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穴位运用 董氏奇穴问答

二十一 、能简单谈谈治疗颜面神经麻痹的经验吗?
答:好的,顏面神經麻痺為針灸特效對應症。 答:好的,颜面神经麻痹为针灸特效对应症。 只要能爭取早期治療,連續紮針,基本上一周甚至更快可癒。 只要能争取早期治疗,连续扎针,基本上一周甚至更快可愈。 1981年我曾經將經驗發表於臺北市中醫師公會會刊, 1990年福建中醫學院編的台灣中醫藥概覽也曾介紹我治療顏面神經麻痺五十例的的經驗。 1981年我曾经将经验发表于台北市中医师公会会刊, 1990年福建中医学院编的台湾中医药概览也曾介绍我治疗颜面神经麻痹五十例的的经验。 1998年夏季臺北聯合報介紹我治療自己顏面神經麻痺僅四天即痊癒的經驗,幾天內就來了半百病患,可見罹患此病的真是不少。 1998年夏季台北联合报介绍我治疗自己颜面神经麻痹仅四天即痊愈的经验,几天内就来了半百病患,可见罹患此病的真是不少。 最近治療數例皆一周而痊癒(口正眼閉能吹哨) 。 最近治疗数例皆一周而痊愈(口正眼闭能吹哨) 。 治療顏面神經麻痺的特效穴有: 內頰車(三稜針) 、耳背(放血) 、側三里、上巨虛、太衝、合谷、豐隆、地倉、下關、翳風、勞宮等,每個穴都能獨當大任。 治疗颜面神经麻痹的特效穴有: 内颊车(三棱针) 、耳背(放血) 、侧三里、上巨虚、太冲、合谷、丰隆、地仓、下关、翳风、劳宫等,每个穴都能独当大任。 我只用其中一二穴。 我只用其中一二穴。 這裡介紹我箇人最常用的穴位。 这里介绍我箇人最常用的穴位。

首選內頰車 ,這也是董老師首選穴,即面頰部口腔內,正對頰車穴處,或當口腔咬合處。 首选内颊车 ,这也是董老师首选穴,即面颊部口腔内,正对颊车穴处,或当口腔咬合处。 用三稜針在患側內頰車穴點刺八到十下,深度約l分左右,使其自然出血,然後以溫開水速潄口。 用三棱针在患侧内颊车穴点刺八到十下,深度约l分左右,使其自然出血,然后以温开水速漱口。 每隔二日或三日1次。 每隔二日或三日1次。 面癱多由風寒之邪侵襲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致,肝經在口內環口一週,口腔刺血能瀉肝袪風活絡,也能調治陽明經氣(陽明經亦環口一週) ,經筋得以濡養,正氣來復,逐邪外出,則面肌弛緩得以恢復。 面瘫多由风寒之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肝经在口内环口一周,口腔刺血能泻肝袪风活络,也能调治阳明经气(阳明经亦环口一周) ,经筋得以濡养,正气来复,逐邪外出,则面肌弛缓得以恢复。 此為治口歪第一要法,療效較毫針高出許多,患病早期治療,往往二三次即癒。 此为治口歪第一要法,疗效较毫针高出许多,患病早期治疗,往往二三次即愈。 也可以先紮針再刺血。 也可以先扎针再刺血。 董老師一般針側三里穴,我有時也用,但多時則是針上巨虛穴或太沖穴。 董老师一般针侧三里穴,我有时也用,但多时则是针上巨虚穴或太冲穴。

針太沖之理由是 : 面神經麻痺其部位與陽明經及肝經有關 , 肝經 “ 連目系, ”“ 下環唇內 ”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太衝穴對於以眼眶周圍及唇面為主的病變,皆有效果。 针太冲之理由是 : 面神经麻痹其部位与阳明经及肝经有关 , 肝经 “ 连目系, ”“ 下环唇内 ”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太冲穴对于以眼眶周围及唇面为主的病变,皆有效果。 《百症賦》說 :" 太沖瀉唇喎以速愈 " 。 《百症赋》说 :" 太冲泻唇喎以速愈 " 。 太沖穴為肝 ( 木 ) 經俞穴,五行屬土,為木經土穴,能疏肝袪風及調理脾胃大腸 ( 肝與大腸通 ) ,而口唇恰為為大腸所過。 太冲穴为肝 ( 木 ) 经俞穴,五行属土,为木经土穴,能疏肝袪风及调理脾胃大肠 ( 肝与大肠通 ) ,而口唇恰为为大肠所过。 本穴為肝經原穴,理氣作用亦甚強。 本穴为肝经原穴,理气作用亦什强。 又肝主藏血,治風宜治血。 又肝主藏血,治风宜治血。 太沖穴能舒肝理氣,通絡活血。 太冲穴能舒肝理气,通络活血。 血虛陰虛動風,本穴皆有效。 血虚阴虚动风,本穴皆有效。 面神經麻痺為經筋病,太沖為肝經穴, ( 肝主筋 ) 能治療筋病。 面神经麻痹为经筋病,太冲为肝经穴, ( 肝主筋 ) 能治疗筋病。 透湧泉,則又有補水潤木之功,療效更佳,如穴位再向後貼近骨緣,即火主穴,效果更佳,蓋貼骨治骨,並能與腎相應,亦有補水潤木熄風之功。 透涌泉,则又有补水润木之功,疗效更佳,如穴位再向后贴近骨缘,即火主穴,效果更佳,盖贴骨治骨,并能与肾相应,亦有补水润木熄风之功。
 
针上巨虚之理由则是: 《灵枢·经筋》篇说:"足之阳明……筋急则口自为僻" 。 手陽明大腸經「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陽明胃經「 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還唇,下交承漿」由此可知,手足陽明胃大腸經包圍口唇;上巨虛為大腸經之下合穴,但位於胃經上,一穴而兼大腸及胃之穴性,而能兼治兩經之病,《標幽賦》說: 「頭有病而腳上針」 足阳明胃经「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下交承浆」由此可知,手足阳明胃大肠经包围口唇;上巨虚为大肠经之下合穴,但位于胃经上,一穴而兼大肠及胃之穴性,而能兼治两经之病,《标幽赋》说: 「头有病而脚上针」 以下治上,取此穴,經府皆治,療效甚佳,爭取早期治療效果尤佳,幾天以內即可口正眼閉, 但若超過三個月以上才治療,有時就需針至十次以上了。 以下治上,取此穴,经府皆治,疗效甚佳,争取早期治疗效果尤佳,几天以内即可口正眼闭,但若超过三个月以上才治疗,有时就需针至十次以上了。 本穴配合足三里共用,療效更為迅速。 本穴配合足三里共用,疗效更为迅速。 蓋足三里為胃經下合穴,胃與大腸之下合穴並用,兩針成為倒馬針力量更強。 盖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胃与大肠之下合穴并用,两针成为倒马针力量更强。
 
二十二 、问 : 『体应针法 』 与一般之 『 刺五体法 』 有何异同? 五體 , 指的是靈樞官針中的:凡刺有五,以應五臟? 五体 , 指的是灵枢官针中的:凡刺有五,以应五脏? 是嗎? 是吗?
答 : 刺五體法 一般係指《靈樞‧官針篇》之五刺, 體應針法包含《 靈樞‧官針篇》之五刺,但內容更豐富,以皮治皮治肺除半刺外上有毛刺;以脈治脈治心除豹紋刺外上有絡刺、贊刺;以筋治筋治肝,除關刺外尚有恢刺;以肉治肉治脾,除合谷刺外尚有浮刺、分刺;以骨治谷除輸刺外尚有 短刺。 刺五体法 一般系指《灵枢‧官针篇》之五刺, 体应针法包含《 灵枢‧官针篇》之五刺,但内容更丰富,以皮治皮治肺除半刺外上有毛刺;以脉治脉治心除豹纹刺外上有络刺、赞刺;以筋治筋治肝,除关刺外尚有恢刺;以肉治肉治脾,除合谷刺外尚有浮刺、分刺;以骨治谷除输刺外尚有 短刺。 也就是說不只包括五刺,還包括九刺及十二刺。 也就是说不只包括五刺,还包括九刺及十二刺。 除《靈樞‧官針篇》外,還包括《素問‧刺齊論》及《素問‧調經論》的內容。 除《灵枢‧官针篇》外,还包括《素问‧刺齐论》及《素问‧调经论》的内容。
體應針法 ( 或稱體應全息 ) 主要內容有 : 一、以體治體(體體對應) ;二、以體治臟(體臟對應) ;三、以體治象(體象對應) 。 体应针法 ( 或称体应全息 ) 主要内容有 : 一、以体治体(体体对应) ;二、以体治脏(体脏对应) ;三、以体治象(体象对应) 。 簡單說就是:一、以體治體(體體對應): 包含有「刺五體法」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脈治脈;以肉治肉;以皮治皮。 简单说就是:一、以体治体(体体对应): 包含有「刺五体法」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脉治脉;以肉治肉;以皮治皮。 許多古人的經驗也與此相合,目前雖也能看到些零星的應用經驗,但整體性全面性的論述並不得見。 许多古人的经验也与此相合,目前虽也能看到些零星的应用经验,但整体性全面性的论述并不得见。 二、以體治臟(體臟對應):可以五體治五臟,即《 靈樞官針 篇》 中的: 『 凡刺有五,以應五臟 』。 二、以体治脏(体脏对应):可以五体治五脏,即《 灵枢官针 篇》 中的: 『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 』。 但亦很少見人提出具體全面之應用。 但亦很少见人提出具体全面之应用。 三、以體治象(體象對應):這是本人擴大其對應治療範圍,以五體對應五行之象的擴大應用,例如以筋治風;以骨治寒;以肉治溼等…。 三、以体治象(体象对应):这是本人扩大其对应治疗范围,以五体对应五行之象的扩大应用,例如以筋治风;以骨治寒;以肉治湿等…。 則範圍更大。 则范围更大。 因而將此一大法稱之為體應針法。 因而将此一大法称之为体应针法。

一般人之應用『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脈治脈;以肉治肉;以皮治皮』。 一般人之应用『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脉治脉;以肉治肉;以皮治皮』。 多僅限於局部,如刺皮法刺患處的皮內,治療皮膚麻木疼痛等症;刺筋法在肌腱上針刺;刺骨法治療足跟骨刺,針照海水泉申脈等穴;網球肘刺肘髎穴,頸椎病刺天窗穴等;董氏竒穴許多用法雖與此相合,但董氏竒穴治療五體之病多在遠處取穴,效果更大,治療範圍更廣,不過老師並未對此加以敘述,一般人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多仅限于局部,如刺皮法刺患处的皮内,治疗皮肤麻木疼痛等症;刺筋法在肌腱上针刺;刺骨法治疗足跟骨刺,针照海水泉申脉等穴;网球肘刺肘髎穴,颈椎病刺天窗穴等;董氏竒穴许多用法虽与此相合,但董氏竒穴治疗五体之病多在远处取穴,效果更大,治疗范围更广,不过老师并未对此加以叙述,一般人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個人加以綜合整裡發揮,對於十四經穴及竒穴皆以此廣泛應用,進而使之成為一完整實用之系統理論。 我个人加以综合整里发挥,对于十四经穴及竒穴皆以此广泛应用,进而使之成为一完整实用之系统理论。 並 將此一大法稱之為體應針法。 并 将此一大法称之为体应针法。
 
二十三 、 问: 什么情况,下三皇同用,什么情况只用天皇副及人皇? 聽說如果偏於補腎則以腎關為主向下三寸取地皇,偏補脾則以人皇為主向上三寸取地皇。 听说如果偏于补肾则以肾关为主向下三寸取地皇,偏补脾则以人皇为主向上三寸取地皇。
答 : 一般用針以精簡為要,若病重則下三皇同用。 答 : 一般用针以精简为要,若病重则下三皇同用。 有時為加強效果也可下三皇同用。 有时为加强效果也可下三皇同用。 若還有其他用穴,用穴不宜太多,則針天皇副及人皇兩針即可,甚至僅用天皇副一穴或人皇一穴即可,這就必須把天皇副及人皇的作用、位置、穴性及與周邊十四經穴的關係認識清楚。 若还有其他用穴,用穴不宜太多,则针天皇副及人皇两针即可,甚至仅用天皇副一穴或人皇一穴即可,这就必须把天皇副及人皇的作用、位置、穴性及与周边十四经穴的关系认识清楚。 腎,脾,肝之陰陽皆虛,有很多人以為應下三皇倒馬同用,但有時也可用兩針或一針,不過人皇不可少,因為人皇在三陰交穴 ( 脾肝腎之交 ) 之稍上,脾肝腎皆治。 肾,脾,肝之阴阳皆虚,有很多人以为应下三皇倒马同用,但有时也可用两针或一针,不过人皇不可少,因为人皇在三阴交穴 ( 脾肝肾之交 ) 之稍上,脾肝肾皆治。

