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十年手部湿疹虽是轻度,中西医医治无效,望相助

龙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2
帖子
144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52
所在地
广东广州
问诊单
一、一般情况:
性别: 女 年龄: 38 职业: 自由职业 婚否:已
身高 : 1.6 体重 : 46 胖瘦: 一般(比产前胖,但仍属一般) 面色:偏黄,间中颧稍红
籍贯: 联系:

二、 主诉: 即因何求诊,感觉最不舒服的症状,写出主要症状持续的时间.(比如:头痛三日.等等)
手部十个手指头湿疹达12年,近两年余下三只手指未愈,左足底同患湿疹已有两年。

现在主要症状(做为治病的主要参考,请准确填写):
手指部出现密集小水泡,有些已破裂,有皮屑。足部是出现红肿,再变成大水泡,自行弄破后有水流出,但就沿破口边长有水泡,以至表皮不能生长。
主症特点(那些条件可使症情加重或减轻?相关伴随症状.) :
手指患处会经常起一些小水泡,轻微痒,痛,有时甚至是没有感觉。水泡会一段时间后破裂,手皮脱落,见真皮层,有干裂,擦润肤霜就可以了,随后一段时间无事。水泡又会再长,表皮从没机会生长出来。水泡是软的。足部的水泡是有胀感,手摸是实的,而且很大。感觉是吃了点什么热毒的东西,足部有水泡之处就会有胀痛感,吃过绿豆糖水了会胀痛感减轻。手部就不受影响
三、现病史:发病情况,因何发病,多长时间;
98年因用胶布贴手指,过后贴胶布处有小水泡,见痒,知是过敏,没太在意。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十个手指头都发病。一直要戴手套做家务。夏天轻,冬天重。直至2008年尾吃固元膏至09年春未,中间有吃过穿山甲。之后发现除了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尾指,其他的都好了。就算是偶然用肥皂洗手,也不见复发。但同时足底部先见有红点出现,随后就渐大,肿涨,开始不理他,也会渐渐射了。但随后又再复发,会越来越历害,就变成今天这样了。

都做过哪种检查,如心电图,B超,CT,血象化验等等,西医诊断为何病?
中西医都就诊过,都是说湿疹。今年经西医皮屑检查真菌,确定无真菌感染,是湿疹

治疗经过,所用中西药?见效情况.
中西医都有治疗过, 但是用药时稍好,也还是见水泡生长,停药时复发。不吃药也是如此,只是有时会加重一点。今年经西医皮屑检查真菌,确定无真菌感染,但医生话我的情况不严重,只有擦药,也无药可服。我也知道是身体内出现问题。后去广州市皮肤病研究所看中医调理,她说我是红斑丘疱疹,也是湿疹。开药调理, 一定效果,无明效。


四、 既往史:以前患过哪种疾病?大约是十岁那年患过急性肾炎。已愈
家族史或遗传史:家族遗传有什么疾病,父母兄妹患病情况.
无情况出现
个人嗜好:嗜烟酒,甜食等等.不好。
性格喜恶:内向,外向,暴躁,性急,生气等等.外向

五、中医四诊情况:
1、寒热:有无感冒?是否有发冷发热的感觉?畏寒或是发热?热多,寒多?无
2、 出汗:部位?时间早晚?量多少?手心足心出汗,发烧否?无
3、头痛,头晕?无
4、身痛,是否四肢乏力?四肢疼痛酸困与否?无
5、大小便情况:每日次数,多少,稀稠?颜色?有无不舒服感觉?正常。以往夜尿有三四次,现今只有一次。
6、饮食:饭量大小?喜嗜何物?胃是否不舒服?口干否?饮水多少?没有,正常。只会偶然晨起时口苦或酸
7、胸闷,心悸,气短与否?不会,正常
8、耳聋?鼻塞?正常
9、睡眠情况:失眠?多梦?嗜睡?正常
10、皮肤:颜色?肿胀?疔疖?发痒?干燥脱屑?
11、舌苔:舌质颜色,性状?舌苔簿厚,苔色?(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辨认)。就近就医是说我苔薄黄。自我检查会见舌边有有轻微痕
12、脉象:左右两边寸关尺各自快慢次数,有力无力,等等.(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辨认)。多数说我数,有说我滑数,

