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06
- 帖子
- 248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 年龄
- 55
看了一篇帖子 对麻黄桂枝汤的方解,真是精彩啊,文中提到,麻黄和灸甘草的用量对比 3:1啊精确,用此量 刚好补上麻黄开表的损失,
还对脾,略有助益,桂枝为大将,麻黄为猛将,麻黄攻城,桂枝引肝风之阳而守,这个 用量也是不容改动,一改,麻烦大了
用量纲好突出 麻黄之功,桂枝有略有助力,麻黄力大了,开泄过大,桂枝守不住,小了,开泄之力部够,邪不能尽去,
全方 最精彩的 不是 药物配伍,而是用量,譬如一个战阵,有攻有守,有输送粮草的,有安抚百姓的,任何一个环节作用太突出
都会招之失败,恰到好处,挥洒自如,没有对病情的精到把握,没有对药物的 深刻认识,绝难出这么精彩的方子
问题来了,医圣咋对药物在人体的作用 把握的这么精到,没有对单位药的认识,没有对组成的方子的精确把握
哪来的这么好的方子?我忽然发现,医圣经常吃药!!不但是单味药,组方也是一样!!!!有且只有这一个解释。
梨子的味道 只有亲自尝一尝才知道,别人说的再怎么贴切,不知道还是不知道!
有道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尝到梨子的味道 别人怎么形容的 ,那是一目了然,对与不对,洞若观火。
一盘子菜上来 看着 赏心悦目,什么味道 尝一尝才知道,是酸是甜,一尝就知道,尝一味药,细细品味
静坐 观内景,走何经,到了何处,凉热如何,性烈性柔,善走善守,沉还是浮,无不了然于胸
大师们一定也是这么做的,!!难怪我看高手 看方,一眼就能说出此方妙在何处,何处不足,难怪高手组方信手拈来,无不法度森严,
原来高手都是大厨!!!!哈哈。没道菜都尝一尝,咸淡,老嫩,稍加调制,味道都好,熟能生巧,
无意中悟出了一条终南捷径——亲自吃药!
由此而引发了下个推论-—————中医是实践中练出来的,不是坐那看出来的,
进一步推论——————阴阳五行论是实践中悟出来的,不是看书能看明白的,-需要体悟
我 算是看出来了,玩中医需要悟,用心悟,明白就是明白——— 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讲是讲不明白的
明白了就是那么简单,一切都顺理成章,本该如此,不明白就是那么难,这么看书都觉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如果说中医这玩意是个大仓库,那实践 唯有实践中体悟才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金钥匙。下次写玩中医的第2个捷径 --传承
还对脾,略有助益,桂枝为大将,麻黄为猛将,麻黄攻城,桂枝引肝风之阳而守,这个 用量也是不容改动,一改,麻烦大了
用量纲好突出 麻黄之功,桂枝有略有助力,麻黄力大了,开泄过大,桂枝守不住,小了,开泄之力部够,邪不能尽去,
全方 最精彩的 不是 药物配伍,而是用量,譬如一个战阵,有攻有守,有输送粮草的,有安抚百姓的,任何一个环节作用太突出
都会招之失败,恰到好处,挥洒自如,没有对病情的精到把握,没有对药物的 深刻认识,绝难出这么精彩的方子
问题来了,医圣咋对药物在人体的作用 把握的这么精到,没有对单位药的认识,没有对组成的方子的精确把握
哪来的这么好的方子?我忽然发现,医圣经常吃药!!不但是单味药,组方也是一样!!!!有且只有这一个解释。
梨子的味道 只有亲自尝一尝才知道,别人说的再怎么贴切,不知道还是不知道!
有道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尝到梨子的味道 别人怎么形容的 ,那是一目了然,对与不对,洞若观火。
一盘子菜上来 看着 赏心悦目,什么味道 尝一尝才知道,是酸是甜,一尝就知道,尝一味药,细细品味
静坐 观内景,走何经,到了何处,凉热如何,性烈性柔,善走善守,沉还是浮,无不了然于胸
大师们一定也是这么做的,!!难怪我看高手 看方,一眼就能说出此方妙在何处,何处不足,难怪高手组方信手拈来,无不法度森严,
原来高手都是大厨!!!!哈哈。没道菜都尝一尝,咸淡,老嫩,稍加调制,味道都好,熟能生巧,
无意中悟出了一条终南捷径——亲自吃药!
由此而引发了下个推论-—————中医是实践中练出来的,不是坐那看出来的,
进一步推论——————阴阳五行论是实践中悟出来的,不是看书能看明白的,-需要体悟
我 算是看出来了,玩中医需要悟,用心悟,明白就是明白——— 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讲是讲不明白的
明白了就是那么简单,一切都顺理成章,本该如此,不明白就是那么难,这么看书都觉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如果说中医这玩意是个大仓库,那实践 唯有实践中体悟才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金钥匙。下次写玩中医的第2个捷径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