它是去黄。假设要是无汗的那个,用麻黄连翘赤小豆,那也得用麻黄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伤寒论.有,回去可以看一看。但是在表证时候的黄疸很少见,但是治疗呢要知道,这个不多见,到咱们的时候大概那个表证都过去了,这些年我还没遇到表证的黄疸。一般黄疸都是,像我们说的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啊,虽然他是泄下剂,也利小便,栀子这个药就是利小便,古人研究栀子说是这个,它一方面下小肠之火,之火,一方面也利小便,它下火解烦。诸黄,猪膏发煎主之。这有语病,这里头大概有减文,不能说诸黄都用这个方子。假设这种黄疸里头有热不可下,用这个方子是可以的,不能说诸黄都要用它。这个猪膏就是猪油,就是所谓的大油。这个药是润燥解热,这个猪膏的确是解热呀,以前,这个银匠炉啊,他是火盛啊,尤其到夏天这些工人受不了,他都热,都喝猪肉汤,到了伏天的时候,有解热作用,同时它润燥。

大便干但是不可下,那么这时候有用这个方的机会。这个乱发是通利水道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去瘀作用,这个头前咱们讲过。所以这两个药合起来啊,润燥通二便。假设这种发黄,二便不利,又不可下,就是偏虚了,那么可以用这个方子,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这个在古人医案上有啊,多日不大便,小便也不利,这种发黄他是人极虚弱了,有用这个方子好的。我们在临床一般用的机会不多,这么虚的人很少见,也不能说没有。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这就根据上边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这也是常用的方子。如果有五苓散证,五苓散,咱们头前讲过了,无论是有水逆、小便不利、发热啊,都是五苓散证,脉浮而有黄,发生黄疸,那么这个搁五苓加茵陈蒿就行了,茵陈五苓散。茵陈蒿用的量在五苓散里最重了,它是茵陈和五苓散各等分。我们要用呢,用汤剂是可以的,汤剂,茵陈的量要加大,为什么呢?你看茵陈蒿汤里的茵陈量并不大,他这个去黄的药多,这个五苓散里去黄的只是茵陈一味,所以茵陈的量要多用。我们用汤剂就行,不用散剂,他这个茵陈五苓散各等分,不是各等分,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它(茵陈蒿)为它(五苓散)的二倍。那么我们用五苓散呢可以用汤剂,就是那几个药搁个10克,桂枝搁6克,茵陈蒿可以搁一、二两都可以。这药也常用,只是要是五苓散证,这是要紧的。你们回头温习温习,五苓散证实什么证呢?脉浮、发热、小便不利、消渴、或者水逆等等,这个五苓散证很清楚,很多了。要合乎五苓散证而发黄,我们可以用茵陈五苓散。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腹满,小便不利而赤”小便赤都是里热,咱们辩证,所以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他里热,小便一定赤。腹又满,小便又赤,腹满是里实,小便赤是里热,里实热,这个“自汗出”就是阳明病发过汗的,他里热蒸的自汗出。表没病这是里实,那可得下之。他这个比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都较的重。你们看看这个药,既有大黄又用硝石,这个比较是有点大实大满的样子,这个腹满得厉害,热也厉害,可以用这个方子。他不只用栀子而且还用黄柏,热也明显。那么这几个方子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都是泄下剂。茵陈蒿汤是最平稳不过,栀子大黄汤是稍稍的泄下稍重一点,他下到宿食里头。大黄硝石汤是最重的,我们在临床里头,遇到这种的黄疸还比较少,但这个的确有的,这种方有用过。那么如果真正又湿又热而发黄疸,那么这个方子可以用。这个方也可以加茵陈蒿,如果小便在不利,加点茵陈蒿还好。这个药很重了,你们看看。“右四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顿服,这个药量了不得了,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啊,各四两一顿吃,你想想这量多重啊,古人一两合现在三钱,四两就是一两二了,这太重了,我们要用,不要用这么重,我们用就是三煎,就大黄、硝石各10克就可以了,黄柏、栀子都可以这个分量,都各10克就蛮可以了,这大实大满都可以治,这个人特别烦、小便赤、大便秘结,那么这种黄疸那不是没有,是有,但是少,我们平时遇到还是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这类比较多。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小便色不变”里头没热。虽然发黄,小便色不变,这里头没热。“欲自利”自己啊老要自利,,它就湿盛,他失去收涩就要自利。“腹满而喘”这个腹满,他没有热的满,是虚满,这个喘不外乎这种湿冲逆于心下而作的喘。“不可除热”这里他没有热,这个泄药是不行的,这个言外的意思啊,可以用象茵陈五苓散这类的。“热除必哕”你一用苦寒下药,那胃中寒一定要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哕者呢,他治的是误治了,治这个误治的救治方法用小半夏汤,小半夏汤并不治黄啊,他没提治黄,用小半夏汤治哕逆。小半夏汤也去湿去水了。上边的小便赤说明是积热,这个小便色不变,说其是有寒。这个在辩证小便的时候也很重要,这个时候虽然欲自利,腹满而喘,象是湿证,这个也容易照湿证而吃下药的,所以他才特别提出。如果色不变,腹满而喘,欲自利,这说明湿盛,湿盛逆满于心下,他也要发喘的。这个去湿,用寒湿中求就对了,这个应该利小便,不应该吃泄药,要吃泄药了发生哕逆之证了,那你赶紧吃小半夏汤救其胃,救其哕逆。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腹痛而呕”是柴胡证了。诸黄要显柴胡证你吃柴胡汤是没错的,但是只用小柴胡汤那还不如小柴胡汤合用,看看怎么用。

“腹痛而呕”要是呕不止,那种心下急,用大柴胡汤治。要是只是腹痛而呕,没有心下急,呕的也不那么甚,那么完全是小柴胡汤证,可以用小柴胡汤。但是这里头你要观察,那么这个解黄的药他没有啊,大概这个都偏于茵陈五苓,我们寻常用的,都是小柴胡汤合用茵陈五苓,你看虚实,就是不可下,他是这个发黄,都小便不利的多,我们用茵陈五苓配着小柴胡汤,这也常用的方剂。如果他是大便不通,有这个腹痛而呕,就是大柴胡汤证,那么大柴胡汤证呢,那么他这个里也有实热,你要配有茵陈蒿汤,或者栀子大黄汤是对的。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常那么用,它也特别提出柴胡剂。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男子黄”他的意思啊,暗指女劳疸。如果“小便自利”这是说明虚,“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这个虚劳小建中汤,各家的说法不一了,那么都说是小建中汤,因为在虚劳篇里,小建中汤有了。我以为应该用黄芪建中汤,这个黄芪去黄,那么小建中汤拿什么去黄,是吧。这个虚劳小建中汤,我想他指的是黄芪建中汤,他搁个小建中汤,所以大家都说是小建中汤。我看小建中汤不如用黄芪建中汤。如果发黄、小便自利,这就不用利小便了,是不是,这个大概都是中虚,中虚不能治水,小便频,小便自利。那么这个应该用补中益气的这种法子,就是用这个黄芪建中汤,我认为是好的,这个作参考。这个书,他说虚劳小建中汤,注家也都说是小建中汤,但是我以为是应该用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用黄芪建中汤治黄疸的机会并不少,中虚、发黄,因为黄芪它治黄嘛。瓜蒂汤,治诸黄。这瓜蒂汤,他提出来了,这个酒黄疸脉浮,或者这个酒黄疸欲吐,那么都要用吐法了,大概都是用瓜蒂汤,但也不是诸黄都用,这有问题的。这还是林亿他们抄来的,从外边抄来的了,他附这么个方子,当然他是有可吐,才可以用吐法。这个.千金.呢,又有个方子,麻黄醇酒汤,治黄疸。这都可以做个参考。就麻黄一味药。他“一味麻黄,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这个见于.千金.。这个麻黄也的确去黄,但是没有表证,用麻黄一味这个东西,值得考虑,不要随便用。我刚才说黄药都有去黄作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他那个表证用麻黄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至于.千金.说的这个麻黄醇酒汤,我没用过,用这个方子值得考虑,不像那瓜蒂。瓜蒂汤,他是真正欲吐者吐之,书上也有。这麻黄一味药治黄,这个没试验过,但是与其用麻黄一味药,莫妙用麻黄连翘赤小豆,这都是在表证的时候。好了,我们今天就把一章讲完了。这章还不错,这章头前分析得很清楚,他主要把黄疸,古人的看法啊,它分成三种,有谷疸、女劳疸、酒疸。黄疸的原因呢,古人认为是瘀热在里。什么叫瘀热在里呢,就是热瘀于里不得出来。瘀什么瘀啊,总与湿瘀,所以必小便不利,或者是不出汗,那么才有这种情况。那么这个治疗,他根据这个还是辩证了。可下之,他有几个方子,一个茵陈蒿汤,一个栀子大黄汤,一个大黄硝石汤,大黄硝石这个药重一些,非大实大满不要这么用,还有一个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散这个药我也用过,没有效,的时候也不通,我遇到黄疸,就是女劳疸,就是说的额上黑,腹如水状。这我在这个,有好几个,我开始用这味药,没有效,所这个药也值得考虑。我遇到几个是这种黄疸病加腹水,我遇到几个,据西医都是说肝胆管的病,这种病西医也说预后不好,没有一个好的。也都黑,好多都是日久黄不去都变成黑了,咱们今天就讲到这了。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他这么几种病,惊就是惊慌的惊悸。悸,心悸。吐血衄血下血。这就三种了,胸满瘀血,这四种病。这章讲的不够细致,他主要的是在吐衄下血病,惊悸瘀血讲的都不完全。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这是讲惊悸的脉。惊则气乱,气乱则脉动,所以他说动即为惊。这个动啊,不但脉动,胸腹也动。人要发惊啊,人这个气就乱,是吧,所以这个脉也就是跳突不稳,就动。动就脉上说,他主惊。如果脉弱,我们讲很多了,他是个不足了,血虚脉弱,不足以养心,心气虚则悸,所以弱脉主悸,悸就是心跳了,咱们现在心悸就这个悸。他头一段就是说惊、悸的脉应,他都一般说的,也有特殊的情形。所以脉动主惊,脉弱主心悸。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这个说衄之为病,他这个病之进退,一种证候的反映。尺脉浮者是里有热,那么这个脉当然是浮沉,浮主表沉主里。这个在三部上那个来说,寸、关、尺三部,关以前就是寸至关着部位,主表,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这也都是书上头一章里的。浮者在后呢,其病在里。这个浮主热,“尺脉浮”者是里有热。“目睛晕黄”这个月亮咱们说的风圈,月晕而风嘛,这个是目睛,眼睛,这个晕就是沿着黑眼珠它那块发黄,就晕黄,就像月亮那个晕那个样子,他是形容。他说目睛要有晕黄,这是瘀血之为候。里气有热又浮有瘀,所以这个衄是未止的,就是瘀热还在嘛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就是阳络有伤。
 
。就是阳络有伤。 那么,从秋至冬要是衄呢,这是一个阳明之络有伤,这个也是一个约略之词,也不是一定的,而且这个话也不像是仲景的话,这个做个参考,这个在临床上是不可靠的。这是在衄呀,有在阳明,有在太阳为候的不同。那么春夏呢,春夏的时候常是太阳经之络伤;那么要是秋冬呢,常是阳明经之络伤。络就是细血管,这个话在张仲景书里头呀不像他说的话。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 ,不得眠。这个在伤寒论的禁汗的条文里头已经有过。亡血者勿汗呀,这个衄家是久失血的人,那是不可发汗的。如果强发其汗再夺其津液,血液更伤,这个衄血是上边虚呀,从头部老出血嘛,如果这时候你再夺其汗,那么这块额上陷,就是肌肉要塌陷。这个肌肉丰满,前头讲很多了,人津液、血液虚不从形体整个累受的,这个在前头讲了很多很多了。那么要是局部也是一样的,颜面老出血,老衄血的人,衄家不是偶尔出血,是常出血,他这个面部的液体本来就少,如果再发汗,夺其血,肌肉非塌陷不可。脉也紧急,脉失去柔润他就紧急,一点柔润的样子没有了,就紧急。目系呢,也由于失去血液的营养,也不滋润了,所以直视不能眴。眴,是指眼睛活动,他不能眴。那么心血亏,而不得眠。这是衄家不可发汗,那么其它的亡血当然也不可发汗,凡亡血均不可发汗,这也是举一个例子。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这个衄、吐、下血的脉应也是不同的,这个是分别说这个脉应。

“面无血色者”这是亡血一个的外证,前面虚劳篇讲很多了,面无血色,面色白,面色薄,这都是面无血色的一个通译语,那么这又是亡血的一个症候了。“无寒热”就是没有外邪,那么这个病人无故的面无血色,又无外邪,肯定是亡血家了。“脉沉弦着衄”沉弦着,虚劳的样子。这个弦呀,本来是有余的脉,这个就是弓,弦者为简,那个弦,像按着鼓皮似的,也是外边脉道硬,里边是中空的,沉弦者是虚劳的现象。衄,都是指久衄,虚劳病的一种反映,所以久衄虚劳,所以脉才沉弦。如果有上面亡血的反应,什么反应呢?就是面无血色,又没有外感的情形,肯定是亡血了,亡血会者衄,会者吐,会者下。如果脉沉弦这个是久亡血的人,大概是衄,这是一个虚劳的现象,你们看看虚劳篇,脉沉弦者,虚劳的脉常有的。他们有改的,他们把沉弦改为浮弦,浮弱改做沉弱,不对,你们看看就知道了。“浮弱,手按之绝者”这个是骤然间失血太多,浮弱者就是芤脉,脉是浮的,一按里头没有,弱,你再使劲按没有了,这是亡血,大失血的样子,这是大下血造成的,下血,下血的量多了。“烦咳者,必吐血”烦咳这是肺病了,吐血,大概都是肺疾患是多了,所以这时必吐血,这全是从自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而谈的。面无血色者是亡血的一个外证,再没有寒热,没有外邪,肯定这是亡血了。亡血有各种不同,有久衄亡血的,有一种大下血的,也有一种肺病而咳血,吐血的,烦咳者指咳血就是肺病那种吐血。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吐血这个病,就是上面所说这个,“咳逆上气”咳嗽不止,而且气又上逆。“其脉数而有热”这是邪气盛,就是肺热盛,“不得卧”呢,这是正不胜邪,正虚而邪盛,所以他要是活不了的,这是死证。这个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在临床上这个吐血呀,吐血这个脉都应该是不及的脉,上面浮弱呀、手按之绝着呀或者上面那个沉弦呀,这个脉要是吐血无论是怎么失血都是不要紧的,他应该,人吐血虚,脉也虚。那么这个则不然了,脉数而有热,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么一个咳血的病呀,那是相当危险呀,而且尤其是要到躁不得卧,不得卧就是躁,躁扰不安,就是邪已胜正,正不胜邪的一个症候了,所以这非死不可。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失血的人呀,脉急数都不好,尤其久病,你像这个肺病的失血,到这个情形不死的太少了,这个很准确,这个在临床上大家都有体会。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这个嗜酒最伤肺不过了,这个嗜酒而咳者是肺受伤了,那一定要吐血的,一定能使吐血。那么道理呢?就是饮酒太过所致的,所以酒对肺是最坏了,不能够过饮,过量饮,要一咳嗽就容易吐血了。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者为虚,虚寒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这一段在虚劳篇里讲过了,那个男子则亡血失精,还有失精两个字。那么“寸口脉弦而大”这个弦脉本是有余的脉,在这他说“弦则为减”减者,没内容谓之减,就是我们按这个脉呀,虽然弦,但是里头没东西,没东西就像按鼓皮里头是空的,可是外面硬,他与芤脉浮大中空还是不同,他是弦,以弦脉为基础的,所以他说弦者为减。“大则为芤”脉又弦又大,但是大呀,也没内容,有外无内,象葱叶子似的,也是中空的,这两个脉都说的是中空之脉不过是既硬又大,所以弦者为减,大者为芤。那么弦者怎么又变成一个减了呢?所以“弦者为寒”弦这个脉主寒,这个寒指虚,虚而生寒。那么芤呢?这是血虚了。那么这两个脉同时出现,所以这叫寒虚相击,就是寒虚相搏的意思,那么这种脉叫做革。妇人要现这种脉要半产漏下,男人现这种脉要亡血,这个讲的是亡血证了,所以他搁个亡血没说失精,不是讲的虚劳了,这个前头讲过。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这个衄家不可发汗,这个是泛言亡血,是亡血都不可发汗,一样的。如果发其汗,本来就亡血,那么汗再夺其体液,这个是虚到极了,虚极他就转变为阴证,所以他叫寒栗而振。咱们讲的这种虚寒证,这个寒哪来的,虚极他就寒,人生化的机能没有了,一片寒。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这一段讲的瘀血了,瘀血的征候,这一段就举的这些征候。“病人胸满”唇舌全是血华显现之处。我们看人,西医也是,他看眼睛,这都是,这个外边,靠外边这些的黏膜,全是血液显现的地方,血液要是没有毛病,是光华显现,好看。那么这个“唇萎”就是血不荣于唇了,唇萎。“舌青”尤其这个舌青,你们看那个肝病常是舌青,起码舌头边儿,咱们说那是瘀斑,这是瘀血的一个征候,唇萎舌青都是瘀血的一种反映。他由于血液又虚,所以我们遇到血虚的不一定都得补呀,宜祛瘀,祛瘀可以推陈致新嘛,瘀血去了,自然血液就恢复了,你越补越坏,瘀血不去,你白补。所以这个唇萎呀,说明血虚的样子,但是有瘀血证也常唇萎,尤其舌青,这是一个瘀血很准确的一个征候。“口燥”口干舌燥是有热象了,有热象要是里热呢,他要喝水,所以阳明病他口燥欲饮,所以稍稍欲饮之,和其胃。他这个血分有热就不是了,有瘀血的时候常有热。“但欲漱水,不欲咽”他愿意漱水、漱口,那么这个热他不在阳明胃,而在血分里头,所以这也是瘀血的一个危候,这在阳明篇里讲过。外“无寒热”不是有外邪。“脉微大来迟”脉微者,咱们说气不足者脉微了,这个在伤寒论里头讲了,阳气不足,阳气就是津液,津液就是概括血液和体液,就是津液、血液都属于这个阳气。脉微就是液微,体液微。大,有外无内那个大,他是指芤脉。而来迟,那么头两个微大是瘀血造成的,有瘀血所以血液就虚,来迟呢?血不足,气也发滞塞。这个在临床上常说,血瘀气滞就发生这种脉。“腹不满,其人言我满”这说明这个少腹急结的症候,他本来不满,他是感觉满,里头是瘀血。所以咱们讲这个少腹急结,古人用这个字,用的相当好。他不是那块确实是像腹涨满也不是,也不是有疾患,症瘕积聚也不是。他就感觉那块呀,自觉呀,急。急呢?

日本有个形容,就像大人穿小人衣裳似的,就觉这块难受,憋得慌,急结这两个字,日本拿小孩衣服比方挺有意思,没法形容,李东垣他们解释就是不宽快,不宽快也解释不出来,不宽畅,就觉得里头又憋得慌,又觉得里头胀,在外边呢,他没有,他也不是真胀,所以这两句话就解释这个,病人本来不满,在外面瞅呢,他没有,他就说满,他就说急结。这个地方古人对症候名称起的呀,都有深意,咱们讲这个急结就顺口就讲过了,其实他这个就解释这个东西。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他这个主诉的病人,他不能说出急结来呀,他不懂急结,他本来不满就说我满,就觉得膀胱部位呀,血室这部分呀,他觉得满。那么这是有瘀血的一个要症,“为有瘀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还有一种,我们头前说,这个咽燥但欲漱水不欲饮,也有渴的,这瘀血证,这一段讲这个。病人像一般发热一样,“如热状”人就像发热。烦而满,口也干燥,也真渴,那么这似乎有里热的样子,但是其脉反不热,那么这个脉没有滑数这种脉。“此为阴伏”呀,这也是一个瘀血症,这在伤寒论上有,“这个病发热十余日,脉浮数者可下之”那个浮数,要是真正里热脉也不浮呀,所以脉浮数,像在表似的,但是这个说明虽热不去了。这一段主要是在这个瘀血了,这可以下,可以下但是先没拿瘀血的药物来下,先用承气汤了,但是下之不解。他说合热消谷善饥呀,这个是实证也有瘀血证,那是又一段,那么这一段呢,他说口干而渴,也烦,也觉满,这个满就象上面说的腹不满,自己觉得满一个意思。那么这个的情形象有里热,象是阳明内热的样子但是没有那个脉,不大不滑不数,这是热伏于阴中,阴就是指阴血说的。“是瘀血也”这也是瘀血的证候,瘀血的证候反映的并不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这个当下之,下尽瘀血,这个热也没有了,瘀血也出了。那么这以上都是讲的原则的东西,他有这个惊悸、衄血、下血、吐血,以至于瘀血,或者讲其脉,或者讲其证。

那么底下呢,就应该具体治疗了。他头一段就不能好明白,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这个火邪,这在伤寒论上有的,“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这是伤寒论,其实这两书是一个,他没分开,所以在这又提一个火邪者,那么火邪者是什么样的证候呢?他说太阳病本来是应该发汗,那么以火熏之,以火熏之要是不得汗的话,这个人一定要是必燥,其人必燥,这个燥就是精神不安,就是惊,这个讲的致惊。到经不解,一定清血,这种血是由火所造成的,所以管这种叫火邪病。他没得汗呀,表证还在呀,所以他还用桂枝汤,但是加些龙骨牡蛎和蜀漆去引致惊。那么这一段看不出来有惊狂,还有一段这专就方剂来说了,也是伤寒论,你们看看伤寒论,火邪那里头他都有,“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根据这个方子他治惊狂的,怎么个情形呢,伤寒脉浮是病在表,应该发汗才对呀,那么这个大夫呀,以火迫劫之,迫劫之就是逼使大汗出,由于汗出太多,病必不解呀,亡阳,就是大汗,亡津液,必惊狂,这时候假设这里头钩动里饮,伴之气上冲,影响胸腹动,而其人如狂。所以伤寒加温针必惊也,都是这一个意思,卧起不安,这个应该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那么这一段他搁一个火邪,他概括这两段的意思。这个火邪是什么呢,就是因为用火来劫这个病,而病没好,那么到后来他可以要便血的,这个叫火邪。同时用这个方子的意义一定有惊狂,他致惊嘛,他这个书,头一个就是惊。这个惊狂在伤寒论也有这么一个,“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慌,卧起不安者,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所以火邪这两字呀,概括面挺广。他这个气冲得厉害,这个芍药,多少有些敛,所以把它去了。脉促胸满嘛,胸满得厉害,往上冲厉害呀,他用桂枝去芍药汤。这是桂枝汤证,如果气冲满为候者,你要把芍药去了,用桂枝去芍药汤。他又有惊狂,这个惊狂有两种原因,一种就是神识,咱们说这个就是一种精神方面的证候了,那龙骨牡蛎呢,就是安神定志的一个药,致惊。可原书上呢,恐怕这里头有痰饮,所以他搁蜀漆,蜀漆这个是祛痰饮,因为非法治疗,钩动这个痰饮,所以古人把怪病当为痰饮,这种惊狂里头常伴有水、有痰饮的一个问题,所以他既加龙骨牡蛎,又加蜀漆,要如果没有痰饮,蜀漆可以不用呀,那么这个方子就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惊狂。还有一个方子,就是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汤,那就是桂枝甘草两味药,桂枝甘草汤的基础,那个是心悸,气上冲得厉害,同时加龙骨牡蛎,这你们看看伤寒论都有的,他这个随便举了一个,搁火邪上来治,这惊狂的发作大概都由于火攻的多,这段主要说的致惊。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这个心下悸,也多种多样呀,这是举一个。心下悸,有水饮所致者,我们讲水饮篇里头,痰饮篇也有,这个人心下有水气,要是这个微者短气,水饮轻的话,这个人短气,甚者则悸,厉害了,一定要是心悸了,那么这个心下悸,就说明水饮多厉害,如果心下悸由于水饮而来的,心下悸不一定有水饮,咱们甘草….
 