六、女性还加以下几条:
1、月经:周期?多少? 量、质?下常,以前有痛经,服固元膏后一直没有严重过,只会偶然觉得不适。经前会有乳胀痛,服逍遥丸后这两个月没痛只胀。
2、白带:有无?多少?白、黄、腥、臭?稍白,腥,量很少。
3、胎产情况:有无经历胎产?孕几产几?有无流产史。顺产一女。
七、其他需要补充的情况?
早期治疗时中医有用蜈蚣之类的,70多元一副,也有坚持了一两个月。一来效果不明显,二来药也贵,三来天天吃药也没此耐心。09年发现脚有长水泡,中医说是吃固元膏也 关系,说我是血热,用了活血药,当归,川工,首乌,黄芪,生地,地肤子,之类,吃了脚上疮肿见缓,但肛门见灼热痛。后来就没信心坚持了。今年九月份去广州市皮肤病研究所门诊,中医开一方:黄柏,生地,薏仁,苍术,熟地,土茯苓,茯苓,连翘,白鲜皮,蒺藜,萆斛,败将(音)草,甘草。另有中成药四妙丸。方虽清热,而且黄柏用到20克,我都没增加夜尿次数,身体也觉得很舒服,但效果也是如此,水泡只有缓,吃药好一点,只要不吃就又复发。

补充内容 (2012-6-13 14:18):
我确定最后是治愈了。身体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么久之后把它翻出来,是希望给还在和病痛做斗争的朋友多个参考,认真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还未尽善。我也会重新点评大家的回贴

补充内容 (2012-6-13 17:27):
广州俱乐部也会不定期的举办有关中医知识的免费讲座,欢迎在广州的朋友参加
 
五苓散合败毒散加减:茯苓30、猪苓15、白术30、党参15、泽泻15、桂枝10、地肤子15、独活3、羌活3、浮萍10、桔梗10,10剂,先看效果
 
RE: 参考“绿衣”的用药心得,已自开一方

刚好前几天无意看了华夏中医论坛的几位老师的贴子,很有启迪,尤其是绿衣老师的用药心得。我就据此把医生的方子改动了一下:
黄柏,蒲公英,苍术,生地各20克,桑寄生,薏仁,旱莲草,黄芪,甘草各10克。2剂
另外,也是参考该用药心得将儿茶,加入看到的一个外用方,黄柏,苍术,研粉,醋调,再加入冰片,量都是5克。药价1.4元。分两半,一半用酒泡,一半用醋泡。酒泡的说是要一周或一个月。醋泡是懒得每次醋调。当晚即用,效果明显,脚上的水泡都有转干。手上因没泡所以没用。
而内服后,感觉周一站久了腰见酸胀不适,周二就大有缓解,但是感觉到热,是因为大便不够顺滑,但不干结,只是感觉,晚上夜尿也增多,起夜时摸到颈背有微汗,后开空调就不再起来夜尿了。脚底有一处没上药的地方见有表皮生长的迹象,手上皮肤也有生长。药还有今天就服完了。
另外我口臭严重,是我先生这样说,自已没觉得,但沾口水就闻得是有很重的味道
今天我又开一方未抓,请老师们帮忙修正:黄芩,蒲公英,菌陈,各20克,薏米,枳实,石斛,黄芪,白术,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各10克,甘草6克。(这有参考甘露饮)
我因早年车祸皮肤被灼伤,又被实习医生用酒精清洗伤了肉芽,差点要植皮了,靠黄芪煲鸡,连服一月,避免植皮。所以深知黄芪功效,但是自产后,每吃黄芪就会有燥热,自今没找到方法使用这双刃剑。望老师们指教,不胜感激
我对老师们是很有信心的,因为那问诊单是那么长,我也很认真作答。真正就诊时能有几个医生会问那么多了,随便问两句就开方的多得是。因为学了中医,现在很多问题我都是没问就自答,而且要在开方时争取多说几个。免则这个方子又有多大效果了。所以也难怪中医被人质疑,这也是后话。
 
汗,我对湿疹都不是很在行,楼主居然能根据在下的帖子出方。
慢性湿疹是极易复发的疾病,虽然说你的病情不重,但病史太久,注定治疗是有难度的。
根据你提供的资料,我本人感觉湿热的可能比较大,所以说后面方药里的二地二冬可能不太适合,当然,我没有亲眼见到你本人,说的也只是猜测而已。
 
典型肝胆湿热一证,而且黄柏用到20克,我都没增加夜尿次数,可见下焦之热,
早年车祸皮肤被灼伤,皮毛孔是否能泄能出人体的气机出入是否不那么良好,
肛门有灼热感,此肺热移于大肠,
面色:偏黄,木克土,
间中颧稍红 肾阴虚
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效果可能会更好,

龙胆草(6克) 黄芩(9克) 山栀子(9克) 泽泻(12克) 木通(5克) 车前子(9克) 当归(8克) 生地黄(20克) 柴胡(10克) 生甘草(6克) 加扁豆15 薏仁20,芦根15,桔梗8克,薄荷5克, 金银花(15克) 野菊花(6克) 蒲公英(6克) 紫花地丁(6克) 紫背天葵子(6克) 龙胆泻肝汤解析
【方诀】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以上可做参考,请当地医生治疗
 