至於偏哪裡治哪些病,我在一些學校的竒穴治療課程裡講過一些,偏於補腎則從腎關向下三寸取地皇,偏補脾則從人皇向上三寸取地皇。 至于偏哪里治哪些病,我在一些学校的竒穴治疗课程里讲过一些,偏于补肾则从肾关向下三寸取地皇,偏补脾则从人皇向上三寸取地皇。 這種講法只對了一部分,董氏竒穴範圍很大,內容很多。 这种讲法只对了一部分,董氏竒穴范围很大,内容很多。 地皇浮動取穴有更深意義,浮動之間所夾穴位亦有特別意義。 地皇浮动取穴有更深意义,浮动之间所夹穴位亦有特别意义。 複習思考題先前已提出,請看看題目,留點空間自己思考,作更多發揮。 复习思考题先前已提出,请看看题目,留点空间自己思考,作更多发挥。
 
二十四、三个三叉穴何以三叉三穴效果最大,怎样取法?
答 : 三叉三穴在手背第四與第五指縫接合處,略貼第四指,在筋下骨旁,握拳取穴 ( 見照片)) 。 答 : 三叉三穴在手背第四与第五指缝接合处,略贴第四指,在筋下骨旁,握拳取穴 ( 见照片)) 。 當液門穴前,刺入後穿過十四經穴液門、後溪、中渚及竒穴中白、下白、腕順一穴,並可透達腕順二穴,透過穴位之多,無出其右者。 当液门穴前,刺入后穿过十四经穴液门、后溪、中渚及竒穴中白、下白、腕顺一穴,并可透达腕顺二穴,透过穴位之多,无出其右者。 可以說透過滎俞原,又在筋下骨旁,上鄰小血脈,針之與筋骨脈皆有關,透達俞原穴之 肉多處 ,與脾亦有關,又能健脾益氣。 可以说透过荥俞原,又在筋下骨旁,上邻小血脉,针之与筋骨脉皆有关,透达俞原穴之 肉多处 ,与脾亦有关,又能健脾益气。 進針時緊貼皮下近針,與肺亦相應,為治療感冒之特效針。 进针时紧贴皮下近针,与肺亦相应,为治疗感冒之特效针。 這種得天獨厚的有力地位,是其他三叉二、三叉一甚至別的穴位都無法比擬的。 这种得天独厚的有力地位,是其他三叉二、三叉一甚至别的穴位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能治療許多疾病,諸如:感冒、頭痛、肩痛、五官科疾患、喉痛、耳鳴、心悸目赤腫痛、蕁麻疹、腿痛、眼皮下垂、眼皮沉重、疲勞、提神、重症肌無力等都很有效。 所以能治疗许多疾病,诸如:感冒、头痛、肩痛、五官科疾患、喉痛、耳鸣、心悸目赤肿痛、荨麻疹、腿痛、眼皮下垂、眼皮沉重、疲劳、提神、重症肌无力等都很有效。
本穴在三焦經上,透過腎與三焦通,也能補腎。 本穴在三焦经上,透过肾与三焦通,也能补肾。 本穴脾肝腎皆治,又能增加免疫機能,治療上述諸症確實有效。 本穴脾肝肾皆治,又能增加免疫机能,治疗上述诸症确实有效。 主治之病既多而有效,為個人常用十大要穴之一。 主治之病既多而有效,为个人常用十大要穴之一。
 
二十五、问:听说穴位有空间性,也能进一步说明吗?
答:穴位的空間應用範圍較廣內容較多。 答:穴位的空间应用范围较广内容较多。 這裡仍以五輸穴為例簡單說明: 这里仍以五输穴为例简单说明:
1 、「病在臟者取之井」,井穴能治神志病變及頭部病症。 1 、「病在脏者取之井」,井穴能治神志病变及头部病症。 從﹝部位對應﹞之手軀逆對及足軀逆對兩法來看, 手指尖及足趾尖可對應於頭頂 ,因此等同於百會、神庭等穴,是以井穴能治神志病變及頭部病症。 从﹝部位对应﹞之手躯逆对及足躯逆对两法来看, 手指尖及足趾尖可对应于头顶 ,因此等同于百会、神庭等穴,是以井穴能治神志病变及头部病症。 神志病急救時最常用,其他神志病也常用,例如脾井隱白,配胃井厲兌能安神治夢靨不寧。 神志病急救时最常用,其他神志病也常用,例如脾井隐白,配胃井厉兑能安神治梦靥不宁。 又井穴能開竅袪寒善治「竅病」,如肝井大敦能治陽痿;隱白(脾統血)配肝井大敦(肝藏血)能治崩漏急症。 又井穴能开窍袪寒善治「窍病」,如肝井大敦能治阳痿;隐白(脾统血)配肝井大敦(肝藏血)能治崩漏急症。
「井主心下滿」,井穴能治「心下滿」 ,即中脘痞滿。 「井主心下满」,井穴能治「心下满」 ,即中脘痞满。 又,急症常見心下滿悶不通,邪實壅閉心竅,井穴能疏泄邪熱,開通心竅,故能治急症。 又,急症常见心下满闷不通,邪实壅闭心窍,井穴能疏泄邪热,开通心窍,故能治急症。

2 、 「病變於色者取之滎 」,「滎主身熱 」『 「滎」俞治外經』 。 2 、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荥主身热 」『 「荥」俞治外经』 。 這裡的外經與經絡有關,與外邪也有關, 從全息對應來看滎穴對應於面目鼻喉,對原發性神經痛也有一定療效。 这里的外经与经络有关,与外邪也有关, 从全息对应来看荥穴对应于面目鼻喉,对原发性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3 、 「俞主體重節痛」,『滎「俞」治外經』 。 3 、 「俞主体重节痛」,『荥「俞」治外经』 。 風濕及筋肉疼痛之病多取俞穴 , 所謂「滎俞治外經」, 一係指滎俞部位較淺,所以用治體表外感病,一是說滎穴、俞穴適於治療各經所過的體表和所屬經脈病變。 风湿及筋肉疼痛之病多取俞穴 , 所谓「荥俞治外经」,一系指荥俞部位较浅,所以用治体表外感病,一是说荥穴、俞穴适于治疗各经所过的体表和所属经脉病变。
歸納來說:俞穴對應於一、五官(詳見余之著作《董氏奇穴講座治療學》談太極全息與對應一章) 。 归纳来说:俞穴对应于一、五官(详见余之著作《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谈太极全息与对应一章) 。 二、身體關節。 二、身体关节。 三、半表半裡(少陽陽明合病或兼病) ,也就是說能治療這些部位的病變。 三、半表半里(少阳阳明合病或兼病) ,也就是说能治疗这些部位的病变。

4 、 「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主喘咳寒熱」 ,經穴之五行屬性在臟屬金,金與發音有關,金與肺相應,與風寒有關。 4 、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主喘咳寒热」 ,经穴之五行属性在脏属金,金与发音有关,金与肺相应,与风寒有关。 整體來看,經穴主治皆係與發音有關之器官及部位 ,主要是肺及喉舌口齒。 整体来看,经穴主治皆系与发音有关之器官及部位 ,主要是肺及喉舌口齿。

5 、 「合主逆氣而泄」 「 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每一臟腑皆有其逆氣之病,皆可取該經之合穴治療。 5 、 「合主逆气而泄」 「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每一脏腑皆有其逆气之病,皆可取该经之合穴治疗。 臨床常用尺澤治氣喘(靈光賦) ;足三里(胃經合穴)治療腹脹、嘔吐(大成、雜病穴法歌、百症賦) 、定喘(席弘賦、玉龍歌、雜病穴法歌、行針指要歌) ;陰陵泉(脾經合穴)治心腹胸脅之滿(席弘賦、金鑒) 。 临床常用尺泽治气喘(灵光赋) ;足三里(胃经合穴)治疗腹胀、呕吐(大成、杂病穴法歌、百症赋) 、定喘(席弘赋、玉龙歌、杂病穴法歌、行针指要歌) ;阴陵泉(脾经合穴)治心腹胸胁之满(席弘赋、金鉴) 。
「 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也是合穴臨床常見之用法,例如腸胃有關消化之病多取足三里、曲池、陰陵泉等合穴。 「 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也是合穴临床常见之用法,例如肠胃有关消化之病多取足三里、曲池、阴陵泉等合穴。 瘀血病也多再合穴刺血,如尺澤、委中、足三里等都是刺血要穴。 瘀血病也多再合穴刺血,如尺泽、委中、足三里等都是刺血要穴。
至於「合治內府。」是說合穴適於治療體內各自所屬六腑的疾病。 至于「合治内府。」是说合穴适于治疗体内各自所属六腑的疾病。 其實也包括了臟病。 其实也包括了脏病。

( 二) 、同氣相求 ( 二) 、同气相求
五輸穴通過五行與臟腑有著相應的治療關係,這就是所謂的「同氣相求」。 五输穴通过五行与脏腑有着相应的治疗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同气相求」。 應用更豐富更靈活,內容甚多,以後再說明。 应用更丰富更灵活,内容甚多,以后再说明。
 
二十六、请问你对于台湾针灸四大派之看法?
答:我在台灣執業針灸多年,從不知台灣有四大派,也不認為應該分派,台灣四大派之說似乎出於網站,網站上有人提出一個觀念或一句話,只要有個東呼西應,很快就成為一種時尚及流行。 答:我在台湾执业针灸多年,从不知台湾有四大派,也不认为应该分派,台湾四大派之说似乎出于网站,网站上有人提出一个观念或一句话,只要有个东呼西应,很快就成为一种时尚及流行。 所謂網站之台灣四大派,其中所提的當然都是不錯的醫生。 所谓网站之台湾四大派,其中所提的当然都是不错的医生。 孫培榮在新生南路的診所我曾去過。 孙培荣在新生南路的诊所我曾去过。 他只在書中列出幾個用流注治病的病例,是否就可歸於流注派?修養齋之飛經走氣也就是感傳,七零年代我曾看過他表演,受體質環境等影響,未必每次皆能感傳。 他只在书中列出几个用流注治病的病例,是否就可归于流注派?修养斋之飞经走气也就是感传,七零年代我曾看过他表演,受体质环境等影响,未必每次皆能感传。 事實上臺灣幾十年來有過不少針灸名醫,比前述好的醫生也不少,例如郭家樑就有不少學生,曹成章、林天樹等醫師皆有特色,還有易卦派之陳照亦極突出。 事实上台湾几十年来有过不少针灸名医,比前述好的医生也不少,例如郭家梁就有不少学生,曹成章、林天树等医师皆有特色,还有易卦派之陈照亦极突出。 這樣分派對他們及其門生並不公平。 这样分派对他们及其门生并不公平。

也不能說我寫了幾本董氏奇穴的書或因為是董氏門生就是奇穴派,我寫的十四經穴書籍比奇穴更早、更暢銷、更多,尤其臨床以五輸穴應用最多,這方面也寫過專書,又因為我用穴多採各種古詞賦歌訣之取穴為主。 也不能说我写了几本董氏奇穴的书或因为是董氏门生就是奇穴派,我写的十四经穴书籍比奇穴更早、更畅销、更多,尤其临床以五输穴应用最多,这方面也写过专书,又因为我用穴多采各种古词赋歌诀之取穴为主。 稱我五輸派或歌訣派的也有人在,這又怎麼說呢。 称我五输派或歌诀派的也有人在,这又怎么说呢。

在我個人看來以靈樞經之刺法如官針篇之九刺五刺十二刺等針法為主,取穴以五輸穴為主的的就可算是正統古法針灸。 在我个人看来以灵枢经之刺法如官针篇之九刺五刺十二刺等针法为主,取穴以五输穴为主的的就可算是正统古法针灸。 由於用穴精簡效宏,也可以稱為針灸的經方派。 由于用穴精简效宏,也可以称为针灸的经方派。 至於以針灸大成之經典歌賦穴為主的或可以稱之中古派;其他則均為後世派。 至于以针灸大成之经典歌赋穴为主的或可以称之中古派;其他则均为后世派。 但我還是覺得沒有必要分派,也不知怎樣詳細界限分派。 但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分派,也不知怎样详细界限分派。
 