…咱们一般用这方子啊,有两种用法,不是让它泻的,下大热,这个大黄啊不要搁里头煮。这我常用啊,现在可以这么用,就是拿水冲一冲,冲一会啊用这个水来煎药,这个不大泻,这是高血压啊这个法子也是常用的。只是上边有热,上焦有热。上焦有热表现的症状是什么呢?颜面潮红啊,脸红,唇红,那么心烦,心悸,这个黄连黄芩证候,用这个方子就好使。胃下热,这热真盛,可以搁里头一起煮,这是大黄黄连黄芩。这个大黄它这个量很重了,你们看看,他说顿服啊,顿服,古人一两,就是现在三钱。这个大黄二两,这就多了,就是现在的六钱了。六钱三六一十八啊,十八克啊。我们用啊不要用这么重,这个大黄我们一般用,顶多也不能超过十克,要是为这治这血证,一般用六克就行了,这个六克呢,黄连黄芩各三克就行了,我们黄芩多搁点也没关系,是吧。黄芩跟这个大黄一样二、三两,黄连用这个药啊现在少啊,可以搁三克,全好使。尤其是小儿他没有虚寒证,小儿的鼻衄啊,吐血,这个方子最好使了,我常用,这方子最常用不过了。所以他提出个心气不足,这个不是,这个很重要。心烦,心悸,心烦悸,这是上焦有热,那么这一种的吐血啊,衄血啊,用泻心汤都好使。也治霍乱那个,不一定行了,咱们霍乱篇讲没有它,这是后世,后人添的。那么到这啊,把这一篇讲完了,讲完了你们看一看缺什么?瘀血证一个没有,头先这个辨证他讲一点,可治疗呢,它没有。没有就按我方才所说这个,你们自己可以读出些来。这个瘀血证啊,你看我们这个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面讲那个疟疾里头的鳖甲煎丸,在这个虚劳篇里头讲的那个大黄蛰虫丸,都是去瘀的药啊,它各有不同的证候,我们后边还讲那个大黄牡丹皮汤,这个肠痈,他也是瘀血啊,有脓当下脓,不脓当下血,这下血,他下什么血,瘀血啊。那么此外在妇科里头,象是通经活血全是去瘀血。

所以这个,我以前啊本打算讲这个东西来,后来也没讲,这个你们可以准备准备,这个去瘀的这种方剂,不只是桃仁啊,丹皮,水蛭,虻虫是个去瘀药,当归,川芎,生地等等,咱们说的补血的药全是去瘀药。你看咱们讲的这个当归芍药散,“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他为什么提个妇人呢?妇人容易有瘀血啊,我们说的这种补血药啊,不过他起强壮作用,主要就是去瘀,你们看那.本草.就有,这个生地.本草.也解血痹,血痹是什么啊,瘀血嘛,不过他起强壮作用。而且药有这个寒热之别,这个生地是个强壮去瘀,性寒解热,咱们就说去血分热,也算对的,主要它也去瘀啊,它不过起强壮作用,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个人,不虚,有瘀血,你不要用强壮药,那你自然咱们就用这个水蛭虻虫啊,蛰虫啊,桃仁,丹皮都可以啊,你得也看他证候了。他要是虚,有瘀血证,你用攻破不行啊,你就得用强壮的去瘀药,有热,用生地这一类的,有寒用当归川芎这一类的,都是去瘀啊。所以你们要是研究这个东西啊,这一章,那么张仲景这个书真正遗失了,或他故意的,这两可,他故意什么?他这个瘀血证讲在各处了,他就不在这讲了,象我说的全是啊。你们这个瘀血啊,根据他这个书,集中写下子,桃仁承气汤证,抵当汤、丸证,这有的是了,大黄蛰虫丸啊,桂枝茯苓丸,牡丹皮汤,当归芍药散,小温经汤等等全是啊,把他分出来,哪个补血的温性去瘀强壮,以生地为主的强壮解热去瘀,把他分成门类来,研究东西是这样的,自己下手,我这个讲啊,当然也多少不能说没点意义,没有自己下手有利。象我说的你们自己下下手,把这个去瘀药把它集中了,那我保险总比那个王清任搞那个血证还要好,这是很有用的。我原先本打算呢写了,现在我老觉得时间不够,不是不够,他一天干不了多少,干着干着,不耐劳了,我这个事怕这个做不好了,你们可以搞,写一写。所以我们讲这些书时候啊,哪个咱们看这个过简,根据这个题目的,咱们集中了再写一写,常了是有用的,这个我自己现在就恨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啊,不爱发表东西这也是一个毛病,光心里头有,手头没敢上去,一方面研究啊一方面用这点功是最好了,不难的,这都在这书里头,.金匮要略.、.伤寒论.,再找些后家东西也可以啊,你看咱们上面讲的柏叶汤,这孙思邈加阿胶,很有道理,他不加生地为什么,这个是温性药啊,柏叶干姜艾叶都是温性药,他是虚寒,虽然不到阴证,但是虚寒,可以搁阿胶,不能搁生地。所以这个孙思邈,这是后世方子了,后世方子也有好的,不是没有好的,把它都集中起来,写点东西,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作笔记,也不给人家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在.伤寒论.厥阴篇里头,有个厥利呕哕,都差不多,所以这个呕吐哕下利来列到杂病,这个.伤寒论.这不也是治杂病嘛,那怎么能是厥阴病呢,而且论治也很相似,不过这一章他讲的详细。他说“呕家有痈脓”就是呕吐啊带脓的话,那里头有痈。“不可治呕”所以这个能吐脓啊,他就是里头有痈啊,在这个生理方面啊,他愿意把这脓能排出,排出这个当然得从关口了,他这在上边总是要由吐而出。那么这个你要是治呕呢,那脓就搁里头了,依法应该排脓。“脓尽自愈”脓要是没有了,痈呢都排出来了,这个呕也自然就好了。那么这个排脓的药啊,咱们常用的那么在这个肠痈那一篇里头有,排脓散啊,排脓汤,以至于咱们用的大黄牡丹皮汤也都是排脓啊,那专门治那个排脓,咱们平时用的桔梗啊,贝母这都是排痰排脓的,生薏仁,咱们讲到痈疮的时候再详细谈。凡是呕家要见着有痈脓,你就是不可治呕,他这个呕啊正打算要排脓,那你就用帮着这个机体排脓就好了,用药也应该这样了。脓排尽了,呕自愈。这个跟.伤寒论.是一样,也有这么一条。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这个呕吐啊,伤人胃液。先呕,那么呕完了他渴,这是胃液已经伤,胃中干,他就渴。那么胃中渴呢,可见这个水吐完了,那么这个呕呢也是要欲解。这是说饮家这种呕啊,那么先有胃有饮,他就呕,那个呕之后,饮去了胃中干,他就渴,渴的时候,呕就要止,所以“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那么开始他渴,渴就想喝水了,那水一喝到相当程度,胃里头他积水了,那么他就要呕,这是先渴而后呕者。这个道理啊,就是胃消化水的力量差,水停在这个位置了,所以他就要呕,为水停心下,这是水停心下。那么我们一般治呕啊,常用那个降逆去水的办法,那么也就是能去胃停水,这也是一种了,这呕的原因很多了,后头都有啊。所以他说“此属饮家”那么这一类的呕啊,都由于胃停水,就都属于饮家,饮家就是指的痰饮了,咱们头先讲过的。“呕家本渴”凡是有水饮的这种呕,他要把这水吐完了,胃中干,他就要渴,本来是应该渴的。

“今反不渴者”那么这他呕完了,他不渴,这就是“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这个饮是厉害,这个支饮啊从下往上,随吐随聚。咱们头先讲过这个支饮了,那么厉害了这个水饮冲逆于肺,就要咳嗽、喘。这个支饮呐,在这个痰饮中是最重的,但也是饮家了,支饮也是饮了,不过支饮这种重证,他还不象一般的这个有水饮,吐完了就渴,他个开始也渴一点,渴完了他就不渴了。咱们讲这个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你看头前咱们讲这个痰饮里头有,那么就是有支饮的关系。他先吃这个苓甘五味姜辛汤,他说这个药是个热药,吃了应该渴,那么今反不渴者,有支饮也,跟这一段是一样的,所以这个书啊总要前后看一看。一般的水饮啊,他不至于这样,唯有这个支饮,支饮这个饮是重的,也说明胃特别虚。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这是故做问答,说明这个胃虚寒而呕吐这种情况。他说“病人脉数”数是热啊,那么这个热呢是杀谷消食,这个胃它喜温不喜寒。胃要是有热呢,咱们讲阳明病,在这个.伤寒论.里头有,中风者,能使,风就是热,说明这个热,胃热。那么依法应该“消谷引食”应该是这样才对啊。“而反吐者,何也”那么现在这个人也脉数,而反吐者这个是什么道理呢?那么他底下就是师曰,他就答复这个问题。

“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这由于在表证这个阶段啊,发汗太过,发汗太过这个表并不解。这个咱们讲桂枝汤里头就有了,发汗应该微似汗出才好,大汗出,病必不除,大汗淋漓病必不除,这个就是发汗太过。他这个“令阳微”阳微这个咱们讲过很多了,这个“脉微,此无阳也”这个阳就是阳气,就是津液。这由于发汗呐,丧失津液太多,所以这个阳已微。“阳微膈气虚”怎么搁个膈气虚呢?这个汗的来源它发生于胃的,谷气嘛,咱们头先也讲过,这个汗者谷气也,它是由胃消化之后,它变成精气才出而为汗。那么这个汗太多呢,丧失这个津液。丧失津液啊,这个丧失这个主源还在胸中,还在心下胃里,这个胃这个地方,所以他说膈气虚,膈气虚就是胃气也虚了。这个“脉乃数”不是认为虚数的,人体就是有热,这个热是邪热,所以才发汗,这个发汗大汗出,这个热不除。那么他指的就是上边这个数,这个数啊,这是“客热”不是胃有热。他由于这个发汗太过,这个热没退嘛,脉还是有数。这个数是一个客热,它不是胃热,它“不能消谷”。那么胃呢反到由于汗出的太多而虚,虚极生冷,整个生冷啊。他不管这个胃虚,虚了这个,这个客气就趁机入胃,这指的饮,水饮,水饮性寒嘛。他说胃中虚,冷凑之,所以他说“胃中虚冷故也”。那么胃虚有饮他就吐嘛,是这么个道理。底下还有一段详细的解释,挺好。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不可下。这个脾并不能够啊,它不是属于消化系统的。这个古人啊一看都有一个脏一个腑,这个胃呐是个腑,它也得有个脏啊,古人就看这个脾挨着胃,所以胃是脾之腑。所以他说这个关于消化上的这个脾啊,它是关系到重要的一个内脏。所以脾伤了,它就不能消化水,不能消化饮食,这叫“不磨”。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啊,它这个不能够这个消化饮食了,所以早晨吃的,晚上要吐,宿食不化嘛,停食,它不消化,到时候把它吐出来拉倒;那么晚上吃的呢,早晨吐,这就是“宿谷不化”吃的东西啊它停到胃里头,它不消化。这就是脾胃具虚的一个问题了,关于这种叫“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胃反这种的病啊,如果脉紧,紧是邪,邪实啊,邪盛。太阳伤寒脉紧,这个紧都是实证。涩呢它是虚了,精血不足嘛。邪盛正虚,这种胃反是不好治了,“其病难治”。什么病都这样,不管胃反。这个胃反搁到现在是什么病呢?咱们在临床上也常遭遇这种病,象胃下垂就是这种病,胃下垂要是厉害点了,他几天要吐一回,他这个吃了东西啊在胃里头,咱们就是现在说的消化不良了,它是胃痉弛纵,所以它这下垂,这个胃的这个胃痉啊弛纵往下,它这个运转的这个功能都不够。所以吃的东西呢都停着,停到一个相当程度,他就要吐了。那么这种古人叫做胃反,那么厉害的早上吃晚上吐,晚上吃早上吐,也有几天吐。那么后边就是治法。如果要是脉太紧,邪太盛而正虚,所以这个难治。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这个欲吐并不是真吐了,就是要吐喜欢吐,一吐为快而不得吐。就象我们讲这个瓜蒂散,温温欲吐,服不能吐。那么这种情况千万不要下,他欲吐者,这个病就有越出之机啊。那么这个治疗呢应该顺势利导嘛,用吐法就好了,千万不要下。这对于这个吐啊,到这个地方,他是在这原则上讲了很多,发作的原因也略略说说,有这个水饮的,有胃虚寒的,也有胃反这一类的,这一类的重一点的呕吐,这个也是脾胃俱虚了。然后在这个临床治疗上,它提出几个要点。第一个有痈脓不可治呕,那就要排脓,脓尽自愈。那么最后呢,下。这个吐是要治呕的,假设这个病人欲吐者,那你不可治呕,你啊可以顺其势而吐之。这中医治病这个很重要啊,要顺势利导。这就是适应这个生理的机能,它古人根据这个辨证它留的这种规律,这很好。我们在临床上不管一个病,万病都这样。咱们说表证,这个表证病人就要出汗,你不可下。底下他讲到哕了。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这个哕这个证啊就是干呕,不过它其声连连。干呕啊,干呕就是有声无物谓之干呕。那么这个哕与干呕什么分别啊?它就是干呕连连不断,不是一声,连连不断的,古人叫做哕,干哕嘛。这个哕大概都是虚证多,也有实证,这个头一节就是说这个。

“哕而腹满”这个腹满指的实满,他拒按。“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那你看看6他前后就是指大小便,是大便不利啊或者小便不利,都影响到这个,他不往下通,他往上逆。那么这个腹满不是一个虚满。尤其这个如果这个大便不利这个腹满是要拘按的,那么小便不利这个腹满当然在少腹了。这个详细他都没说,因为这些问题啊,这个.金匮.讲在.伤寒.之后了,以前这个.伤寒杂病论.在一个书里头,也是先伤寒后杂病,在伤寒里都讲了,来这里头就是略提,不那么详细说了。那么所以注家对于这些都认为这个不是错,就是简略,也有这么说的,其实它是故意的,因为那部分在.伤寒论.里头都讲了。那么其它的这个虚证的哕他没提,后头这个具体治疗有。底下就讲这个呕、吐具体治疗了。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个吴茱萸汤啊,吴茱萸这个药啊,咱们头先讲那个桂枝治气上冲,那个治气上冲,这个吴茱萸啊治水上冲,水往上冲逆,所以他呕嘛。水往上冲逆,水这个本来停在胃里。“呕而腹满”这个指的就是上腹,这个水往上冲逆,所以上腹较满,那么甚至于他胸满,这就是胸满了,呕而胸满。一升就是一茶杯了,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吴茱萸它治水气上冲,有治呕镇痛的作用,那么加上大量生姜,它更能治呕了。这个凡是这个胃停水,胃虚的多,所以他搁人参、大枣,就是补胃之虚了。那么这个方剂呢一方面治标,治其水气上冲这个呕,他用吴茱萸生姜;一方面你胃也老虚,水还是停水啊,所以从根本上恢复胃,他用人参大枣。这个方应用很多,一会等底下咱们讲完再讲。“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个水气往上冲啊,“吐涎沫”这是一个证候。“头痛”头晕全是,尤其头晕最多见了,不过这个书上他没有。这个,我在临床上通过经验了,很多的头晕是吴茱萸汤证,可是他得恶心,起马他恶心,吐不吐也得恶心,一动了他就要吐。我们讲很多了,就是胃停水,头晕头眩,头冒,都水气的冲击这个大脑的问题。那么这个吴茱萸汤证啊,这个水往上冲的最厉害了。所以我们现在在这个临床上的美尼尔氏证很多是吴茱萸汤证,这个临床上你们可以试验。这人啊头晕的厉害,不敢动,一动他就要吐。这个呕,是个要紧的,呕是吴茱萸汤的一个主证啊,那么如果头晕或者痛,他都可以用吴茱萸汤,吐涎沫这是他证候。所以这个方剂啊,不但治胃,胃痛它也治啊,吴茱萸汤治胃疼也挺好啊。但是它是个大温性药,这个吴茱萸,利于虚寒,不利于实热。我们在临床上考虑这个人有热,尤其是实热,这个吴茱萸可要小心用了。虚寒的无论是头痛头晕,吐涎沫,以至于胃疼但是有呕,都可以用,都好使。这个,在临床上这个方子啊最常用了。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呕而肠鸣”这个水气啊它不是只在胃,在肠子也有,所以腹鸣肠鸣。上面呕吐,这也是有水饮了,同时“心下痞”。这个心下痞在这一个在半夏泻心汤里头啊,这心下痞有两层关系。一方面它是胃气虚,心下痞硬,人参证,它这有人参嘛;另一方面,黄芩黄连这个心下痞,泻心汤证。那么这个半夏泻心汤它兼而有之。所以在.伤寒论.里头常说心下痞硬,这个痞硬啊也不是只是人参汤,但是人参证它一定是心下痞硬的。同时它也存在着这个黄芩黄连这个心下痞。那么这个方子不但治呕,它也治下利,用黄芩黄连它是治下利的药啊。这苦药之中,唯独黄芩黄连黄柏都是个燥药,它是苦燥,所以它能够去水,能够止利。那么这个方剂啊,是寒热并用。一方面胃虚有饮,它是半夏干姜,还得去饮了;那么搁人参甘草大枣呢还是补胃之虚;另外搁黄芩黄连解烦解痞。当然这个病他有烦啊,有时候有烦躁啊。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心下痞,烦躁,呕吐,肠鸣和下利这个药都治。但是他这个痞呢不是只是泻心汤这个痞,有时候痞硬。痞硬就是人参证了,痞硬把这个痞包括在里头了。这个方子也常用的,那么甘草它是三两,我们再多搁呢就是甘草泻心汤,搁四两啊,多可以搁个五、六两,五、六两现在说就是五、六钱了。那么去干姜加生姜就是生姜泻心汤。这个在这个治疗差不多,全治呕而心下痞和下利。这个你们看看.伤寒论.把它对照一下就知道了,这甘草泻心汤头前也讲过,狐惑病,它治这个蚀于喉者,甘草泻心汤主之。它这个甘草加量,就能够治口疮,也挺有意思,你不加量就不行,这个咱们临床上这个,也是常用的办法。但是治这个呕而肠鸣这是一致的。这个寒热错综所以用药可以寒热错综来用,一点无误。所以现在的人呢不是看到开这个方子,啊哈,又有黄连黄芩苦寒的药,又有干姜半夏这个辛温燥药,他不明白。其实这个,他古人这个配伍啊,因为他这个病就是了,它这个错综。既有,上边有热,那么这个下边的确有寒,要不然这个,这个水气随肠鸣流走,它不就属于虚寒嘛。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干呕而利者”本来这个黄芩汤啊它治太阳少阳合并这个下利,既有太阳病的这个发热、头疼,也有少阳病的这种口苦咽干,它治热利啊。这个黄芩汤,就是黄芩、甘草、芍药、大枣就这个四味药,叫黄芩汤。那么这个黄芩汤它治下利,如果黄芩汤那个再同时干呕,加上半夏、生姜,它是这么一个方剂。

那么这个干呕而利者,他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这个方子也常用的,这个黄芩汤是个去热的解热剂,这个在这个下利也常用这个方子。这个芍药黄芩呐,这个芍药是对下利也起作用的,所以古人说它是收敛药,也就从这也可看出来。其实它不是个收敛,它是解热,解热治腹痛。腹痛下利有热,可以用黄芩汤。同时它又有呕,可以加半夏生姜。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诸呕吐”就是凡是呕吐,他里头有水饮,水饮“谷不得下”它胃里头有水,你吃不下东西去,谷不得下,那你吃下去也是吐出来。所以这一类的大概都是胃有停水的关系,他用小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就是半夏生姜两味药了。这两个药都是去水的,治呕。这个半夏下气去水,生姜呢?也是降逆治呕,也去水,同时它有些散寒作用,水性寒嘛。小半夏汤单独用的时候少,我们这个一般临床上啊都搁到旁的方剂里头用,你看上边的黄芩汤里头也有小半夏汤,我们平时这个用的小柴胡汤里头也有小半夏汤,是吧。半夏生姜啊,所以它也治呕,常常的这个小半夏汤啊,全是与旁的这个方剂合着用的机会多,单独用的机会少。他这个书单独提出来,说治呕的药啊,那么有半夏生姜这一类的药,这个专治水饮一类的呕,不是水饮的呕没效。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这段治这个饮家的一种呕啊,挺有意思。他说“呕吐而病在膈上”凡是呕吐它都在上头,都在膈以上,这是水往上走,上膈,水往上冲逆。这水本来在膈下啊,在胃里头的,他要呕就往上,上于膈他才呕吐。呕吐完了,“思水者,解”这头先咱们讲了,呕吐,胃中这个停水都去了,同时胃中干,干就要渴,那么想水喝了,这个呕要止了。“急与之”那么赶紧给点水喝。为什么?和其胃啊,少少与饮,以和其胃嘛。“思水者”虽然急与之饮,还不解渴,还想水喝,这只给水喝可不行了,只给他喝,水停了他还是要吐的。“猪苓散主之”这个好,这是一个根本解决的法子。那么这是这个渴,他要停水,喝多了,停水,还要呕,呕完了,水去了,还要渴,这就是属于恶性循环了,往复不已了,那怎么办呢?所以有一个治法用猪苓散主之。猪苓散呐它解渴去水,不让水停下,同时它解渴呢不怎么想喝了,它自然就是不至于再吐了。这个猪苓散也只是举个例子,这后边还要讲,有那象茯苓泽泻汤,有的是,全是这一个手段,又解渴又去水去饮,使这个呕不复发。这个猪苓汤,猪苓散这都是解渴,它是以猪苓为主药的。这个猪苓啊去水之中,解渴是最突出了,有这个解渴的作用。那么这个方子呢,猪苓、茯苓、白术全是利尿去水的,可是解渴,那么里头有点水它去了,不渴了你也不想喝了。这是一个治疗的手段是最妙不过了,一般人想不到这个时候还利尿,其实这是最常用的手段,后头还有啊。这是一个例子,那么我们要知道了,假设遇到这个水饮这种呕吐,那么呢呕吐完了再渴,渴他要喝水,他这往返不好啊,往返复作,那么这时候你得想彻底的治疗,得止渴利水的法子,那么猪苓汤它是一个例子,后头它这个茯苓泽泻汤也是,那个比这个方子最常用了。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这个呕啊,咱们头上讲很多了,全是水气往上送,往上来他草呕,所以病在膈上嘛。这个水往上来,它不往下,小便不应该利。小便反到利,利就是频数。脉弱,又见厥,这是虚了,这是阴寒的一个证象了。那么身呢反有微热,这都是不好现象。这个身微热啊,正是这个虚阳,就是古人说的这个阴阳绝离之象,有点这个虚阳啊都往外跑,那么里头是真寒呐,所以脉弱又见四肢厥冷。那么可见头前这人呕啊不是一般的呕了,这个呕,小便复利,上呕吐,下溲数,这是一个虚脱的样子,不是一般水饮的那个呕,所以他这个证候所现的也不一样,呕而小便复利。这个虚脱样子,所以他底下说的“难治”。这些证状啊他是起矛盾,要是一般水饮那种呕呢,他小便不应该利,那么真正虚寒,也不应该有热,这个有热都是围堵之证。虚寒内盛,那么有点阳气它浮于外,这是最不好了,所以最难治的一个病,也只有用四逆汤,温中救逆这一法。这个四逆汤啊,它主要是温中,温就是温胃,这个胃气啊恢复一点,这个人的生命还可以望其生,否则没有其它的办法。这个地方啊,在这个仲景的书说的都相当的好,这不是随便,咱们现在这个见着脉微肢厥啊,就是人参、独参汤,这害人透了。这个寒性药一点也不能用,这个人参是微寒呢,那你哪能用,就得是温中,恢复这个胃的机能,胃气一败就死了,你恢复一分胃气,就能够保持一分的这个生命。那么吃这个药呢,他这个脉弱、厥,恢复,那个呕吐,溲数自然就好了。否则是没有其它的法子,所以搁个难治,还搁个四逆汤主之。这个要用普通治呕的套方啊,那非死不可,那头前那小半夏汤这可不行的。这个四逆汤咱们讲很多了,就是附子、干姜、甘草,它本来在甘草干姜汤里头加附子。那么这个,凡是这个重证啊,这个虚寒的,阴寒重证啊,都用生附子,生附子有力量。你象这个炮附子啊,治的力量都差了,所以古人都搁生的。现在我们用这个药啊要,只能用川附子,生的他不给你,生的认为有毒,不过要多用一点,那要是,用这个一枚这个熟附子没多大用,起码要搁个五钱六钱。它这一枚啊分成三付,那一付很轻了,那非生附子不可。咱们要是现在用呢,就是一副也得搁个五、六钱,四、五钱的样子,就是制附子了。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是个解热剂,同时是个健胃止呕剂,我们方才说的小半夏汤就在小柴胡汤里头。那么小柴胡汤里头有人参、甘草、大枣,它有很多种健胃药,同时又有半夏生姜治呕,它也是个解热剂。所以要是呕而发热,是柴胡证剂啊,当然要用柴胡汤。在这个呕是多种多样的,也有这个半表半里有热,心烦喜呕,这个他绝对有烦,他是个热烦呢,那么这种的呕。那么四逆汤的那个呕呢,那是阴寒内盛,说是咱们说的里阴寒证,就是上吐下泻,不是大便泻,他是小便,小便数溲,这是机能陈衰,那也不是一般的呕,那么也有水饮的呕,头先讲的几个都是的。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他是要呕吐的,但是他并不是随时呕吐。

