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几例难治性咳嗽发热请高手指点

个体医生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3/04
帖子
48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这几天一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和伤感,缘于几个经我手治疗未愈而不知所踪的小病人。曾经张口就来的“提高诊所知名度”、“诊所经营之道”、“不要在意病人从我们手里溜走”等高谈阔论似乎离我很遥远,我看到了自己的无能与渺小,看到了自己医疗技术和经营能力的不足。
第一个小孩子七岁,刚开始是以咳嗽为主诉来诊,急性支气管炎,处以罗红霉素、环丙沙星、必嗽平、咳特灵、甘草片、吗林胍、扑尔敏口服。第二天药未吃完因发热复诊,38.5度,肌注地米、氨基比林,口服药加消炎痛、西咪替丁。第三天咳嗽稍轻但热仍未退,37.8度,家长要求输液,先让小孩子喝了两代克感敏,处以第一瓶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巴韦林一组,第二瓶阿奇霉素、维生素K3一组静滴。第四天来诊,咳嗽见轻但仍咳嗽且仍发热,37.5度,检查扁桃体微红但不肿大,亦未见有出麻疹的征象,仍喝两代克感敏,处以加滴头孢哌酮舒巴坦,第一瓶阿奇霉素、利巴韦林,第二瓶氨茶碱、维生素K3静滴。第五天来诊,仍37.5度,考虑发热日久会影响心肌,喝克感敏后,处以加滴头孢哌酮舒巴坦,第一瓶苯唑西林、炎琥宁,第二瓶门冬、VC、ATP静滴。接下来这个病人就不知所踪了。两种可能,第一病好了(纯属自我安慰),第二仍然发热而去他处就诊。
第二个小孩子三岁,初亦因咳嗽来诊,处以交沙霉素、必嗽平、咳特灵、甘草片、吗林胍、扑尔敏,第二天来云药到咳止但又发热了,37.8度,皮试肌注氨苄西林加氨基比林、地米,第三天家长说热退(未测体温)咳愈,要求继续肌注氨苄西林以巩固疗效。第四天测体温发热复起,37.3度,家长要求输液,处以第一瓶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巴韦林,第二瓶阿奇霉素、VK3静滴。第五天仍37.3度,口腔无麻疹粘膜斑,扁桃体不大,仍输上药。第六天仍37.3度,化验血常规WBC1.2,其他未见异常,处以加滴头孢哌酮舒巴坦,第一瓶苯唑西林、利巴韦林,第二瓶门冬、VC、ATP静滴,口服消炎痛、西咪替丁、氨酚黄那敏颗粒、柴黄颗粒。第七、第八天体温仍然是37.3度,但仍输上药。后来这个小病人就亦不见来诊了,怀疑亦是去了其他地方就诊。
另外三个孩子都是八岁,主诉都是咳嗽、发热,皆未见出麻疹的征象,都以支气管感染论治,诊治过程与上述情况大同小异,都是处以第一瓶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巴韦林,第二瓶阿奇霉素、VK3静滴,当天热退,隔日复起,家属都抱怨用药无效、输了两天仍烧,第三天改为加滴头孢哌酮舒巴坦,第一瓶苯唑西林、炎琥宁,第二瓶门冬、VC、ATP静滴。今天来诊,测体温却还是37.5度,加滴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一个小孩咳嗽不明显、第一瓶加炎琥宁,另外两个孩子咳嗽很严重、第一瓶加阿奇霉素、利巴韦林,第二瓶三个小孩加的都是门冬、VC、ATP静滴。我在心里求爷爷告奶奶,但愿今天用药能药到病除,明天来诊时不要再烧了,可究竟能否截住病情,我心里真的没底啊。
我在这里列举了自己治疗失败的病例和不规范的用药,请各位同仁不要见笑,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环丙沙星影响小孩骨骼发育故儿童禁用众所周知,缘于我们这里诊所用药都是跟着县医院的正规军们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么用的,所以我也就这样用了。上述几个病例,近来大家在临床上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是如何处理的?有何高招?希望能不吝赐教。
 
心头无名之火被你给点着了,楼主啊…
 
我儿子要是被输这些,保证夜尿七八次.因为以前在老家被别的医生类似处理过,后来带在我身边,都是自己治疗,基本没给吃过或输过西药,全是用中药,疗效都很好,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儿科病人我用中医治疗的还是不少,大致有些体会.儿科病人发烧咳嗽是常见症状,我觉得刚开始还是外感风寒的多,内有夹痰热,湿热,饮食的多见,也有内外皆寒的.当然也有典型温病的,临床还是需要仔细区分.
如果外受风寒,内也虚寒的,输大剂抗生素是可能致死的,以前有临床报道.推测其原因,可能寒上加寒,伤了心阳所致.反复发热的,可能内闭湿热,用抗生素热去而湿未去,很快湿又化热所致.夹痰热的也大致如此.夹饮食很好分辨,如果患儿体质还能耐受消导饮食的,可以合用一些,大致胃气降肺气才能降.
总而言之,就内科理论而言,我觉得中医的要比西医的成熟的多,所以都是以中医理论来说的.可能我的临床见识有限,和楼主遇到的情况不同.
 