二十七、问:能简单谈谈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吗?
答:好的,針灸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機會很多,療效也好。 答:好的,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会很多,疗效也好。 我曾經在台北中國時報寫過一篇談三叉神經痛的文章,一周內就來了六七十位此症病人,可見罹患此病的真是不少。 我曾经在台北中国时报写过一篇谈三叉神经痛的文章,一周内就来了六七十位此症病人,可见罹患此病的真是不少。

三叉神經痛其部位在面頰及額顴部,主要為三陽經。 三叉神经痛其部位在面颊及额颧部,主要为三阳经。 特別是與足陽明胃經關係最大。 特别是与足阳明胃经关系最大。 陽明胃經與少陽膽經均循繞側頭面部,另外小腸經「…上頰,至目銳眦,却入耳中;其之者,別頰上拙,抵鼻,至目內眦,斜絡於顴」,此一部分與三叉神經痛亦有密切關係。 阳明胃经与少阳胆经均循绕侧头面部,另外小肠经「…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之者,别颊上拙,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此一部分与三叉神经痛亦有密切关系。

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特效穴很多,我個人習慣遠處針刺,基本上以1 、後溪、大白為主 ,可取健側的大白穴(作治療針)及患側的後谿穴(作牽引針) ,或取健側的後溪穴配患側大白穴雙穴共治,效果都不錯。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效穴很多,我个人习惯远处针刺,基本上以1 、后溪、大白为主 ,可取健侧的大白穴(作治疗针)及患侧的后溪穴(作牵引针) ,或取健侧的后溪穴配患侧大白穴双穴共治,效果都不错。 2 、間而用側三里、腎關為主,效果也不錯。 2 、间而用侧三里、肾关为主,效果也不错。 這幾組穴對治療三叉神經痛都是非常好的。 这几组穴对治疗三叉神经痛都是非常好的。 三叉神經痛有時候非常嚴重,可是針刺起來可以馬上止住疼痛。 三叉神经痛有时候非常严重,可是针刺起来可以马上止住疼痛。 一般兩穴即可達到鎮痛效果。 一般两穴即可达到镇痛效果。

取側三里之之機理及經驗:側三里穴介於陽明經(土經)與少陽經(木經)之間,善治木土不和之病,對於陽明經及少陽經之病變皆有療效,尤善治陽明少陽兩經合病之疼痛,因此對於牽涉少陽陽明經之間的偏頭痛及三叉神經痛皆有顯效。 取侧三里之之机理及经验:侧三里穴介于阳明经(土经)与少阳经(木经)之间,善治木土不和之病,对于阳明经及少阳经之病变皆有疗效,尤善治阳明少阳两经合病之疼痛,因此对于牵涉少阳阳明经之间的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皆有显效。 若因情緒所致(木土不和即肝脾不和)或加重者,療效尤佳。 若因情绪所致(木土不和即肝脾不和)或加重者,疗效尤佳。 若久病偏正頭痛及三叉神經痛,配腎關穴療效尤佳,一則久病入腎,針腎關可補腎,一則腎關在脾經上,透過脾與小腸通治三叉神經痛亦有效,如此雙穴相輔,療效尤佳。 若久病偏正头痛及三叉神经痛,配肾关穴疗效尤佳,一则久病入肾,针肾关可补肾,一则肾关在脾经上,透过脾与小肠通治三叉神经痛亦有效,如此双穴相辅,疗效尤佳。

取 後溪 之 之機理及經驗: 後溪 為小腸經穴位, 小腸經「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眦,却入耳中 ; 其之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眦,斜絡於顴」這段經文指出頰顴鼻目內外眦皆小腸經所過 , 與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大致相合,經脈所過,主治所在,後溪為手太陽小腸經之俞(木)穴,俞主體重節痛,尤其是陣發性 疼 痛更為有效 ( 俞主時間時甚之病 ) ,本穴五行屬木,與風相應,風之性常突如其來,三叉神經痛常突發而至,有風之突發性。 取 后溪 之 之机理及经验: 后溪 为小肠经穴位, 小肠经「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 其之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这段经文指出颊颧鼻目内外眦皆小肠经所过 , 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大致相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在,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俞(木)穴,俞主体重节痛,尤其是阵发性 疼 痛更为有效 ( 俞主时间时甚之病 ) ,本穴五行属木,与风相应,风之性常突如其来,三叉神经痛常突发而至,有风之突发性。 因此本穴治療三叉神經痛甚為有效。 因此本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甚为有效。

取三間(大白)之之機理及經驗:三間為手陽明大腸經之俞穴,俞穴主體重節痛,為治痛最常用之穴位,頭面陽明部位與三叉神經區域有關。 取三间(大白)之之机理及经验:三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俞穴,俞穴主体重节痛,为治痛最常用之穴位,头面阳明部位与三叉神经区域有关。 經脈所過,主治所在。 经脉所过,主治所在。 本穴五行亦屬木,與風相應,風之性常突如其來,三叉神經痛常突發而至,有風之突發性。 本穴五行亦属木,与风相应,风之性常突如其来,三叉神经痛常突发而至,有风之突发性。 因此本穴治療三叉神經痛甚為有效。 因此本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甚为有效。 如係多年疼痛,中醫認為久病多兼腎虛,本穴再向前貼骨,即大白穴,大白穴接近第二掌骨側,屬全息點之頭點,因此亦為治療頭面痛特效點,刺之效果尤佳。 如系多年疼痛,中医认为久病多兼肾虚,本穴再向前贴骨,即大白穴,大白穴接近第二掌骨侧,属全息点之头点,因此亦为治疗头面痛特效点,刺之效果尤佳。

取腎關之機理及經驗:腎關為脾經之穴位,治療本經脾經之病療效甚佳。 取肾关之机理及经验:肾关为脾经之穴位,治疗本经脾经之病疗效甚佳。 透過脾與小腸通能治小腸病,小腸經循行經過三叉神經痛之部位,透過脾與小腸通,兼之本穴兼有土水二性,善治先後天能健脾益氣,補腎袪寒,治療三叉神經痛有效,久病尤宜用之。 透过脾与小肠通能治小肠病,小肠经循行经过三叉神经痛之部位,透过脾与小肠通,兼之本穴兼有土水二性,善治先后天能健脾益气,补肾袪寒,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久病尤宜用之。 (以上機理詳見即將出版之《楊維傑一針療法》) (以上机理详见即将出版之《杨维杰一针疗法》)
 
二十八、能谈谈你治疗落枕的特效经验吗?
答:落枕是極為常見的病,針灸治療落枕療效極佳。 答:落枕是极为常见的病,针灸治疗落枕疗效极佳。 我們在臨床上常會遇到很多的患者,早上起來後就覺得脖子疼痛轉動不靈,牽扯著肩背都痛。 我们在临床上常会遇到很多的患者,早上起来后就觉得脖子疼痛转动不灵,牵扯着肩背都痛。 多為酣睡時姿勢不正,枕頭過高或感受風寒外邪襲入經絡,致使氣血凝滯、筋脈拘急而成此病。 多为酣睡时姿势不正,枕头过高或感受风寒外邪袭入经络,致使气血凝滞、筋脉拘急而成此病。 臨床表現以頸項強直、疼痛為主(多表現為一側項部肌肉強直) 。 临床表现以颈项强直、疼痛为主(多表现为一侧项部肌肉强直) 。 患者自覺頸項強硬不舒,局部肌肉痙攣痛重,觸之有明顯壓痛。 患者自觉颈项强硬不舒,局部肌肉痉挛痛重,触之有明显压痛。 頸部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加劇,頭項可向一側歪斜,(頭斜向患側,下頷歪向健側)轉頸時疼痛加劇並向肩部及上臂放射。 颈部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头项可向一侧歪斜,(头斜向患侧,下颔歪向健侧)转颈时疼痛加剧并向肩部及上臂放射。

這裡談談我箇人治療落枕最常用的穴位。 这里谈谈我箇人治疗落枕最常用的穴位。
治療此病首先選用重子或重仙中的一個穴就可以,然後再加承漿穴,效果會非常好。 治疗此病首先选用重子或重仙中的一个穴就可以,然后再加承浆穴,效果会非常好。 疼痛偏脖子為主時,用重仙穴比較好,疼痛偏於肩部時,用重子穴比較好,脖子和肩部都痛時就用重子、重仙穴一起針最好,這時如再加承漿後,讓他活動活動脖子,效果會更好,馬上就會看到患者感覺疼痛減輕許多。 疼痛偏脖子为主时,用重仙穴比较好,疼痛偏于肩部时,用重子穴比较好,脖子和肩部都痛时就用重子、重仙穴一起针最好,这时如再加承浆后,让他活动活动脖子,效果会更好,马上就会看到患者感觉疼痛减轻许多。 早上起來肩頸背部疼痛的患者,馬上到中醫診所治療後,疼痛立刻消失的人很多。 早上起来肩颈背部疼痛的患者,马上到中医诊所治疗后,疼痛立刻消失的人很多。 兩、三天才來的患者,通常針刺後也會好個八成。 两、三天才来的患者,通常针刺后也会好个八成。

治療落枕還有很多穴可用,其他常用的特效穴有: 治疗落枕还有很多穴可用,其他常用的特效穴有: 內關 内关 外關 外关 束骨 束骨 絕骨(懸鐘)支溝 绝骨(悬钟)支沟 落枕 落枕 正筋 正筋 養老 养老 聽宮 听宫風池 风池 陽陵泉 阳陵泉大椎 大椎 後溪 后溪 天井 天井 中渚液門等,都是治療落枕有效的一針療法穴位(詳見即將出版之《楊維傑一針療法》 ) > 中渚液门等,都是治疗落枕有效的一针疗法穴位(详见即将出版之《杨维杰一针疗法》 ) >

為甚麼選用重子穴、重仙穴及承漿穴呢 ? 當頸背肩有疼痛時,重子穴及重仙穴常有青筋浮現,既能反應病變,因此也能以之治療該病。 为什么选用重子穴、重仙穴及承浆穴呢 ? 当颈背肩有疼痛时,重子穴及重仙穴常有青筋浮现,既能反应病变,因此也能以之治疗该病。 此兩穴在肺經範圍,故治肺經呼吸係病及胸痛,透過肺與膀胱通,故治肩背痛。 此两穴在肺经范围,故治肺经呼吸系病及胸痛,透过肺与膀胱通,故治肩背痛。 為治肩背痛之特效針。 为治肩背痛之特效针。 治療肩痛亦極有效,治療頸痛亦有效。 治疗肩痛亦极有效,治疗颈痛亦有效。 可以說治頸肩背痛均特效,治療落枕更是速效。 可以说治颈肩背痛均特效,治疗落枕更是速效。 配承漿穴效果更佳。 配承浆穴效果更佳。 選用承漿穴之理由,是因為在古歌訣中,十四經治療項強最常用的穴位就是承漿穴,如《通玄指要賦》《玉龍歌》《勝玉歌》《臥岩凌效應歌》都以承漿穴為治療項強之首選針。 选用承浆穴之理由,是因为在古歌诀中,十四经治疗项强最常用的穴位就是承浆穴,如《通玄指要赋》《玉龙歌》《胜玉歌》《卧岩凌效应歌》都以承浆穴为治疗项强之首选针。 承漿穴為任督手足陽明經之會穴,督脈入腦,任脈滋陰,陽明經多氣多血能調理氣血,具有較強的鎮痛及鎮靜作用,為治療神經疾患的常用要穴之一。 承浆穴为任督手足阳明经之会穴,督脉入脑,任脉滋阴,阳明经多气多血能调理气血,具有较强的镇痛及镇静作用,为治疗神经疾患的常用要穴之一。 而且這種針法是前後對應的關係 , 有以陰治陽 ( 以任脈穴治督脈病,以口部對應頸部 ) ) 的意味 。 而且这种针法是前后对应的关系 , 有以阴治阳 ( 以任脉穴治督脉病,以口部对应颈部 ) ) 的意味 。 余三十多年來以此治療落枕患者不下數百例,均有立竿見影之效, 余三十多年来以此治疗落枕患者不下数百例,均有立竿见影之效
 