假设这个胃反呕吐甚者,可以用大半夏汤。这个大半夏汤与小半夏汤就是不一样了,它这个不但用半夏下气止呕,同时他是胃虚了。这个胃反主要就是个胃虚,脉浮而涩嘛,浮则为虚,涩则伤脾,他脾胃虚。脾胃虚得用甘药,来这个补脾胃,主要就是补胃了,它用人参和蜜。它这个甘药它不用甘草大枣,它搁个蜜很有道理。这个蜜啊,它不象甘草大枣是壅腻,他呕,呕不用甘药,是吧?所以甘药不可吃附、建中嘛,那么这个他这么用,他这个脾胃虚不用甘药不行。可这个蜜呢?它是虽然是甘药,但有些个润,它不是往上壅。这个用药啊,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假设是需要用甘药来安中补胃,那么配合人参的,你不要配些甘壅的药,象甘草啊,大枣啊,都与胃有好处啊,那饴糖更不行了,是吧?那蜜可以的。所以他这个呢,就用这个人参、白蜜和半夏,那么这就是胃反由于这个中虚而呕吐。他是这么样的煎法,“以水一斗二升”他这白蜜是一升啊,就是现在一茶杯。“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这到无所谓,就把它搅和匀就行了,在水里头,把这个蜜啊和水啊搅和匀。“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这也是三副,一煎三副。他是胃反,如果呕吐挺厉害,治这个胃反呕吐的法子,并不是专治胃反的法子,治这个胃反呕吐的法子。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也有这个谷道不通,就是大肠不通,那么热壅于上而呕吐的。他不吃不吐,吃完了就吐。他这个不通于下,谷道不通,大便不通,而且有热,热往上壅。所以吃东西啊,这个热往上,壅于上,所以他吃完了就吐。那么这个用大黄甘草汤主之,这甘草缓其急迫,这个吐也是很急迫的,吃了就吐,那么大黄呢它是一个通便下热。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这个是治这个胃反的,也是一个常用的方子。“吐而渴”这个头前“思水者,猪苓散主之”和这个一样
 
所以这个前后来看就知道了。这个胃反,到时候他吐,吐完了他也渴。“欲饮水者”那么你要任着他饮呢,饮到一定的时间他还是要吐,所以这个好不了的。这个跟用茯苓散是一样,不过这个比那个厉害,他这个吐的也不象那个那么轻,这个较重,所以这个药也较重。这个胃反呐,他这个胃的消化不良,他里头这个容这个液体的东西,你看咱们吃的东西到胃里头,都变成一个粥糜状态了,都这么一个东西了。他不住下走,在胃里头蓄积到一个相当的程度,他就要吐出来。那么治那个病啊,在西医都讲洗胃,把这东西啊洗出来,可这洗出来胃它没有恢复啊,完了他还是要停蓄的,所以古人对治这个的法子啊,很有意思,这是其中的一个,他一方面也去水他一方面也去水,同时呢他用些健胃的药,象白术、甘草、生姜都是一个温行健胃,那么甚至有的时候还搁人参。这个胃恢复了,他就不会再停水,所以既讲治标又讲治本,这个方子啊,我们常用茯苓饮啊,这类的方子治胃反都挺好的,也就是对那个胃下垂,呕吐,或者现在西医所说的这个胃…迟缓呐,胃扩张啊,都有这种病,隔些时候就要吐。这个茯苓泽泻汤呢它主要治胃反,到他吐之后他渴,这个渴呢就非得让他不渴,他这个用的药有五苓散的意思,桂枝、白术、泽泻、茯苓。虽然没有猪苓,五苓散它本身就治渴,一方面治渴一方面利尿。他不渴了,把这个水也去了,他不再继续停水了,当然就好了。同时这个停水就因为胃不好,他又搁些温中健胃的药,搁白术甘草生姜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方子啊,也是常用的方子,我们不但治胃反,治一般的胃病,他偶而渴,这个方子也可以用。同时看这个方子,你看这个药物,它也治头晕,有大量的泽泻、茯苓。吐后,渴欲饮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这个错了,你们也能看出来。“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怎么能用文蛤汤呢?文蛤汤是发汗药,在后边看看这方子,文蛤、麻黄、甘草、生姜、石膏、杏仁、大枣,错了。头钱那个消渴篇,他说这个渴而贪饮者,应该是文蛤散。

这个与.伤寒论.的五苓散条啊,你们看五苓散有这么一条,他这个病发于阳,“本来应该汗出,而以水潠之,若灌之”拿水喷啊,拿水浇啊。那么使这个“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更烦得厉害了,他这个表不解嘛,这个热被这个冷水所劫而不得出,不得出汗就是了。“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恶渴者,文蛤散主之”用个文蛤散,应该用文蛤汤,他表不解。所以这两段啊,他正是把这个弄颠倒了,也不知是抄写啊,再不就是搞错了,这肯定是错了。这吐之后,渴欲得水而贪饮,你再用发汗就没有道理了,当然应该是用文蛤散主之。这文蛤汤这个药啊,它兼主微风,它兼主有表证的,脉紧而头痛。因为这里头他没有这个,微风,脉紧头痛。这是说这个方剂的作用,也能解表也能治头痛,而脉紧但是不得汗。正是五苓散那节,你们看一看,对照对照,就知道很容易就发现,这个它是错了。他说“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散主之”文蛤散就文蛤一味药,它是止渴,止渴不再渴了,他吐也可以好的。跟我们利尿是一样,假设他里头渴,贪饮得利害,用利尿解渴的法子不行,有用文蛤散的必要,文蛤汤是错的,啊。这文蛤汤这方子跟大青龙汤差不多,不过麻黄可没用那么重,这个石膏也不那么重。它就去了桂枝加了文蛤,它这跟大青龙汤就差这么一点,大青龙汤有桂枝,没有文蛤。那么这个搁些文蛤,当然是能够止渴了,但是主要还是发汗,不行,这个是错的,你看底下这个,煎法也看出来了。“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治发汗药,这人已经胃中燥,吐完了渴而且贪饮,你再发汗,再夺水,这个明显错了,但是有些注家乱改。.医宗金鉴.是这么给改的,文蛤汤主之啊,他搁到脉紧头痛,他说吐后渴欲得水,贪饮者,脉紧,头痛,文蛤汤主之,他这么给改了,其实后头这个啊,就说文蛤汤这个方剂的作用。别人有这么给解释的,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咱们说说作为参考,你们回去看看这两段,你们把这个.伤寒论.五苓散那一节看一看。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干呕,吐逆,吐涎沫”是什么意思啊?是干呕或吐逆或吐涎沫,他干呕,或者不是干呕而吐逆,或者吐涎沫,这都说明胃里头有停饮,用半夏干姜散主之。半夏干姜散比小半夏汤啊温中力量强,所以他这个胃寒停饮比较重一点,用半夏干姜散,就是半夏和生姜换成干姜,这也是胃有停饮的一种治疗。那么与那个小半夏汤差不多,干姜生姜所差的是干姜性比较弱,而温,也就是说小半夏汤如果这个胃偏于寒一点,这种有饮,偏于寒饮,可以用半夏干姜散,他表现吐涎沫,这个吐涎沫与吴茱蓃汤类似,但是这个没有脑袋疼,没有头晕。这吐涎沫也说明胃寒有饮,理中汤也吐涎沫,吴茱蓃汤吐涎沫都是胃寒,胃虚寒。所以这个半夏干姜散换干姜也是这个道理,他胃里头啊不但有饮而且寒,所以他用半夏干姜散。但是这几个药有分别了,我们说理中汤有人参,他不但寒还有虚,心下痞鞕,他那个也吐涎沫。吴茱蓃汤也吐涎沫,他又影响脑袋,头痛头晕。所以就一个症候相似,整个症候就不是了,所以我们辨证啊不能抓住片面的一点,要整个的看。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这个彻心中这个彻字啊,就是全心中,通心中。就是整个的心里头啊,愦愦然无奈,闷,烦闷,简直无可奈何,烦闷而乱。这个愦愦本来是心烦乱,所以他这个“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也不喘也不呕也不哕,可是这个难受啊,他又象是喘,他这个胸总是逆满烦乱,恶心的厉害,总而言之是恶心的厉害。他搁个似喘不喘,不是喘,的确是不是喘;似呕不是呕,也的确不是呕,可是也就象要呕这个样子;似哕不哕,也不是哕,那是什么样子呢,底下这一句话解释了,所以“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折腾得厉害,就是烦心呐,逆满,愦乱,简直是无可奈何。“生姜半夏汤主之”所以这个生姜这个药啊,在这看出它的作用了。这个生姜半夏这两个药很相似,这个生姜这个药啊,它有健胃作用,这个又是胃虚,有饮,那么把这个半夏,小半夏汤它是半夏为主药的,生姜半夏汤以生姜为主药,所以这个生姜它用生姜汁一升,这很多了,这一小碗吧。古人一升就是现在服药的那个一碗。所以他这个,你看看把这个药味的一变化,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所以这个用药啊,如不看古人得出这个结论,你是没法掌握的。还是这两味药,他用大量生姜,又能治这种情况,否则只能治呕,停水治呕,胃中停水而呕啊。那么这个呢,他跟呕又不一样了,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不好来形容,他古人也形容不出来,所以他才这么写。就是这个心中啊,烦闷,简直说不出来的那种难受,整个心都那样子,所以他用生姜半夏汤。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也就是这个胃特别不舒服,这个人啊,就是咱们这个恶心的厉害,生姜非多搁不可,你看咱们后世那个都搁生姜三片,这个不行,真正的多搁,你就得多搁,所以咱们遇到这个人恶心的难受,那你生姜就得多搁,呕吐得厉害,半夏多搁。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干呕,或者是哕,哕者就是干呕的频繁,连连不断。以至于手足厥,这个气往上逆啊,也阻碍这个,这个气机受阻也影响手足厥冷,这胃气不行了啊,也影响手足厥冷。因为这个时候呢,所以不搁半夏,搁橘皮行气,这个气啊,一畅,这个厥逆也就好了,哕也就好了。所以橘皮这个药啊,也是一个下气的药,要不它治咳嗽呢,同时呢它健胃进食,食欲不振,加橘皮就好使了。咱们现在这个陈皮了,橘皮了,古人都叫橘皮,配合生姜。所以生姜这个药啊,不但它能够治呕,治那个逆气,它降逆,降胃降逆,它去饮去水。橘皮它是行气也下气,行气也降逆,所以这两个药配合来,它偏于行气,偏于下气,所以干呕哕,影响到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这个很好使,真要是由于气逆而使手足厥逆者,这个药吃了就好,你看底下它这个煎煮法就有,“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这个药吃下就好。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这个厉害,这个你看这个橘皮用多少啊?用二斤啊,这搁现在这份量可大了,那么就是三付药的量也相当重了。这个“哕逆者”这个哕逆是相当重,这个在这个.三医方.上他说的,他说这个哕逆啊,连连致可惊人,不断就是干呕啊,不断,那个惊人的很,所以他搁个哕逆者,所以哕逆者,就是频繁不去,那么这橘皮得大量使用,所以橘皮对这个哕逆,看起来是有相当疗效的一个药。另外他加竹茹,竹茹也下气,咱们治咳嗽也用啊,而另外呢它健胃,这种哕都由于胃虚气逆,这个胃本来是来纳气啊,它应该往下走,它往上,就是胃虚,而且它不纳。所以一方面用行气下气的药,同时也用健胃的药,他用人参、甘草、大枣温性的药,橘皮、竹茹、生姜降逆治哕。“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我提出的这些你们回头看一看,你象文蛤汤和文蛤散的关系,你们五苓散也对一对。所讲的橘皮、半夏的作用也要注点意,这个橘皮它有健胃作用,所以咱们这个胃不好,食欲不振,这个橘皮较为好。同时这个哕古人都认为是虚啊,那么胃虚,它可以用二斤橘皮,可见橘皮没害处,可是后世可不是这样。后世认为橘皮破气,都不大量用,真正遇到这个,你看咱们常常遇到心下逆满,打嗝啊,但是不是旋覆代赭石汤证,大概都是橘皮汤证。那么这个橘皮的作用,我用橘皮都多用,你要用个三钱五钱不起作用,所以我常用一两,也就是30克,有的人看的就奇怪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你要这样用啊,病人马上他就舒服。这个它不是破气,哪是破气啊,这个胃虚哕逆,不食,你还破气?破气还行啊,它不是破气,所以后世把这个东西都说的,有些地方啊咱们要注意,根据这个书好好看一看,今天就讲到这吧。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这是一段。

这个六腑啊,六腑为阳嘛,行阳于外。假设“六腑气绝于外者”就是无以温其表了,所以“手足寒而脚缩”这个脚缩啊,就是.伤寒论.所说的那个蜷卧那个意思,就是冷的厉害。那这个阳上虚,阴寒从下往上攻,所以同时他也“上气”这个上气说的不是喘,这个上气啊就是呕哕的这个情形,气逆,凡是这个阳虚都是上边,那么这个寒呢就从下边上来逆迫,所以他就上气。手足寒,脚缩是连在一起的,手足逆冷,蜷卧,弯着腿,这是冷的厉害。同时呢,由于寒气从下面往上攻,所以他上气呕逆。这个五脏之气啊,这个五脏是藏精于内。那么如果“五脏气绝于内”的话,那么就无以守津液了,无以守阴液了,所以他“利不禁”。如果这个利更甚的话,当然影响到形衰啊,所以以至于“手足不仁”。这是一段,这个是一个在下利啊,差不多是一个总纲。那么古人他是这么一个看法,认为这个六腑啊,行阳于体表,所以六腑气绝了就无以温体表了,所以手足寒而脚缩,寒气上逆,同时还上气呕哕这个情况发作的。五脏是藏精的嘛,藏阴于内,如果五脏气绝呢,就不足以养阴液了,所以他是利不禁,阴液就不守了,就失去守了,厉害就手足不仁。这是说下利啊与脏气是有关的,这是古人一种看法,大家作为参考。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这是一段。“下利,脉沉弦”沉为在里,弦为里急啊,就是里急后重啊,这个腹里拘急啊,这个脉也弦,这说明下利啊,里急后重是热利,所以他说个下重,下重就是里急后重的一个简称。“脉大者,为未止”这个痢疾,这整个说的是痢疾了,就是热利了。脉大则邪盛,热邪盛,所以这个痢疾啊,这个下利啊,不是要休止的状态,还继续往前进展的。“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脉数本来是有热,那么这个热利脉数,看不出欲自止的样子了。微弱数者,虽然数,但是脉现微弱,这个微弱呢是邪衰的一个征候,这个痢疾啊,很快就要治愈了。真正的热利啊,这个脉越大越滑越数越坏。微弱,他这个因为这个下利伤人最厉害,平常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好汉架不住三泡稀”嘛,这个虚人,这个脉应该弱细,不应该太过。所以这个微弱呢,说明这个人是弱了,但是邪也衰了,虽然数还发热,这个利不要紧,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虽然脉数还发热,但是从这个微弱的脉啊,这个数与微弱一同出现,这个邪气已经衰了,这个微弱的时间不会久的,所以他不至于死。这个下利啊,就是脉滑数热不止,这是一个痢疾,这个发热不止他这是一个最危险了。古人说,七横利,发热不止者死,那么疼痛不止者死,不能够吃东西死,七横利嘛。但是虽热,脉啊微弱,那么这种热啊,很快就可以止的,虽然现在还发热,脉还数,这个不会持久,不要紧。所以说他这个肯定是利为欲自止。这个脉这个都很好,这个临床都挺有用的。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这是一段。这个是说阴寒下利啊,下利手足厥冷,以至于无脉,这是一种虚脱的样子,无脉这心脏衰绝的样子。那么这时候啊,这个病可以好可以坏,所以赶紧灸之。那么如果,胃复,手足温则可以好的。要是不温,脉也不还,胃气已败了,而再微喘,反微喘就是气脱于上,非死不可了。那么这一段与上边热利是个对待的,所以这个下利这个病啊有阴有阳,有虚有实,这个是虚寒下利。底下这句话啊,是衍文。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加这么一句没有什么大意思,那么这个解释是好解释。这个趺阳是胃脉啊,这个少阴是肾脉,古人认为这个土不能制水,水泛滥成灾而才下利不止。如果趺阳胜了少阴,那么这在这个利证是个顺候,这个指的阴寒下利说的,但是这一句搁这没什么大意思。.伤寒论.也有这么一句,你看这个整篇呐,没与这一段地方发生什么关系。而且现在咱们这个诊病也不象古人的遍诊法,这个遍诊见内经,那咱们这个诊寸口,是难经的诊法,现在咱们都是诊寸口啊。有时候提起来少阴啊,趺阳啊,他都是说明这个病的道理,所以这一段我认为这是一段衍文,就是多的,没大意思,与前后都不相符,你看看下边就知道了。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下利不渴者,属太阴,咱们讲这个太阴篇里头讲过,“以其脏有寒故也,宜服四逆辈”。所以这个下利啊,我们首先要看这个人渴不渴,就是口舌干不干。如果渴,这是热;那不渴呢,这个就是寒,那就是太阴病的下利。他这个呢,渴,这是个热利,可虽然是个热利,但是“微热而脉弱”他这个热不厉害,只有微热,而这个脉也弱,说明邪已衰,这个热没大问题的。“今自愈”所以这个下利啊,快好了。这都是指热利说的,要是热利脉微弱,这都是好现象,那么虽然他渴,而且有热,但是反映的那个脉证啊,都是一个邪气已衰的一个反应,所以这就要好了。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利,脉数”和那个“下利而渴”是一样的,脉数说明是热,渴也说明是热了,那么下利脉数说明他是有热邪,是热利呢。但是身“有微热而汗出”说明表和啊,这个病已经由表解了。“今自愈”所以它这个虽然现在这个脉数,看这个病的情形是由外解了,就是热越于外了,所以身微热汗出。如果是身大热汗出,那是阳明病的症候了,那个热还是挺厉害的。微热汗出,身上微热而致这汗出,这是好的现象这个病由外解了,所以肯定这个下利是要好了。假设下利脉数,而且还紧,这个紧是实啊,既有热邪又有实,这为未解,那这个痢疾就往前进展了。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又数又渴,说明里头有热,那么这个怎么说今自愈呢?这一段呐这个意思,与上面这个意思说明不一样了。这个说明这个人呢平时不戒慎饮食,那么内里头有宿食有热,那么常常的微下利,这个热随着这个下利而解,这也常有的。这头一段,下利,脉数而渴者,这是一个平时不戒慎饮食,蕴热,现在下利,这个下利不是痢疾,这个现腹泻,这个他一下利,胸腔这个积热啊有好的,这个是常见的这个病。“设不瘥”他这个腹泻假设不好,那要变痢疾,“必清脓血”啊,那么所以然呢,他这个热不去,没有因为下利而去的缘故,还是有热。这个病在临床很常见,先腹泻,后变痢疾。那么有的人呐,腹泻好了,他没有变痢疾,这就是下利,脉数而渴者,是指热利,阴寒下利他没有这个事。那么这个热啊由下利而解了,所以他这一段的解释大家要注意,他与那个不一样。那么假设他要是不解,正因为他有热,一定要变痢疾的,必清脓血,他是这么一段。

