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李某女40岁,咳喘一年多,自从去年夏季感冒以后留下咳喘畏寒汗出,期间看过不少西医中医,疗效不佳。2010年腊月27加重,上某县医院诊治,让其上省医院治疗,将近过年没有上省医院去,在一家个体诊所治疗后缓解,没有几天就复发,一年来什么活也干不了。最近加重,求于巫医,无效。其父在我诊所看头晕心慌气短一副药见效,五副药无恙,于是领其女来我处诊治。
患者咳喘胸憋闷,尤其到晚上半夜厉害,精神极差,懒于言语,来我处无力行走,体胖满月脸,头晕闷,食纳差,浑身乏困酸疼,月经经期正常,但是每次来有大量黑紫血块,舌淡苔白,脉沉细涩。
分析:通畅和物质能量的充足是系统正常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治疗失宜,迁延不愈,病邪留于脉络肺心肾,从而气血不畅,肺心肾循环运动失常,同时他们各自的异常循环运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此患者表现出肺心肾脾胃系的异常症状,并且越来越重。
治疗原则:祛除病因(祛除风寒湿),健运物质能量转化中心---脾胃,通畅血脉,止咳平喘,补肾强心。
方药:通瘀煎散80克,桂枝20克,威灵仙20克,徐长卿20克,穿山龙20克,鹿衔草20克,桃仁10克,虎刺15克,甘草5克。煎药机煎成15袋X200毫升,一次一袋,一日三次。
2011年11月25日复诊。进门就说道“袁医生你的中药真是神了,服用一袋后咳喘就轻的多了,现在不咳喘了胸也不憋闷了,也不怕冷了,也想吃饭了,也能干活了。”。
这几天患者月经也来了,没有以前的紫黑血块多了,舌淡红,苔比前薄了,脉没有以前沉涩了,而且有力了。于是效不更方抓五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