二十九、问 : 有人说倒马的「倒」同「导」,有牵引作用,是这样吗 ?
答 : 這個說法很奇怪,如果把倒馬當導馬,那麼這個「導」怕是會變成誤導的導吧! 答 : 这个说法很奇怪,如果把倒马当导马,那么这个「导」怕是会变成误导的导吧! 倒馬的倒應是倒,而非導。 倒马的倒应是倒,而非导。 倒馬沒有 guiding 的意思,否則我寫的牽引針法不就變成畫蛇添足了嗎,倒馬在老師原書之本字為「迴」,即迴轉之意,而非導引之意。 倒马没有 guiding 的意思,否则我写的牵引针法不就变成画蛇添足了吗,倒马在老师原书之本字为「回」,即回转之意,而非导引之意。 在一針之旁加一針能有什麼導引作用呢 ? 其意義主要是在加強針感及倍數作用,絕非導引。 在一针之旁加一针能有什么导引作用呢 ? 其意义主要是在加强针感及倍数作用,绝非导引。 只因針法有導轉迴轉之意,始稱之微迴馬倒馬。 只因针法有导转回转之意,始称之微回马倒马。

會這樣想,是因為未曾跟董老師親自學習,未曾見過董老師第一本原著,也或許太天才,才會如此想,有想像力很好,但要根據歷史及臨床實際。 会这样想,是因为未曾跟董老师亲自学习,未曾见过董老师第一本原著,也或许太天才,才会如此想,有想像力很好,但要根据历史及临床实际。 當年我寫《針灸經緯》將倒馬針法公諸於世,同時公開我自己研究的牽引針法時,老師仍健在,甚為稱讃,足見老認為倒馬與牽引是不同的兩種針法觀念。 当年我写《针灸经纬》将倒马针法公诸于世,同时公开我自己研究的牵引针法时,老师仍健在,甚为称讃,足见老认为倒马与牵引是不同的两种针法观念。

若真要說倒馬有牽引作用,那麼『扎針時,每下一針、甚至一個意念或動作本身不都有牽引的作用嗎? 若真要说倒马有牵引作用,那么『扎针时,每下一针、甚至一个意念或动作本身不都有牵引的作用吗? 又豈止是倒馬才有牽引作用呢 ? 現在教授倒馬及寫倒馬的很多,錯誤的真不少,讀書及學習真要十分小心。 又岂止是倒马才有牵引作用呢 ? 现在教授倒马及写倒马的很多,错误的真不少,读书及学习真要十分小心。
 
三十、問:進針分天地人(淺中深)三部有何意義? 三十、问:进针分天地人(浅中深)三部有何意义?
答: 《靈樞經‧官針篇》說 : 「所謂三刺, …. 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再刺則陰邪出者, 已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刺極深之,以下穀氣。此之謂也」。 答: 《灵枢经‧官针篇》说 : 「所谓三刺, …. 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 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靈樞經‧終始篇》說 : 「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穀氣至,穀氣至而止」。 《灵枢经‧终始篇》说 : 「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

這種三刺法可以說是三才刺,即是分天地人,實際上就是淺中深三部,也就是說一個穴可分為淺中深三部,或稱之為天地人三部,例如一個穴位深一寸半。 这种三刺法可以说是三才刺,即是分天地人,实际上就是浅中深三部,也就是说一个穴可分为浅中深三部,或称之为天地人三部,例如一个穴位深一寸半。 那麼五分為天部淺部;一寸為人部中部;一寸半為地部深部。 那么五分为天部浅部;一寸为人部中部;一寸半为地部深部。 一次淺刺至皮,皮為衛氣所行,刺之可出陽氣之邪;二刺刺至皮與分肉之間為營氣之所行,刺之可出陰邪;三刺以入分肉 ( 分肉與筋有關,詳見體應針法說明 ) 之間為穀氣所行,刺之可調穀氣及正氣。 一次浅刺至皮,皮为卫气所行,刺之可出阳气之邪;二刺刺至皮与分肉之间为营气之所行,刺之可出阴邪;三刺以入分肉 ( 分肉与筋有关,详见体应针法说明 ) 之间为谷气所行,刺之可调谷气及正气。 歸納之即 : 淺部天部瀉陽部之邪,人部中部瀉陰部之邪,地部深部扶穀氣正氣。 归纳之即 : 浅部天部泻阳部之邪,人部中部泻阴部之邪,地部深部扶谷气正气。

此外針刺分三部有另一種意義,淺部天部治療近部局部病變,針刺至淺部天部,多治局部之病。 此外针刺分三部有另一种意义,浅部天部治疗近部局部病变,针刺至浅部天部,多治局部之病。 尤其新病,只有陽氣損傷,刺之瀉陽邪亦不必深刺。 尤其新病,只有阳气损伤,刺之泻阳邪亦不必深刺。 中部人部治療稍遠處病,深部地部治療更遠處。 中部人部治疗稍远处病,深部地部治疗更远处。 例如在四肢取穴刺至中部人部多可治軀幹之病,刺至地部多可治遠處四肢之病或較深之內臟病或久病,所謂 : 「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 ( 《靈樞‧終始篇》 ) 」。 例如在四肢取穴刺至中部人部多可治躯干之病,刺至地部多可治远处四肢之病或较深之内脏病或久病,所谓 :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 ( 《灵枢‧终始篇》 ) 」。 即以足三里為例 : 足三里可以治療全身許多的疾病,針多深治什麼病並未見資料記載,一般而言,刺足三里針五分至一寸在天部可治腿痛腿病,針至人部約針一點五寸可治腸胃中焦之病。 即以足三里为例 : 足三里可以治疗全身许多的疾病,针多深治什么病并未见资料记载,一般而言,刺足三里针五分至一寸在天部可治腿痛腿病,针至人部约针一点五寸可治肠胃中焦之病。 足三里深刺久留是治療心臟疾病及氣喘非常有效的穴位,這就要針到地部約二寸左右。 足三里深刺久留是治疗心脏疾病及气喘非常有效的穴位,这就要针到地部约二寸左右。 足三里治口眼歪斜也很有效,至少亦應針二寸,針尖向上斜刺效果尤佳。 足三里治口眼歪斜也很有效,至少亦应针二寸,针尖向上斜刺效果尤佳。

在董氏奇穴原書之經穴篇的第一個穴「大間」穴「手術」部份就寫著「針一分至二分治心臟病變,針二至三分治小腸病,疝氣及膝痛。在第二穴「小間」穴也提出「五分針,針一分至二分治心肺病變,二分至二點五分治小腸氣、疝氣、膝痛」,又如地宗穴之手術:「針深一寸治輕病,針深二寸治重病」。 在董氏奇穴原书之经穴篇的第一个穴「大间」穴「手术」部份就写着「针一分至二分治心脏病变,针二至三分治小肠病,疝气及膝痛。在第二穴「小间」穴也提出「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治心肺病变,二分至二点五分治小肠气、疝气、膝痛」,又如地宗穴之手术:「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 地士穴之手術:「針深一寸治氣喘、頭痛,針深一寸五分治心臟病」。 地士穴之手术:「针深一寸治气喘、头痛,针深一寸五分治心脏病」。 都敘說淺刺治近部病遠處治遠部病。 都叙说浅刺治近部病远处治远部病。 這些雖只列舉一部份,但其它的董氏奇穴也都有著這樣的含義與內容。 这些虽只列举一部份,但其它的董氏奇穴也都有着这样的含义与内容。
 
三十一、问:所谓高明的医生不针患处,这是什么意思,能解说一下吗?
答:所謂「善用針者不針患處」,就是說一個好的針灸醫生是不針患處的,事實上一般的針灸醫生就應該具備這樣的理解與技術,否則與護士打針有什麼兩樣,只不過是把注射針改成針灸針罷了。 答:所谓「善用针者不针患处」,就是说一个好的针灸医生是不针患处的,事实上一般的针灸医生就应该具备这样的理解与技术,否则与护士打针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把注射针改成针灸针罢了。 遠處扎針這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中早已多次提及,《靈樞終始篇》說: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 远处扎针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早已多次提及,《灵枢终始篇》说: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針灸第一賦《標幽賦》也說: 「交經謬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 针灸第一赋《标幽赋》也说: 「交经谬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左有病取右側,同理右有病取左側,這就是以陰治陽以陽治陰,就是一種平衡。 左有病取右侧,同理右有病取左侧,这就是以阴治阳以阳治阴,就是一种平衡。 頭有病而針腳上,同理腳有病針頭部針上部,這也是以陰治陽以陽治陰,是一種疏導。 头有病而针脚上,同理脚有病针头部针上部,这也是以阴治阳以阳治阴,是一种疏导。

遠處刺針係透過高級神經傳導,有記憶性、儲蓄性,尤其適合工商社會無法連續天天來治療的病人。 远处刺针系透过高级神经传导,有记忆性、储蓄性,尤其适合工商社会无法连续天天来治疗的病人。 遠處刺針放射較遠,治療面積也就較大,往往不是一個點一條線,而是一個區一條帶。 远处刺针放射较远,治疗面积也就较大,往往不是一个点一条线,而是一个区一条带。 可以以少帶多,取穴少但治症多且治效高。 可以以少带多,取穴少但治症多且治效高。
雖然有時也有些疾病,應用病患附近穴位針刺,但終究是少數,絕不應被當作正規或正統。 虽然有时也有些疾病,应用病患附近穴位针刺,但终究是少数,绝不应被当作正规或正统。
 
三十二、问 : 〈灵枢·经脉》篇载 , 足太阳主 " 筋 " 所生病 , 足少阳经主 " 骨 " 所生病,在临床有何意义 ?

答 : 「是主所生病」是有別於臟像病的另一種治療系統,擴大了治療的視野。 答 : 「是主所生病」是有别于脏像病的另一种治疗系统,扩大了治疗的视野。 即以足太陽主筋所生病而論。 即以足太阳主筋所生病而论。 足太陽經行身之後 , 所經部位筋肉分佈最廣 , 從項、背、腰、尻至下肢 , 其筋肉皆極為突出 , 足太陽經所出現的病症也是以筋病為主。 足太阳经行身之后 , 所经部位筋肉分布最广 , 从项、背、腰、尻至下肢 , 其筋肉皆极为突出 , 足太阳经所出现的病症也是以筋病为主。 如 " 項如拔 , 脊痛 , 腰似折 , 髀不可以曲 , 膕如結 , 腨如裂 " 等。 如 " 项如拔 , 脊痛 , 腰似折 , 髀不可以曲 , 腘如结 , 腨如裂 " 等。

臨床應用 , 膀胱經的委中、承山、束骨等穴 , 及奇穴正筋正宗都有舒腰腿、緩筋急的遠道作用。 临床应用 , 膀胱经的委中、承山、束骨等穴 , 及奇穴正筋正宗都有舒腰腿、缓筋急的远道作用。 其它各部的穴也都有治療鄰近筋肉的作用。 其它各部的穴也都有治疗邻近筋肉的作用。 楊上善及張景岳都用水生木來解釋太陽主骨,但經絡所過部位特點即是,著眼於此即可。 杨上善及张景岳都用水生木来解释太阳主骨,但经络所过部位特点即是,着眼于此即可。

足少陽經主 " 骨 " 所生病,也應當從本經的循行部位去理解。 足少阳经主 " 骨 " 所生病,也应当从本经的循行部位去理解。 足少陽經循行人身側面 , 所循經部位之骨節較為顯著。 足少阳经循行人身侧面 , 所循经部位之骨节较为显著。 從頭角而下、以至胸脅、髀樞、股、外輔骨、絕骨等。 从头角而下、以至胸胁、髀枢、股、外辅骨、绝骨等。 本經可用表示其部位特點的 " 骨 " 字來概括其所主病症。 本经可用表示其部位特点的 " 骨 " 字来概括其所主病症。 楊上善注 :" 足少陽脈主骨 , 絡于諸節 , 故病諸節痛也。 " 張隱庵注說 :" 主骨所生病者 , 為頭痛、頷痛 , 缺盆、腋下、胸、脅、髀、膝外、脛、踝皆痛 , 乃足少陽經脈所循之部分而為痛也。楊上善注 :" 足少陽脈主骨 , 絡于諸節 , 故病諸節痛也。 杨上善注 :" 足少阳脉主骨 , 络于诸节 , 故病诸节痛也。 " 张隐庵注说 :" 主骨所生病者 , 为头痛、颔痛 , 缺盆、腋下、胸、胁、髀、膝外、胫、踝皆痛 , 乃足少阳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痛也。杨上善注 :" 足少阳脉主骨 , 络于诸节 , 故病诸节痛也。 " 張景岳注說 :" 骨為幹 , 其質剛 , 膽為中正之官 , 其氣亦剛 , 膽病則失其剛 , 故病及於骨 , 凡驚傷膽者 , 骨必軟 , 即其明證。 " 张景岳注说 :" 骨为干 , 其质刚 , 胆为中正之官 , 其气亦刚 , 胆病则失其刚 , 故病及于骨 , 凡惊伤胆者 , 骨必软 , 即其明证。 "

《靈樞·根結〉說 :" 少陽為樞·…··樞折則骨繇而不安於地 , 故骨繇者取之少陽。 " 根據這一理論 , 對於坐骨神經痛可用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取得良好療效,對於骨節縱緩且搖動不安的病症,可採用少陽方藥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取得良好療效。 《灵枢·根结〉说 :" 少阳为枢·…··枢折则骨繇而不安于地 , 故骨繇者取之少阳。 " 根据这一理论 , 对于坐骨神经痛可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对于骨节纵缓且摇动不安的病症,可采用少阳方药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懸鐘為「骨會」即位於少陽經上,懸鐘亦能治療多種骨痛。 悬钟为「骨会」即位于少阳经上,悬钟亦能治疗多种骨痛。 風市 ( 九裡 ) 穴能治療全身骨痛,而維傑最常用風市穴治療頸椎腰椎骨刺甚效,這都是少陽主骨的應用。 风市 ( 九里 ) 穴能治疗全身骨痛,而维杰最常用风市穴治疗颈椎腰椎骨刺甚效,这都是少阳主骨的应用。
 
三十三、问 : 学好针灸必须读哪些经典书?