是我建议楼主把他个人空间里的内容发到论坛里来的。
我很佩服楼主的勇气,我的初衷是帮助楼主提高水平,希望大家体谅楼主,帮他献计献策。
 
悬壶先生说的好!
 
大夫不是神仙
遇到缠手的病是不足为怪的,俺也常遇着
按自己的思路治疗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时候是自己诊断和治疗方法上有问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突然‘顿悟’,找到了更好的办法的时候并不是很多。
咋办?
 
我相信,在大城市见到的病人情况跟楼主会有区别,但是急于“治好”,乐于吊瓶也是常见现象。我常跟一些终末期病人打交道,这些人发热咳嗽常见,近几年我尝试对部分病例不用抗生素,只用中药也能获得一些效果——可想而知普通人群滥用抗生素并无必要。
小孩儿的病我遇到不多,只治过个别人,感觉运用中医理论对感冒咳嗽一类外疏内消,宣降并用效果还是很好的。当然楼主的难处可以理解,毕竟对一个社会人来说,饭碗是最重要的——杏林集叶先生跟我说这个问题时那种字里行间的无奈,我现在真的体会到了。
 
所给的所有病例,对比中医的四诊来说资料是如此的欠缺
 
“ 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奇霉素”联用 有拮抗作用。这个是我前年听我们市儿科大夫说的。
时正直我比较忙,小孩感冒,咳嗽、发烧。以口服银翘类中药煎剂,明显好了,因未巩固,复感。妻子带去看了西医,点滴用了共半月也不见好转,对于中医内科我也不敢冒然用药(因妻子责备我没能多用点心在孩子身上)。后经妇幼院的医生治疗,情况缓解,但仍未了断。一意孤行,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疗一次。症状顿失。此后每初感仅仅热水泡澡即可避免症状出现。
 
小孩发烧咳嗽是常有的事,用中药辩证治疗治效果也很好,能用中药治最好还是用中药。
 
李版说的“拮抗作用”我解释一下,以前的书很强调这个。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属于快速抑菌药;头孢哌酮是β内酰胺类,而这一类抗生素是繁殖期杀菌药。所谓拮抗是说细菌被快速抑制后停止繁殖(但是没有死透),于是头孢类抗生素遂无所施其技。但是近几年逐渐不讲这个因素,更强调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用药。
 
12# gqdxk

同意G版观点。

对于‘药敏试验’的看法不知道各位见识多不,在我们医院见到的不是很多 甚至在我们这个地区都不是很常用。何况农村呢?
 
所谓拮抗就是抵抗,对抗.两种抗生素所谓的拮抗,一般是由于竞争性抑制的结果.因为抗生素发挥作用前,需要运载蛋白来运载,而不同的药物对运载蛋白的亲和力是不同的.这里就形成了竞争性抑制.
 
14# liujianli0371
liu版讲的更“深”。
 
5# gqdxk
致我的伯乐——gqdxk先生:
我是个只顾着发帖而不太注意留言的人,以至于到昨天才看到gqdxk先生
3月13日留给我的让我到论坛发帖的建议,我心里不仅有了一股跃跃欲试的冲
动,却又害怕自己的帖子品味太低上不了桌面,但想到自己的初衷是得到高
人的指导,怕人看怕人笑哪行呀,于是我横下一条心来,把我博客中的几篇
文章发到了论坛之中。事先没有跟gqdxk先生打声招呼,甚为无礼,敬请先生
不要见怪。再者,帖子发进去以后恐怕要连累gqdxk先生跟着受大伙的指责了
,先在此表达一下我对先生的歉意,万望先生不要介怀。
 

头孢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合应用
我这里,三甲医院儿科也在用
 
大医院常常是基层医院、诊所用药的风向标

关于这个联合应用,我也查过相关的资料
结论就是,此种联合应用虽然从理论中是不可取的,但随支原体之类的感染增多,单纯头孢类应用疗效欠佳,加上‘药敏实验’在条件和时间上的限制,很多医生已经开始联合应用,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资料包括询证医学证明这样联用,会影响疗效。。
 
试论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合理性【转】

减少药学服务和处方点评过程中不必要的冲突,其实是传统的基础理论与新进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冲突

