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如何理解补泻?请教老牙




大黄为火中木,用火乘木泻心我。通利心火结毒,辅助治疗心火太过之心气不定、面热如醉,治疗胸满、腹满、腹痛、便闭、便血、瘀血等,各陪其主药,而不单用焉。
心火太过红色倍常之一二,因其入心乘肝,个人感觉合芒硝入小肠则类似心血管药中低分子肝素。能改善病理状态下组织灌注。可治面红如妆嘛,合水蛭牛虻桃仁也可能会治疗红血栓。因低分子肝素是动物小肠经亚硝酸降解活性产物。是治疗肺栓塞基础药物。肺栓塞是红血栓,ST段抬高心梗也是红血栓。中医有结胸病。其病理胃中空虚,活性物质不足。
另外:大黄用量也很是讲究,部位偏上,火太过之甚,用量也大,
结胸胸满--6两---大陷胸汤、厚朴大黄汤
腹满(大便不通)--4两---大小调胃桃核4个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等
腹痛心下痞-2两---大黄黄连泻心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本人研究结论:
大黄用量-恰如波霸-胸大
(大黄为啥胸大?---因为心肝都在胸部)
 


大黄味咸,按辅行诀当补心,却如何是泻心?
 


此图不错。
按这个图,补泻都是就用而言的。补即补其用,泻即泻其用。用为阳,体为阴。补其用即泻其体,泻其用即补其体。就象一容器水,就用而言,用掉水是补其用而泻其体。就体而言,加水进去是补其体而泻其用。
内经脏法时论文字错误应该不少,流传太久故,但跟这个差不多。辅行诀全来自内经的这一篇。
 
五味用法如同三元色,辛甘化苦就象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一样。
 


法要里面的体用概念跟我们常用的补泻概念不一样
 


常用的概念或是从体而言的,而辅行诀就用而言的。如酸,补肝体而泻肝用,辛补肝用而泻肝体。
内经言,顺其势曰补,这里的补也是就用而言的。
所以,疑是后世对概念有所误解。
问题是,即使这个理解是对的,实践层面何跟辨证用药仍是不易。且对药证的认识仍然很重要,如需要用辛味,但选哪个药呢,并不是味辛的都可用。
 


辛味,只要是辛味都可以~
 
想起来了,这句话叫顺其势曰补,夺其用曰泻。这个补泻观跟辅行诀是一致的。但忘了出处,
 
一个是体,即脏器本身

一个是用,即脏器的作用~
 
回复 63# 石人


大黄味咸,按辅行诀当补心,却如何是泻心?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s://www.tcmbe.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s://www.tcmbe.com/threads/87752
味咸属火,有补有泻,
火之主丹皮,生土之火旋复,侮水之火泽泻为补,
乘木之火大黄,克金之火葶苈为泻。
补泻不以其味,而以其味之用。一句话:生侮为补,乘克为泻。
 


这个是失传的五脏苦欲补泻,有五行互含,每一味都分五类作用。五味共25类。
而非后世五味作用补泻,没五行互含,五味只有5类。
 


乘木之火大黄,克金之火葶苈为泻。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s://www.tcmbe.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s://www.tcmbe.com/threads/87752
按此可说明泻肺汤的大黄。但乘木之火如何是泻心呢?应是补心啊?
请指教。
 
大黄配黄连泻心,配枳实泻肝,配五脏克我之药泻五脏,泻肺泻心之臣,泻肝肾脾之佐使。
 


生侮为补,克乘为泻。
这个有道理啊。
所以,补肝当先补脾,用甘草、大枣之类。
同样地,补肺当先补肝,陈皮、半夏之类。补肾当先补心,丹皮、泽泻之类。补脾当先补肾,白术。
 


大补汤就是本脏的小补汤加子脏的小补汤去化味。如大补肾汤可理解为小补肾汤加小补肝汤,补子脏以克脾土,使脾土不能制水。
大泻汤是本脏的小泻汤加子脏的小泻汤去君药,另加一个化味。这个得怎么理解呢?
请赐教。
 
回复 77# 石人


这个问题就是图旁阳进为补,其数七,阴退为泻其数六及其及其所画两个箭头的精髓,记得当年我反复画图明白这个问题时曾兴奋的睡不着觉。这个用法是最精妙、最根本的。
自己画图,参参看,是不是妙不可言?
 
汤液经发图---以应黄帝
而木火金水---以应黄帝--有4妃
而五行互含,每一味都分五类作用。五味共25类
25药精---以应黄帝---有25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