答 : 作為一個針灸醫師首先要熟讀與針灸有關的四大經典,即 : 《黃帝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 答 : 作为一个针灸医师首先要熟读与针灸有关的四大经典,即 : 《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 如果一本都未讀過,是很難登入針灸之門的,若只想當個針灸師或技術員而已,也就罷了。 如果一本都未读过,是很难登入针灸之门的,若只想当个针灸师或技术员而已,也就罢了。 但若要做為一個針灸醫師,未曾讀過這幾本針灸典籍,縱然讀過其他不少針灸書籍,也只能說是無源之水,是不可能更上層樓的。 但若要做为一个针灸医师,未曾读过这几本针灸典籍,纵然读过其他不少针灸书籍,也只能说是无源之水,是不可能更上层楼的。

一、《黃帝內經》 :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靈樞經》最要熟讀,明代名醫孫一奎說 : “靈樞一經,於臟腑經絡盈虛順逆,針法疾徐靡不週悉”。 一、《黄帝内经》 :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灵枢经》最要熟读,明代名医孙一奎说 : “灵枢一经,于脏腑经络盈虚顺逆,针法疾徐靡不周悉”。 清代名醫徐大椿說 : “靈樞詳論臟腑經穴疾病等等,為針法言者十之七八”。 清代名医徐大椿说 : “灵枢详论脏腑经穴疾病等等,为针法言者十之七八”。

二、《難經》 : 對針刺補瀉及五輸穴有極為精要的發揮,其它有些地方還補充了內經之所不及。 二、《难经》 : 对针刺补泻及五输穴有极为精要的发挥,其它有些地方还补充了内经之所不及。 後人常《內》《難》並稱,是頗值研究的。 后人常《内》《难》并称,是颇值研究的。

三、《針灸甲乙經》 : 為西晉皇甫謐所撰,此書保存了《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的精華。 三、《针灸甲乙经》 : 为西晋皇甫谧所撰,此书保存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 本於《內經》但若綱在網,批尋既易,足以輔翼內經。 本于《内经》但若纲在网,批寻既易,足以辅翼内经。

四、《針灸大成》 : 為明朝楊繼洲所著。 四、《针灸大成》 : 为明朝杨继洲所著。 本書雖為集成之作,其中也包含了楊繼洲自己的經驗,可貴的是其中收集的詩賦歌訣比較全面,這些都是各家經驗精華之作,尤其要熟背,就如熟讀湯頭臨症不愁一樣。 本书虽为集成之作,其中也包含了杨继洲自己的经验,可贵的是其中收集的诗赋歌诀比较全面,这些都是各家经验精华之作,尤其要熟背,就如熟读汤头临症不愁一样。 對臨床是很有幫助的。 对临床是很有帮助的。

我在許多地區及國家教授針灸,發現一些針灸水平很高的中醫師,都是對於內經難經及針灸大成等書,下過一番功夫的醫師。 我在许多地区及国家教授针灸,发现一些针灸水平很高的中医师,都是对于内经难经及针灸大成等书,下过一番功夫的医师。 當然若還要更上層樓,那麼《易經》則是不能不讀的。 当然若还要更上层楼,那么《易经》则是不能不读的。
 
三十四、问:为什么说不知刺血不会刺血,只算是半个针灸医师?
答:在《黃帝內經》的 162 篇中,有四十多篇談及刺血,論述了刺血療法的名稱,刺血的依據、作用、針具、針法、取穴、主治範圍、應用方式及禁忌注意事項等,極為全面詳細。 答:在《黄帝内经》的 162 篇中,有四十多篇谈及刺血,论述了刺血疗法的名称,刺血的依据、作用、针具、针法、取穴、主治范围、应用方式及禁忌注意事项等,极为全面详细。

中醫認為久病入絡,並有「久病必有瘀,難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之說。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并有「久病必有瘀,难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之说。 針灸治療經絡中瘀血之法,最為簡捷有效之道即是刺血。 针灸治疗经络中瘀血之法,最为简捷有效之道即是刺血。 凡病患之血絡有瘀阻,即可點刺出血予以施治。 凡病患之血络有瘀阻,即可点刺出血予以施治。 由於人們對出血的恐懼,許多醫生不敢運用此法,殊為可惜。 由于人们对出血的恐惧,许多医生不敢运用此法,殊为可惜。 事實上刺血極為簡單,因所刺部位較毫針為淺,反而安全。 事实上刺血极为简单,因所刺部位较毫针为浅,反而安全。 此法運用得當,往往有不可思議之神效。 此法运用得当,往往有不可思议之神效。

臨床上許多久病,經針灸、中藥治療雖能減輕症狀,但並不能痊癒,經過點刺出血去其瘀阻,卻能迅速治癒。 临床上许多久病,经针灸、中药治疗虽能减轻症状,但并不能痊愈,经过点刺出血去其瘀阻,却能迅速治愈。 特別是對於一些疑難怪病,經各種治法罔效失望之餘,運用刺血療法竟能收到起病癒疾,起死回生之意外療效。 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怪病,经各种治法罔效失望之余,运用刺血疗法竟能收到起病愈疾,起死回生之意外疗效。 對於一些急性病,刺血之效果亦多半高於毫針。 对于一些急性病,刺血之效果亦多半高于毫针。 有人說:「不懂刺血療法,不敢刺血,只能算是半個針灸醫生。」此說確有幾分道理。 有人说:「不懂刺血疗法,不敢刺血,只能算是半个针灸医生。」此说确有几分道理。 因此針灸醫師於刺血之法尤當深刻攢研,用之臨床,以起痼疾以癒難病。 因此针灸医师于刺血之法尤当深刻攒研,用之临床,以起痼疾以愈难病。
 
三十五 、 问 : 能谈谈你治疗肩周炎 ( 肩关节周围炎)的特效经验吗 ?
答:治療肩關節周圍炎常用的特效穴很多,有:三間(大白) 、腎關、尺澤、下巨虛、上巨虛、中渚、三叉三穴、肩井、手三里、攢竹、天宗、條口、臑俞、中平、陽池、手三里、天窗、巨骨、陽陵泉、足千金等,這些穴都有一針見效的作用 ( 詳見楊維傑著作《一針療法》 ) 。 答: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常用的特效穴很多,有:三间(大白) 、肾关、尺泽、下巨虚、上巨虚、中渚、三叉三穴、肩井、手三里、攒竹、天宗、条口、臑俞、中平、阳池、手三里、天窗、巨骨、阳陵泉、足千金等,这些穴都有一针见效的作用 ( 详见杨维杰著作《一针疗法》 ) 。

我曾治療肩周炎數百例,前述各穴雖皆有應用經驗,但仍以遠處取穴為主,針刺時讓病患痛處能活動以引針氣,療效較佳。 我曾治疗肩周炎数百例,前述各穴虽皆有应用经验,但仍以远处取穴为主,针刺时让病患痛处能活动以引针气,疗效较佳。 若肩部痛點明確,先在對側腳部穴位刺針,然後循痛點所在經絡,根據「俞主體重節痛」「滎俞治外經」原則加取患側本經俞或滎穴,既可作為牽引針,也可作為治療針,療效更為迅速。 若肩部痛点明确,先在对侧脚部穴位刺针,然后循痛点所在经络,根据「俞主体重节痛」「荥俞治外经」原则加取患侧本经俞或荥穴,既可作为牵引针,也可作为治疗针,疗效更为迅速。 例如疼痛點在肩前內側的,取魚際穴;疼痛點在肩外側的,取三間;痛點在肩外側偏後方的,取中渚,痛點在肩後側的取後溪。 例如疼痛点在肩前内侧的,取鱼际穴;疼痛点在肩外侧的,取三间;痛点在肩外侧偏后方的,取中渚,痛点在肩后侧的取后溪。

我個人治療肩臂不能上舉最常取腎關,治療肩臂不能左右抬及後伸最常取足千金,又不論上舉困難或左右後抬困難,尺澤尤為特效常用要穴。 我个人治疗肩臂不能上举最常取肾关,治疗肩臂不能左右抬及后伸最常取足千金,又不论上举困难或左右后抬困难,尺泽尤为特效常用要穴。 這裡介紹個人應用這些穴位的機理。 这里介绍个人应用这些穴位的机理。

1 、腎關 1 、肾关

【位置】 : 【位置】 : 在陰陵泉穴直下一寸五分。 在阴陵泉穴直下一寸五分。 脛骨之內側。 胫骨之内侧。

【 針法 】 : 直刺,針深一半寸至二寸。 【 针法 】 : 直刺,针深一半寸至二寸。 針刺得氣後,令患者反復做上肢抬舉、外展、後伸動作,爭取擴大上肢正常活動範圍。 针刺得气后,令患者反复做上肢抬举、外展、后伸动作,争取扩大上肢正常活动范围。 留針30分鐘。 留针30分钟。 每隔十分鐘撚針一次。 每隔十分钟捻针一次。

【 解析與經驗 】 : 腎關為補腎要穴,此穴在天皇穴下,亦有脾腎雙補 ( 陰陵泉為土經水穴能脾腎雙補 ) 作用。 【 解析与经验 】 : 肾关为补肾要穴,此穴在天皇穴下,亦有脾肾双补 ( 阴陵泉为土经水穴能脾肾双补 ) 作用。 對於腎虧所引起之坐骨神經痛、背痛、頭痛、腰痠均有顯效,另外治療兩手發麻或疼痛亦有效, . 透過脾與小腸通 ( 小腸經脈"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 。 ) ,治肩臂痛及肩臂不舉 ( 五十肩 ) ,尤為特效。 对于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背痛、头痛、腰酸均有显效,另外治疗两手发麻或疼痛亦有效, . 透过脾与小肠通 ( 小肠经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 ) ,治肩臂痛及肩臂不举 ( 五十肩 ) ,尤为特效。 針後令其活動手指或抬舉肩臂,可立見奇效。 针后令其活动手指或抬举肩臂,可立见奇效。 又天皇 ( 陰陵泉 ) 穴在全息對應於頭,則腎關穴對應於肩頸部,亦係治五十肩特效之又一原因。 又天皇 ( 阴陵泉 ) 穴在全息对应于头,则肾关穴对应于肩颈部,亦系治五十肩特效之又一原因。 余曾以腎關治某部司長之五十肩 ( 肩關節炎 ) ,一次而癒。 余曾以肾关治某部司长之五十肩 ( 肩关节炎 ) ,一次而愈。 病程短者療效甚速,病程長者針此更宜。 病程短者疗效甚速,病程长者针此更宜。

2 、足千金 2 、足千金
【位置】 : 【位置】 : 在腓骨前緣,在側下三里穴外 ( 後 ) 開五分,再直下二寸處是穴。 在腓骨前缘,在侧下三里穴外 ( 后 ) 开五分,再直下二寸处是穴。

【針法】 : 【针法】 : 針深一寸至二寸。 针深一寸至二寸。 待患者有明顯酸、脹、麻、重等得氣後囑病患反復做上肢抬舉、外展、後伸動作 , 爭取擴大上肢正常活動範圍。 待患者有明显酸、胀、麻、重等得气后嘱病患反复做上肢抬举、外展、后伸动作 , 争取扩大上肢正常活动范围。 留針 30 分鐘。 留针 30 分钟。 每隔十分鐘撚針一次。 每隔十分钟捻针一次。