药师寻找药学服务新的立足点。药品及其知识的更新,药学服务理念与方法及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与变动,使药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变动性与不确定性。因此,药师非常需要药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只有掌握药学最新成果,才能更好地发现潜在的与药物相关的问题、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预防潜在问题的发生,保证药学服务的质量。
如传统的基础理论常被药师作为不合理联用的精典例子,临床医生都知有新进展,我看药师的知识才需要更新,新药与临床药理及药学基础知识应该注重新进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反冲力

孟庆明 曹风梅

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B 传统的观点认为:快效抑菌剂能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致细菌生长处于静止状态细菌合成细胞壁的过程停止,而快效杀菌剂的作用原理就是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的,故两者合用快效抑菌剂可能降低快效杀菌剂的疗效.据此认为这两种抗生素不能联合应用.然而,这一传统观念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质疑,他们发现,两者联合应用在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时疗效良好.……

作者单位:孟庆明(271600,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曹风梅(271600,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传统的观点认为:快效抑菌剂能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致细菌生长处于静止状态细菌合成细胞壁的过程停止,而快效杀菌剂的作用原理就是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的,故两者合用快效抑菌剂可能降低快效杀菌剂的疗效。据此认为这两种抗生素不能联合应用。然而,这一传统观念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质疑,他们发现,两者联合应用在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时疗效良好。如Waterer 等[1 ]对他们1996 年1 月~2000 年7 月间收治的菌血症性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联合应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组明显提高了疗效。单用一种抗生素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两药联合组( P =0102) 。在最近几年的指导性文献中,在这方面的理念也有明显改变,如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其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中,将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作为重症肺炎和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患有肺炎时的经验性治疗措施之一[2 ] 。2001 年美国胸科学会新修订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中也特别强调这一新趋势[3 ] 。这是一个医学同行都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争论也颇多,本人就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 首先,我们不妨按照传统理论再次推论一下这两种抗生素合用时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感染菌对两种抗生素均敏感,则快效抑菌剂肯定降低快效杀菌剂的疗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会降低整体疗效,试想,既然细菌已被快速抑制,感染将很快得到控制,根本用不着快效杀菌剂再来控制感染了。何谈降低其疗效呢? 这种情况的弊端仅是浪费快效杀菌剂这种药源而已。如果抑菌剂的剂量小,不足以全部抑制细菌,未被抑制的细菌会继续繁殖,这时合用的杀菌剂将是十分及时的补充。如果感染菌只对快效杀菌剂敏感,而对快效抑菌剂耐药,两者互无影响,细菌将被快效杀菌剂控制,同样不会降低疗效。在没有得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前,这种有浪费药源之嫌的联合用药是相对合理的。事实上,在控制某种细菌感染时,即使该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总是有耐药菌株存在,残存的耐药菌有被另一种抗生素清除的可能。更何况感染有时为混合感染呢? 例如一般细菌合并衣原体、支原体或军团菌感染时,这两者联用更有其合理性。
2. 两者联合应用降低疗效是在体外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而体内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所使用的剂量,β内酰胺类临床用量很大,远高于体外试验浓度。再如药物分布,大环内酯类在肺组织的浓度远大于其血药浓度,而β内酰胺类正好相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齐霉素能在吞噬细胞内聚集,吞噬细胞在向炎症部位迁移过程中阿齐霉素可以从吞噬细胞中释放出来,在感染部位达到较高浓度而起到更好的抗菌效果[4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还与免疫系统存在协同关系,具有促进细胞免疫的功能,如促进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还可提高多形核细胞的趋化性。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细菌[5 ] ,当生物被膜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破坏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就能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将细菌清除,两者联合相得益彰。
4. 如果仍然对这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有所顾虑,那么也可以采用在给药顺序上先给予杀菌剂后给予抑菌剂,或在考虑有BF 存在的情况下,给予一个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一个足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办法,或许不失为临床上的一种妥协之策。总之,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作为重症、难治或者考虑为混合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合理、有效和安全的。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特别是应尽量取得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来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菌增多,毒副反应增加,二重感染等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Waterer GW,Somes GW,Wunderink RG. Monotherapy may be suboptimal for severe bacteremic pneumococcal pneumonia. Arch Inter Med,2001,161:1837-184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99-201. [3]Niederman MS,Mandell LA,Anzueto A,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Diagnosis,assessment of severity,antimicrobial thereapy,and prevention.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1730-1754. [4]孙铁英,李燕明. 对"读肺炎诊治指南有感"的商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58-759. [5]Ichimiya T,Yamsaki T,Nasu M. In-vitro effect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formation. 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4,34:331-341.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