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漫步南山-----------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谢谢楼主,请继续发帖,此贴用处太大,我处有一老太只用自采草药给人治病,她曾说,到田间走一走,脚下踩的都是药。
 
刚在天津市,看到路边草坪里种了狠多地黄,有的开花 你了有的没 开。还有不认得的花。问了下浇灌工人,地黄叫喇叭花,其他的不知道。真是晕死
 
白首乌: 小时候老家有一种方言中叫“骚古”的野草,看图片像白首乌。不过这种草已多年未见,不知道是不是在我们那里绝迹了


百度:
【药 名】白首乌 白首乌
【英文名】Bunge Auriculate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 【功 效】滋补强壮,养血补血,乌须黑发,收敛精气,生肌敛疮,润肠通便。 【主 治】治久病虚弱,慢性风痹,腰膝酸软,贫血,肠出血,须发早白,神经衰弱,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老人便秘。 【性味归经】《山东中药》:“味苦甘涩,性微温,无毒。”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谢谢楼主,请继续发帖,此贴用处太大,我处有一老太只用自采草药给人治病,她曾说,到田间走一走,脚下踩的都是药。发帖时主要是别名。
 
很好,很不错。都很常见的(北方)。
 
真是不好意思,之前测试版的附件和图片有点错乱,导致出了一个大舌头
 
大舌头已经删除了
 
牡荆
释名: 黄荆、小荆、楚。
气味: 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
主治:
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1、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3、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
荆沥: 1、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 牡荆花
2、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
3、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4、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5、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
6、疮癣。用荆沥涂搽。

牡荆油胶丸就是用它做主药,这种植物喜欢生长在山地,岭地

老家的山上经常见到,开花很好看,小时候经常采一些插到花瓶里。
 
中药材大涨价,到田间采药去。
 

老家土名艾蒿
【主治】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别名】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 艾叶
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
【内容介绍】艾叶 (《本草经集注》)
【主治】 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林缘。
 
我来顶一帖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2

身边有很多中草药,值得我们慢慢体会发掘
 
我看见山上路边道路是蒿子,据说治疗疟疾特效~!!
 
这下可全乱完了
 
我们这边马齿苋到处都是
 
顶到101楼看看
 
顶到101楼看看
 
切割后别的正常了,却丢了1楼的,还请魏版重新补上
 
这下是整出来了,可是图片全丢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