这个病在临床是常常看见的,那么有的时候啊先腹泻,过两天变成痢疾了,他说我先是腹泻,大夫没有给我治好,我吃了几付药反倒痢疾了,其实不是这个事,他这个是里头热挺厉害的,那么不能够因为下利就解除的,他一定要清脓血。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这也是一段,这下利啊我们头前讲了,脉不应该热才对了,而反弦,弦脉与紧脉它一样,实脉。那么看起来,脉反弦说明这个痢疾这个不象好的样子,但是这个证候呢,“发热身汗者”这个同上面一样,有表解之的机会,那么身汗发热,那么这个脉弦呢马上就能下去,所以这是一个自愈的表现。这个临床也很多见的,无论是脉紧脉弦,这个下利都比较重,这一般都是发烧没有汗。假设这身上有微热再自汗出,这大概都要好了,这是表和了,他就由表解了。所以咱们治痢疾,开始没有汗,那么有的时候呢发汗剂,用葛根汤,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没有表证,你就不要用解表药了。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下利气”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下利,同时出虚恭,下利并气一同排出,这个很常见的。他大便并不太多,噼里啪啦很响呢,尽是下的气。那么这一类的病啊,大概都是水谷不别的时候多,这个都是水泻。“当利其小便”就可以好的。那么后面也有不利小便的,真正有点虚寒了,可以吃收敛,温中药。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寸以候外了,这是寸关尺的寸。寸脉反浮数,这说明这个下利啊正在进展呢,这个是外邪挺盛,脉浮数。但是尺中自涩,尺以候里,“关前以候表,关后以候里”。但是看那个尺中自涩,血虚,邪高于外,而血虚于内,这种下利啊一定清脓血,血分有所丧失了,那么这样的一个高热,一定是脓血便,脓血痢疾的这种症候,脉证就这个样子。这个热利如果脉又浮又数,而尺中又特别的虚涩,那么阴分有伤,热挺高,这肯定是一个便脓血的一种痢疾。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利,下利这种病啊,如果他清谷,这个清谷就是便谷,古人这个如厕叫做清,清是个动词,就是大便。所便的是什么呢?完谷不化叫清谷。那么这说明胃不但有寒而且虚,他不能消谷,就是胃不能消化水谷,所以下来的东西都完谷不化,这说明是虚寒呐。那么虽然有表证,不可攻表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脉沉而迟”这是里寒呐,脉沉、迟这种下利。“其人面少赤”脸有点热象,面发红,身反而“有微热”。“下利清谷者”这是针对脉来讲,他本来是脉沉而迟下利清,这是里虚寒的一种下利,但是这个人呢,面色赤身有微热,这就是所谓浮郁在表了。浮郁在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从表解,就是有表证,想从表解但达不到发汗的样子,所以面红、身上又微热没有汗,古人管这个叫浮郁在表,就是要解表,解不了。那么就这个阴寒下利,反而阳气浮郁在表,说明这个病啊,有欲自表解的机会。那么他这个表解可是一样,这么一个虚寒的下利要是表解,一定要发生瞑眩的,他底下这句话就说明他这个病治愈的时候发生瞑眩状态。“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这几句话就是他要自解的时候,郁冒,郁冒就是昏冒,咱们现在的话说呢就是近似休克,当时人事不知,出一身汗,这病可就好了。那么这个人呢,本来他四肢不冷,这时候他四肢微厥。四肢微厥,郁冒汗出,这都是一个瞑眩状态,所以这个病要是久病、虚病。要是无论是自愈,或是吃药中病而好病,常常发生这种瞑眩状态。这个瞑眩状态挺吓人,你看当时这个人,昏冒、不认识人、只管出汗,看着挺危险的,手脚也凉了,这不吓人嘛,可一会都好了,他这个瞑眩过去了,整个病就完全好了。“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为什么他有这些症候的反应呢?就由于他其面戴阳。其面戴阳说明这个病有欲表解之机会,他准要自己出汗而解,可是人要是不虚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下虚故也,他有下利清谷的虚证,那么这个要是自愈啊,他非发生瞑眩状态不可。就是郁冒汗出,其人微厥。这个地方都挺好的,这在临床上也是容易遭遇的,不管这个病人有这种反应,我们给他吃药也容易有这种反应,那么就得告诉病家了,有这个反应不要害怕,这个病要是折腾就不会好,要是不折腾马上可以好了。这个瞑眩的状态也是各种各样的,这个在伤寒论讲得多。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啐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下利后就是下利已止了,可是没有脉,脉绝。手足也厥冷,看这个样子就是有虚脱的样子了,那么这个要好好观察了。啐时,就是骤时了。如果脉还,手足温,这说明胃气复了,那么这个人没有问题,他就由于泄利太甚,人太虚了,虽然下利止,他的胃气啊没有恢复,他发生这种情况,脉绝的情况,那么他如果恢复,就没问题了。如果脉不还者,那是胃气已衰了,胃气已败了,那就始终也不会还了,那就非死不可。
所以下利这个病啊,这都是阴寒下利,咱们讲这个少阴病篇,那里很多,那么霍乱病篇里也有。这人下利啊,由于精气丧失太厉害了,那么下利止了,虽然丧失精气,但是胃气没败,他能恢复的,虽然脉绝,就是没有脉了,那么他可以恢复。也有,他那个下利止根本不是那个病好了,他是无可排泄了,身上的津液脱尽了,那么这个止,根本病就没好,那纯粹是个虚脱的样子,那非死不可,那他不会恢复的。所以在临床上这种情形也是有的。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直桂枝汤。这一段也见于.伤寒论.。“下利腹胀满”腹胀满是太阴病的表现。下利,腹不应胀满,下利这是一个,下利有所损嘛,反而胀满,说明是虚。那么这个虚已经腹胀满了,当然还有旁的症候了,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这是太阴病。他这个胀满是虚胀、虚满,同时他也不能吃东西,那么这种的下利,虽然身体疼痛,身体疼痛是表证了,也不要先救表,应该先温其里,乃攻其表,这是定法了。本来他是表里并病,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如果里证是虚寒。虚,温补的这种措施的话,那你不要先攻表,要舍表先救其里。如果表里并病,里是实证需攻,你象太阳阳明并病,那是先解表后攻里,这都是定法。虚,你得先救,你不救,好,你一攻表里更虚了。所以这一段,他是.伤寒论拿.出来的。腹胀满,这是一个例子了,那么如果下利清谷,那么身体疼痛,也是先救里,下利清谷这就是里虚寒的一种下利,跟这是一样的,这个腹胀满也是个例子。那么温里呢只有四逆汤了,那么攻表宜桂枝汤。为什么?他这个下利啊,那么只是身疼痛,这个表证并不是实证那个样子,他由于先下利,里头那么虚,这个时候没有麻黄剂发汗的这么一种情况。下利,津液有所损失,所以这个桂枝汤的应用,总是以津液有所损失为先决条件,所以无论他发汗后,表不解,还是下之后表不解,那么这个时候只能用桂枝汤,不能用麻黄汤。但是表里合病同时发生的,既下利又有表证,这个时候你看脉的情形,脉实者可以发汗,所以用葛根汤。合病,并病不行,并病他先有表证,过了一个阶段了,他是传里而发生里病,这个讲得都是传里之后。那么在表证的期间,后来又传里而为下利腹胀满,这种虚证,这里没有再用葛根汤的机会,就是没汗也不能用,这我们要注意。这个合病不是,他同时发作的,一点没虚,而且他脉也硬实,所以这个桂枝汤,在太阴病有这么一段,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其实不是真正的太阴病,也就是表里并病,但是他脉浮,脉浮而没有力量,脉浮虚,脉浮缓这种脉浮,不是脉浮紧,那也是要用桂枝汤,也不能用葛根汤。这个地方啊,在临床上要注意,所以下利有表证,这是在合病这个阶段,同时发作,非先解表不可,但是解表呢,方剂有几种了,葛根汤、桂枝汤、还有白通汤,白通汤就是人有少阴病的外观,脉微细,但欲寐的这种情况,那么这个也得解表。解表呢,用普通的药不行,得用亢奋药,所以他用葱白配合干姜、附子了。所以应该看看.伤寒论.,这个下利是一大篇,有热痢虚寒反复的这么叙述,这与我们学治下利还是有用的。底下就是一个具体治疗了。那么他说四逆汤和桂枝汤,这个方剂就不讲了,以前讲很多了。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一段好得很。

这个“心下坚”啊,这是一个实证,这个准拒按的。其脉平,这个下利的这个脉,一般说呢,他要没有心下坚,脉平,问题不大,心下坚而脉平,肯定是实。那么为什么急下呢,这与吴又可的.瘟疫论.是一样的,这个下不能再结实了,他这个胃这个地方坚,他结实了,说明这个病了不起啊,一方面下一方面结,结者自结,下者自下,一方面泻肚,一方面他胃里头凝固起来了,结实了,就是胃家实这种反应来了。这说明这个病来得相当猛啊,这要不加以急治,危险得很。所以我们治病啊,这个病最容易给人耽误。他不只是心下坚,也疼,拿手按他,更拒按。这个要注意,有一种痢疾就这样。这个我遇到过,就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啊,还不是新得的病,我给她治的时候,已经痢疾一个多月了,我看她那样子,不行,她脉偏迟,但是舌苔重,干得不得了,我摸摸她的胃口,身上都僵硬了,叫唤,她拒按,她就心下坚。后来我说得了,干脆吃大承气汤,我说药虽然是猛药,你少量服,频服,你观察啊,自己的妈妈,你一宿没睡觉,一会给她吃点,一会一会给她吃点,就这么一个药吃它也不泻,全剂吃完了才泻,泻什么?竟是干大便。我第二天去,她弄了个木桶,南方人有恭桶,就听到亢亢响,就那样了。所以这个痢疾厉害,应该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不是说咱们现在这样,承气汤治痢疾就是糟尽人,你得辩证啊,这是一种。其脉平,心下坚,坚且痛啊,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下利不应该结实,这个吴又可说是瘟疫,厉害。这是边下边结,一方面下一方面结。他这样怎么着,津液快丧失,结实也太厉害,如果津液丧失到家了,人虚下来了,那结实没办法了,大承气汤不能用,那就坏了。所以病实人虚,下之,也得死,不下更得死,那非得把人耽误了,非得急下。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脉迟,在.伤寒论.里也有这么一段。脉迟,本来是个不急的脉,是胃虚胃寒,上边不是有脉沉而迟者。脉迟与滑同时见,这个迟说明正是实,实到相当程度,它阻脉气滞,这个脉不流畅,不那么快,而滑,这是实。不可轻视,这个利啊这不是要止的样子,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这一段与上面那段就差一个迟,脉也滑。下利,脉不应该滑,“反滑者”是里头湿。“当有所去,下乃愈”这一攻就好。“宜大承气汤”为什么不说急下呢,他就是脉只是滑,还没到迟的程度,那个迟说明证有欲虚的表现,那你再给延误,就不行了。那个迟比这个厉害,里头这个实啊,已经阻脉气滞了,所以脉也不那么流畅了,这得急下。底子这个虽然滑但是没有那种情况,也得下,但是不是那么急。所以张仲景这个辩证啊极有分寸的,旁人在这里头搞搁那东西都不行,你看头一章那个脏腑经络先后病,与他(张仲景)的文章就不一样,就是论脉论证也不一样,所以一看就知道不是他(张仲景)的,所以这个书啊经过王叔和收集、整理,这个书大概后来又散失了,它不像伤寒论那么完整。这个后人附的东西也不少。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个说休息痢的了。下利本来已经好了,那么到某年某月某时,他又复发了,这就是病毒没尽的关系,那非攻不可。

这种得事情啊,也是常见的,你看咱们在临床上,遇到痢疾,一般都喜欢用乌梅这个东西,常常一开始就用这种收敛药,痢疾也好了但是不久又反复了,这也是说明这是休息痢的一种。尤其这个热痢的开始,没有复发,我观察很少,都是该攻不攻,那都把病毒遗留到里头了,那早晚也是祸。他就是痢疾不再发,也能为其它的祸患。这个就是,他说下利已差,还有寒虚啊,也有自己没治,他也就是还好了,再有自己吃些烧鸡蛋啊,都是一种补法,当时也好了,但是不久就复发了。复发之后,你要不泻,一半时他也不好的,这也依法当下,宜大承气汤。这个大承气汤,我们也不必太迷信,不必非大承气汤不可,我们要看情形了。如果恶心、胸陷满,那大柴胡汤,就行。那么要结合,没有柴胡证,调胃承气汤啊,这也是常用的药,也有大黄、芒硝,但是没有厚朴、枳实,他不那么大胀大满。如果胀满得厉害,大承气汤是非用不可的。不那么胀满,用调胃承气汤就行。我们不一定非得用大承气汤不可,真正大实大满还得用的。这个书啊,他的证候总是不全,他这个在.伤寒论.里头都有,所以他在这里就随便那么一说。就是休息痢,当下,也是大承气汤。大承气汤证当然是大承气汤,没有大承气汤证,下之也是可以的,这是随证而施了。大承气汤方在痉病里头,咱们已经讲了。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凡是谵语都是胃不和、有燥屎,没有其它的问题。他这里用小承气汤,说明胃不和发谵语,这个有燥屎,一般是小承气汤。他没有大的潮热,没有其它的非得用大黄、芒硝不可,用小承气汤微和其胃,也能治谵语嘛。小承气汤比大承气汤差不少啊,虽然有厚朴、枳实、大黄,但是没有芒硝。这大黄没有芒硝,它解热力量差,小承气汤它没有潮热。假若热得厉害,你还要搁芒硝,没那么胀就搁调胃承气汤,厚朴、枳实去掉。如果又胀又有热,实得都厉害,可以用大承气汤,只胀而没有那么大的热,可以用小承气汤。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这个也见于.伤寒论.少阴篇。“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这是有问题的,他这个说明的意思啊,就是久便脓血,这种下利不止的话,那么确实也变成阴虚证候了,可以用桃花汤,不然的话不要用它。便脓血这种下利,十有八九都是实证,用桃花汤的机会相当的少。那么他病的相当久了,的确是有滑脱的样子,那么你看吧,他这人绝没有热象了,这时候有用桃花汤的机会。桃花汤还是好药的,但是我们一般遇到痢疾,不要就用它,这个不好的,这个关到里头了,出毛病的。

它这个药,赤石脂一斤,一半把它挫了,当饮片就是煎,一半呢,筛成细末,单独搁,它另服的。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他主要用赤石脂这一个药,是收敛,那么稍稍加点温药,干姜啊,所以非虚寒不能用,滑脱的这种便为血的这种痢疾。那么这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米熟了汤成就是这个意思,然后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所以单独预备一半筛末,它是一斤啊,用半斤煎,那半斤留着这么单吃的,一回吃方寸匕,拿着现在说,就是不到3克。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所以这个药收敛止泻的力量相当大。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所以脓血便它好嘛。但是这个下重,就是里急后重了,只是用白头翁汤,通过临床,还是加大黄好,白头翁汤加六克,白头翁二两是错了,白头翁应该搁三两。“不愈,更服”这个药一点不像那个桃花汤,多服没有问题的。那么真正里急后重要加大黄好;要是血便呢,要加阿胶。咱们遇到的痢疾有的是,尤其这个一痢,就是一型痢疾,他下的东西就是血汤子,这种痢疾啊,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比较好的,这个大黄可以不加,真正的血便,他并没有里急后重,这个咱们说的这种就是病菌感染的痢疾,这样的有,这个痢疾不好治啊,他大便这东西就像熟米饭的米汤那个样子,红的,可是那里头其实全是血,这种痢疾也是热痢,用白头翁加上甘草、阿胶,比较好的,这个我也用过。本段呢一般热痢下重,可以用白头翁汤。如果里急后重得厉害,里急后重就是蹲肚,就是自下,这类的呀大概都要搁点麻黄,书上没有,这是根据临床实践上那么体会。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下利后,痢疾好了,这人呢更烦,下利,他就烦,那么下利好了他还烦,说明里头还有热了,但是按心下,没有实,不是心下坚,心下濡,这个里头没东西,为虚烦也,所以用栀子豉汤就可以了。这个虚烦不是真正的虚衰那个虚,咱们讲那个虚劳,那个虚,这个不是的。这个栀子豉汤也是苦寒药,它对应承气汤说的,胃家不实而语,不是真正那么虚,所以管这个也叫虚烦。栀子豉汤治烦还是相当好的,心中懊憹,烦得不得了,吃这个药挺好使的。它就桅子、香豉两味药,其实这药不是吐药,它这个得吐可止,没有。我常用这个药,一点也不吐。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下利清谷而厥,四肢厥冷,这是所谓里寒了。但是反有外热汗出,这个外热就是汗出,他身上多少都有些微热,那么就是“里寒外热”根据他这个条文上的意思。那么真正下利清谷又厥逆,这个与前面讲的其面戴阳是两样的,那是在上头,所以这个表证出汗,它也要从上边出,上边受之,所以这个表证自然有气上冲了。那么他这个热不是,颜面当然还是苍白色,他不是浮阳戴面,不是要从表解,这个汗出,的确脱汗,这是虚脱的样子。凡是真正的阴寒重证,而外边有点热,这都是无根之火,这就危险了,虚阳外散的意思,所以赶紧用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就是四逆汤,它又加重了附子、干姜温性亢奋药,就是四逆汤,你看看这个方子就能看出来。他这个附子用大者一枚,附子这个药大于一般的附子,分量是不一样的,大的特别重。干姜呢,一般用三两,强人可以加四两,所以这两个药都加重了,那么可见这个虚脱啊非用温中,恢复胃气,以这个为第一的,不然的话不能行的,但是它这个附子有亢奋作用的,所以咱们现在说它强心,有强心作用。那么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同时再汗出不止,这种热不是真正的热了,这是虚脱的一个样子,所以赶紧用通脉四逆汤来挽救。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这个有问题的。“下利肺痛”这个难解释,而紫参也不是可以痛。紫参在.本草.上是苦寒药,它的治疗近似柴胡,它也治心腹坚、邪气积聚,同那个差不多,可是它通二便,利小便、通大便。可见这个下利也是一种自下,就是痢疾那个痢,他用紫参配合甘草来治疗。肺痛不可解,恐怕有问题的这里,有错简。那么这个方呢,治这种热痢,里急自下这种情况,可以用。气利,诃梨勒散主之。诃梨勒,它是虚胀冷气,它起这个作用。虚胀,里头有冷气,那么这种气利需要用这种收敛药。诃梨勒是收敛,它治这个虚胀冷气。我们头前“下利气者,利其小便”那么这个呢,它用诃梨勒散,这个病是虚实之分。一般这个下利气,就是分解它就行,就是使之水谷一别就好了。如果里头是虚寒的情况,可见冷气啊出虚恭啊,要排出就觉者冷,那么这个应该用温性的诃梨勒散。到这讲完了。底下又是两个附方,.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他这个对的,“哕数者”就是哕逆得相当厉害,这跟我们前面说的“视其前后,何部不利,利之而愈”是一样的。如果大便不通,哕逆频数,再谵语,那当然可以用小承气汤了。小承气汤是胃不和而谵语,正用它,同时这个哕逆就由于谷道不通的关系,你吃它就可以好了。这个其实头前也有了,就是哕,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而愈。这个.千金翼.提出这个方子是对的。通大便不是随便就用小承气汤的,要有谵语才可以用。.外台.有个黄芩汤。黄芩汤与我们头前那个四物黄芩不一样,这个可以起名叫六物黄芪,近乎半夏泻心汤这类药。黄芩、人参、干姜、桂枝、大枣、半夏。那么这个药当然是健胃止呕。它有人参、干姜,有半夏它止呕,同时也解烦,它有黄芩,虽然没有黄连,但是有黄芩。这个黄芩、黄连,我们头前讲白头翁汤,它都是治下利,解烦止利。所以这个方子一方面补胃治虚,有人参,有姜、大枣这些药;同时有半夏、干姜又能止呕;有黄芩呢也能治下利,所以它治干呕下利,这是在.外台.上有这个方子。这个方子与半夏泻心汤差不多。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这一章讲疮痈,就是一般的疮痈。还有肠痈,咱们现在说的阑尾炎也属于这一类。浸淫病,这个浸淫病啊,就是平时说的黄水疮。这个疮痈,它是两种,痈是痈,疮是金疮,里头有金疮,它是这么几种种病。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这就一般疮痈的一个脉证。这个“浮数”就是表有邪脉浮而数嘛。这依法呢“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这是痈脓之变。头前咱们讲的那个肺痈,你们看看大概就有,桔梗汤就是,他是“脉数,振寒”这是有脓的一种反应,他不发热,这就是古人说的疮热,在这里头,外面不发热,但是而反恶寒,这就是一般发疮热的一种反应。“若有痛处”假设你身体有哪个地方疼,那肯定那地方要发痈,“当发其痈”。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这就是一般的疮痈发红肿的阶段,看看有脓没脓的一种诊断的法子。“诸痈肿”一般的痈肿都在内。古人那时候他是,现在容易了把它割开看看,那时候是从外边看的。“欲知有脓或无脓”就拿手,“掩肿”就是抚按这个肿得的地方,如果要是有热,那就是有脓,如果抚按这个肿的地方没有热,那就是没化脓呢。这两节都是指的一般的疮痈说的。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我们在头前虚劳里头,大黄蛰虫丸,它是有这种证候,其身甲错,面目俱黑,这是瘀血的一种证候。那么这个肠痈起码也是有瘀血的问题了,在中医看。“腹皮急”腹皮就是肚皮了,拿手按,虽然比较拘急,但是按之非常的柔软,“按之濡”就像有肿状似的。这说明虽然外头这个腹皮呀,外头虽然有些弦急的样子,但是按里头很软,就像有所肿的样子。“腹无积聚,身无热”那里头没有抵挡的东西,腹无积聚。

那么这句话它是两种意思,一种说它是虚证,一种说它已经化脓了,里头没有痞块的样子。那么外边没有热,脉也数,跟我们头前讲得是一样的,脉数应该有热,但是痈脓啊都是脉数无热的。“此为腹内有痈脓”这是有痈脓的一种反应。“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那么这个薏苡附子败酱散啊,这个附子用量非常轻,它不是准现于一种阴虚证而用附子的。这个郁脓的排出,大概都搁一些振奋的药,或者是,你看咱们这个枳实芍药散,它拿大麦粥,在把这个排脓汤里头搁鸡蛋黄,都是鼓正气,古人就是这样,这个证虚啊不足以排脓,他用一种强壮亢奋药辅佐其它的药物,使它达到排脓的目的,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药,你不能重用,这里头你看就看出来了,薏苡十分、附子才二分、败酱五分。古人的一分啊,古人一两是四分,二分就是半两了,合现在的分量它是,是顿服了,一次,半两,三味一两五,就是合现在一钱半,古时候一两合现在三钱,那么它这个半两呢合现在一钱半。那么这个药主要的排脓,它是薏苡和败酱者两个药的关系。薏苡有解凝排脓、利小便的作用。这个败酱也去瘀也排脓,那么这两个药就是一种这个都较比寒性的排脓的药,但是要使脓达到排出还得在这个扶正方面,你得稍稍搁点有一些亢奋补益的药才好,所以加点附子。这个药很常用了,它不但排脓,还去湿痒,像一般皮肤病常用它。尤其这个硬皮症,我不断用这个药,很好使。就是顽固的牛皮藓,这个药也好使的,附子可是不要重用啊。我用这个药都重,薏苡差不多用一两,败酱可以用五钱,附子一钱到二钱,一般顽固的皮肤病挺好使的。那么在这个书上它是用来排脓了,偏于虚而有脓可以用这个方子的。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这个肠痈的病啊,上边举了一个薏苡附子败酱散了,那时化脓之后了,而且有一些虚衰的反应。那么在起始的时候呢,是不要排脓了,这段就是起始。“少腹肿痞”这个下腹,少腹就是小腹了,有肿块,这个痞就是痞块。“按之即痛”痞块那个地方,拿手一按就疼,就是现在说的阑尾炎就是那个样子,那么疼啊往前阴隐疼,就像淋疾似的,但是淋疾呢,小便是不利的,“小便自调”与淋还是不一样的,它痛的情况,拿手一按,引至于前阴那样子疼,就像是淋症那种疼,但是它是小便自调的。“时时发热,自汗出”说明是里热了,阳明病,发热汗出嘛,阳明病法多热,这是里热,所以他发热而汗出,但是他不像阳明病那个实热,不到那个程度的,所以他“复恶寒”这也是运脓的反应的那么一个样子。“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如果当时我们诊察这个脉,迟而紧,这个紧都是实象,说明里头还是实而没有完全化脓,像我们上面所说的“腹皮急,按之濡”还不一样,这有痞块。如果脉迟紧,这是脓未成,这没有问题的。“可下之”就是用大黄牡丹皮汤。“当有血”这个时候他肯定有瘀血,那么下来的当然也是瘀血了。“脉洪数者,脓已成”假设脉洪数,那肯定脓已经成了,“不可下也”。