用过枯矾末擦患处吗?如没有可擦之。
 
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
 
回绿衣老师:是因为我多少都知道我的热存在哪里,如服食绿豆,枸杞汤,或针扎肝经太冲,胆经听会,都会有缓迹象。但如何能更好地清除,而又不伤我的脾和肾。医生开的方也只是让水泡缓而已。我刚好看你的用药心得中第一就提及肝病,旱莲草,蒲公英都有提及你的使用心得,所以我就用上了。何况湿疹只是表证,内里还是因为身体内部有问题。
我会据此修改方药,服后再向你反馈。谢谢老师。
 
回2楼的朋友,谢谢你的指教,方子我会收起来的。不过我记得问诊歌中有一句”再兼服药参机变“,冒然十剂的量,我是绝不敢试用的。
 
回5楼的朋友月舞飞狐 :你分析得很对,我在早年肾炎后,西医说凡肾炎者好了后都是这个脸色,我就以为自已是肾虚,其实也是,但最重要的还是脾的问题,脾主黄,不过这也是学了点中医皮毛后才得知。
“早年车祸皮肤被灼伤”那是很少部分,我是想黄芪的功效,以前用就不燥热,现在产后再用就会燥热,不知用何抵消。
“肛门有灼热感,此肺热移于大肠”那是服了活血祛风药,内有当归类,所以你推荐的方子,不知会否也如此。
“黄柏,蒲公英,苍术,生地各20克,桑寄生,薏仁,旱莲草,黄芪,甘草各10克。2剂”这个方子我服后已略见成效,水泡在服药期间只是手指背上长了一点点,但指腹已见表皮的生长了,不象以前只见真皮层。包括脚底的皮肤也是如此,但问题是还是引起燥热,不易长期服用。
 
“黄芩,蒲公英,菌陈,各20克,薏米,枳实,石斛,黄芪,白术,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各10克,甘草6克
”这方子应该还有旱莲草30克,漏写了:
据绿衣老师意见去掉二地二冬,已于今天下午抓药2剂。效果后报
 
第一剂已分两日服完,第一日就不知是否因为喝了枸杞水,晚上起来多次夜尿,尿量极少。第二晚没喝枸杨水,就只有一次夜尿,第三天只觉得腰部以上背部有点紧绷,不适。

补充内容 (2012-6-13 15:28):
枸杞说是平和,但实质非如此,是不是和现今以烘干为主,变成温性
 
药已服了两天,自制的外用药还在继续,皮肤的愈合更显好了,只是腰背的酸还是会显见。一来可能是做运动,二来可能是去湿过了有点伤阴(偶见一老师这样说的)
手指还是会长水泡,不过很小,擦外用药,就很快就消除了,不像以往,一起了就难以消除了。我想药效还是显见的。
由于不知如何消黄芪之温,所以就自行施针。这次不止太冲,还加了曲池,合谷。因为以往只知泄热,却忘了,热该从何处出了。以致热留大肠了。
刚好经期到,因药中有黄芪,所以准备停药至经止再服。期间可顺道调理我的脾胃虚弱,就按照论坛老师所说久虚必用重药:白术50,党参50,茯苓30,甘草5.其实这个方我有用过,但效果不显,可能就是因为量不到吧。

补充内容 (2012-6-13 15:31):
是的,薏米未经炒制,是不大适合我。以后我也很少再这样连续服用。偶然还是会用来煲烫的。
 
10-18日的记录

今天手指还是又起了点水泡,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背上,不多,只有几个。没再搽药。到了下午,脚底原已好起来的原溃处有点痒,胀感沉,一摸又长了点包包。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服药后效果还是很好的。后来想起来,昨天晚上,因为看见有疗效,就把停吃多时的蜂王胶鲜压片吃了三片。不知水泡再长是不是这个原因了。
话说指背,我为了看下不搽药后,水泡的生长会不会比吃药前好点,没想下午时,因向老师请教穴位问题,老师帮我扎了足临泣,绝骨,三阴交,晚上回来时,原来有些红的小泡好像没有了。太晚了,明天再做观察。

补充内容 (2012-6-13 15:36):
足临泣是我根据玉龙歌找到的,三阴交是因为我和老师反映,这个穴位说是能治阴虚火旺,可是我在没事时一扎此穴必会口腔溃疡,老师不信也不解,说我可能没扎对穴位了,所以亲自为我扎针。当然还是起菲滋了
 
回复 4# 绿衣


老师,方药我吃了一剂,刚好经期到了,因为往素吃黄芪月经会提前干净或是延迟的,所以就停吃了。一停吃,脚部的原疮处就会在附近再长肿胀的包,按之是实的,有点痛。而且有黄芪会燥热感,没有了,新肤就不易长出。要调整方药吗
 