【解析】 : 【解析】 : 穴名為「金」,與氣有關,能調肺氣,可治肩背痛。 穴名为「金」,与气有关,能调肺气,可治肩背痛。 穴名為千金,善治沉重如負戴千金之病,尤善治肩凝之不能左右轉動及後伸。 穴名为千金,善治沉重如负戴千金之病,尤善治肩凝之不能左右转动及后伸。 五十肩有相當多病患,不但肩臂不能上舉,而且也不能後伸,針刺本穴有較好之效果。 五十肩有相当多病患,不但肩臂不能上举,而且也不能后伸,针刺本穴有较好之效果。 上臂疼痛不能上舉,多屬陽明經筋病變,上臂不能左右抬舉,與少陽經有關,本穴位於少陽經取刺本穴善於調和氣血、舒筋活絡,因此對肩周炎、肩扭傷等原因引起不能左右抬舉及後伸之肩痛,針刺療效極佳。 上臂疼痛不能上举,多属阳明经筋病变,上臂不能左右抬举,与少阳经有关,本穴位于少阳经取刺本穴善于调和气血、舒筋活络,因此对肩周炎、肩扭伤等原因引起不能左右抬举及后伸之肩痛,针刺疗效极佳。

3 、尺澤 3 、尺泽

【 位置 】 : 【 位置 】 : 手掌向上,前臂稍屈,正當肘橫紋,靠肱二頭肌健之外側凹陷處。 手掌向上,前臂稍屈,正当肘横纹,靠肱二头肌健之外侧凹陷处。

【 針法 】 : 【 针法 】 : 直刺,從掌側面向背側面刺入深一寸。 直刺,从掌侧面向背侧面刺入深一寸。 採用呼吸補瀉法進針時趁患者吸氣時進針,進針後,趁患者吸氣時,迅速捻針以催氣,呼氣時則手握針不動。 采用呼吸补泻法进针时趁患者吸气时进针,进针后,趁患者吸气时,迅速捻针以催气,呼气时则手握针不动。 氣至後,仍趁患者吸氣時而用瀉法─強烈刺激,迅速捻針,呼氣時則手握針不動,瀉已中機,俟患者呼氣時出針,出針後不揉按穴孔。 气至后,仍趁患者吸气时而用泻法─强烈刺激,迅速捻针,呼气时则手握针不动,泻已中机,俟患者呼气时出针,出针后不揉按穴孔。

【解析】 : 本穴為肺經合穴,五行屬水,金生水,為肺經子穴。 【解析】 : 本穴为肺经合穴,五行属水,金生水,为肺经子穴。 就五行關係言,肺實則金克木,木受克則筋攣拘急,瀉本穴,可以舒筋活絡,對於消除各部位拘急皆有良效,況且肝經支脈注於肺中,經脈直接相通,肝主筋,因此治筋病有效。 就五行关系言,肺实则金克木,木受克则筋挛拘急,泻本穴,可以舒筋活络,对于消除各部位拘急皆有良效,况且肝经支脉注于肺中,经脉直接相通,肝主筋,因此治筋病有效。 又本穴緊貼筋旁下針還有以筋治筋之作用,治療五十肩當然效果絕佳。 又本穴紧贴筋旁下针还有以筋治筋之作用,治疗五十肩当然效果绝佳。 由於肺主氣,與呼吸關係密切,因此以呼吸補瀉法之瀉法施針,療效顯著,常有病患一次即能高舉過頭,甚至一次即癒。 由于肺主气,与呼吸关系密切,因此以呼吸补泻法之泻法施针,疗效显著,常有病患一次即能高举过头,甚至一次即愈。


12.一、一般学习董氏奇穴只知单穴之应用,配穴是否也很重要 ?
答 : 當然重要,董氏奇穴的單穴有其作用,董氏奇穴的配穴更有其妙,所謂讀書當讀於無字處,用穴也當用心於無字處,董氏奇穴之無字處,常蘊於五行之中,五行之應用是針灸應用的核心,不論十四經穴或董氏奇穴,都要掌握五行之靈活辨症及臨床應用。 答 : 当然重要,董氏奇穴的单穴有其作用,董氏奇穴的配穴更有其妙,所谓读书当读于无字处,用穴也当用心于无字处,董氏奇穴之无字处,常蕴于五行之中,五行之应用是针灸应用的核心,不论十四经穴或董氏奇穴,都要掌握五行之灵活辨症及临床应用。 其配穴有相生相剋相交相應等等,在我早期寫的《五輸穴應用》中,已做過初步介紹,在剛剛結束的高級講座中作過更為詳盡的介紹 ( 包括董氏奇穴五行的時間觀、空間觀、取象觀 … 等等 ) 。 其配穴有相生相克相交相应等等,在我早期写的《五输穴应用》中,已做过初步介绍,在刚刚结束的高级讲座中作过更为详尽的介绍 ( 包括董氏奇穴五行的时间观、空间观、取象观 … 等等 ) 。

配穴以同氣相求之療效最高,例如氣喘,病在肺脾腎,治療取穴以金水為主,若能土金水並治療效尤佳。 配穴以同气相求之疗效最高,例如气喘,病在肺脾肾,治疗取穴以金水为主,若能土金水并治疗效尤佳。 水金穴配土水穴,效果就非常好。 水金穴配土水穴,效果就非常好。 水金穴在胃經與大腸經之路徑上,有土金之性,穴在面部之坎水部位,亦涵有水性,取之能土金水並治。 水金穴在胃经与大肠经之路径上,有土金之性,穴在面部之坎水部位,亦涵有水性,取之能土金水并治。 土水穴位於手掌艮坎卦之間有土水之性,位於肺經之上,亦涵有金性,也能土金水並治。 土水穴位于手掌艮坎卦之间有土水之性,位于肺经之上,亦涵有金性,也能土金水并治。 合用之則上下皆為土金水之配穴,謂之上下同氣,不但治療咳嗽氣喘特效,對於一些肺脾腎俱虛的病也很有效。 合用之则上下皆为土金水之配穴,谓之上下同气,不但治疗咳嗽气喘特效,对于一些肺脾肾俱虚的病也很有效。 此類配穴在董氏奇穴中運用靈活而廣泛,可使對穴配穴發揮得更好,用穴少而治病多且療效高。 此类配穴在董氏奇穴中运用灵活而广泛,可使对穴配穴发挥得更好,用穴少而治病多且疗效高。

倒馬也是一種配穴,亦有其五行配伍奧妙之處,尤其是小腿及大腿之大倒馬,這個只要把五輸穴搞通了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倒马也是一种配穴,亦有其五行配伍奥妙之处,尤其是小腿及大腿之大倒马,这个只要把五输穴搞通了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牽引針也可與奇穴形成配穴,也有多種形式及變化,這裡就不再多提了。 牵引针也可与奇穴形成配穴,也有多种形式及变化,这里就不再多提了。
 
二、台湾有人在网上说应用驷马治疗甲状腺眼凸无效,你有何看法?
答 : 因為平時要看許多中醫書籍及雜誌,還要研究病例,時間常覺不夠,而且現在網站東西太多,偶爾看過幾次網站,好像到處都是高手,個個皆為名醫,而很多時候卻是良莠不分真假難辨,不如期刊學報等來的嚴謹,所以我很少上網看中醫或針灸,因此不知道這件事,很抱歉。 答 : 因为平时要看许多中医书籍及杂志,还要研究病例,时间常觉不够,而且现在网站东西太多,偶尔看过几次网站,好像到处都是高手,个个皆为名医,而很多时候却是良莠不分真假难辨,不如期刊学报等来的严谨,所以我很少上网看中医或针灸,因此不知道这件事,很抱歉。

關於用駟馬治療甲狀腺眼凸,當年我看董老師用駟馬治療療效很好,我個人應用也很有效,此人用駟馬穴無效可能有幾個原因:可能取穴不准,也可能手法不對,更可能辯證不明,駟馬治療甲狀腺眼凸是董老師的經驗之一,其他可以治療甲狀腺眼凸的穴位還有很多,例如三重穴就是很好的穴位。 关于用驷马治疗甲状腺眼凸,当年我看董老师用驷马治疗疗效很好,我个人应用也很有效,此人用驷马穴无效可能有几个原因:可能取穴不准,也可能手法不对,更可能辩证不明,驷马治疗甲状腺眼凸是董老师的经验之一,其他可以治疗甲状腺眼凸的穴位还有很多,例如三重穴就是很好的穴位。 治病不能執一穴而終,縱然有效,也要有所變換,以防穴位疲勞。 治病不能执一穴而终,纵然有效,也要有所变换,以防穴位疲劳。 而最重要的是要配合辯證。 而最重要的是要配合辩证。

一般針灸取穴基本上有幾個方向:一是循經取穴,如前述之甲狀腺眼凸在頸部,膽經主風,取膽經穴位有效,三重穴為膽經穴對風痰之病甚效;二則所謂頸為肝膽病所,從臟象論治須從肝經取穴,或從五行制化取穴,取駟馬在於平肝制木,三則從陰陽六氣也就是病機著手,甲狀腺病變若是陽虛則應溫補脾腎;若是陰虛則應滋補肝腎,溫陽補脾腎可配腎關,蓋腎關居土水二性,能脾腎雙補;滋陰補肝腎則可配人皇,蓋人皇近三陰交,為脾肝腎三陰之會滋陰作用極好,配火硬亦有滋陰清火之作用。 一般针灸取穴基本上有几个方向:一是循经取穴,如前述之甲状腺眼凸在颈部,胆经主风,取胆经穴位有效,三重穴为胆经穴对风痰之病甚效;二则所谓颈为肝胆病所,从脏象论治须从肝经取穴,或从五行制化取穴,取驷马在于平肝制木,三则从阴阳六气也就是病机着手,甲状腺病变若是阳虚则应温补脾肾;若是阴虚则应滋补肝肾,温阳补脾肾可配肾关,盖肾关居土水二性,能脾肾双补;滋阴补肝肾则可配人皇,盖人皇近三阴交,为脾肝肾三阴之会滋阴作用极好,配火硬亦有滋阴清火之作用。 也要注意兼證及病因,例如病患有腎陽虛或小便的症狀,配針下三皇就很好。 也要注意兼证及病因,例如病患有肾阳虚或小便的症状,配针下三皇就很好。

三、問:靈龜八法按時開穴應用有時有效有時不效,這是什麼原因? 三、问:灵龟八法按时开穴应用有时有效有时不效,这是什么原因?
答:這是靈龜八法開穴搭配有誤所致,有可能靈龜八法在流通時產生了訛傳,必須加以調整修正才有效,怎樣調整修正呢?須先找出其配穴可能之淵源。 答:这是灵龟八法开穴搭配有误所致,有可能灵龟八法在流通时产生了讹传,必须加以调整修正才有效,怎样调整修正呢?须先找出其配穴可能之渊源。 考推靈龜八法之八卦配穴方法,應該是依據後天八卦洛書九宮序位排列,並配合先天八卦河圖易數爲用而來。 考推灵龟八法之八卦配穴方法,应该是依据后天八卦洛书九宫序位排列,并配合先天八卦河图易数为用而来。 余早年研究及教授陽宅,經常以翻卦推算天醫延年等吉卦配卦使用。 余早年研究及教授阳宅,经常以翻卦推算天医延年等吉卦配卦使用。 在針灸臨床運用靈龜八法之時,亦發覺其配穴之理即來源於應用天醫延年等吉卦配卦。 在针灸临床运用灵龟八法之时,亦发觉其配穴之理即来源于应用天医延年等吉卦配卦。

探索其八卦配穴的組合及設穴方法,大致從下列幾點入手 : 探索其八卦配穴的组合及设穴方法,大致从下列几点入手 :
( 一 ) 、從八卦方位兩卦組來看 ( 一 ) 、从八卦方位两卦组来看
後天八卦之方位常將八卦分爲兩組來相配。 后天八卦之方位常将八卦分为两组来相配。 可分爲水木火及土金兩組。 可分为水木火及土金两组。 水木火爲一組 : 即坎 ( 北 ) 震 ( 東 ) 巽 ( 東南 ) 離 ( 南 ) 一組;土金爲一組 : 即艮 ( 東北 ) 坤 ( 西南 ) 乾 ( 西北 ) 兌 ( 西 ) 一組。 水木火为一组 : 即坎 ( 北 ) 震 ( 东 ) 巽 ( 东南 ) 离 ( 南 ) 一组;土金为一组 : 即艮 ( 东北 ) 坤 ( 西南 ) 干 ( 西北 ) 兑 ( 西 ) 一组。 這種方法常應用於陽宅的年命配宅,如出生年命屬東四命,其門主灶之配合則以坎震巽離位爲佳,即 : 北、東、東南、南搭配爲佳。 这种方法常应用于阳宅的年命配宅,如出生年命属东四命,其门主灶之配合则以坎震巽离位为佳,即 : 北、东、东南、南搭配为佳。 如出生年命屬西四命,其門主灶之配合則以艮坤乾兌位爲佳,即 : 東北、西南、西北、西搭配爲佳。 如出生年命属西四命,其门主灶之配合则以艮坤干兑位为佳,即 : 东北、西南、西北、西搭配为佳。 不合此種搭配即差,靈龜八法配穴亦如此。 不合此种搭配即差,灵龟八法配穴亦如此。

