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如何理解补泻?请教老牙

回复 40# 石人


补方未加泻药,
地黄直补肾水是补,泽泻益火侮水是补,都是阳进都是补,
补中有泻之说乃未得经旨之言也,莫要信他。
 


补方如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五味子不是泻吗?补脾汤的干姜也是泻啊?
再,泽泻益火侮水是补,这个怎么理解啊?五苓散方义如何?
请老师多多指教,我晕的很。
十分感谢!
 
姜宗瑞沙丘沙先生理解不足之处还有,见仁见智嘛,对中医也算一个有心人了。
 


此人作风务实,似非空谈之辈,已属于比较难得的中医了。
 
回复 42# 石人


从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而论,理解了自可举一反三。
兄楼上言:“ 小补方为四味,两补一泻一妻财。”说两辛一酸则可,说两补一泻则错,此言不合经旨。
这是一个难点,先说几个概念
1、何为补?
经法图后明言阳进为补。
2、何为阳进?
经法图箭头所示顺时针方向为阳进。
3、何为其数七?
图与方对比观察,五脏大补方药为七味。故曰其数七。
4、既知大补方“阳进为补其数七”小补方呢?
格物致知小补方为大补方中四味,“阳进为补其数四”
小补肝四步法“1、用桂枝木中木补肝,2、干姜木中火补肝为阳进,3、助用五味子味酸变苦,为金中水,益金生水补肝母,通过“虚则补其母”而补肝为阳进,4、益用大枣味甘变酸土中木,益土侮木补脾治肝,为阳进”

故思求经未言之旨“小补方四味,四步阳进四味补”
5、辩肝脏病条文言:“以辛补之,酸泻之。”五味子味酸,是泻肝吗?
否,五味子味酸变苦,为金中水,益金生水补肝母,通过“虚则补其母”而补肝。为小补方中四补之一。
6、“以辛补之,酸泻之。”所指?
以辛补之---指小补肝汤桂枝干姜
酸泻之--指小泻肝汤枳实芍药为阴退,并非指五味子。
 
古人取类比想,3、4、6、7代表了步骤数。虚中皆有实指。
 
画一个标准经法五行图,会发现其中多条线条比例,符合自然法则---黄金分割、斐波拉契数列。这也是五行图奥妙之一。
 
我曾作一立体模型,河图洛书太极五行合而为一,角度不同而已。
 
视角不同,结果不一,
如9+3=12
若看2位,12大9小,
若只看到最外层,9大2小。
 
回复 33# 石人

冬为本味直接补肺我,葶苈子为火中金用火克金方克肺我直接泻肺我,旋复花火中土不能克肺我,只能用火生土,生肺我母,间接补肺我。细辛木中金,用木侮金间接补肺我。
 
经法图之要妙,容易理解,然五运六气干支历今少用,仅提2011辛卯年,辛卯二字。
之后举一反三,参悟阴、阳、斗历(24节气)、星期、这四种历法现今多用。
桂枝为阳旦,与16000年前古苗历相关。
人有月经与阴历(月历)相关,
人晚上睡觉与阳历(日历)相关,
人与农作物生长与24节气(斗历)关系密切。
太阳黑子活动与它的五颗行星有关,
经法图研究透了,才发现其内容只是很小一部分。所收获知道一“法”字而已。
此法并不能取代临床的摸打滚爬,
知道易,行道难,
行道易,得道难,
得道易,守道难。
 


益用大枣味甘变酸土中木,益土侮木补脾治肝,为阳进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s://www.tcmbe.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s://www.tcmbe.com/threads/87752
益土侮木如何也是补肝,后面还有细辛益木侮金补肺的说法,这个得怎么理解?
 


老兄若有著作,希望能够拜读一下。
 
1、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补泻学说有三种:1、五味作用补泻学说,实证不离辛苦咸,虚证不离酸与甘。
2、阴阳药味补泻学说,辛甘淡补阳,酸苦咸补阴。此两种固定不变,都能理解,广泛应用临床。
3、五脏苦欲补泻学说,不容易理解,临床少见有卓越的系统见解,
金代张元素,(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明代廖希雍,近代岳美中(当代名老中医医案)有过简单的论述应用,但都不对,
黄元御论述也不太对,
张仲景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论述,流传至今,理则对也,药味错了,且论述不够透彻,后人难以理解。
正如陶云方义精妙,非俗浅所识。
 
虽然,但因五脏苦欲说
对用药遣方有重大指导意义,特别对经方,
故对其准确含义,应当理解。
大枣益土侮木如何也是补肝?这个得怎么理解?
这是一个难点,说难也不难,内径,金匮,辅行决反复参看就不难了。
“益土侮木补肝法”,这是我的一个论点。
或称“肝虚时用土侮木补肝我”法更通俗易理解。详解如下:
1、《素问·藏气法时》五脏苦欲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2、五行生克制化宜忌若前57楼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3、金匮: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4、辅行决原文略
反复参看自能理解小补肝汤法。
分解问题一若何为补肝?
我理解金匮:肝(虚)之病(肝虚则用此法)补(法):1、用--,2、助用---3、益用---之药。这样断句才能透彻理解此文。明言肝虚药都是补肝药。这是五脏苦欲补泻论的特点。
有了上面的基础
才能理解:
问题:大枣益土侮木如何也是补肝?这个得怎么理解?
金匮中-甘入脾。脾(特指土中水茯苓)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特指水中火黄连)不行,则(心气盛,丹皮)心火气(特指火中金气葶苈子)盛,则伤肺(因肺苦被火中金葶苈子克气上逆);肺被伤,则金气(特指金中木气枳实)不行;金气(特指金中木气)不行,则(肝不苦急而)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虚)自愈。这是张仲景的理解,所以他爱用桂苓剂为寒所伤--时至得甲子寒不解之至而不去之病。虽然仲景理解有偏差,但他也认为甘味药补肝虚。很重视调以甘药。
在辅行决中茯苓为泻药不能用,虽能补肝路线太长作用太慢。
人参,炙甘草,大枣才为补药。不能用炙甘草因为它益土生金,金盛则金中木盛,克肝我致肝虚乃肝之所恶---肝苦急。因为酸泻之。
而大枣为土中木,益土侮木直接补肝我,(五行图中生侮为补,克乘为泻)土侮木多自然土生金少,金中木衰,不能克肝我致肝虚,肝苦急缓解。
小补肝法:忌使酸泻缓其所苦急(大枣法:益土侮木直接补肝我,土侮木多自然土生金少,金中木衰,不能克肝我致肝虚,肝苦急缓解。),辛补之遂其所欲散(桂枝法,干姜法),木旺得金助方成栋梁材(五味子法)。
故我这样表达看到辅行决后的感觉:辅行决之出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

我没有发表过著作。如果发表了希望你能买一本。
 


讲得不错。十分感谢!我好好消化一下看。
如有著作,定当拜读。
再,实践层面,也需要验证。有空还望老师多多指教。
 


请老师谈谈木中火大黄之用可以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