“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指的是可下。他这个不可下,这个脓已成,要活看。看大黄牡丹皮汤,方后的说法就明白了,他说“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可见大黄牡丹皮汤这药也排脓,它有这个冬瓜子,冬瓜子排脓。它说这个脓已成、脓未成啊,指是没有完全化脓,你比如说像上边这个薏苡附子败酱散那种情形,那万下不得了。那么有一些是已经是有脓了,但是没全化脓的时候,吃大黄牡丹皮汤还是无害的,可以的。它这个是以脓已成,完全化脓的那么一个情形,那就是不可下了,他是有这个意思,你看这方后语就看出来了。这个方子也很常用了,丹皮、桃仁都是去瘀的药,冬瓜子是最有作用于痈脓,这个疮痈,它能够消肿排脓,另外搁大黄、芒硝就是消炎去热了。那么这个药并不只是治疮痈,我们去瘀血的时候,假设要是特别里头有热,可以用它。尤其这个药,在这个其它脏器有这种炎症,疼得厉害也可以用,我不断用,像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时候,有关胰腺的一些病都可以用,不过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亡血的缘故了,那么就是这个意思了,前面的亡血指的是一般的情况,就是吐血、下血等等的,或者是汗出的多,可以有脉浮微而涩。假设没有这种情形,也不出汗,这时候这人有这个脉是什么道理呢?他说呀,没有这个,如果身上有刀伤或者斧伤,就是金刃所伤了,那么这也是亡血的一个结果,所以脉也现这个样子。如果“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凡是病金疮,就是被刀斧所伤了,那么一般地王不留行散最好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刀伤药了,红伤药,这是个通用的方子。主药是王不留行,王不留行这个药能够化瘀定痛,咱们在肝炎上也常用王不留行啊,也就是它利用这个,能够去瘀血也能够止痛,肝区疼我们常加王不留行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外伤也是以它为主药了。蒴藋细叶就是蒴藋叶,细叶就是小叶了。桑东南根皮,就是桑根白皮,用东南这方面的,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了,东南为巽位,能去风,其实也不则然,是桑白皮都能够行气去风,都有这个作用。那么他主用王不留是为了行瘀定痛。蒴藋叶和桑白皮也全有行气去瘀的作用,与王不留行搁到一起呢,就是行气去瘀,但是都用的灰,灰反倒能止血了,凡是去瘀药,要是变成灰,不但有化瘀的作用,同时也有止血的作用。

所以这三个药都是用的灰,后世的十灰散都是这个意思,都是去瘀的药把它煅成灰,原来的药性还存在,但是止血特别有效。那么其它的药呢,都是佐理之品了,干姜、甘草、川椒温中,用黄芩、芍药去热,凡是外伤,当时都会有些虚热的,厚朴也是行气药了,在一般的刀伤药中做为调理之用。这个药就是一般所说的刀伤药,小点的从外面上就行,大伤就非内服不可。“右9味,桑白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不但能够行气化淤,而且能够止血。“勿令灰过”不能把性都烧没有了。“各别杵筛,合之为散,服方寸匕”主要的作用就在这三味药上,其它的都是调理之品了。“小疮即粉之”这个疮不是生疮的疮,都指的是金疮,小的刀斧之伤,外面上就行了。“大疮但服之”外面也可以纷,内里也可以服。“产后也可服”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要看有王不留行血,它变成灰了,止血作用反到加强了。如果风寒,说的是时令,桑东根皮勿取之,和风暖润的时候在取,这是说做药的时候。前三物皆阴干百日,三个药不要炒不要晒,阴干它。唯有伤科的药都这么讲究,内科药就不用这样了,其实不这样也行的,不是不行。下面还有两个方子,都是有方无证,可见都是通用方。排脓散方,枳实、芍药、桔梗,枳实芍药散头前讲过了,加上桔梗就叫排脓散,桔梗也能排脓排痰。枳实芍药散行气,芍药也是血分药了,枳实芍药散根本就能排脓,行气排脓,加上桔梗更有力量。我们用这个药的症候,假设这个人有腹痛,这个药就是以行气为主,枳实芍药散治疗肚子痛啊,所以妇人腹中痛,以法当用枳实芍药散,那么吃了这个腹痛还不好,肯定有淤血,就要用下淤血汤。根据这个方剂为主而加上桔梗,假设用这个方子的时候,需要排脓,那么他有些气滞腹痛的情况,用它当然就更好了,书上没有证,是没有证候的,大概都是通用方,一般的排脓啊这个方最平稳不过了,没有什么大热药大凉药,寒热都可以用。还有一个排脓汤,是由桔梗汤来的,桔梗汤治嗓子疼,咱们在.伤寒论.少阴篇上讲过。桔梗、甘草加上生姜、大枣稍稍调解营卫,桔梗这个药本身就能排脓,这也是个通用的方子。那么假设说这个在上边咽喉有些肿痛等等的,当然这个就更合适了,否则,一般的排脓都可以用,所以这两个方剂没有证,也就是说一般通用的方子。

不像那个薏苡附子败酱散,因为那里面有附子啊,假设有热那个方子还是要慎重用的。那么这两个方子不是的,一般地排脓都可以通用。我们要是根据症状辩证呢,要根据方剂原来的主方参考来用,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上面的枳实芍药散,下面的桔梗汤进行加味。排脓汤、排脓散不只是为这个疮痈说的,凡是痈疮,如果有脓的时候都要排脓,所以这个方子应用范围很广,凡是有脓用排脓的方法这两个方子最常用,药最平和不过了,所以附到这个地方。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老,不可治。这一章主要论的是一般的疮痈金疮或者肠痈,最后是浸淫病,这一段就是略略说得浸淫病,浸淫病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这个病很不好治,近些年少见,乡间这个病很多,因为不洁净的关系,卫生上有问题的,尤其是小孩子多少年不好,他这个满脸甚至于身上都有,我们家乡叫黄水疮,流黄水,流到哪,那块就有,这个就是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什么病都是如此,从里往外的病大概都好治,要是从四肢往里头来,他这个病就是,原来很小,越来越扩散,假设先从嘴的俩侧,小孩子都是从嘴角两边,越来越往外散,这类的比较好治,可治。如果从旁边起的,往嘴这面来,这是不可治,不是说是不能治,能治但是不会快好的。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我们家乡也用这个方子,把黄连做成粉,做成细末,用香油调,也有用棉花籽油调的,什么油都行,主要是把干,黄连这个药苦燥,苦能够消炎解毒,所以黄连能解热毒了,燥能够去湿,就是去这个黄水。这一章主要讲的还是肠痈,金疮和浸淫疮,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病,金疮是伤科的问题了,只是用一般用刀伤药,他提出来,治疗没有其它的法子了。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这一章很简单,有些病也不常见,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病的种类挺多,但是书上说的非常的简单。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趺蹶”在.医宗金鉴.上给改了,改做跌蹶,这个蹶就是个跌扑了,我看还是趺蹶对的,他指的是四肢的病,你看趺蹶手指臂肿,那就是脚病而不能够行路,搁个趺,趺就是指的是脚背,就是脚的意思。“其人但能前,不能却”这个人呐,只能向前走,但不能后退。“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腨指的是脚后跟,你看字典上说脚后跟谓之腨,但是注家有的说是小腿肚子,这个在.医宗金鉴.上他没注,他认为症候也不清楚,穴位不没有,腿肚子随便扎也不象话,这里恐怕有错简。那么这个病呢也很少见,这个病人呐,能往前走,后走走不了,太阳经是在后头了,所以说太阳经伤,所以刺腨,是刺脚后跟还是刺小腿肚子,大家说法不一。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说这个病人呐,手指臂肿而且还动,手指和膀子肿动,就是瞤动了。那么身体呢?也是瞤瞤而动,这个可以用藜芦甘草汤主之。这个也是简略的很,病的形象是说了,说这个人啊,手指头肿或臂肿,不但肿而且也动,这就与水气篇的四肢聂聂动差不多,那个是皮水,那么也身动瞤瞤。治疗他随便举个方子,可是这个方子还没有,说是藜芦甘草汤,所以着也是大家作为疑案,有些书不理他,也不注他,没法注,不知道藜芦甘草汤是什么方子。但是通过我们学过的呢,象那个水气篇,我认为防己黄芪汤还能治这个病,如果手指臂肿而身上也瞤瞤动,这肯定是水气病,表虚有冲气,有水气他就动,茯苓黄芪这个药我认为治疗这个病还很好的。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这个病倒是经常遇到。“转筋”就是怎么说的抽筋了,抽的利害“其人背脚直”臂脚直是两方面,上肢抽的少,全是底下,这里的臂指的是脚背的背,但是写的是肩臂,也有可能这个字有错误。凡是抽筋脉都是弦的,直上下行。“转筋如腹者”转筋是一阵,厉害的时候也很长时间,甚至挺疼的,但是他过去就好了。他这个说的不是过去就好的样子,转筋入腹者指的时间长,从足入小腹,这是厉害了,这样剧甚不会自己好的,可以用鸡屎白散主之。

这一段是在这个意思,但是这种转筋我没遇见过,没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鸡屎白散到底有没有这个作用也不敢说,因为没遇见过这个病,也没人试验这个药,这个大家做个参考。如果腿抽筋,上入少腹不去,有用鸡屎白散的机会,咱们可以这么体会,这个我也没经验,我看很多病案也没有,因为这个病很少见了。转筋这个病一般不用治疗的,如果是转筋趋入少腹,那么这个厉害了,这个需要治疗的,用鸡屎白散。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这个病是常见的。“阴狐疝气”指的是外肾有时候来有时候没有,小孩子得这个病的很多,就是所说的气懒儿(懒,音,睾丸),就有这种情况,有时候用手按就上去了。“偏有大小,时时上下”有时候上去,有时候下来,所以起名叫“阴狐疝”。这个病很常见,但是这个方子也是不常用的,蜘蛛这个药是有毒的,我当时也参考不少书,也问过人,大概古人吃的蜘蛛,都是屋里的这种蜘蛛,屋里的小蜘蛛,有些乡下人出疹子也吃这个东西,有点去毒的作用,是不是能治疗阴狐疝不敢说。外边的蜘蛛有毒,吃时总是要注意。那么这书上到没说,他说蜘蛛十四枚,熬焦了,桂枝半两,这两个药做成面子,取八分匕,不到一匕,一匕合现在一钱,八分匕不到一钱,饮和服,日再服,拿蜜做丸子也行。咱们用蜘蛛要注意,蜘蛛有毒,有些医书上说这东西不能吃,我问了一些人,告诉我说是屋里的蜘蛛,说不光只这个病,小孩出疹子乡下人常五个七个这么吃,这个我也没试验,但有这么说的,不是外面的大蜘蛛,那个是有毒的。从这以上这几段,也就是各举一条,有些常见的病,但方也很挺奇的,象治转筋的鸡屎白给人吃,也挺讨厌的,是不是这东西就能治那个病,咱们作为个参考。还有这个蜘蛛散,有人说可以吃,但是治这个病呢,也没人试验,现在治疗阴狐疝都用外科了。这章主要是对蛔虫的治疗。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有虫子的,这个脉有什么不同?“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腹中痛,脉当沉或者弦。咱们讲的小建中汤,就是“其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这里的若弦就是或者沉或者弦。“脉反洪大”这个肚子痛大概是蛔虫闹的,就是说的腹痛有蛔虫,这个脉与一般的腹痛的脉不一样,一般的腹痛大概都是有寒的多,所以脉沉或者弦,如果洪大就有蛔虫。有蛔虫的病,“令人吐涎”这是因为有蛔虫闹腾啊,人老吐唾液,他里面不舒服,这也是有蛔虫的一个表现。“心痛”指的是心下,就是胃口。“发作有时”蛔虫闹就疼,不闹疼就止,所以他发作有时,不是老那么疼。“毒药不止”用一般的毒药治不好这个蛔虫这种痛,可以用甘草粉蜜汤。那么这段的意思呢,他就是说一般毒药不能治的虫子,这种疼不止,可以用甘草粉蜜汤,甘草粉蜜汤治痛的力量相当的好,甘草、粉蜜这种甜药都能缓痛,同时这里面也有杀虫药,他这个粉就是知铅粉了,铅粉就是杀虫的。

所以古人药虫子的法也挺妙,他用甜药,虫子也喜欢甜药,所以这是诱而杀之嘛,这甜药下去它尽量吃,它把铅粉也都吃了,所以容易下来,同时甘药也缓疼。这个药方不止能驱虫子,由于能治胃疼,你看他治心疼啊,就是心下,所以我们遇到胃疼,不论溃疡,或者是胃炎疼痛的厉害,我们用这个药很好使,但这个粉就不要搁了,药虫子搁粉,我普通都搁白芨,白芨这个药和王不留差不多,也是去淤定痛,同时止血,假设胃溃疡的这种病,有潜血的情形就更好了,就用甘草蜜加上白芨,很好使,怎样疼厉害的溃疡,怎样治也不好,这个药下去就好,这很奇怪。不过分量啊,我不是用这个分量,我用的重一点,甘草一般我都用24克,最高30克,一般24克就行,蜜我都用45克,白芨用4钱,就是12克,制法和这个相同,把甘草和白芨先用水煮,剩下一茶杯,去掉药渣滓,把蜜搁里头再煮,把水分烤一烤就可以用了,我常让疼的厉害的一次全吃了,不利害就分2次吃,特别顽固的胃疼,吃上都好,这个你们可以试验。可有一样,吃这个药因为大量用甘草,有的时候不疼就停药,吃多了,肿腿,这个甘草啊影响小便,所以利尿药里头大量用甘草的很少,五苓散,猪苓汤里都没有甘草,所以我们用这个药的过程中,这个人有水肿的话,甘草这个药量不要太多了。这个药不只治疗蛔虫疼,一般的胃疼用这个药很好,我是通过实践才说的。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隔,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这一条本来在.伤寒论.厥阴篇里头。他说这个蛔啊,这个人四肢逆冷,在伤寒上说,这有两种厥,蛔厥是从藏厥说的,藏厥燥无暂安时,那是死症,蛔厥则否。蛔厥和藏厥的鉴别,主要是蛔厥当吐蛔虫,他吐蛔虫。“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这个蛔厥啊是安静的,这个藏厥是人燥无暂安时,就是人正不胜邪了,燥无暂安时,人一点安静的时候也没有了,人躁扰的厉害,所以身上也冷,非死不可了。这个蛔厥呢?静,但有时候也烦,这是什么道理呢?他底下就解释了,“此为藏寒”这个藏指的是胃说的,指的是胃里有寒。“蛔上入隔”胃里有寒,迫蛔往上跑,蛔被寒所迫而上入膈,它这一折腾人就烦啦,就受不了,所以“故烦”这个与藏厥的烦是不同的。“须臾复止”那么蛔到膈上暖和了,膈上他是阳气所在之地嘛,它就不闹了,不闹了,人就不烦了,所以须臾,一会就止,这都与藏厥不一样的。

这时不要吃东西,“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就在上面呢,你一吃东西呀它就闹腾,蛔闻到食臭它往外跑,它往外跑还不吐吗?一吐连蛔带饭都吐出来了,所以其人当自吐蛔,他是解释这一段的。那么蛔厥呢,是个比较阴寒的证候了,所以他用乌梅丸。这个乌梅丸驱蛔虫也很有意思,那么我们不光是用乌梅丸,凡是苦药辣药搁到一块并用的时候常常能驱蛔的,尤其是辣药,象吴茱萸这个药就是的,给人用吴茱萸汤,常常蛔虫跑出来了。那么这个方子呢,主要用的是乌梅,乌梅作用有几样,第一样是酸敛,这里全是大温性药,象细辛、干姜、川椒、附子辛温太厉害,酸药来制辛散;另外乌梅能够治痢疾,这个方子不光能治蛔厥,也能治久痢,咱们现在治疗痢疾也常用乌梅啊,用它的酸。这里乌梅量用的量相当的重,又拿苦酒渍一宿,这个酸收的相当有力量,所以配合黄连黄柏也足以治痢疾,治泻肚。那么这个辛、苦、酸并用这也是杀虫的好办法,虫子这东西啊,怕这些辣药、苦药、酸药,在气味上它受不了,也能够驱虫驱蛔,在.伤寒论.上有这个方子。“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这个药治有蛔虫而四肢厥冷,四肢厥冷还是内里有寒啊,他这也说了就是藏寒,胃中有寒,故而四肢厥冷,并不是蛔虫能使他四肢厥冷,并不是的。不过这个呢确实要吐蛔的,主要是胃有寒蛔在这里待不了。就这个方名的解释,这也有时代的关系,现在就是得这个病也未必吐蛔,因为肚子没有蛔,他就不能吐,所以对这个解释注家就不一样了,说这个属于厥阴,厥阴是肝了,肝属木,木生虫子,这都是瞎说,并不是这个事,虫子不是现生的,总是原来里头就有的,如果有,胃再有寒,可以反应出这种情况,就是胃有寒,没有虫子也不会有这个情形的,所以这个方子治疗蛔厥,有这种情况当然有效。就是没有蛔,而四肢厥冷,有些阴寒证的状态,尤其下痢,当然可以用这个方子,不一定得有蛔,所以这个放到治蛔上,这个药是能够驱蛔的,但是引这段经文不怎么太贴切。这一章主要是蛔虫这一段,尤其甘草粉蜜汤,这个方剂还是值得利用,其它的前面这几段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在临床上只能做个参考,这个在.医宗金鉴.上干脆就不注,就说这里有错简,没法注。所以这两章问题都不多,那么前一章以肠痈为主了,对一般疮痈的治疗虽然没有具体的治疗,但一般情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古人对外科和内科要分的,他这个当然是不够全面,但对疮痈的治疗,就是有脓排脓,没脓应该解毒消炎,他是这么个法子,但书上并没有这么提,他注重还是在肠痈这一段,肠痈的治疗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这一章是妇科,妇科和一般的内科所不同之点就是妇人的生殖问题,所以在产前产后以致于平时的经血不调,这是与男人不同的地方,其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这些特殊问题,他这个书啊用这三章来讨论。头一章,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妇人怀孕为之妊。娠,怀孕身动者为之娠,就是胎动,搁到一起妊娠就是怀孕。在这个阶段上发生的病,与男人是截然不同了,这一章主要讲这些问题。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内里无病,所以她“脉平”平脉就是正常的脉,不过你要细按这个脉啊,阳浮而阴弱就是这个阴,按着这个脉里头稍细而弱,细则说明血虚,弱则津液虚,就是稍有津液不足之象。“其人渴”津血虚了,这个人多少渴一些。“不能食”妇人妊娠首先反应的就是恶阻,就是恶心、吐,这个不能食没到恶阻那个高潮的时候,只是有点不能吃东西,也就说明恶阻之渐了,那么他没有外感,不但里面没病,外感也没有,所以没有寒热。那么这类的情况是妊娠始然,这是有孕。有孕但是从这一段来看是有点病,“阴脉小弱,其人渴”总是血液津液不足,那么这个需要吃药只能吃桂枝汤。在这看桂枝汤是极平和的药,它是能够调和营卫,养津液的这种药,所以桂枝汤要是不喝热稀粥是不发汗的,各家对这个桂枝汤不清楚,所以对这个段的注解说桂枝汤是错误的,我认为是对的。她这个不能食,桂枝汤也治干呕,“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嘛,她有些虚多少带些气上冲。妊娠本来是没有病的,不用吃药,那么这个呢,阴脉小弱,她是津液虚,怀孕之后,养胎也需要血液,当时这人更显出血液津液不足,所以她渴,那么这个多少有些病,有些病只能吃桂枝汤,调其营卫,滋其津液。桂枝汤这个药并不象现在有人说的大热大散,全不是,所以讲.伤寒论.就知道了,桂枝汤加上芍药饴糖就可以变成建中嘛,所以这个药是最平和不过了,不像后世对桂枝的认识,大热这都是不对的。所以这一节注解,各家给注得乱七八糟。后面是指的恶阻说得,妊娠之后,发生不能吃东西、呕吐,“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就是两个月上下的时候,大概都要发生这个病。“设有医治逆者”假设医不知其是妊娠。“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此后一月,就是九十天,三个月的时候,妇人流产这时候是最常有的,三个月的时候胎还不固,所以妇女在这个时候经常流产。假设这个时候加以妄施吐下的治疗,他没认出是妊娠,“则绝之”绝之就是绝其胎,那就给治坏了,给治流产了,意思是这个意思。所以桂枝汤这个药最平和,应用的面最多,我们加上术附治疗关节疼,它也不发汗;加上芍药就治腹涨痛、腹满痛;更加饴糖呢,又起建中治腹痛的作用,治虚寒了。所以这个药不是一个大热药,就拿桂枝说也是的。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到这是一句)。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征不去故也,当下其征,桂枝茯苓丸主之。这个妇人呐,平时有症病,症者就是痞块,就是瘀血痞块,症瘕嘛,就是有瘀血痞块这么一个老病,平时就有。后来经断,可是不到三个月,“而得漏血不止,胎动在脐上者”病人感觉胎动在脐上,这决不是胎啊,“为症痼害”这是症征痼这个病之为害。什么道理呢?“妊娠六月动者”一般的怀孕的妇人胎动都在六个月,而且动也不在脐上,不会跑到脐上头动去,所以这是个倒装句。说胎动在脐上,而且经断未及三月,一般的胎动都在六个月,而且动也不在脐上,肯定这是症痼害,就是这样一句话,所以他搁个“妊娠六月动者”这是前面的话,不是后面的。这一段就是妇人平时有症病,有症痼的征块,就是淤血块,这个一般妇女很多了。后来经断了,不到三个月,而得漏下不止,这时自己感觉胎动在脐上,而一般的胎动都在六个月,肯定不是有孕胎动,而是症痼之为害。那么至于是否怀孕,还要观察,这是底下说的,他说如果“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就是经未断之前三个月,这个时候经水利,这个利就是通调啊,正常,通畅。那么在经断三个月,每个月经血来的准时,正常,那么肯定这是胎了,后来断了三个月。那么以前三个月就下血.
 