( 二 ) 、從卦位總數合五合十來看 ( 二 ) 、从卦位总数合五合十来看
把洛書之數即後天卦位之數依據九四三八二七六一之次序安放於先天八卦之中。 把洛书之数即后天卦位之数依据九四三八二七六一之次序安放于先天八卦之中。 其卦數加减合五合十者吉,不合五合十則凶,五居正中是爲九數平衡之樞紐,十為圓滿完整之數,亦為五之倍數,皆有調整陰陽盛衰而成和平吉利之象。 其卦数加减合五合十者吉,不合五合十则凶,五居正中是为九数平衡之枢纽,十为圆满完整之数,亦为五之倍数,皆有调整阴阳盛衰而成和平吉利之象。 其加减合五或十五,亦皆與東西四宅合,即:坎 ( 北 ) 震 ( 東 ) 巽 ( 東南 ) 離 ( 南 ) 一組,或艮 ( 東北 ) 坤 ( 西南 ) 乾 ( 西北 ) 兌 ( 西 ) 一組。 其加减合五或十五,亦皆与东西四宅合,即:坎 ( 北 ) 震 ( 东 ) 巽 ( 东南 ) 离 ( 南 ) 一组,或艮 ( 东北 ) 坤 ( 西南 ) 干 ( 西北 ) 兑 ( 西 ) 一组。 例如: 例如:
1 、居於四象者即乾兌(九四得五)共太陽,離震 ( 三八得五)共少陰,巽坎 ( 二七得五)共少陽 , 艮坤(六一得五)共太陰 , 其兩卦皆相减得五,且比和或相生,爲大吉之相,稱之爲「生氣星」,亦名貪狼星。 1 、居于四象者即干兑(九四得五)共太阳,离震 ( 三八得五)共少阴,巽坎 ( 二七得五)共少阳 , 艮坤(六一得五)共太阴 , 其两卦皆相减得五,且比和或相生,为大吉之相,称之为「生气星」,亦名贪狼星。
2 、相加减成五或十五者吉。 2 、相加减成五或十五者吉。 其中合五者有乾九艮六,坎七震八 ( 以上陽卦合而得十五 ) ,坤一兌四,巺二離三(以上陰卦合而得五 ) 均合而成五與十五,全係相生之卦,是故皆爲吉配,五為中數係九宮平衡之樞紐,有調整陰陽盛衰使成平衡吉利之象,故稱之爲「天醫星」,亦名巨門星。 其中合五者有干九艮六,坎七震八 ( 以上阳卦合而得十五 ) ,坤一兑四,巺二离三(以上阴卦合而得五 ) 均合而成五与十五,全系相生之卦,是故皆为吉配,五为中数系九宫平衡之枢纽,有调整阴阳盛衰使成平衡吉利之象,故称之为「天医星」,亦名巨门星。
3 、依據先天八卦兩相對立之卦(雷風相薄,山澤通氣… ):乾 ( 九 ) 坤 ( 一 ) 合十,震 ( 八 ) 巽(二 ) 合十 , 坎 ( 七 ) 離(三 ) 合十,艮(六 ) 兌(四 ) 合十,此爲陰陽對立兩相調合之相,十數爲一完整之太極,亦屬吉利之象,此種組合爲乾 ( 老父)坤 ( 老母 ) ,震 ( 長男 ) 巽(長女 ) , 坎 ( 中男 ) 離(中女 ) ,艮(少男 ) 兌(少女 ) 配,男女兩兩陰陽相配成十數,有調合之相,亦屬大吉大利之象,稱之爲「延年星」亦名武曲星。 3 、依据先天八卦两相对立之卦(雷风相薄,山泽通气… ):干 ( 九 ) 坤 ( 一 ) 合十,震 ( 八 ) 巽(二 ) 合十 , 坎 ( 七 ) 离(三 ) 合十,艮(六 ) 兑(四 ) 合十,此为阴阳对立两相调合之相,十数为一完整之太极,亦属吉利之象,此种组合为干 ( 老父)坤 ( 老母 ) ,震 ( 长男 ) 巽(长女 ) , 坎 ( 中男 ) 离(中女 ) ,艮(少男 ) 兑(少女 ) 配,男女两两阴阳相配成十数,有调合之相,亦属大吉大利之象,称之为「延年星」亦名武曲星。
4 、另外同卦相遇,如乾遇乾,兌遇兌··等,是爲同氣,亦屬吉利之象。 4 、另外同卦相遇,如干遇干,兑遇兑··等,是为同气,亦属吉利之象。 稱之爲「輔位星」,亦稱輔弼星 : 通稱伏位星。 称之为「辅位星」,亦称辅弼星 : 通称伏位星。
至若其他不在東四或西四同組之搭配,其加减皆爲五及十以外之數目。 至若其他不在东四或西四同组之搭配,其加减皆为五及十以外之数目。 多爲不吉之組合。 多为不吉之组合

13. ( 三 ) 、从翻卦换爻来看
前述九星亦可從翻卦而得 ( 翻卦之時八九同爻位,合稱伏位輔弼星 ) 。 前述九星亦可从翻卦而得 ( 翻卦之时八九同爻位,合称伏位辅弼星 ) 。 八卦翻變九星之順序與古伏羲畫卦自下爻而上不同,係自上爻而下,彼則適先天之本,此則順後天之變,例如乾卦一變得兌爲生氣星,二變得震爲五鬼星,三變得坤爲延年星,四變得坎爲六煞星,五變得巽爲禍害星,六變得艮爲天醫星,七變得離爲絕命星,八變還原爲輔位星。 八卦翻变九星之顺序与古伏羲画卦自下爻而上不同,系自上爻而下,彼则适先天之本,此则顺后天之变,例如乾卦一变得兑为生气星,二变得震为五鬼星,三变得坤为延年星,四变得坎为六煞星,五变得巽为祸害星,六变得艮为天医星,七变得离为绝命星,八变还原为辅位星。 大流年歌簡稱之生五延六禍天絕伏。 大流年歌简称之生五延六祸天绝伏。 以乾卦例圖如下: 以乾卦例图如下: 乾 干
兌 兑





離 离
乾 干












生氣 生气
五鬼 五鬼
延年 延年
六煞 六煞
禍害 祸害
天醫 天医
絕命 绝命
伏位 伏位


其他各卦翻卦之變,亦皆以此順序類推而得生氣、五鬼、延年、六煞、禍害、天醫、絕命、伏位之次序。 其他各卦翻卦之变,亦皆以此顺序类推而得生气、五鬼、延年、六煞、祸害、天医、绝命、伏位之次序。
從上述方法原則來看就很容易發現今傳之靈龜八法錯在何處,知道錯誤就不難調整了。 从上述方法原则来看就很容易发现今传之灵龟八法错在何处,知道错误就不难调整了。

四、問 : 有幾位醫師寫過倒馬針法,您有甚麼看法,計畫也寫一本倒馬針的書嗎 ? 四、问 : 有几位医师写过倒马针法,您有什么看法,计画也写一本倒马针的书吗 ?
答 : 目前雖然有幾本倒馬針的書在市面上流行,但沒有一本是董氏嫡傳弟子所寫 ( 都不在七十三人名單內 ) ,這些作者未曾看過董老師扎針,正確性及可信度都令人懷疑。 答 : 目前虽然有几本倒马针的书在市面上流行,但没有一本是董氏嫡传弟子所写 ( 都不在七十三人名单内 ) ,这些作者未曾看过董老师扎针,正确性及可信度都令人怀疑。 幾個月前有人提問過某本書寫的橫倒馬,我已答覆過 ( 參見四月分討論題 ) ,關於他們的看法這裡就不再評論。 几个月前有人提问过某本书写的横倒马,我已答覆过 ( 参见四月分讨论题 ) ,关于他们的看法这里就不再评论。

董老師取穴用穴並不止是倒馬一途而已,我雖然跟老師學的較晚,但卻是學的較久較多的,老師最後幾年我一直隨老師學習,手頭的筆記也較多。 董老师取穴用穴并不止是倒马一途而已,我虽然跟老师学的较晚,但却是学的较久较多的,老师最后几年我一直随老师学习,手头的笔记也较多。 老師雖沉默少語,但有時心情特好,也常叫同學進入診療室談天。 老师虽沉默少语,但有时心情特好,也常叫同学进入诊疗室谈天。 談天中自然就給予不少提示。 谈天中自然就给予不少提示。 對倒馬老師是有過特別指示的,老師雖常提倒馬兩字,但在老師的第一也是唯一的一本書《董氏正經竒穴學》內原是稱『回馬針』的,其中有著特別意義。 对倒马老师是有过特别指示的,老师虽常提倒马两字,但在老师的第一也是唯一的一本书《董氏正经竒穴学》内原是称『回马针』的,其中有着特别意义。 「倒馬」一辭及針法是我於 1975 年在著作《針灸經緯》中首先詳細公開於世的,當時董老師尚未去世,經過老師看過然後寫於書中 ( 參見 1975 年楊維傑著《針灸經緯》序 ) 。 「倒马」一辞及针法是我于 1975 年在著作《针灸经纬》中首先详细公开于世的,当时董老师尚未去世,经过老师看过然后写于书中 ( 参见 1975 年杨维杰着《针灸经纬》序 ) 。

董老師在晚年用針更趨精簡,三針倒馬有時減為兩針,有時甚至一針兩透或三透,我就多次看老師以靈骨透大白治療坐骨神經痛,即精簡又實效。 董老师在晚年用针更趋精简,三针倒马有时减为两针,有时甚至一针两透或三透,我就多次看老师以灵骨透大白治疗坐骨神经痛,即精简又实效。 目前市面已有的書多數是在堆砌穴位之並列,也就是說把一組一組的穴位重新排列,再加分類而已,了無新意。 目前市面已有的书多数是在堆砌穴位之并列,也就是说把一组一组的穴位重新排列,再加分类而已,了无新意。 事實上倒馬之重點並不止是兩針或三針並列那麼單調簡單,還有很多精華奧意。 事实上倒马之重点并不止是两针或三针并列那么单调简单,还有很多精华奥意。 倒馬必須與五行及易理與開闔樞結合起來看,這樣就能理解董氏奇穴的排列意義。 倒马必须与五行及易理与开阖枢结合起来看,这样就能理解董氏奇穴的排列意义。 及治療臟腑疾病的穴組何以皆置放於大腿…等等,這些內容在十月十一之董氏奇穴高級講座中講述時,反應極佳。 及治疗脏腑疾病的穴组何以皆置放于大腿…等等,这些内容在十月十一之董氏奇穴高级讲座中讲述时,反应极佳。

目前雖無寫倒馬專書之計畫,但在未來深層探討董氏竒穴的書中則會有相當篇幅深入探討及介紹。 目前虽无写倒马专书之计画,但在未来深层探讨董氏竒穴的书中则会有相当篇幅深入探讨及介绍。 此書內容已初步完成,還必須經過二三次之高級班試講再修正後才會考慮出版 。 此书内容已初步完成,还必须经过二三次之高级班试讲再修正后才会考虑出版 。 目前在探討倒馬的上課專章中已介紹過下述部分: ( 一) 、倒馬針之意義。 目前在探讨倒马的上课专章中已介绍过下述部分: ( 一) 、倒马针之意义。 ( 二 ) 、 倒馬針法具體操作 。 ( 二 ) 、 倒马针法具体操作 。 ( 三) 、 倒馬針 探源。 ( 三) 、 倒马针 探源。 (四) 、 倒馬針 與齊刺及旁針刺。 (四) 、 倒马针 与齐刺及旁针刺。 ( 五 ) 、 倒馬 針之必須條件。 ( 五 ) 、 倒马 针之必须条件。 (六) 、通關針、約針與指飛針。 (六) 、通关针、约针与指飞针。 ( 七) 、倒馬針之針序針向及易理。 ( 七) 、倒马针之针序针向及易理。 (八) 、大中小倒馬之區別。 (八) 、大中小倒马之区别。 ( 九 ) 、駟馬三通三黃倒馬排列分布之意義。 ( 九 ) 、驷马三通三黄倒马排列分布之意义。 ( 十) 、浮動倒馬與互補倒馬。 ( 十) 、浮动倒马与互补倒马。 (十一) 、 倒馬針 與牽引。 (十一) 、 倒马针 与牵引。 ( 十二) 、 倒馬與經絡及三才。 ( 十二) 、 倒马与经络及三才。 (十三) 、 倒馬針 與 全息 。 (十三) 、 倒马针 与 全息 。 (十四) 、 倒馬針 及深淺。 (十四) 、 倒马针 及深浅。 在將來深層探討董氏竒穴的書中也會有相當篇幅探討及介紹。 在将来深层探讨董氏竒穴的书中也会有相当篇幅探讨及介绍。 讀者不仿先看看或作一作複習思考題之倒馬針部分。 读者不仿先看看或作一作复习思考题之倒马针部分。