黄芪用于阴虚体质或者有湿热的人,的确有助热的可能,只要搭配适当补阴或者清热药的话,就可以解决黄芪引起燥热的现象。以前网诊过一个病人,当时以为自己了解清楚病人的病症了,可是等见到病人之后,原来自己所谓的了解都是错误的,从那以后我就再不给没见面的病人开药了,目前你的状况我了解不深,但我可以透露一点,我治疗慢性湿疹属湿热的,除了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外,多从脾肺入手,慢性病不应该只是表证这么简单的,脾虚易生湿,肺虚皮易损,从这2脏下手可能会有一线希望,希望你自己能灵活运用,悟出愈病技巧,当你的病治愈之后,你应该就成为湿疹专业了。
 
回复 16# 绿衣


老师,你说到点上了,三言两语,就拔开云雾。这都是我学了中基后,才约摸了解,水生土,土生金,并因为看了足疗就猜想了了,因为最初长泡就是在脚底的肺区,我按了几天的中府就变没了。但药物我了解更不如经络,所谓补脾的药物:山药,茯苓,白术我都没觉得有什么效果,看过这里的老师说有些是要炒,量也要大,不知是不是这原因了。为什么我敢于采用老师所说药品了,是因为我平素也是很留心自已吃了什么有什么反应的,用药前也有查一下药品的性味归经。我知道这个方子大思路是对了,因为这次来经不再会经前乳胀痛,行经时也只是小腹有点不适但不痛。一向黄薄苔也消失了,舌边有轻微齿印。我修改了一下方子,你到时给些指导意见,不胜感激:
黄柏10,黄芩10,蒲公英30,苍术20,黄芪30,旱莲草30,黄精10,桑寄生10,绿豆20,甘草10。为什么加绿豆了,是因为我每次吃绿豆红豆煲糖水,或是绿豆煲老鸽都会觉得很舒服,那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我查过绿豆也是一味中药,能用其制约黄芪的过燥吗?也有人建议用五爪龙来替换黄芪,我但心不够黄芪功效大。
 
绿豆入少阳胆经,清少阳胆经之热,胆木克脾土不运生湿,观前医虽用清热利湿之药,不入少阳胆经,虽有小效所以治标不治本,若能细研皮科,自然知其理,
 
回复 1# 龙三
我有不同看法
水泡,湿疹,口中异物,泛酸,为脾湿不化。肺主皮毛,应为肺脾失调。痛经为肝气郁滞,且脾胃虚弱,久不见好,应与肝郁有一定关系,因木克土。
手指皮肉不长,为气虚,用黄芪托表,后用上火,或为湿热,或为阴虚。气虚为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湿热为脾不运化,郁而化热;阴虚为痰湿中阻,津不上呈。
服药后反复,皆因脾胃虚弱,正气不能相继。大量苦寒,滋腻药后,损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气血无根。
服药后,腰酸,为伤阳气。所以,调理脾胃是其根本。
我喜欢平调脾胃,健脾,渗湿,调理肝肺。清阳实四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有病皆为机体抵抗力差,五脏平衡失调所致。所以应积极调整平衡,不要一味的“杀”。
你的用药杀气太重,不妨舍去湿疹,先行调理五脏,看可否
 
回复 19# 夏至111


你的分析也很对,这也是事实。如果按中医五行所说,那应该是五脏皆虚,五行相克相生,反正就是有问题了,就处处有问题。虽说全面调理也要有个重点,我的病虽久,但并不重,是很轻微的那种和别人对比,不痒不痛,肿胀也是我的感觉,外观是看不见红肿的,所以就医时医生也说要全面调理才行。或许说是哪调理还不到位吧。
我是停药后有复发。而且乳胀痛和经痛是服药前一直有的。
我也是脾虚之人,苔是薄黄苔,脸色是偏黄的,所以以住中医都是往健脾去脾湿热方向去的,但效果是不显,薄黄苔还是有的,我也奇怪,哪来的那么多湿呀,好也好不了多少。
我的手指的水泡是长在无名指和中指上,那是三焦经和胆经,加上肾阴久虚的人必肝热,这是经过验证的,我吃了针对肝热的食疗(比较安全)就会效果立显。因此大方向是肝胆湿热。
服药后腰酸疼,确实是太利湿会伤肾阴,所以我看了老师的用药心得后加了旱莲草,蒲公英,及桑寄生,效果还可以,但想同时治口臭,所以后方去了桑寄生,用了一些其他的,腰就又酸了。你说要健脾,我对那些腱脾药是无法认可的,吃了也是没效果。
附足底肿包示意图


补充内容 (2012-6-13 15:45):
楼上的回复没能用我们现代人明白的表达方式陈述。是因为他中医学得好,还是因为他没学好?
 

附件

  • 33 KB 查看: 24
后退
顶部