无论他是已经有胎,由于症痼为害而下血,或者无胎而下血。那么“所以不止”为什么这次下血就老不止了呢?“其症不去故也”这是生理上的妙机,他里头有恶血了,他也要把能够排除,那么这个排除不净,所以血下不止。那么这个没有旁的问题,“当下其症”所以我们这个一般的下出血的症啊,很多都是有瘀血的,这一段就说的这个。症去了自然就不下血了,你止血有时候就不对了,是吧。“桂枝茯苓丸主之”这个桂枝茯苓丸呐,它去这个症块的力量那很好。那么在这我们可以与桃核承气汤呀来比较一下,那么它这个为什么不同于桃核承气汤啊,它其人不如狂,不合并这阳明病,所以这个阳明病是多烦多躁,说胡话,谵语,那么其人如狂,有瘀血又有阳明病,那个可以其人如狂,所以桃核承气汤啊抵挡汤啊都是这样子,它有一种攻下的药。没有,你看这个它没有,所以他不用桃核承气汤,而用桂枝茯苓丸。那么桂枝茯苓丸这个药呢,我们现在研究它一下子,这个桃仁、丹皮这两个药都是祛瘀的,祛瘀、去痞块儿、去淤血块儿。那么桂枝、茯苓呢,治气冲心悸的,气往上冲、心跳,那么胎动在脐上者,也是悸动啊,那个悸动就有桂枝茯苓有关系,一方面气冲,一方面它是悸动。那么这个芍药呢,在这个方剂里头它还是一个比较有补益性质的,它是一个滋养阴液,它也是祛瘀呀这个芍药啊,同时它也治腹痛。所以这个方剂去瘀血证,或者是有这个症痼的这种瘀血的痞块,而气冲心悸和腹痛者,用这个方子是非常好使得。因为这样子所以我们对这个脑系血管病呀,心血管病呀常用这个方子,这个道理呢就是有桂枝、茯苓,它治气冲心悸,你凡是上边的病啊,大概都是有气冲心悸这个方面,尤其心血管病,没有心悸的很少喽。同时它这个方子也止疼,它有芍药治拘急疼嘛。那么这个方子和桃核承气汤我们在临床上都常用的,如果这个瘀血证可下者,当然桃核承气汤了,它有可下的证候了,少腹急结啦,其人如狂啦;那么如果这个瘀血证而不可下者,大概用这个方子机会多。尤其有这个气上冲啊,心跳啊,用这个方子机会更多了。所以我们这个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用它的机会都多,脑子…它也往上冲啊,所以我们研究这一个无论是哪一条,你看这个它是治症痼害的,我们就把桂枝茯苓丸能去症痼、止血看成这么局限,这就不对了。当然是它能治这个病,那么其它的如果有症痼啊,而也有其上冲、心悸等等呢,都可以用。所以他这个书上啊,那一个方剂都是这样的。不是说在这一条,就是限制自在这一个,不是的。这个方子应用的机会很多啦,我们最常用了。如果现在我们用呢,常用煎剂,用丸剂的时候不太多,那么就这个方子,根据这个份量,拿水煎就行。我们经常用啊,为方便,都是做煎剂了。做丸呢,当然也可以了,那没问题。

这个症痼害啊,不是一付药两付药就能够完全好的,所以做丸子还是对的。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后头注着“方未见”其实这个方子就是.伤寒论.的附子汤。妇人怀孕呐在六七月的时候,这个胎呀发展的大概都差不多了,这个胎本来就胀。那么这一段说的呢,他是由于子藏,子藏就是指子宫说得,虚而失收,所以子藏开,那么这个风寒克入,使之更胀,所以他说的“其胎愈胀”。本来就应该胀,那么由于子藏开,风寒之邪乘之,所以它更胀。那么这种病啊,“腹痛恶寒”这个恶寒呐,不是表证那个恶寒,它是指肚子说的,不但疼,而且怕冷。尤其“小腹如扇”就拿着扇子扇风的侵袭那个样子那么寒。那么为什么呢?子藏开故也。这个就是子藏虚而失收,所以这个风啊容易进去,“当以附子汤温其藏”这个附子汤就是.伤寒论.里头附子、芍药、人参、茯苓、术。那么看看这个方子,腹痛有芍药;那么恶寒嘛,恶寒的厉害,它有附子;参苓术健胃利尿去水了,所以这个方子我认为就是治这个病。他所以发热,是由于这个不是表证,所以脉不浮而弦,是寒邪内侵的,内有郁热,他是这么一个发热,不是一个纯表证,所以不浮而弦。弦就是寒呐,寒邪,同时这个弦呢,也说明腹痛。咱们讲建中汤,脉弦迟,法当腹痛啊,这个弦也主寒也主腹痛,也主腹弦急。那么根据这个情形啊,古人他是这么看,说子藏开了,总而言之他还是在子藏有虚,虚而有寒,这个是肯定的,所以用附子汤温其脏,这肯定是这个附子汤。这个附子汤你看也治这个病,它芍药附子嘛,另外也加上人参,那么这方子就是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腹疼,恶寒,那么与这个讲的很相投。但是个家呢,都没提出来这个问题,就说方子没见,这个恐怕指的就是.伤寒论.里头的附子汤,你们看看,在这个少阴篇这里头。因为在.伤寒论.里头有这个方子,在这里头有时候他不搁的,这是一段。这个全是妊娠啊常见的证候,妇人腹痛、恶寒、少腹如扇,这个扇不是那个形,是如扇子那个风侵袭那个难受,所以他说子藏开,肚子胀得厉害,芍药治急痛嘛,也就治这个挛。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妇人有漏下”漏下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了,就是自宫出血了,不过出血的厉害,古人叫做“漏”崩漏。“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止者”还有这样的下血,半产,就是流产了,那么流产她要下血,这个下血是继续的下,他不止。也有在怀孕的期间而下血者。妇人子宫下血呀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漏下,就是平时,咱们说是经脉不调了,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之类的;也有半产后而继续下血的;也有妊娠下血,这个有也常见,这个有很多爱流产的人呢,在这个有孕之后呢,还多少有见血,所以这个时候吃这个药都挺好使的。

“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这个是接着妊娠下血说的,假令妊娠下血而腹中痛,他没说下血,其实里头有下血了,这为胞阻。这个“胞”指的就是子藏,指的子宫,这是子宫里头由瘀血而胞受阻,就是指胎了,胎受阻,所以他叫做胞阻,为胞阻,这个病名啦。他为什么下血呢,还是有瘀血有关系。有瘀血,所以下血腹中痛,那么这个名叫胞阻。用“胶艾汤主之”大家看看这个胶艾汤,就是四物汤,你看看有芎穷,有当归,有芍药,有地黄,这不是四物汤嘛。这个四物汤里头,加上阿胶,甘草,艾叶三个药。这个四物汤咱们都知道了,一般都是说它补血,其实不是的,也都祛瘀,不过它是一个强壮性的祛瘀药,就是利于虚证,不利于实证,那么这几个药呢,也多少有些不同。你比如生地,它是寒性的强壮祛瘀药,与芍药这都是微寒,所以这个利于虚热证,不利于虚寒证。当归和川芎都性温,它是个温性的强壮祛瘀药,这个温呢,利于虚寒不利于虚热。那么这几个药呢还各有不同,这个芍药在.本草.上说呀治血痹,痹者是这个疼呀,咱们说关节疼为痹症,湿痹、风寒湿痹证,都是疼,这个由于血而发生的痹症,芍药指这个,所以他治这个腹挛痛嘛。那么这个地黄呢,虽然它也是个同芍药一样,也是偏于寒性的一个强壮祛瘀,但是地黄这个药啊,解烦,他这个寒啊比芍药寒的厉害,同时它有止血的作用,那么与芍药也是不同的,那与当归川芎更不同了。当归川芎是不是一样呢,也不一样,如果这个强壮,病痛,那么当归比川芎强;如果祛瘀散邪,这个川芎辛温啊,这个川芎胜于当归,也有点不同。那么这四个药搁在一起呢,也就治的是不寒不热,它有温性也有寒性把它混合起来用,当然它量有大有小啰,它这个芍药量啊比较大,它是四两,所以它治腹痛,头前有嘛,妊娠腹中痛,所以这个芍药量要大一点。另外呢,这个干地黄的量也大,咱们这个它没写份量,没写份量呢根据一般的用就是六两,那么根据情形在临床上,如果有脱血这么一种情况,那么这个止血该加重止血的量,所以干地黄还可以多用,根据它这个应该是六两,他这本书上没注份量。那么这个方剂是个止血药,可是它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你看桃仁、丹皮他不用,那么这说明是一个虚,就是有这个下血证有虚脱的样子,所以他得赶紧止血,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得多,一般的这个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是不是强壮性的不行,它这个不是一个虚衰性的不行,真正虚,那么需要来用一种强壮祛瘀的法子,这个法子最好使不过了,这个也常用的啊。那么这个妇人啊,这也是一个在妊娠阶段常有的下血腹中痛的病,就是一般由于自己不谨慎下血,腹痛,要流产,这个方子也很好使,这个方子常常配合这个参苓白术,就是四君子汤合用这里头,治那个要流产,起那个安胎作用,也常用的,也挺好使。只要是见血,为的要止血安胎,那么我们用这个法子也行,它要实在虚的厉害,可以加点四君子汤,就是参苓白术,这里头有甘草了,这个我也用过,不然我不这么说啊。就那个老范啊,他那第二个小丫头就是范文艳就是这个病,哎呀,她那个血出得很厉害,我就用这个方子,合用四君子汤,吃完就好了,后来产那个小孩叫小阳子。所以这个方都常用啊,一般的失血证,要是有虚脱的情形,就是脱血的情形,出血相当厉害,这个方子都可以用的。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个绞痛啊,绞就是急,就是急痛啊。“妇人怀妊,腹中绞痛”这也胞阻之类啦,由于这个不下血,所以他不用芎归胶艾汤,用当归芍药散就可以了,就治腹痛。

这个当归芍药散治腹痛相当好使,你们看看这个药物组成就知道了,他这个芍药量用的最大了,芍药是一斤,我们平时用比这个量稍少一些,用一斤也没问题的。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穷半斤(一作三两),一般还是三两对。那么这个方子呢,只是说腹中绞痛有点概括不过来,我们看看这个方子里有很多利水的药啊,茯苓、白术、泽泻啊,可见它这个绝对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头眩晕,那么这几个药,伏苓白术泽泻都是入胃啊,胃有停水头都要眩冒晕的,大概都是一个冒的时候多,因为她大量补血啊,她贫血性啊,那么也就上面那个胞阻之后,主要的是腹中绞痛,那么另外有小便不利,头冒眩,这个方子最好使了,这个方子我们也常用的。咱们研究头前那个痰饮篇里头,说“血虚者厥”啊,不但厥,手足痹,痹就是麻痹不仁的那个痹,所以这个当归芍药散,我们临床上治麻痹的时候也有可用的机会,你看我们用那个黄芪桂枝五物,它是表虚,那么神经末梢,这西医说的就是发炎变质等等的吧,在中医看就是表虚病毒不去,所以它用黄芪来实表来治疗。那么如果更有血瘀水渎的关系,我们合用当归芍药散挺好,这个我也都用过。所以我们治这个麻痹这种情况里头,当然又是表虚的,得用黄芪;也有由于血虚的,那么我们可以搁温性的当归川芎这些药;那么也有这个由于停湿停水的,那么这里就得加减调理了,所以这个用方子就是这样的。我想起来当归川芎这个,“其人血虚”的不可用麻黄,咱们讲那一节不是吗,应该内麻黄而不内,他搁杏仁,他就由于这个手脚痹,痹者血虚,我想起那个来了,我这么提一提。那么其实是这个方子最常用不过了,所以我们治肝炎也常用它,用它这个道理在哪呢?就是活血祛瘀,它是个强壮性的祛瘀药,同时呢治挛痛,你这个芍药大量用啊,不是只是这个肚子里挛痛,哪方面拘挛它都治,你看这个胁下这种疼痛啊,都好使。同时它那个祛瘀,它是强壮性的祛瘀啊,所以我们常常说它是一个活血,祛瘀力量差,它这个强壮作用挺好,凡是这个血证感觉虚衰,有些不足的情况,那么这个方子都常用的方子。那么在这一段呢,只是说是它这个胞阻啊,它分那么两个,一个是下血腹痛啊,腹中痛,那个当然要止血啦,用这个胶艾汤;那么这个也是腹中痛,又不下血,不下血你不要止血了,所以用当归芍药散,这个都是妊娠里头常见的一种病。这一章挺短的,讲得挺好,这应有都有了。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这就是恶阻啦,这个我们看着的病人呢,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开始吐,恶心,她自己慢慢就过来了,这样的多,这样的就无需用药了。有这个厉害的,这个我也遇到过,那么就是一气到这个怀孕到临产,什么也不能吃,这非治不可。所以他说一个“妊娠呕吐不止”大概这都是胃虚有寒,有饮有水,所以他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那么后世这个说法就是了不得啦,有说半夏碍胎,又说这个产前远热,干姜也用不得。这个药我常用,我还用汤剂,还不净是用丸剂,很好使。像这段说的,人一点饭都不能吃了,呕吐不止,而且也不是她自己能好的,那你非治不可,那么这只能是用这个半夏、干姜、人参,这个很好,这个方子好极了。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这个“小便难”可不是小便不利啊,这个小便难只是小便艰涩,或热或痛,是这么一个小便难,由于这个病不在里,饮食如故。这是什么呢?他这个妇人怀胎常常有火,这就是咱们说的泌尿系感染,是个慢性的,不是个急性的,所以他不用猪苓汤那种法子。这个方子也是相当好使啊,慢性的这个泌尿系感染这个病,也很好使很好使的。这个苦参这个药啊,消炎解热,那么在本草经说它呀,小便余沥不尽,就是有一点它撒一点,它不完,那么这么说明它是这个,咱们平时所遇到的这种泌尿系感染。这个贝母这个药,咱不是说排痰排脓吗,同时它也利小便,所以在这个本草上也有啊,它去这个治淋沥邪气。那么同时搁当归,搁当归为什么呢?她这个妇人在妊娠的时候血虚,你要加小心,所以它补虚润燥,血虚它容易动热,所以他搁当归,它也是一个补血润燥的这么一个法子。那么以这个大量用苦参啦,贝母苦参在这里头占两个,当归只是一个,这个是个慢性,它不是急性的,一半时它也不好,所以这个方子都可用的。它也是用丸,也不用汤药,“饮服三丸,加至十丸”。这个妊娠妇女常有这个小便热,就是热辣辣的痛,始终不爱好,可以给她吃这个药,这个小便难不是小便不利啊,所以张仲景这个条文他的用字很有分寸了。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这个是小便不利。由于小便不利,外边停湿停水,他说是有水气,水气就浮肿啦,身子重。“洒淅而恶寒”这是像风水似的,这个在表啦,在外啦。“起即头眩”这是里边有水,这是苓桂术甘汤证,这不是起即头眩吗?里头有水,就是里也有水外也有水。这个在这个妊娠也常见的病,那么这种浮肿是厉害的也可用这个药来治,这个药也相当的好,就是不治,小孩生了,她水肿也就下去。这个在临床上也经常见的,咱们要是门诊来个病人,你不能不给人家开方子,那么所以这个葵子茯苓散是最好不过了。这个葵子是利尿,但是个强壮性的利尿,它不伤人,所以大量用它,用一斤,稍稍搁点茯苓来利尿,它不能够伤津液,所以这个伤津液亡血液嘛,在这个妊娠这个阶段啊,你得爱惜这个血液津液啊,你不能让它大丧失,所以这个方子都好极了,大量用葵子和茯苓。它这个病也不是很了不起的那么急,虽然身上肿得是挺厉害,脑袋一动呢就晕眩,这病人是挺痛苦了,你就给她吃这个,用这个方子,用汤剂也未为不可的,但是丸药是最好,它不是马上啊,丸药就是求缓治的,这是散,不是丸药,用散。那么这一节啊,那么头一段讲的是寻常有症痼,那么要是下血不止,有的是为胎,有的干脆就不是胎,这样的辩这个,那个当然用桂枝茯苓丸那个那一段。那么以下呢就是谈及的这个到六七月的时候啊,妇人的肚子胀得厉害,再腹痛恶寒,那么他说子藏开,可以用附子汤,这都是经常见的病喽。再就有妇人下血,这下血就说明它芎归胶艾汤,它应用面挺大,它不是单独就讲这个妊娠下血,同时为漏下啊,半产续下血不止啊,可见这芎归胶艾汤全治,这个病是全治,他特地提出漏下和这个半产漏下不止,都说明这个血液,丧失的多,人是虚,就是我刚才说这个有脱血的现象,虚,所以他才用芎归胶艾汤,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止血药,这种都相当好啊,这也是常见的病,在这个妊娠你比如下血这经常见着。那么另外呢,在妊娠期间就是不下血,肚子痛这种胞阻病也可以见着,他用这个当归芍药散。那么另有呢,有这个胎火嘛,这个有胎随着这个体质,不是人人都这样的,她常常并发这种泌尿系感染,是个慢性的,用这个当归贝母苦参丸,这个方子就妙不可言。那么再有呢就是这个水肿,水气病,这在这个妇科里常有。到这就讲完了,在这个妊娠这个阶段就这么几种病,那么底下这个,恐怕这都是后人附的啦。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这个妊娠没病不要吃药,“常服当归散主之”没有什么道理,恐怕这是后人附的。这个方子还是挺稳的,他这个四物汤去了生地了,加点黄芩,解烦祛热;那么加点白术,他这个降胃祛湿啦。这个方子等于就是个安胎的药,没有病安哪路胎啊,反倒不好,所以这个,我认为这个不是他原文了。你看看方剂后头说的也是,“妊娠常服即易产”这个我有经验,就是当归芍药散这个药,我们是调经,常吃这类的属于生化药了,它能够化淤,能够强壮补血,它使临产容易,有这个道理,他这个方子也有当归川芎这类药,当然也能起这作用,产时候易产,他老调理血液嘛。“产后百病悉主之”这就不行了,产后百病都是用这个方子,这不是张仲景的口气,他不会这么说话的,所以这个方子,我肯定这是后人补注的。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这个也是跟上面一样。这个白术散不像上面那个平稳啦,它这里头有蜀椒,这是个比较温性的药啦,所以这个产前远热也不应该用这么大的温性药,而且没有什么意思。搁牡蛎也更没什么意思,他没有这个精神上不好的地方,咱们用牡蛎在伤寒论里头都是这个发惊啊,发惧啊,他这个收敛安神,你这搁这里头安胎有什么用啊,所以这个方子啊,不如上边那个方子纯,更不要随便轻易用,不是说养胎用它就好。这底下还有些服法,这个自己看一看吧,这个没什么大的用处。至于底下这节更不对了。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这更糟,这个在.医宗金鉴.里就说这是错误的,我看也是错误的,因为他这话也费解,你看“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这都是没法说,这个话。而且这些穴位啊,劳宫关元这个穴在有孕都扎不得,扎是要坠胎的。所以这个,这也是后人搞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们研究针灸的,这个穴能扎不?她有孕,不能扎。所以他这个书啊,这个安胎以后这几节,都要不得,这个没有病不要安胎吃药,这是有钱人才有这个事啊。那么他这个主要的放在头前的,他讲得很好很好的。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这一段他说是妇人的那个产后啊,常常的同时发生这三种病。那么一个呢就是痉,痉咱们讲过了,就是抽啊;第二个呢就是这个郁冒,这个郁冒啊就是昏冒;第三个就是大便难,就是大便硬。那么这三种病不是说是一个一个发作,同时发作的,这个在产后啊,常有这种情况,这个郁冒和这个痉同时发作,那么就是我们拿现代话说近乎休克,人手脚也凉啦,人事不知,这在我们家乡的话就是,产后昏迷这个这种情况,当时也有些救急法子,给和小孩子尿的啊,这都是乡村那么搞法。那么这三种病他为什么同时发作,为什么产生这三种病,他故作一个问答里解释了。他说“新产血虚”啊,这个妇人新产之后啊,那么由于这个失血,所以她血虚。那么又由于这个虚而多汗啊,那个产妇是多汗,又多汗出,那么这个所谓阴阳俱虚啦,血也虚,津液也虚,那么这样子呢,所以容易遭受风邪,而喜中风。那么这个津液血液都虚,再遭受风邪,有一种邪热,刚才讲那个痉湿暍,讲过喽,这最容易发生痉病啊。咱们说这个柔痉,刚痉,也都在感冒的情况之下,尤其柔痉啊,由于这个津液虚他发生痉,这是解释这个痉,这个发生的道理。“亡血复汗,汗多,故令郁冒”这个昏冒是怎么发生的呢,本来就亡血而又复汗出多,那么这就是所谓正虚啦,正虚者邪凑之,寒多,寒多就是饮往上冲逆,这个寒指的水说的。那么这个郁冒,比眩晕还甚啦,那么由于这个血液虚,这拿现代话说就是脑贫血啊,一时这个人身体液丧失太多,由于血液津液都丧失,那么这个时候里边再有些这个水气再冲逆的话,这两方面合起来最容易发生,所以这个贫血现象的一种郁冒,昏冒,那就现代西医说呢就是发作性的脑贫血,他这个一时的血虚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是这个郁冒的发生,这个道理在这个产后啊也容易发生的。“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他这个血液、津液,俱有所亡失,那么胃中的水分也少啊,所以胃中燥,大便就要难,他这个大便要干的。那么在这呢,他就解释这三种病在这个新产妇人啊,容易发生的一个道理。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

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那么这个讲的具体的证治啦,同时他解释这个,他这个本来三种病同时发作,那么最重一点还是在郁冒,那么当时抽啊,或者大便难啊,主要的还是这个郁冒,当时这个昏厥,也挺吓人的。其实这个病没有什么啊,如果护理好了不吃药也可以好的,他是个一时的现象。这产妇郁冒这个病,“其脉微弱”啊,微者,此无阳气则脉微,无阳气就是没津液,他古人把这个阴阳啊,尤其张仲景这个书,血他是阴分,他叫做阴,津液属于气分,他叫做阳,咱们讲那个桂枝汤不就讲过了嘛,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他说是卫强营弱,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他这个卫强,这个营呢,就是指的阴,卫指的阳,卫也指的这个脉外的气啦,这个气是什么,就津液。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他说产妇的郁冒他根据头前的解释,她不但血虚,津液也虚,所以脉既微而且弱,所以咱们的那个讲.伤寒论.“阳浮而阴弱,阳浮着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阴弱就是指脉里头这个血液。那么由于这个阴阳俱虚所以脉微弱,这阴阳俱虚后世说法不一样,不是阳指着热说的,不是的啊,这个要注意,要不后面说得你们看吧,这个解释就不是一样啦。那这个产妇郁冒啊,是个贫血的现象,津液虚,脉应之微,血液营气也不足,所以脉应之弱,而脉微弱。“呕不能食”这个就是照顾上边说的那个多寒呐,他胃有饮,往上冲逆不能吃东西。“大便反坚”啊,可是胃虽然有饮气往上上,但是他这个肠子,胃以下还是干而无津液的,他胃有停水大便不应该坚啊,但是他这个大便反坚,因为他这个体液丧失太多,虽然胃里头他是一个客气啦,他是有些这个饮气啦,但是主要在这个肠胃里头还是一个缺少这个正常的体液,水分,所以他这个大便啊,反倒坚。不像一般的,像呕逆胃有水,大便不坚,唯独这个不一样,他根据头前的他这个三个病同时发作的这个道理。“但头汗出”身上没有汗,就是脑袋出汗,说明什么呢?就是这点津液啊,他往上亢。那么咱们讲那个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那个津液整个亢于上,他解于上头,所以胸胁满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在这个胃以下反倒没有津液。所以咱们应用小柴胡汤,大便干燥,这.伤寒论.讲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反倒能够大便,本来小柴胡汤里边没有通大便的药,是吧,他就因为缓解上边啊,这种热解瘀祛,津液这就下去了。

所以这个啊,他也但头汗出,那么这个他主要讲这个,他最后还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了,他这个有点解释柴胡汤的意思。“所以然者”那为什么郁冒有这些个脉证呢,这是由于血虚而厥,主要是血虚,根据头前这个产后血虚嘛,她亡血多,血虚到一个相当程度,不达到于四末,手脚就凉而厥。“厥而必冒”这个血虚到这么一个四肢血液不到了,这个脑袋肯定就有贫血的现象了,所以在这个情形之下,他要眩冒,他就解释这个脑贫血啦,也解释这个脉微弱。“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所以这种冒啊,要是欲解的话,一定要出大汗的,什么道理呢?他底下解释了,“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这里头他就是说我刚才所说这个,他古人啊,以气分,就是津液,他叫做阳,但这个血液呢,营气呢,它叫做阴。他这个主要是血虚,就是阴虚啦,而不达四末而厥。孤阳,他就像我们讲这个,所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谓营弱卫强”这个卫强就是孤阳啦,营血是虚,但是这卫气啊,他往上亢,叫做孤阳,就是营卫不和了。那么孤阳反而亢于上,所以他但头汗出,他解释但头汗出的道理,这是古人对这个病理的一种看法喽,是不是这个,我们讲完书大家就可以讨论讨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他说这个“冒家欲解,必大汗出”那么何以产妇喜汗出呢?他是这么个原因,他底下解释了,亡阴血虚也就是说血虚又亡阴啊,就是阴血少了,阳气独盛,他这个脉外的这个阳气啊,独盛,所以我们用桂枝汤,调节营卫也这么个道理,发汗这个办法啊,就是攻阳,他让他出汗嘛,那么攻阳,阳不强了,他就救阴,这就使阴阳能和了,他也许是这个,这个是古人的看法,是不是对,咱不管,这篇道理这是古人的说法。他说是啊,这个阴血虚于内,而阳气独盛于外,这在这个生理这方面啊,他应该汗出,汗出怎么样,抑阳,他的阳气就少了,发汗攻阳嘛..
 