五、问 : 是主所生病与董氏奇穴,你曾提过足太阳主筋及足少阳主骨,能再说说手太阳主津吗 ?
答 : 好的。 答 : 好的。 手陽明大腸經主 " 津 " 所生病 , 津與液不同。 手阳明大肠经主 " 津 " 所生病 , 津与液不同。 " 津 " 是指分泌向外的液體 , 包括汗液、涕唾等。 " 津 " 是指分泌向外的液体 , 包括汗液、涕唾等。 由手陽明大腸經所主, " 液 " 主要指停留於內部骨節、腦髓、孔竅等處 , 起滋潤滲灌作用,係手太陽小腸經所主。 由手阳明大肠经所主, " 液 " 主要指停留于内部骨节、脑髓、孔窍等处 , 起滋润渗灌作用,系手太阳小肠经所主。

手陽明大腸經主 " 津 " 所生病 , 據《靈樞·經脈篇》所述病症有齒痛、頸腫、目黃、口乾、鼽衄、喉痹等 , 其涉及部位為口齒、鼻、眼、咽喉 , 這些都是手陽明經所過 , 皆為 " 津 " 所布之處。 手阳明大肠经主 " 津 " 所生病 , 据《灵枢·经脉篇》所述病症有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等 , 其涉及部位为口齿、鼻、眼、咽喉 , 这些都是手阳明经所过 , 皆为 " 津 " 所布之处。 張景岳注說 :" 大腸與肺表裏 , 肺主氣 , 而津皆由氣化 , 故凡大腸之或泄或秘 , 皆津所生之病 , 而主在大腸也。 " 張隱庵注說 :" 大腸傳導水穀 , 變化精微 , 故主所生津液 , 病則津液竭而火熱盛 , 故為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諸症。 " 臨床治療身體及五官向外分泌不正常之津病,可取大腸經穴位。 张景岳注说 :" 大肠与肺表里 , 肺主气 , 而津皆由气化 , 故凡大肠之或泄或秘 , 皆津所生之病 , 而主在大肠也。 " 张隐庵注说 :" 大肠传导水谷 , 变化精微 , 故主所生津液 , 病则津液竭而火热盛 , 故为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诸症。 " 临床治疗身体及五官向外分泌不正常之津病,可取大肠经穴位。 董氏竒穴「木穴」治療目乾、目多淚、鼻乾、鼻多涕,甚至手汗多皆是手陽明大腸主津的應用。 董氏竒穴「木穴」治疗目干、目多泪、鼻干、鼻多涕,甚至手汗多皆是手阳明大肠主津的应用。
六、問 : 能說說您治療網球肘的特效經驗嗎 ? 六、问 : 能说说您治疗网球肘的特效经验吗 ?
答 : 網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 , 是一種常見多發病。 答 : 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 , 是一种常见多发病。 患者自覺患肢工作時肘外側痠痛乏力 , 持物受限 , 用力握拳旋轉 ( 如絞毛巾〉時加劇。休息時減輕。疼痛一般局限於肱骨外髁之背側 ( 前臂撓側 ) 。疼痛逐漸加重 , 可放射至前臂或肩背部。夜痛較甚。於肱骨外上髁附近可按到壓痛點,當伸肘垂直持重或水平持重或前臂旋前用力時 , 疼痛更為明顯。一般關節活動尚屬正常。 患者自觉患肢工作时肘外侧酸痛乏力 , 持物受限 , 用力握拳旋转 ( 如绞毛巾〉时加剧。休息时减轻。疼痛一般局限于肱骨外髁之背侧 ( 前臂挠侧 ) 。疼痛逐渐加重 , 可放射至前臂或肩背部。夜痛较甚。于肱骨外上髁附近可按到压痛点,当伸肘垂直持重或水平持重或前臂旋前用力时 , 疼痛更为明显。一般关节活动尚属正常。

中醫學認為網球肘屬於肘部傷筋 , 屬 " 肘痹 " 範圍 , 認為其係因肘部強力屈扭、勞動過極,使經氣及筋膜受損 , 氣滯血瘀所致 , 即所謂之「勞損」。 中医学认为网球肘属于肘部伤筋 , 属 " 肘痹 " 范围 , 认为其系因肘部强力屈扭、劳动过极,使经气及筋膜受损 , 气滞血瘀所致 , 即所谓之「劳损」。 可因受寒而誘發。 可因受寒而诱发。 治療期間患肢應盡量減少活動,避免手提重物。 治疗期间患肢应尽量减少活动,避免手提重物。

治療網球肘目前一般以阿是針法或隔薑灸最多。 治疗网球肘目前一般以阿是针法或隔姜灸最多。 我個人仍以遠處取穴為主,療效甚佳。 我个人仍以远处取穴为主,疗效甚佳。 常用的一針特效穴位有:曲後、靈骨、手三里 … 等。 常用的一针特效穴位有:曲后、灵骨、手三里 … 等。 這裡介紹如下 : 这里介绍如下 :
1 曲後 ( 後曲池 ) 1 曲后 ( 后曲池 )
【位置】 : 屈肘拱胸 , 當肘橫紋外端凹陷處 ( 屈肘橫紋頭陷中 ) 為曲池,再沿紋頭向後沿伸至骨前緣寄即是曲後穴。 【位置】 : 屈肘拱胸 , 当肘横纹外端凹陷处 ( 屈肘横纹头陷中 ) 为曲池,再沿纹头向后沿伸至骨前缘寄即是曲后穴。
【針法】 : 取健側穴貼骨進針,直刺一寸半。 【针法】 : 取健侧穴贴骨进针,直刺一寸半。 針入後令病患伸屈活動肘部一二分鐘。 针入后令病患伸屈活动肘部一二分钟。 留針三十分鐘 , 每隔十分鐘撚針一次 , 撚針時伸屈活動肘部。 留针三十分钟 , 每隔十分钟捻针一次 , 捻针时伸屈活动肘部。
【解析與經驗】 : 後曲池即曲池向肘骨尖沿伸至骨前緣貼骨進針,為本人臨床自訂之穴位,療效極佳。 【解析与经验】 : 后曲池即曲池向肘骨尖沿伸至骨前缘贴骨进针,为本人临床自订之穴位,疗效极佳。 貼骨進針,此法相當於《內經》之《短刺》,《官針篇》說:「短刺者,刺骨痺,稍搖而深之,致針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近代研究有「骨膜傳導」之說,骨膜富含神經及血管,針刺抵骨或貼骨,透過骨膜傳導,治療一些骨關節的疾病,效果甚佳。 贴骨进针,此法相当于《内经》之《短刺》,《官针篇》说:「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近代研究有「骨膜传导」之说,骨膜富含神经及血管,针刺抵骨或贴骨,透过骨膜传导,治疗一些骨关节的疾病,效果甚佳。 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即屬骨痺,後曲池穴貼骨進針治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效果極佳,數次可癒。 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即属骨痹,后曲池穴贴骨进针治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效果极佳,数次可愈。 以左取右,一在求其平衡,一在能讓病處活動,動引針氣療效更高。 以左取右,一在求其平衡,一在能让病处活动,动引针气疗效更高。 治療期間患肢應酌情減少活動,避免提拿重物。 治疗期间患肢应酌情减少活动,避免提拿重物。

2 靈骨 2 灵骨
【 位置 】 : 在手背姆指與食指叉骨間,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 【 位置 】 : 在手背姆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針法】 : 取患側穴位,握拳取穴,在姆指食指叉骨間,第一掌骨第二掌骨接合處貼骨進針,直刺一寸半。 【针法】 : 取患侧穴位,握拳取穴,在姆指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第二掌骨接合处贴骨进针,直刺一寸半。 針入後令病患伸屈活動肘部一二分鐘。 针入后令病患伸屈活动肘部一二分钟。 留針三十分鐘,每隔十分鐘撚針一次,撚針時活動肘部。 留针三十分钟,每隔十分钟捻针一次,捻针时活动肘部。
【解析與經驗】 : 靈骨 穴貼骨進針則通腎應骨,貼骨進針,此法相當於《內經》之《短刺》,《官針篇》說:「短刺者,刺骨痺,稍搖而深之,致針骨所,以上下摩骨也。」針刺貼骨,透過骨膜傳導,治療骨關節的疾病,效果甚佳。 【解析与经验】 : 灵骨 穴贴骨进针则通肾应骨,贴骨进针,此法相当于《内经》之《短刺》,《官针篇》说:「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针刺贴骨,透过骨膜传导,治疗骨关节的疾病,效果甚佳。 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屬骨痺, 靈骨 穴貼骨進針治肱骨外上踝炎〈網球肘〉效果甚佳。 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属骨痹, 灵骨 穴贴骨进针治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效果甚佳。 肱骨外上踝炎病灶基本上是在大腸經外緣。 肱骨外上踝炎病灶基本上是在大肠经外缘。 取大腸經之同側靈骨穴,能讓病處活動方便,以便使用動氣針法,若針對側曲骨穴,再加針同側之靈骨則靈骨,既係治療又是牽引效果更強。 取大肠经之同侧灵骨穴,能让病处活动方便,以便使用动气针法,若针对侧曲骨穴,再加针同侧之灵骨则灵骨,既系治疗又是牵引效果更强。

3 火腑海 3 火腑海
【 位置 】 : 在前臂火山穴後兩寸,按之肉起,銳肉之端。 【 位置 】 : 在前臂火山穴后两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 本穴在三焦經定位,翻手取穴,則反而在背面橈側,約當手三里穴處,握拳屈肘時,肱橈肌部呈凹陷處。 本穴在三焦经定位,翻手取穴,则反而在背面桡侧,约当手三里穴处,握拳屈肘时,肱桡肌部呈凹陷处。
【針法】 : 取健側穴位,握拳屈肘取穴,直刺約1寸,得氣後施以提插撚轉手法,強刺激,令病患伸屈活動肘部一二分鐘。 【针法】 : 取健侧穴位,握拳屈肘取穴,直刺约1寸,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令病患伸屈活动肘部一二分钟。 留針三十分鐘,每隔十分鐘撚針一次,撚針時伸屈活動肘部。 留针三十分钟,每隔十分钟捻针一次,捻针时伸屈活动肘部。
【解析與經驗】 : 本穴約當手三里穴處,手三里為大腸經重要穴位,由於大腸經多氣多血,調理氣血作用極強,能疏風活絡,針感尤強,善長經絡病的治療,本穴因經絡循行之故,歷代均推為治肩背痛及臂痛要穴 ( 見《通玄指要歌》《勝玉歌》《席弘賦》《雜病穴法歌》 ) 穴在銳肉之端,即筋肉特別隆起的肉,或可說是有 " 分理 " 的肉,古人對此悉以筋論,故治筋病甚好 ( 這些在我剛完成的高級董氏奇穴講座中皆有詳細解說,以後也會出書詳論 ) ,又本穴在三焦經定位,亦能補腎治骨,故為治網球肘的特效針。 【解析与经验】 : 本穴约当手三里穴处,手三里为大肠经重要穴位,由于大肠经多气多血,调理气血作用极强,能疏风活络,针感尤强,善长经络病的治疗,本穴因经络循行之故,历代均推为治肩背痛及臂痛要穴 ( 见《通玄指要歌》《胜玉歌》《席弘赋》《杂病穴法歌》 ) 穴在锐肉之端,即筋肉特别隆起的肉,或可说是有 " 分理 " 的肉,古人对此悉以筋论,故治筋病甚好 ( 这些在我刚完成的高级董氏奇穴讲座中皆有详细解说,以后也会出书详论 ) ,又本穴在三焦经定位,亦能补肾治骨,故为治网球肘的特效针。
 
大块文章。好!
 
很好的资料,得慢慢体会才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