营卫不协,他都是这种治法,这一节,他就是论这个道理。阴血虚于内,阳气盛于外,那么这得呢?应该汗出,使阳气平下来救阴,而阴阳才合,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这是他解释郁冒所以喜汗出的道理。至于全面的这个证候来看呢,柴胡证,“大便坚,呕不能食”他这个郁冒,痉,大便难,同时发作,但是证候所现的是柴胡证。大便坚,在小柴胡汤方才我讲了,在.伤寒论.里有啊,他是大便坚,阳明病,胃不和,但是他反应在胸协这一部分,胸协满,呕不能食,这时候吃柴胡汤可以的,他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那么这个呢他是大便坚,而呕不能食,那肯定是小柴胡汤的一个的适应证,所以用小柴胡汤主之。那么这个地方我们不要认为用小柴胡汤就是昏冒,大便硬,以至于痉,他得有这个证候,主要的是呕不能食,偶尔发热,小柴胡汤主之嘛,这是在.伤寒论.里的,主要是小柴胡证。中医就是辨症,可是有一些对辨证的解释有些问题的,我们这一章里有很多这个问题,后面要讲了。咱们说产后风,是不是风啊?这是值得研究的,古人是这个看法。你看那小孩子,有七日风,三日风,是不是风,现在证明肯定不是,现在的小孩子抽风的少得多了,因为医院卫生,不让他有感染,那孩子病菌感染嘛,早先那孩子,象我们家乡最糟糕了,就拿普通的剪子剪脐带,那差不多就要发生风,什么是风,就是感染。这个地方我们研究中医值得注意,规律那是没错的,但是咱们这个治疗也未必就是驱风。所以有些人研究中医说不能这么讲,这么讲中医还有什么啊,说中医在信誉方面象有水分似的。我认为不是,中医有个精神,这个精神现在医学还没掌握,你可知道。我们理论要是提高,对信誉不但不好,我认为反倒好。现在大家还是这么讲,你看后面讲到产后风了,都不是风了,哪是风,现在产科窗户早就给你打开了,咱们家可不是,捂得溜严呐,真象这里头说的,汗出得非常的多,那才是容易招受外感呢,其实还是卫生的问题。这个咱们讲多了,这个古人的看法,这是规律。看这一段也是,大便干,呕不能食,小柴胡汤证,那你就用小柴胡汤,那小柴胡汤证是个什么呢,什么它也不是,可是什么病,要是有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都可以治疗。不仅是治这个病,咱们在临床上很常见的,这个地方研究古人书,一方面,本意要把它弄清楚,然后还得有个理想或叫思想吧,古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没法有个合适的解释,比如营卫失调,血管内外,液体表示一个恒定的量,他这个量不恒定了,就叫营卫失调了,这与西医说得也很对,但是不是象古人的那种看法,还值得再研究。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这根据前面那个大便硬了。那么吃小柴胡汤,也可以通大便,而且一切症候都可以好。可到七八天之后,她又发热了,又发热这肯定是内实的问题了,她以前就大便难嘛,那在这个时候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这个书啊,不像讲.伤寒论.,他这个症候都不够全面,这个道理呢,因为大承气汤,咱们在.伤寒论.反复讲,大承气汤有大承气汤证,不是说大便干就吃大承气汤,那不糟践人吗?

这节也是,虽然他提一个大承气汤,那么如果是胃实,是大承气汤证,用大承气汤,那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一段,也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除了大承气汤,有没有用别的方剂的机会,也有啊。所以他这个书叫.金匮要略.,要略他不那么详细。你象大柴胡汤啊,调味承气汤啊,小承气汤啊,诸般内容,去内热通大便的药有得是,也就是说我们见到什么方证就用什么药就对了。我们不要认为产后妇人大便一干就都吃大承气汤,那就糟了,所以这个地方都要注意。那么后世也有些犯病的地方,他先有个用主见,说这个妇科,产以前,要远热,少吃热药,热药能够使得流产。那么产后呢,多虚,要避寒,你看这个时候用大承气汤。产后是多虚,可是虚,是津液虚,更容易蕴热,这就是的,而且治疗还要辨证,该用大承气汤用大承气汤,也没错误的。现在可不是,有些大夫,见到大承气汤证,他也不敢用,那就不对了。所以他这个书这也是好的地方,他把大承气汤给搁到这个地方,本来是“七八日更发热者”这是胃家实的一个症候,未必是大承气汤,就象我方才所说的,特意搁个大承气汤,是告诉大家要辨证,不要用你先有些主观,哎呀产后,虚,虚极就是寒嘛,所以要远寒的,其实不是的,这个说法有毛病。产后腹中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绞痛就是急痛,虚寒这个疼啊就是急痛,咱们讲的虚劳篇,少腹里急,肌肉绷得挺紧,但是按着里头是空的,这个绞痛也是急痛的意思。“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当归生姜羊肉汤,咱们头前讲了,在寒疝宿食篇里,这是一个温补的药,羊肉当归补之,用生姜来散寒,所以它也治寒疝腹中痛和虚劳不足。那么这就是方才所说的产后多虚多寒,腹中绞痛,有这么一种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机会。是不是遇着产后腹中绞痛就都要用这个方子,也不是的,那么底下还有好几个腹痛的,也是不同的治疗,我们在临床也是这样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这个重要在“烦满”烦者,是多热之象;满,胀满了。冲对胀满的用药,这不是实胀,是由于气滞而影响血痹,芍药这个药啊在本草上说治血痹,也就由于临床上腹满痛者加芍药。也治一种腹急痛,腹挛痛,脚挛急,用芍药甘草汤,芍药也可以缓挛急,所以日本在研究芍药腹症,腹急,挛急,这是对的,但是用这个方子也不是必需得有腹症,但是大量用芍药它是有这个腹症的,这是肯定的,但是其它症候也要考虑,比如这个它有枳实,它是有胀,气滞,所以这个药它行气、去血痹而治腹挛痛的。这个很多,这个一般的产后妇女腹痛多是枳实芍药散,也有是淤血的。咱们说这恶露不净,这都有了,这些都是产后应该分清的。头一个他提出腹痛是虚寒,用的是当归生姜羊肉;那么第二个呢,就是气滞血痹这类的腹痛。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这个是淤血。说“产后腹痛”多由于气滞,血不行,那就是行气,治血痹痛就可以了,用枳实芍药散。所以这个他说的,产后这个腹痛啊,依法应该用枳实芍药散。从这个依法,当然也有烦满不得卧的情况,那么这个象是气滞血痹这种情况,所以依法给吃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吃这个还不好,所以这个不只是气滞的问题了。“此为腹中有干血着于脐下”脐下的部位,就咱们.伤寒论.上说的膀胱,热结膀胱,那都是部位,与膀胱没关系,所以把桃仁承气汤证啊也搁在太阳腹病,那是瞎闹,太阳腹病哪是那样的,这搁在脐下了,你说与肚脐是什么关系啊,这是部位,干血着于脐下,和膀胱那部位是一样,和我们平时说的血实的这个部位。“宜下瘀血汤主之”这赶紧得下瘀血。

那么这个下瘀血汤呢,也主经水不利,就是不是产后,妇人经血不利,腹痛,它也治。那么这个方子,大黄、桃仁、䗪虫三味药所组成。䗪虫这个药啊,类似水蛭、邙虫,但是在临床上它有一个特殊作用是止疼,它性寒,䗪虫是寒性药,也有烦满嘛,主要治陈故性的瘀血。比桃仁、丹皮所治的瘀血要顽固一些,所以只是用桃仁不行,必须要搁䗪虫。䗪虫对顽固淤血颇象水蛭、邙虫,但它有止痛的作用,所以它搁䗪虫。当然它也有胀满了,这个胀满属实,搁大黄,不搁枳实了。它这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新血两个字,恐怕错误。它前面说是干血,着于脐下,或者就是干字,再不然就是个瘀字,新血没什么道理,恐怕这是有错字,干血或瘀血都是对的,如豚肝还是干血,就象那猪肝似的,下来这个东西,那肯定还是干血。干血也是瘀血之类了,所以叫下淤血汤嘛。那么以上三段,他把妇人产后腹痛的各方面都有了。有的属于虚寒的,有的属于气滞血痹的,有的血着于脐下这个部位而不去。那么底下呢,还是接着腹痛来说。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产后七八天的时候,没有表证,“无太阳证”不是产后受风的问题。“少腹坚痛”这是瘀血的地方了,少腹这个地方按着硬而且痛得厉害。“此恶露不净”啊,这没有问题。妇人产后这个血液呀,所谓恶露,不是正常的血,应该去,治验去净了就好了,这是恶露,去而没净,它集成一种坚块在少腹的地方又坚又痛。那么这个症候呢,什么样子呢,“不大便,烦躁而且发热”。切脉呢,较比实,“微实”不是又微又实,微微实,实得也不太厉害。“再倍发热”但是发热有一个定时,它这是倒装句,应该是“日晡时烦躁者,再倍发热”它在日晡所的时候,发热加倍。它这是倒装句,古人的文章这样的很多,不要被弄糊涂了。一到日晡所的时候,她本来就烦躁发热,到这个日晡所的时候,就是日将落,这是阳明病的一个征候啊,这个时候烦躁发热都加倍。“不食”这个不食讲阳明篇讲得很多了。这个不食,要是开始得阳明病,这里头有寒,就是有水了,中寒者不能食嘛,他里头有东西了也不能吃,真正是热,热施于里,就大便干了,也不能食。这个不食,就是指后头这种,它里头有东西而吃不下去,一吃呢,就要说胡话,“食则谵语”说胡话就是胃不和嘛。“至夜即愈”这个辨证这地方都好啊,至夜即愈说明什么问题啊,这不是恶露自己来弄成郁热的。这个瘀血证啊,你看热入血室,昼而安静,一到夜间如见鬼状,他这个瘀血证啊,他这个郁热啊都在夜间,白天好。阳明病不是这样的,阳明病,日晡所厉害,到夜间反倒好了。所以他说至夜即愈,指的再倍发热这个情况,一到夜间就好了。这说明什么,这就是辨证,主要的这个热是在里,并不在血实。这底下有解释,干脆用大承气汤,不必搁其它的去瘀药。什么道理呢?就是热在里,就由于里太热了,使得这恶露结而不行。“结在膀胱也”不是在膀胱这个部位蕴热而结,不是的,是由于里热,由于阳明病,换言之,一吃大承气汤,阳明里热一解,这个血自行,这地方都好啊,这个至夜即愈不是废话,所以我们辨证,这地方都要记的,郁热这种情况都是夜间多,白天挺好。所以这书要前后看,你看那个热入血室是白天好,夜间厉害,那这为什么用大承气汤呢?是这么个道理。如果这恶露不净在于恶露滞为病,那我们用可下的,桃仁承气汤什么的就行了;不可下的,桂枝茯苓丸什么的也行啊,都可以去恶露嘛。但是这个不是恶露的滞为病,是纯粹受阳明里热的影响,而使恶露结而不行,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就可以了。这个地方都挺好,他的辨证给人很多启示,那么到这他把腹痛就讲完了。还有一种恶露不净的腹痛,这在产后都是最常见的。恶露不净,他特意举了一个大承气汤证,由于里热造成的,一般的他都没说,所以这一段,我认为非常精彩。不是一般的没有了,而是没说,你自己可以,象头前有个下瘀血汤了,其它的学过的药都有可用的机会了,有相应的证就行了。那么最后,他提到产后中风的问题了。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产后风”者,就是产后遭受外感,中风即中风邪了。“续之数十日不解”好几十天不好。症候呢,“头痛”还有些“恶寒”表还没解。“时时有热”一阵一阵的,有时还是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然久,但根据症候看,还是桂枝汤续在罢了,说明还是用桂枝汤了。这个阳旦证,就是桂枝汤证,那后世又说什么桂枝汤加黄芩叫阳旦汤,桂枝汤加附子叫阴旦汤,这都瞎说。林亿他们说得对,就是桂枝汤,.医宗金鉴.他们都给改了,阳旦汤是桂枝加黄芩,他这个没有桂枝汤加黄芩的情况,没有。阳旦汤就是桂枝汤的一个别称,这个没什么了不起,虽然久,还是阳旦证续在的情况,那仍然可以用阳旦汤,就是可以吃桂枝汤。那么这个产后风,这个病也很多,桂枝汤证最多见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以下这个热入血室这几段都是伤寒论的。那么这也是妇人常遭遇的一种病,因为有例假的关系了。“妇人中风七八日”就是得的太阳中风证,这个病到了七八日,正是去表内传的时候。在表证的时候是发热恶寒,内传到少阳了,就是往来寒热,发作有时了,“续来寒热”就是暗示往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来也适于此时而中断,当然在七八天以前就来了例假了,那么在这个病由表内传的这个时候,月经断了,那么这个肯定就是热入血室了。假若热入血室,经水适断,这是其血因热而结,这是内传的邪热,乘着经来之虚,而入血室,而经血呢,也因为热而结,所以才中断,那么才会发生以上症候。“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就是往来寒热,发作有时,不是以前的中风表证那样子了,由于这个才是柴胡证。中医治病讲辨证,不论热入血室也好,任何其它的杂病也好,现柴胡证,用小柴胡汤是没错的。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是小柴胡的主要症候之一嘛,这个时候虽然是热入血室,少阳热结,血自然因热而结,因热去而已了。这是头一段,这一段主要就是太阳中风,在这个阶段里,她以前就来了例假了,在七八天的时候,按照一般这个病的常规,应该内传了,在这个时候可能发生少阳病的症候,原来来的月经也适于此时而中断,这肯定是热入血室造成的,所以血也因蕴热而结,那么症候呢还是少阳证了,所以还是用小柴胡汤。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治之”这两个字在.伤寒论.上没有,是个衍文,不要。上面说是太阳中风,这个说太阳伤寒。无论中风也好,伤寒也好,都有热入血室这种情况。这个是开始得伤寒的时候,就是没有汗这种太阳表证,这时“经水适来”一方面得的太阳伤寒,另一方面来了月经了。“昼日明了,暮则谵语”这个谵语本来是阳明内实的一个症候,但是阳明证,他不是昼明了。这个瘀血蒸啊,都是暮间利害,夜间,所以白天很清楚,不说胡话,一到夜间,发生谵语,那么这个肯定是一种瘀热,瘀血的一种问题,所以这是热入血室,而并不是一开始就得了阳明病,不是。这个病好好看一看,只是夜间谵语而已,没有其它的症候,而且这个经水适来啊,也没有象上边那样中断。常常的,妇人得外感,由于经水适来,可是热入血室,可也常常的这种邪热随经排出而解,这也是可遇不可期的事情,这也就象因衄而解一个道理。假设经血也不中断,也没有其它症候,只是暮间说点胡话而已,这不要紧的,这个不要瞎治。“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不要妄行汗下,那么这个病一定自己能好。


这个在临床上我们常能遇到,有些病可以观察,热入血室多种多样,如果它来了,其人如狂,闹得非常凶,那就不要等待了。而这只是夜间说点胡话,经水照常,那么这个邪热肯定要因经而排泄的,这个也很多,所以这时候不要瞎治。大夫治病也是,该用药用药,不该用药也不能随便用药。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这一节,也是经水适来,这个经水适来,为什么治疗啊?一看就明白了,虽然这个经水适来,并没中断,但这病不是那么简单了。虽然“热除脉迟,身凉和”这是表已罢了,这个热啊全陷于里了。“胸胁满,如结胸状”那么这是一个柴胡证,就是说这个病不是只是热入血室,他有少阳证的反应了。而且这个谵语不是暮则谵语啊,白天也说胡话了,这与上边那个不同了,那么这个肯定不治是不行了。这个治疗呢,只是用小柴胡汤是不行,由于谵语烦乱,那么用柴胡证配合桂枝茯苓丸这类的,如果大便秘结,可以用大柴胡汤,否则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的。他这个是用的针,“当刺期门”期门穴就是去胸胁邪热的,用以去少阳阳明之邪热。虽然是热入血室,但是证反应所在的实处在胸胁,所以他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上边的那个热呀整个到血室,而且人只是暮间谵语,没有其它症候,经血正常,那是要好、自愈的一个形象。这个则不是了,一方面热入血室,一方面上面有这个情形,胸协满、如结胸状,又谵语,这个由少阳病于阳明的样子。所以他要随其实而取之,当然用旁的方子治疗也可以,不刺期门也可以啊。这是第三段,同是热入血室,头一个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的,现的柴胡汤证嘛,血结了,血中断。第二个不要治疗,血既没结也没有其它的症状。这个第三段,虽然也经水适来,但症候很突出了,马上胸胁满,如结胸状,而发谵语,这个病不可轻视了,这得赶紧治疗,当然刺期门也是个法子了,这个一般用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可以的。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这一段不应该搁这。这个在.伤寒论.阳明篇,这个热入血室,不限制女人,男人也有,男人也有血室。不过女人血室指的子宫说的,男人在小腹膀胱部位也叫血室。所以他这一段并不是只是妇人说的,这是泛论。“阳明病,下血而谵语”阳明病,本来是胃不和则谵语,要下血呢,这是热入血室,这是迫血妄行嘛,这热入血室而迫血下行。那么虽然热入血室,但是热还上亢,“但头汗出”身上不出汗,说明里不和,表也还有,他底下说刺期门,里和表也随着和了,也随其实而泻了。这个也是用刺期门,刺期门这个法子,在.伤寒论.里也有,它是个少阳证,但少阳证不太全面,有的时候可以刺期门。那么这一段也是,阳明病,下血谵语,没有其它的症候,但头汗出,头汗出这是一个少阳病有的一个症候,热不得旁达,从脑袋出。又不是整个阳明病,阳明病,发多汗,不是但头汗出。所以这个症候在柴胡证上不那么明确,也没有明确的承气汤证,所以在这个时候常常的刺期门,这个在.伤寒论.上有,刺期门是去少阳阳明之邪热,热去血也就自止了,这纯粹是热迫使血室之血妄行。这一段不应该搁妇人杂病里头,这个不专指妇人说的,这恐怕是这书经过后人整理,张仲景的书当时是失散了,看有热入血室都集中到一起了,那么这里头就有一些问题了,但是搁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什么大关系。上面这几段,全是说的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这种病,以妇人为多,男人比较少,尤其在表病期间更加少,因为妇人有月经的关系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炙脔”脔就是肉了,就像我们炒肉,有个肉片粘到嗓子上似的,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就像有东西,古人就管这个叫做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千金.对这个的说法较比对头,“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他用厚朴,准有胸满,胸腹都可以满,所以心下坚,心下也较比硬,坚是虽然但不一定有,咽中如有炙脔,所以心下这个地方当然也不宽快了。所以我们对症候的观察,.千金.说得比较详细。他这个药里头有厚朴,既用半夏茯苓生姜,小半夏加茯苓,他是下气治饮,治呕嘛,饮而呕用小半夏加茯苓,前面讲过。他这里用厚朴消胀行气,苏叶这个药是个行气的药,大家都知道了,所以既有水也有气。古人说气结,此之谓也,就是觉得气有所结滞,不但在嗓子,在胸、心下都觉得不痛快。这在临床上常遇见这个病,这个方子非常好使的。所以后世管它叫做大齐气汤,也叫梅核气,这个方子常用的,既去饮它就健胃。胃病有的时候胀满不欲食,我也常用这个半夏厚朴汤,这个半夏厚朴汤配合茯苓饮我常用。因为他是胃虚停饮,停饮胃都是不好,不是大虚衰,就是胃气不怎么好才停饮,所以他这个半夏用的相当重,一升,一升就一小碗。半夏这个药下气助饮治呕,合用茯苓生姜小半夏加茯苓,我们前面讲痰饮篇,你们看一看里面有的。另外搁消胀行气的厚朴,既能够行气也能够去饮。这个病究其因还是痰饮、气结这么两种因素造成的。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这个“藏躁”指的心脏说的,这个你们看前面的风寒积聚就有,你们看看这一大段,讲心脏,心中风的这个,就是五脏风寒积聚,最后这一段“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这一段正是说的这个。他是血少心气虚,那么其人不安,这个躁就是不安了,就是不宁,指的心说的。“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频繁打哈欠,这都是魂魄不安的一种反应。那么这类的病呢,在五脏风寒积聚我刚才念的那一段要好好看一看。那就是由于血虚或血少心气虚,才发生这种病,这也就是癫的一种。当然这个应该用补药,尤其要用甘缓,一般说甘以缓急呀。甘草、大枣、小麦,这都是甘性药,而缓其急迫。小麦是补心,补心气,所以这个藏躁指心脏,有的人说是指补阴血说的,错了。这个药也常用,也挺有意思,这个妇人悲伤喜哭,可以用这个药,就是小孩子夜间哭得特别厉害,有时候有的人用这个药也起作用。不是虚证可不行,不是虚证吃这个药觉都睡不着。我有这个经验,我有次给人看病就给弄错了,她不虚,可这人精神失常,她当时也是好哭,给她开的这个药,第二天她就找我去了,说:“你给我吃的什么药,我一宿没睡着”。然后就赶紧换了药,后来给吃的桂枝茯苓丸那种药就对了,她还是实证,所以虚实还是很有关系的。所以藏躁,心脏虚而躁扰不宁,所以这个实证用就坏了,这个要注点意,我那会儿也是没注意就随便开了方子,因为是朋友的爱人,老委屈,我就给开的这个,其实错了。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这个地方啊,古人都是简文。“吐涎沫”就用小青龙汤,这个很成问题了。她这个吐诞沫,是指的小青龙汤证整个说的。

吐诞沫,就是有痰饮了,小青龙汤当然是治痰饮的方子,但没有外邪,用小青龙还是不行的,这是指咳逆倚息,不得卧,而吐涎沫这类的病,那么它是小青龙汤证,这个大夫没用小青龙汤,去外邪,去内饮,没这么治,而反下之,那“心下即痞”治错了嘛,那么这时外邪还是没解,所以“当先治其吐诞沫”吐涎沫也是一个简单的话了,还是心下有水气,表不解的小青龙汤证,所以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证,在这个书里和.伤寒论.里都讲得很多了,要是吐涎沫就吃小青龙汤是不行的。小青龙汤证不渴,所以嘴里多唾沫,吃了小青龙汤,渴了,口也干了,涎沫止了,那就是没有表证了,只是心下痞,就吃泻心汤就可以了,这个泻心汤,指的三黄泻心汤说的啊,表里并病,里边虚恭,我们当然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到这是一小段。这个妇人的病呢与男人的病不同,就是一个月经的关系,经,就是月经。这个月经不利呀,主要的不外乎这么几个问题,一个“虚”就是虚损啊;二个“积冷”积冷者,那不是一时的受寒了;第三个是“结气”。这三种原因都能够使经水断绝,那么有的一闹多少年,“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那么这就是经脉不通了,这个血寒者凝了,积结于胞门,胞门就指的任脉说的了,这个任脉主胞门嘛,任脉病,则病带下。下面有分这么三段。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这是一段。他这个都是四六句,可能不是张仲景的文章,而且内容也不是。这段说明什么呢?说明啊这个风寒伤了经络了,那么“凝坚在上”这个我们的肺痿肺痈那一章就可以知道了,这个瘀血,凝坚在上指的就是那肺呀。“呕吐涎唾”那么久而成为肺痈,也有时候成肺痿,呕吐涎唾这是说的是肺痿,那么久而呢也为肺痈。“形体损分”那么这个人呢要消瘦的,分就是消瘦。这是第一段,他说上焦受风寒之邪,而为肺痿肺痈这类的病。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这又一段。那么这个寒盘结于中焦,“在中盘结”就是在中焦了,“绕脐寒疝”这个指寒了。“或两胁疼痛”这个是指肝脾这类的病。“与脏相连”这是说的这个寒,可以有这些类的病,盘结于中焦。或者呢“热结于中”也是指的中焦。“痛在关元”那么关元就是指的少腹那个部位了,这是指的瘀血,这个热结呢指的瘀血说的。“脉数”指的有热,要是有疮呢脉也数,他说这个脉数不是有疮,那就是有热了。什么热呢?他是指的瘀热说的,是指瘀血了。“肌若鱼鳞”所以瘀血他这个皮肤甲错。“时着男子,非止女身”这个是总结上面两段。风寒在上焦而为肺痿肺痈的病,或寒盘结于中焦而为寒疝或胁痛,与脏相连,以至于热结在中,脉数可不是有疮,那么就是有瘀血了,身若鱼鳞呐。那么这类的病不光是女人有,上焦中焦他说的两段,男子也有,这个不是女人单独有的,所以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啊,他指这两节说的。底下这个就是整个说的女人啦。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挚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痛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赢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这个文章也不是太好,意思更没有什么意思了,他讲到那个经水不调了。“在下未多”就是经血有障碍,而排出不多,意思是这样,所以经候也不匀。这个能造成什么病呢?接着就是写的病理情况,有的时候能“令阴挚痛,少腹恶寒”有的是阴中痛或者少腹寒;或者连腰脊,下根气街,这个气街是个部位了,疼痛也后连着那个腰脊也疼;气上冲而发少腹急痛;“膝胫痛烦”就是下肢啊,这是说的器质上的病,它举这些,那么另有呢,还有精神方面的一个症候。“奄忽眩冒”就是浑冒啦,奄忽就是忽然的意思。

“状如厥癫”他的形状啊,象厥象癫,厥就是逆,骤然间发生的,癫就是癫狂。或者呢有时候他就是忧,很凄惨,“悲伤多嗔”无故悲伤恼怒,这一切都是精神方面的失常。“此皆带下,非有鬼神”看这个样子象有鬼神的,其实不是,这都是属于带下病,这个带下就是妇科病的意思,象这个下血不止叫带下,白带也叫带下,所以任脉有病则病带下了,这是.内经.上的话,妇科病都叫带下病,这不是有什么鬼神。那么久而不愈,人也越来越瘦,脉也虚,人也多寒。“三十六病”这个不可靠,这是古医书上有这么一个,但是现在这个病名没有这个书了,他说妇科有三十六病啦,“变化万端”啊,只要“审脉阴阳,虚实紧弦”那个紧弦也代表不了一切了,就是为了押韵,就这四六句,这不是张仲景的文章。“行其针药,治危得安”这都说空话。“其虽同病”那么全是带下病,都是这个由于经水失调了,但是这个脉可不是一样的,证也不一样,得好好辨,不要以为说的是不对的。这一段话没什么意思,都是后人附的,.医宗金鉴.把它搁头一段上去了,认为这是一个总纲,这是错的,你们看看头前这个杂病说了老多了,也不限于他这个说法,地下还有也不是,所以这么一段是后人附的,这个文章肯定不是一个人写的,这一段看一看就可以了,意思没有什么大意思,而且这个经血失调了你看底下的治疗都不是他说的由于虚损、由于积冷、由于结气,都不是的,底下你看看就知道了。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这个“下利”呀,.医宗金鉴.改得对,应该是“下血”利应该是个“血”字,他不是下利数十日不解了,那不是带下了。他说妇人在五十啊,一般说这个地道就应该不通了,就是经应该断了。那么这个妇人呢,反而病下血数十日不止,这个临床上有的,在更年期有这种情形,尤其她这个是真有病。“暮即发热”我们前面讲这个瘀血证啊都是夜间重,咱们讲那个热入血室,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啊,暮即发热,她这个一到夜间就发热,这肯定这个热是个瘀热,瘀血之热。“少腹里急,腹满”这个瘀血证啊,陷于少腹这个部位的多,少腹急结,咱们桃仁承气汤啊,抵当汤啊,全是的,少腹满,那么少腹里急,腹满,这都是瘀血证,在腑证里头有这情形,尤其在少腹。“手掌烦热,唇口干燥”这是血虚,血虚生内热就是指的这个,血虚津液它也虚,所以五心烦热嘛,唇口干燥,这是瘀血证的一个反应。那么他就说,人年五十应该没有例假了,那么现在这个妇人数十日不止,还有这一系列的这个症候,这是什么道里呢?“师曰:此病属带下”这就叫带下之病,带下她不是下血不止吗,也叫带下,白带也叫带下。他说为什么她有这个病呢?说她这个准是以前“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这么一个原因造成的,那么怎么知道呢?你看那个症候,就知道了,“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唇口干燥,一方面是津虚血少,一方面也是瘀血证的反应,由于这个所以知道是瘀血不去。“当以温经汤主之”这个很好了,我们对于妇人调理月经啊,一般说用大攻下的都很少,我们看看温经汤的这个药研究研究很有意思。这个药啊,他用吴茱蓃汤,你看吴茱蓃、人参、生姜,他去大枣搁桂枝,那么这个呢,也就是温中降逆,这个生姜是降逆的,桂枝治气上冲,也降逆,他既用吴茱蓃汤,温中降逆。同时他又用麦门冬汤,你们看看麦门冬汤也很全,人参、半夏、甘草、生姜、麦门冬,这不麦门冬汤嘛,它是滋补润燥而健胃补虚的,也健胃,麦门冬这个药啊,它是一个甘寒补胃阴啊,现在的人都爱用石斛啊这类的药,其实麦门冬这个药挺好挺好的,所以咱们在炙甘草汤中也用它,竹叶石膏汤啊,麦门冬汤都用它,都是津液枯燥,这个津液从哪来呢,从胃来的,你得健胃,所以他这个用吴茱蓃汤合用麦门冬汤温胃补虚,从胃上下手,这个道理在哪儿呀?胃是生化之本,气血之源啊,这个胃不恢复不能生津,那么她这个光祛瘀不行啊,本来这个下血数十日不止了,所以他这个虚啊就用强壮药,这个当归、川芎、芍药、阿胶、牡丹皮,仅仅用这么几中药,这几种药是强壮祛瘀,而且有止血的作用,它有阿胶嘛,但是也的确祛瘀,它这个药啊是生新祛瘀,无一不备,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你光祛瘀不生血,她这个人就虚的不得了啊,唇口干燥,血虚津液虚,五心烦热,所以我们调理这个妇人月经啊,用温经汤,温经这两人字非常有意思,这个胃喜温不喜寒,所以他以温经为主,那么这个久久的瘀血,你不能够大祛,微温能行,寒之这血反到凝了,所以我们调理月经的方剂,这个温经汤加减合适是最好使的。我们在临床上,也有的时候她有时候现柴胡证,这个很多,比方胸胁满呐,恶心啊,不愿吃东西呀,这个小柴胡汤证是常见的,我们就不要用这个大祛瘀药,就配合当归芍药散,非常好使,与这都差不多。

你看这个补中益气汤啊,都有用的机会,所以后世用八珍汤,就是这个四物,究竟这个生地还是有碍处的,生地止血比较寒呀,它对胃有影响,所以一般不用它还是对的,后世用这个四物加四君就是八珍汤了,由于这个变化来用药也可以的,但是这个生地呀,更不能用熟地,用来用去胃弄坏了,倒不能吃东西了,光一个四君子汤啊,那力量很薄。这个吴茱蓃汤合麦门冬汤,它既温中又养液,咱们说是补阴了,所以这个方子叫小温经汤,在调理妇人经脉的时候常有用的机会,但是胃必然现个症候,这个症候主要是这个人不愿意吃东西,又恶心,他用这个吴茱蓃汤去大枣嘛,他加的桂枝。那么在这个情形之下,这个芍药用的量不大,如果呢肚子痛得历害,你配合当归芍药散,比这个应该还强。所以有的时候啊,现柴胡证,我们就配合当归芍药散,与这个方子都差不多。如果有头痛、呕吐或者头晕加吴茱萸也可以的,与这个方也差不多了,一般在调理月经在妇科用这个机会最多。从这个方子治疗他底下写得很清楚,“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崩中它能治,有瘀血它也能去,“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这就是调理的办法。底下这个全是讲的妇人的月经的问题了。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那么调理月经也不是一概而论啊,我们方才说的是最一般了,也有有热的,这个就是。“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这个月经提前啊,多有热,延后多有寒,这个倒一般还差不多,提前大概是有热的多。尤其满痛,少腹满痛这个是实证,但它也不是大攻,你们看一看啊,他用土瓜根散主之,这个土瓜根和蛰虫全是一个寒性祛瘀药,她只是有热,他用寒性祛瘀药,用桂枝芍药呢,它既调营卫,也治腹满痛,这桂枝加芍药汤治腹满痛,这桂枝芍药两味药也治腹满痛。所以我们治病啊不要太主观了,当然这个调经是以温经为主,这是一般的说法,但有些是热,底下的就是这样子,热就得用寒性药了,寒以去热呀,但是这个他也没有用攻法,底下的如果经闭也可以攻。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这是错的,这个在虚劳篇里讲了,妇人则半产漏下,男人则亡血失精,后头应该还有一句,也不能用旋复花汤。这个半产漏下,这个旋复花汤是行气,祛结的一种药,那怎么能治漏下呢?所以这个旋复花汤可不能用。这个在以前呢,讲这个肝着旋复花汤主之,他那没有方子,那么在这里才有旋复花汤,可见这个旋复花汤应该在那,应该是治肝着,那是气结。这个旋复花汤它这个下气、破结的一种药,旋复花、葱、新绛全是,那么这个漏下你不能再行气破结了,所以这是错的。他这里是讲的脉,脉是革脉,革脉是主什么呢?主妇人半产漏下,主男人亡血失精,这个在虚劳篇里有这一段,他又搁在这了,搁这儿他还用个旋复花汤,就不对头。妇人漏下,崩中漏下或半产下血不止者,或者是妊娠下血,用芎归胶艾汤主之,那都包括了,没有用旋复花汤的道理,这个可见是错了。女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黑不解”这个也不象话,黑不解怎么讲呢,没法讲。“陷经漏下”就是这个经血下陷而漏下不止,这也就是用芎归胶艾汤吗,这肯定的。大概这一段与上一段可能是一段,妇人则半产漏下,男人则亡血失精,妇人如果漏下不止者用胶艾汤,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形。他搁个黑不解,黑不解什么意思啊,注家就说血色黑不解,只能这么说,那也不是用胶艾汤啊。崩漏下血不止,这个芎归胶艾汤都可以治的,那么在这里胶艾汤还没有,当然是指的芎归胶艾汤,这个在妊娠篇说的很明白,看看就知道了。“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那么这几种都可以用芎归胶艾汤,这不都包括在里面了吗,漏下者就是她这个陷经漏下,半产下血不止它也治嘛。所以这两段大概是一段,就是用芎归胶艾汤主之,这个黑不解,这也是怎么抄错了,这用词也不是那个原样的,这个很明显的看出错误,这个旋复花汤不能够治漏下的。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这个“敦”啊是古人一个祭器,装食物的,“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就象在小腹扣了一个东西似的,象敦的那个样子,祭器的样子,那个满呀,形象就象倒扣的碗似的,当然是没有碗那么大了。这个少腹满要是小便自利呢?那有血,小便不利那是有水而不是有血,那么她这个少腹满如敦状,底下的辨证非常好啊。“小便微难而不渴”微难不是说小便绝对的大不利,微难也多少有一点,但是呢,不是整个停水,整个停水,水不行,气不化,那人要渴的,这是她不渴,可是有些停水,有些停水也不致于如敦状少腹满那个样子啊。

“如果生后者”要在平时,还不敢说她里头有血呀,她这个生产以后,这恐怕是里头有瘀血了。“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那么产后最容易恶漏不尽了,从这个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有水是肯定的,也是还有血,因为什么呢?因为她是生后,就是新产之后,在这个时候她有这种情况,肯定里头有血,就是在这个血室里头既有水又有血,他用“大黄甘遂汤主之”。她这个血还是少啊,他不用其它的俊烈的祛瘀药物,他搁点阿胶这非常好,祛瘀之中讲育阴之道嘛,这个阿胶虽然是血分药,配合大黄也能祛瘀,但是它这个药主要还是有育阴的作用;那么甘遂在里头主要是下水。他这个辨证啊主要的在这两句话,小便微难,真正小便一点都没有啊,那干脆都是水;又一个是生后者,生以后而小便微难而不渴,那你要考虑到也有血,可是这个血究竟是不太明确,也不是太历害,所以搁了阿胶。这个就很好,但是这个方子是不常用的,临床也很难遇到既有水又有血在这个血室里头,要遇到这个呢,真正有产后少腹满如敦状,小便不是绝对的不利,微难,微微的有一点不利,那么产后肯定既有恶漏不尽,里头又有水,这个辨证都是非常细的了。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这个“不利下”不是月经不调啊,这是经闭,经闭不利下,就是用其它的药也不下。这个临床上也常有,我们这两天临床遇着一个精神病啊,她这个例假啊,就吃抵当汤才下,上次我给她用了抵当汤,她月经下了挺大一块的很多很多的,现在她这个精神大致是好了,她以前拿斧子砍人,在精神病院治疗很长时间,现在这个人挺好。我用其它的祛瘀药都不行,她这个例假就是不见,用这个抵当汤这个是真有力量,我就用这个方子,但是我加芒硝了,因为她这个大便也特别干,人也是癫狂。所以这个调经,你看这个温经汤以下,这些方子都是一个调经的,漏下不止的止,用这个芎归胶艾汤,头前讲过的了,也有生产之后有水有血,你该攻也得攻,如果是经闭,那就不是一个调理例假的问题了,这得攻了,该用抵当汤的就用抵当汤。这些与头前讲的一大段有些什么关系呀,都没有关系,所以头前那个肯定不是张仲景的。抵当汤讲很多了,水蛭、虻虫这类的祛瘀药啊,它就是这个瘀血非常的顽固,陈久,那你非用这类的药不能祛瘀,象那个蛰虫和这个都差不多,食血的动物都能祛瘀,这在祛瘀药里头是最重的药了。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妇人“有干血”是再子宫,这个脏啊就是指的子宫说的,而成坚块,“坚癖”癖就是积聚,坚硬的积聚不去,这个“不止”就是不去,那么这个坚癖是什么造成的呢?就是干血,这个子宫里头有干血而成了坚癖不去,那么就经闭不利呀,而只下白物,白物就是白带了,那么这个就用矾石丸主之。这个矾石丸就是矾石、杏仁两味药,这个药还是一个祛湿去白带的一个办法了,杏仁咱们也讲过是一种祛水的药物,但是这个干血,这个是治标的办法,先去白带,矾石丸也只能去白带,那么这个干血呢,还得用其它的药来帮着治,就是那个大黄蛰虫丸什么的都可用。“上二味,研末,烁蜜和丸枣核大,内脏中(就是指子宫),剧者再纳之”轻的一次就可以好,重的没好再用一次,这个指的治白带说的。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兰花酒主之。“六十二种风”也是不可靠的,跟那个三十六病一样,主要的呢是腹中刺痛,这个腹中刺痛是血气痛,这个红兰花啊,就是咱们现在用的红花,它起行瘀定痛的作用,把它做成药酒喝肯定起作用,这个都是普通的常备的一个药物了。如果妇人的血气刺痛久久不愈,攻也攻不得,补也补不得,用药酒的法子也是挺稳当的。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这跟我们前面讲的“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一样,这都是简文。“妇人腹中诸疾痛”原因多去了,全拿当归芍药散主之,那就不对了,当归芍药散咱们讲过了,这里既提出个妇人,总是关于血液的问题。这个也象上面妇人血气急痛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就有用当归芍药散的机会了,不是说遇到一切的妇人腹中疾痛就要用当归芍药散,不是的。当归芍药散我们用它,一方面有瘀血,拿现在的话说她有贫血的现象,肚子痛,发急痛,另外呢有小便不利或者有头晕,它有一些利尿药嘛,里面有茯苓、术、泽泻,头眩晕,所以我们遇到这类的,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可用当归芍药散。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这跟上边的一样,也是简文,这个简文张仲景是有道理的,因为小建中汤头前都讲过了,也反复讲过了和当归芍药散,不是妇人腹中痛就要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它不关乎血气,关于虚寒这类的腹中痛,腹中发挛痛,急痛,那当然可用小建中汤了,小建中汤也不只限于女人,男人有这个病也可以用啊,他这个都是简文,象这个腹中诸疾痛,当然在简略了,可是我们根据以前讲过的分析就不简略了。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说: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妇人也有这么一种病,“饮食如故”饮食如故可以说是里无病,不是胃肠有什么病。他说“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咱们说那个短气都是里头停水了,这个倚息,人得靠着东西来呼吸,要不他就气短得历害,这和小青龙汤里有个咳逆倚息不得卧是一样的,这个不咳逆,就是短气。凭依物而来呼吸,就叫倚息,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停水,这个水在里头,它不下行,它停在上边,它压迫横隔膜,你躺也躺不下,越躺越往上压迫的更历害。“师曰:此名转胞”说这个是转胞病,这个胞指的是水胞,膀胱。“不得溺也”这是由于转胞,膀胱啊有些扭转而不得溺,尿不得由下排出,所以在上头。什么原因呢?“以胞系了戾”这个胞系指的是输尿管说的,膀胱咱们说它只有下口没上口,其实看这个解剖里头它有的,输尿管呀进到膀胱。“了戾”就是转折,转折了折叠了就叫了戾。“故致此病”这个很好啊,这个就是人蓄水,咱们说的这个肾下垂呀,也常能够发生这种病,由于人的肌肉或者组织,它平时都有个紧张力量,可它现在松驰了,而输尿管曲曲转折,尿下不去了,所以甚至于这个肾脏也往下垂,压迫这个地方,所以他有这种病。
“但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用普通的利小便不型,得用肾气丸。肾气丸这个药啊,里面竟补药嘛,主要的是它能够恢复机体的机能,使这个输尿管弛纵的力量恢复了,那自然这个小便也就利了,肾气丸也是利小便的药,但是它是起强壮作用,里面主要是附子的作用,所以这个八味肾气丸啊,你要把附子桂枝拿掉,它就不起这个作用了,一点儿也不起作用了,附子这个药啊,它能够使沉衰的机能得到振兴。由于这一段说的八味肾气丸啊,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象这个妇人阴吹,就是子宫下垂呀,用八味肾气丸的机会也很多,它就是这个组织太松驰了,肾气丸它能够恢复这个机能,所以肾气丸的应用啊,头前有,它对下焦虚衰是起作用的,古人对肾气丸这个名字起得也好,它对下焦沉衰引起的一切症候使起作用的。阳痿不是补不得,也有这种阳痿,真正是下焦沉衰的,用肾气丸也有治好的。八味肾气丸如去掉桂附就叫六味地黄丸,什么用也没有,就起不了这个作用了,咱们补肾就单用这六味,后又出了个十味地黄丸。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蛇床子这个药啊,它是杀虫止痒治恶疮等等的作用,杀虫杀菌。他用这个药呢,是“温阴中坐药”主要的是妇人自己觉得子宫里头有寒,但也许是生疮,也许是湿痒,你们用蛇床子散这种坐药的法子都好时的。就用这一味药,把它做成“末子,和白粉少许”白粉是指铅粉说的,铅粉也杀菌把干,总而言之湿去湿去痒,但是有湿就寒。“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她自己感觉里头凉,纳之自然温。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种病妇科也常见,一般呢,用狼牙汤洗,狼牙也是治疮痒的一种药,尤其对阴疮挻好使。这个阴疮的地方呀用狼牙汤洗,内面洗不着,所以用绵缠,就象现在用的棉花球呀,蚕茧那么大,“浸汤沥阴中”来洗涤,这不是在外头,一天可以洗四遍,这都是一种外用药。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这个病我遇到过一个,是在我私人开业的时候,有个半大老太太是这样,她那个厉害得很,坐哪不敢动,一动呀那声音大得很,叫阴吹呀,这个吹气的吹呀。那么这种病大概都是谷气实,这个谷气实啊,吃泻药不行,不是实证,是一个虚证,你看看这个胃气下陷,李东垣说的那个清阳下陷哪种样子,可是下陷呢,它是大便不通,所以说“此谷气之实也”。用膏发煎,膏发煎头前咱们讲过,用头发,猪膏,就是猪油了,把它炼了,把头发放猪油里头,油开了头发就化成灰了,这个东西是通大便的,古人治疗黄有时候
 
学习
这个资料太好了
 
先收藏了
还在学伤寒呢
木有那么快
 
王总管,您辛苦啦!给您致谢谢啦!
 
谢谢~!~!很好~!~
 
分享···学习···多谢楼主!
 
字太多了,看的晕头转向的,
好像倪海厦也有几篇文与胡希恕讲的如出一辙???
今天我看到一篇胡希恕 《以痰饮为主因的哮喘证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